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地仗层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龚德才 何伟俊 +1 位作者 张金萍 王鸣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克服古建筑木构件上无地仗层彩绘保护的两个技术难点;彩绘加固,以防颜料脱落;防止彩绘表面易发黑,影响彩绘的色泽。本工作以常熟彩衣堂彩绘保护实例,采用先封堵木材中的纤维孔隙,再用改进的B-72配方(在配方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木... 为克服古建筑木构件上无地仗层彩绘保护的两个技术难点;彩绘加固,以防颜料脱落;防止彩绘表面易发黑,影响彩绘的色泽。本工作以常熟彩衣堂彩绘保护实例,采用先封堵木材中的纤维孔隙,再用改进的B-72配方(在配方中,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木材中油溶性成分固定剂PM-1,抗静电剂,防污剂SL等)进行化学加固处理,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难点,为古建筑木构件上无地仗层彩绘的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保护 颜料 彩衣堂 古建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有机硅材料在南京城砖防护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隽永 万俐 +2 位作者 张慧 范陶峰 陈步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0,共6页
南京将建成首家六朝博物馆,因此需要原址保护当时的城墙遗址。为隔断地下水,采取了帷幕注浆等止水措施。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加剧了城墙表面风化现象,因此为验证化学材料保护城砖的可能性,首先取样进行实验室研究,其中选择了氟硅类(S130... 南京将建成首家六朝博物馆,因此需要原址保护当时的城墙遗址。为隔断地下水,采取了帷幕注浆等止水措施。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加剧了城墙表面风化现象,因此为验证化学材料保护城砖的可能性,首先取样进行实验室研究,其中选择了氟硅类(S130)、聚硅氧烷类(派力克)和短链烷基硅氧烷类(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种有机硅材料作为城墙保护试验对象。试验项目包括对比样品整体浸泡渗透前后外观状态、接触角、吸水、透气性能、耐久性能的变化以及样品局部浸泡渗透前后外观状态与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派力克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保护后的样品各项性能相对较好,而亲水/憎水界面对试块影响程度与试块自身特性有关。这两种材料可尝试作为城墙的化学防风化保护材料,但还必须经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时期 城墙遗址 有机硅材料 防风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萧山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加固保护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慧 张金萍 杨隽永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99,共5页
为了保证所用加固材料对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土壤加固的有效性,使用改性水性环氧和正硅酸乙酯两种加固材料,分别于该遗址隐蔽部位进行了小面积加固试验,通过测试加固前后的土壤密度、pH值和色差以及强度等,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为了保证所用加固材料对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土壤加固的有效性,使用改性水性环氧和正硅酸乙酯两种加固材料,分别于该遗址隐蔽部位进行了小面积加固试验,通过测试加固前后的土壤密度、pH值和色差以及强度等,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加固后的土壤干密度有所提高,土壤更加密实,仍处于原来的中性环境,保持土壤原貌,抗剪强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 改性水性环氧 加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成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廉海萍 谭德睿 +1 位作者 徐惠康 万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吴越青铜器发展到春秋中晚期 ,出现了一批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 ,器表饰有细绳纹和细薄而峻深的纹饰 ,或在纹饰间布满细芒刺突起的棘刺纹。本工作通过对吴越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的探索和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复原试验 ,以期揭示出... 吴越青铜器发展到春秋中晚期 ,出现了一批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 ,器表饰有细绳纹和细薄而峻深的纹饰 ,或在纹饰间布满细芒刺突起的棘刺纹。本工作通过对吴越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的探索和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复原试验 ,以期揭示出这类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成形技术。实验过程是以绳索为模 ,在湿陶范内埋入绳索 ,当陶范入窑焙烧时 ,绳索焚烧后形成绳索状凹槽 ,浇注青铜液后则成为具有突起状绳纹装饰的青铜器。焚烧绳索形成纹饰 ,是一种在平面上形成三维纹饰的技艺 ,能在青铜器表面形成规整的绳纹 ,可能为东周时期吴越地区古代工匠铸造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吴越地区 细绳纹青铜器 成形技术 复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DEZ气相脱酸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勉 奚三彩 张永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3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 DEZ 对酸性纸进行脱酸应用的研究,考核了真空处理器的性能,筛选了处理工艺条件(真空度、温度、处理时间、DEZ 投放量及其关系等).确定了最佳的参数:真空度不低于13.33 Pa;温度控制在60C 左右;DEZ 投入量为需脱酸纸张重量的2%即可... 通过 DEZ 对酸性纸进行脱酸应用的研究,考核了真空处理器的性能,筛选了处理工艺条件(真空度、温度、处理时间、DEZ 投放量及其关系等).确定了最佳的参数:真空度不低于13.33 Pa;温度控制在60C 左右;DEZ 投入量为需脱酸纸张重量的2%即可得到脱酸的效果。2m^3真空处理器的设计合理.适应 DEZ 气相脱酸的要求,容量大,一次能处理5000册杂志,除了能完成脱酸外,还能消毒、杀虫,具有多功能的特点。DEZ 对酸性纸脱酸有较宽的适应性,能对各种质地、成册的图书进行脱酸中和,pH 值均在中性偏碱范围,证实了 DEZ 气相脱酸的优越性能,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锌 脱酸 真空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黄山小石湾炮台遗址修复用灰土最佳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慧 万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23-26,共4页
