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中的早期运用——以胡适、董作宾、钟敬文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杜臻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62-64,111,共4页
民俗学史上著名的芬兰学派创造了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他们倡导通过对一个故事类型的所有异文进行比较,找出故事的原型、发源地、流传路线及其传播的范围,以发掘众多异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胡适对小说的考证、对董作宾歌谣的研究和对钟敬... 民俗学史上著名的芬兰学派创造了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他们倡导通过对一个故事类型的所有异文进行比较,找出故事的原型、发源地、流传路线及其传播的范围,以发掘众多异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胡适对小说的考证、对董作宾歌谣的研究和对钟敬文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都曾经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范例对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文化理论 芬兰学派 研究方法 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传播策略分析——以江苏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小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39-44,共6页
文章以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为例,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博物馆在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应把握的原则,阐述了旅游与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的关系与影响,具体分析了每条传播策略的优缺点,并指出了需要注意的问... 文章以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为例,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博物馆在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应把握的原则,阐述了旅游与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的关系与影响,具体分析了每条传播策略的优缺点,并指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战国兽首鼎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1
3
作者 潘炼 杜臻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427-428,285,共3页
对残损文物进行修复是文博工作的重要内容。战国兽首鼎的修复过程经过了补配缺块、焊接、填缝、处理粘贴面、翻制纹饰、雕刻纹饰、补配鼎耳鼎足、着色八个环节。修复后的战国兽首鼎造型精美,再现了原残损文物的独特形制。通过修复,还原... 对残损文物进行修复是文博工作的重要内容。战国兽首鼎的修复过程经过了补配缺块、焊接、填缝、处理粘贴面、翻制纹饰、雕刻纹饰、补配鼎耳鼎足、着色八个环节。修复后的战国兽首鼎造型精美,再现了原残损文物的独特形制。通过修复,还原残损青铜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对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兽首鼎 文物修复 意义 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