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正余弦算法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自动连接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国锋 杨世峰 +3 位作者 刘玲玲 王凯 王强 王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5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正余弦算法的虚回路自动连接技术,首先采用Jaro-Winkler距离构建了涉及距离权重向量的虚端子匹配模型,然后在虚连接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混沌正余弦算法求解最优距离权重向量,最后以蒙东某66 kV变电站为例,采...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正余弦算法的虚回路自动连接技术,首先采用Jaro-Winkler距离构建了涉及距离权重向量的虚端子匹配模型,然后在虚连接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混沌正余弦算法求解最优距离权重向量,最后以蒙东某66 kV变电站为例,采用所提方法进行虚端子匹配。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法所得虚端子连接结果更准确且匹配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端子 自动连接 距离权重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时刻自同步的波形比较式多端配电网快速保护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见虹 翟博龙 +4 位作者 宋福海 肖澍昱 顾本硕 刘伟 徐光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100,共9页
为打破电气量的同步采集技术壁垒,并合理应对不平衡差流问题,分析了基于故障检测时刻保护数据自同步的实现方法,利用多端电流合成和Tanimoto系数构建了波形相似度比较式保护新判据。基于5G网络数据实时传输功能,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多端配... 为打破电气量的同步采集技术壁垒,并合理应对不平衡差流问题,分析了基于故障检测时刻保护数据自同步的实现方法,利用多端电流合成和Tanimoto系数构建了波形相似度比较式保护新判据。基于5G网络数据实时传输功能,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多端配电网的综合快速保护方案。经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能够快速可靠地确定故障区段,能很好地适应配电网复杂故障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自同步 信息合成 Tanimoto波形相似度 5G传输 多端配电网 快速保护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平衡的负荷响应管理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婷玉 陶劲宇 +3 位作者 李亚平 储晨阳 王珂 鞠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3,共13页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平衡压力凸显,利用规模庞大、响应灵活的负荷向系统提供调节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平衡能力。因此,在全面梳理负荷响应具体进展的基础上,对负荷响应能力的进一步管理做出展望。概述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平衡压力凸显,利用规模庞大、响应灵活的负荷向系统提供调节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平衡能力。因此,在全面梳理负荷响应具体进展的基础上,对负荷响应能力的进一步管理做出展望。概述新型电力系统中面对的电力平衡新问题,并对负荷响应新特征进行分析。围绕响应运营考虑、收益机制设计、关键响应技术和参与模式扩展4个层面,递进地对负荷响应管理进行综述。针对现阶段平衡过程中的实际挑战,提出对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响应管理能力深入挖掘的未来展望,包括跨区负荷响应研究、理性人视角下的负荷响应、有限信息和强随机性下的主体决策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响应管理 电力平衡 需求响应 新型电力系统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MPC的微电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向伟 阿斯楞 +3 位作者 张曼 朱皓斌 李峰 李博通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64,共9页
为解决集中式优化控制无法应对大量电动汽车(EV)随机接入微电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微电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EV参与需求响应的可行时间模型来描述EV的充放电事件,评估各时戳下EV个体参与需求响应... 为解决集中式优化控制无法应对大量电动汽车(EV)随机接入微电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微电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EV参与需求响应的可行时间模型来描述EV的充放电事件,评估各时戳下EV个体参与需求响应的可能性。其次,基于MPC得到每辆EV的最优出力计划,利用碳配额机制并结合实时电价,引导EV用户积极参与需求响应。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微电网控制策略可有效应对EV随机性引起的微电网波动性问题,并能根据实时更新的状态信息调整充电/放电计划,保证微电网稳定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C EV 碳配额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架构的一体化电网运行服务总线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甘杉 卞瑞祥 +1 位作者 何超林 胡荣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于SOA架构提出的一体化电网运行服务总线(OSB)解决方案在南方电网一体化运行数据中心实现,满足了统一服务路由的通用数据访问需求以及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高速数据访问需求,兼顾了相关应用的发布订阅需求以及跨隔离装置服务调用的特... 基于SOA架构提出的一体化电网运行服务总线(OSB)解决方案在南方电网一体化运行数据中心实现,满足了统一服务路由的通用数据访问需求以及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高速数据访问需求,兼顾了相关应用的发布订阅需求以及跨隔离装置服务调用的特殊要求。