针对江阴黄山小石湾炮台遗址目前的保存现状,急需抢救性修复保护。为了提高夯土墙基的整体抗风化性能,对该三合土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抗压强度、冻融循环等表征手段,筛选出最佳性能的"三合土"配方为:糯米浆浓度在1%~2%范围... 针对江阴黄山小石湾炮台遗址目前的保存现状,急需抢救性修复保护。为了提高夯土墙基的整体抗风化性能,对该三合土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抗压强度、冻融循环等表征手段,筛选出最佳性能的"三合土"配方为:糯米浆浓度在1%~2%范围内,土灰质量比不高于3:1,明矾浓度不超过0.1%,从而为古炮台遗址维修加固保护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台遗址 灰土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F—1防霉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奚三彩 龚德才 +1 位作者 王勉 李晓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0年第2期1-6,12,共7页
本文报道 NMF-1防霉剂的合成,理化数据,毒性检测,防腐蚀和抗微生物试验以及对纸张、纺织品性能、色彩的测试.该防霉剂有防霉杀虫片、防霉浆糊添加剂、防霉防虫乳剂以及溶刺型防霉防虫液,不仅适用于文物、图书、档案的防霉,而且在其它领... 本文报道 NMF-1防霉剂的合成,理化数据,毒性检测,防腐蚀和抗微生物试验以及对纸张、纺织品性能、色彩的测试.该防霉剂有防霉杀虫片、防霉浆糊添加剂、防霉防虫乳剂以及溶刺型防霉防虫液,不仅适用于文物、图书、档案的防霉,而且在其它领域亦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霉剂 纸张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口岩画附近典型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隽永 徐飞 杨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6,共6页
通过前期现场调查,分析了贺兰口岩画的主要病害,提出岩画附近的危岩体是其中威胁较大的一类地质病害。根据现场勘察将贺兰口岩画附近不同状态的危岩体分为坠落式、滑塌式和倾倒式三类失稳模式。经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岩石矿物组成、密度、... 通过前期现场调查,分析了贺兰口岩画的主要病害,提出岩画附近的危岩体是其中威胁较大的一类地质病害。根据现场勘察将贺兰口岩画附近不同状态的危岩体分为坠落式、滑塌式和倾倒式三类失稳模式。经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岩石矿物组成、密度、气孔率、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质,并且利用Hoek-Brown准则、贯通率法以及岩石表面回弹值估算了危岩体与主控结构面的强度参数,例如单轴抗拉和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然后利用不同失稳模式的计算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中,需要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口岩画 危岩体 失稳模式 稳定性分析 Hoek—Brown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干燥剂WG-1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德才 奚三彩 +1 位作者 李晓华 何伟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研制的WG—1干燥剂,以生石灰——氧化钙为主体,经活化剂活化处理,使其性能有了极大改善。其吸湿能力强于生石灰和硅胶,并具有良好的吸附酸性气体的能力。在高湿情况下,吸湿效果更加显著。WG—1经试验测定,属无毒级,模拟试验表明,使用时... 研制的WG—1干燥剂,以生石灰——氧化钙为主体,经活化剂活化处理,使其性能有了极大改善。其吸湿能力强于生石灰和硅胶,并具有良好的吸附酸性气体的能力。在高湿情况下,吸湿效果更加显著。WG—1经试验测定,属无毒级,模拟试验表明,使用时对文物的强度、色彩等方面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剂 氧化钙 吸湿 酸性气体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疏水型二氧化硅涂层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隽永 徐飞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9,共10页
为研究制作保护石质文物的加固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两种有机硅材料(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共同前驱体,少量正辛胺为催化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方法 1)或硅烷偶联剂KH-570(方法 2)为有机改性剂,制备了有机... 为研究制作保护石质文物的加固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两种有机硅材料(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共同前驱体,少量正辛胺为催化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方法 1)或硅烷偶联剂KH-570(方法 2)为有机改性剂,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疏水型Si O2涂层。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水接触角(WCA)来表征在砖块表面形成的SiO_2膜层化学组成、表面形貌以及疏水性能,然后再通过测试砖块加固前后外观、吸水性能和孔隙率的变化来验证实际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制备骨架带-CH3基团的SiO_2溶胶。采用方法 1(添加前驱体质量10%的PDMS)或者方法 2(MTES/TEOS质量比为2),加固后的砖块对水接触角均超过140°,毛细吸水率降低到未处理时的1%~2%,并且砖块的色差和光泽度改变较小。通过耐候性能测试表明,方法 2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好,说明用此种方法合成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涂层可以作为砖块加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溶胶-凝胶法 疏水性涂层 耐候性能测试 石质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六合程桥东周菱形纹青铜剑的修复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3期25-29,i0006-i0007,共7页
南京六合县程桥东周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其剑身满饰菱形纹饰、剑首为同心圆、剑格部铸夔龙纹并镶嵌绿松石,出土时分为六截,锈蚀严重。为了保护修复此剑,并观察剑上菱形纹的形成工艺,故将保护分为:剑纹饰、锈层的分析,残块的粘... 南京六合县程桥东周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其剑身满饰菱形纹饰、剑首为同心圆、剑格部铸夔龙纹并镶嵌绿松石,出土时分为六截,锈蚀严重。为了保护修复此剑,并观察剑上菱形纹的形成工艺,故将保护分为:剑纹饰、锈层的分析,残块的粘结与修补和表面仿旧三个步骤。通过此剑的保护更加证明了金属膏剂涂层工艺就是东周吴越青铜兵器表面菱形纹饰的形成方法,同时又发现了在剑首的背面有一圈麦束形的纹饰,该纹饰的成形工艺将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青铜剑 菱形纹 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