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服务总线充分发挥了多业务系统数据协同的信息化优势,为跨部门、跨专业的综合应用提供了数据共享服务以及决策分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总线 统一路由 主动推送 高速访问 跨区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5G通信异常工况的有源配电网快速综合保护方案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宏山 徐舒 +5 位作者 李正红 金震 万信书 侯炜 吴江雄 熊慕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9-168,共10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高比例接入,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已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配电网故障形态。在5G通信不断兴起的背景下,性能完备的电流相量差动保护在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阔,可不再受制于光纤铺设等附加的高额费用。但是,一旦出现5G通信信号...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高比例接入,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已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配电网故障形态。在5G通信不断兴起的背景下,性能完备的电流相量差动保护在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阔,可不再受制于光纤铺设等附加的高额费用。但是,一旦出现5G通信信号失去同步甚至中断的极端情况,电流相量差动保护将无法正常工作。对此,针对5G通信异常场景,提出一套有源配电网综合快速保护方案,即适应5G通信失去同步但未中断场景的电流幅值差动保护判据、适应5G通信完全中断场景的相继速动保护判据,通过实时监测信道环境实现判据自适应切换。在PSCAD/EMTDC中搭建10 kV有源配电网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判据在不同故障场景下均能可靠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幅值差动保护 相继速动保护 5G通信 开环闭环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型故障特征量的发电机机端断路器非全相保护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荷婷 桂林 +1 位作者 贺儒飞 陈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针对广州蓄能水电厂A厂在轻载发电工况下,发电机机端断路器(GCB)发生单相断线时,相关保护未能及时切除故障导致事故扩大的现状,利用对称分量法对GCB非全相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PSCAD软件搭建了GCB非全相故障的动态仿真计算模型。... 针对广州蓄能水电厂A厂在轻载发电工况下,发电机机端断路器(GCB)发生单相断线时,相关保护未能及时切除故障导致事故扩大的现状,利用对称分量法对GCB非全相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PSCAD软件搭建了GCB非全相故障的动态仿真计算模型。根据故障特征提出了以GCB两侧基波零序电压的相角差作为GCB非全相保护新型判据的构想,通过动模实验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与GCB非全相保护新型判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机端断路器 非全相保护 保护判据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熵与JS-BP神经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模型
8
作者 吴小忠 肖立华 +5 位作者 童超 夏向阳 袁翎 甘星 江志文 黄湘源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2,215,共8页
实现储能系统安全运行,对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的准确预测非常关键。通过对储能电池相关参数进行信息熵分析,筛选出对于电池可用容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健康因子,将信息熵筛选出的健康因子与水母搜索反向传播神经网络(jellyfish search-back p... 实现储能系统安全运行,对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的准确预测非常关键。通过对储能电池相关参数进行信息熵分析,筛选出对于电池可用容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健康因子,将信息熵筛选出的健康因子与水母搜索反向传播神经网络(jellyfish search-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JS-BP)相结合,建立电池可用容量预测模型。基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公开的相关老化数据集与电池老化实验平台的老化数据展开综合分析,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电池容量预测精度,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均处于较低水平,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熵 JS-BP神经网络 健康因子 可用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与储能配电网的自适应电流保护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正红 安振华 +3 位作者 李捷 徐舒 孔飞 金震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5期71-75,共5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和储能装置接入对传统配电网保护动作特性的不利影响,研究了其自适应电流保护策略。分析了DG和储能装置接入导致配电网保护误动/拒动的原因;通过判别故障类型,并采用强跟踪滤波器算法实时计...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和储能装置接入对传统配电网保护动作特性的不利影响,研究了其自适应电流保护策略。分析了DG和储能装置接入导致配电网保护误动/拒动的原因;通过判别故障类型,并采用强跟踪滤波器算法实时计算系统等值阻抗,实现了自适应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并制定了保护的整定流程。仿真分析了自适应电流保护策略对含DG和储能配电网线路保护的动作情况,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自适应电流保护策略可根据系统故障类型和运行方式实时改变保护整定值,并在本线路范围内延长保护范围,提升了保护性能,对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储能 自适应电流保护 等值阻抗 保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聚类-云模型-LSTM网络的分接开关气象易损性评估预警
10
作者 龚禹璐 崔龙飞 +4 位作者 陈静 王典浪 须雷 李东 尹启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2,共8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极端气象灾害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on load tap changer,OLTC)破坏严重、易造成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云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有载分...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极端气象灾害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on load tap changer,OLTC)破坏严重、易造成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云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有载分接开关气象灾害易损性评估预警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变压器气象监测数据,建立致灾因子评估体系;根据FCM聚类算法,将传统云模型的阈值划分进行改进,得到客观云模型,将主客观云模型与其进行结合构建组合云模型。基于自然灾害理论,考虑地理孕灾环境、设备本身的抗灾能力、灾害风险累积程度以及面对灾害的风险综合处理能力等因素,对待评估灾害指标进行动态修正,将修正后的指标计算在组合云模型的隶属度中,从而得到OLTC各灾害易损性等级。最后,应用LSTM神经网络提取各致灾因子与各灾害易损性之间的关联规则,并进行气象灾害预警,形成最佳应对策略。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OLTC气象灾害易损性评估预警方法准确率较高,达到了防灾减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极端气象灾害 改进云模型 LSTM神经网络 易损性评估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基地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安全稳定评估方法
11
作者 汪莹 崔伟 +4 位作者 王聪 王炜 葛景 祝万 张培夫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高比例新能源经柔直送出会弱化系统惯量特征及抗干扰能力,传统基于短路比的评估指标以同步机提供短路容量或电压支撑为前提,难以适用于无同步机支撑的新能源基地柔性直流送出系统。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借助灵敏度概念,建立新能源经VSC-H... 高比例新能源经柔直送出会弱化系统惯量特征及抗干扰能力,传统基于短路比的评估指标以同步机提供短路容量或电压支撑为前提,难以适用于无同步机支撑的新能源基地柔性直流送出系统。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借助灵敏度概念,建立新能源经VSC-HVDC送出系统的小干扰模型,得到扰动情况下,电压变化与扰动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关系矩阵的特征值作为小干扰特征指标;然后考虑风速、光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取同步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的惯量特征;最后考虑电力系统失稳状态样本难以获取的现状,引入半监督学习理论对新能源VSC-HVDC送出系统进行安全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传统基于短路比的评估方法,该评估更适应于新能源基地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的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VSC-HVDC 小干扰稳定 暂态稳定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参数辨识和牛顿插值的并网逆变器延时补偿策略
12
作者 闫军 胡云鹏 +3 位作者 刘鉴钧 都成刚 姜伟基 李博通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0,共8页
随着电力系统“双高”的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经由并网逆变器接入电网的比例不断增加,而并网逆变器引入的控制延时会改变并网逆变器阻抗特性,使并网系统存在谐振风险,危及电网安全。工程现场并网逆变器内部控制延时参数因保密而未知。针... 随着电力系统“双高”的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经由并网逆变器接入电网的比例不断增加,而并网逆变器引入的控制延时会改变并网逆变器阻抗特性,使并网系统存在谐振风险,危及电网安全。工程现场并网逆变器内部控制延时参数因保密而未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参数辨识和牛顿插值的并网逆变器延时补偿策略。首先利用Loewner矩阵改进矢量匹配,拟合并网逆变器阻抗传递函数,由此实现并网逆变器控制延时参数的正确辨识。并基于此,给出基于牛顿插值的补偿延时方法。通过补偿控制系统中所需要的延时时间,对逆变器阻抗进行重塑,从而有效抑制系统谐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控制延时 矢量匹配 牛顿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零序过流保护涌流误动风险评估及借助5G的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业 金震 +5 位作者 陈宏山 徐舒 罗长兵 侯炜 何进锋 陈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8,132,共10页
高压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空载合闸中会产生幅值较高的零序涌流,其可能会经相邻变压器渗透至经小电阻接地的20 kV配电网络中,引发配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误动,进而导致用户失电。针对这一问题,首先结合零序涌流的半解析表达式,对高压内置型... 高压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空载合闸中会产生幅值较高的零序涌流,其可能会经相邻变压器渗透至经小电阻接地的20 kV配电网络中,引发配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误动,进而导致用户失电。针对这一问题,首先结合零序涌流的半解析表达式,对高压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的零序涌流幅值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然后依托PSCAD/EMTDC平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保护误动的可能性;最后基于Matlab编写配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的误动风险评估程序,结合变压器和保护的实际参数,量化高压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空载合闸工况下相邻配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的误动概率。计算结果明确零序过流保护在高压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空载合闸期间的动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借助5G通信技术的零序过流保护涌流闭锁策略,并分析该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零序涌流 零序电流保护 风险分析 5G无线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能效评估与优化运行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伟 幸相渝 +6 位作者 陈俊 牛洪海 杨智彬 吴军 娄清辉 韩锐 邱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3-210,共8页
目前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无法有效对比各运行方式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难以合理选择运行方式。为了优化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结构,运用能源集线器矩阵建模方法,建立... 目前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缺乏有效评估手段,无法有效对比各运行方式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难以合理选择运行方式。为了优化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结构,运用能源集线器矩阵建模方法,建立了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标准化模型;提出了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的综合能效评估指标,并利用信息熵计算指标的权重分布情况;提出了综合考虑能效水平与经济性的海上油气工程微能系统优化模型,并对比了优化前后的能效指标值和综合能效评估结果。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运行方案能显著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使综合能效评估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工程 海上微能系统 标准化建模 能效评估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信道的含无测量分支线路综合保护方案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金虎 陈艳霞 +3 位作者 金震 孙伯龙 宋志伟 闻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现有配电干线常接有若干无法测量的分支,传统三段式过流保护应用于此类线路时灵敏性和快速性均有欠缺,而相量差动保护则存在区外故障制动量过大导致区内故障不灵敏的问题。文中以5G代替光纤作为配电网双端量保护通道,提出面向含无测量... 现有配电干线常接有若干无法测量的分支,传统三段式过流保护应用于此类线路时灵敏性和快速性均有欠缺,而相量差动保护则存在区外故障制动量过大导致区内故障不灵敏的问题。文中以5G代替光纤作为配电网双端量保护通道,提出面向含无测量分支配电线路的一套综合保护方案。首先分析含无测量分支线路区内、区外故障时两侧负序电流相位特征,提出负序电流比相保护判据;然后,为应对5G通信同步性能无法保证甚至失步的情况,引入正序电流幅值差动保护,在通信中断或正序电流幅值差动保护未启动等极端情形下,采用三段式过流保护,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配电网线路综合快速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10 kV有源配电网模型,设计多组对比算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保护判据和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电流比相保护 幅值差动保护 有源配电网 5G通信 同步与失步 含无测量分支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电网安全备用的核电站自适应过电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列琦 郭莉侠 +3 位作者 王亚东 李亮 倪群辉 贺亚凯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5-834,共10页
针对目前核电站应急停堆供电系统(Emergency station blackout,EM-SBO)安全电源系统无法满足可靠性的问题,将微电网纳入EM-SBO安全备用电源体系,然而微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化,潮流方向不确定,出力波动性大,使得现有过电流保护动作阈值难以... 针对目前核电站应急停堆供电系统(Emergency station blackout,EM-SBO)安全电源系统无法满足可靠性的问题,将微电网纳入EM-SBO安全备用电源体系,然而微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化,潮流方向不确定,出力波动性大,使得现有过电流保护动作阈值难以整定,容易引起误动作,进而无法有效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考虑微电网安全备用的核电站自适应过电流保护(Adaptive overcurrent protection,AOP)方案;本方案包含多类型继电器和熔断器的协调配置。首先给出了集成微电网(Integrated microgrid,IMG)接入EM-SBO的系统结构,阐明IMG与传统EM-SBO电源的协调原则;然后,给出了继电器和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和协调方法;接着为了解决微电网接入引入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ime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的继电器自适应整定方法,可以根据当前微电网运行模式和出力情况,自适应整定保护的继电特性。最后,基于ETAP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证明本文保护方法在微电网不同运行模式下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微电网 过电流保护 可再生能源 安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和光纤综合通道的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娄为 韩学军 +4 位作者 韩俊 陆金凤 李奔 赵青春 徐晓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6,共9页
现有输电线路差动保护均基于光纤通道设计,其通道要求高,限制了双通道三路由的推广应用。另外,现有差动保护不具备识别通道路由延时不一致的能力,存在差动误动的风险。从数据格式、采样同步、同步监测、网络安全等方面研究了对通道要求... 现有输电线路差动保护均基于光纤通道设计,其通道要求高,限制了双通道三路由的推广应用。另外,现有差动保护不具备识别通道路由延时不一致的能力,存在差动误动的风险。从数据格式、采样同步、同步监测、网络安全等方面研究了对通道要求降低的输电线路差动保护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基于5G和光纤综合通道的线路差动保护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数据通道可靠性提升的同步方法、基于外部同步时钟的同步方法和多模式数据实时同步监测策略,实现综合通道差动保护同步。通过仿真试验,基于5G和光纤综合通道的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方法,实现了可路由的差动数据处理,降低了差动保护对通道的要求,对采样同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差动保护的可靠性,有利于双通道三路由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5G 光纤 综合通道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一泉 吴梓亮 +4 位作者 王峰 曾耿晖 陈志光 罗跃胜 朱晓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180,187,共7页
为同时提高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应用Hausdorff距离算法对线路两侧电流进行实时短窗计算,并据此调整保护制动系数,以提高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及抗... 为同时提高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应用Hausdorff距离算法对线路两侧电流进行实时短窗计算,并据此调整保护制动系数,以提高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及抗电流互感器饱和能力,具有自适应、免整定的优良特性。基于PSCAD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 HAUSDORFF距离 高阻故障 电流互感器饱和 免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潮流灵活控制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群 张宁宇 +2 位作者 王新宝 丁峰峰 付俊波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60,共11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SSSC)、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 TCSC)和移相器(phase-shifting trans forme...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SSSC)、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 TCSC)和移相器(phase-shifting trans former, PST)能够调节线路参数、灵活控制潮流变化,均已在国内外电网中实现工程应用,对均衡输电通道潮流、提升供电能力有重要作用。文中对UPFC、SSSC、TCSC和PST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4种潮流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并介绍了国内外已投运工程的运行情况;其次,从结构、换流器技术、选址定容、控制策略、故障保护5个方面对潮流控制装置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最后,展望了潮流控制装置在未来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对潮流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控制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 移相器(PST)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门槛值的变压器Hausdorff距离快速保护新判据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梓亮 曾耿晖 +4 位作者 李一泉 王峰 屠卿瑞 杨韵 赵青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8-135,共8页
传统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变压器两侧差流的基波分量,无法识别变压器内部轻微匝间故障。受数据窗长度的影响,保护通常至少需要半个周波才能出口动作,且在外部故障导致电流互感器(CT)饱和时可能出现保护误动。为解决上... 传统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变压器两侧差流的基波分量,无法识别变压器内部轻微匝间故障。受数据窗长度的影响,保护通常至少需要半个周波才能出口动作,且在外部故障导致电流互感器(CT)饱和时可能出现保护误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的变压器保护新判据,通过对比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波形的相似度,以达到快速识别区内外故障的效果。理论分析表明该判据的数据窗长度可以任意选取,有利于提升保护动作速度,同时双整定门槛值既保证了严重区内故障情况下保护能够快速跳闸又保证了区外故障伴随CT饱和工况下保护准确不动作。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所提判据的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判据能快速动作,动作时间可低至5.5 ms,即使发生0.5%的轻微匝间故障,保护也能在故障后一周波内跳闸,且具有较强的抗CT饱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波形相似识别 HAUSDORFF距离 匝间故障 CT饱和 双整定门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