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二取代噁唑的研究(Ⅵ)——2-联苯基-5-苯基噁唑和其5-对位取代苯基衍生物光谱的溶剂效应
1
作者 周一民 于佩凤 高振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本文报导了14种2-联苯基-5苯基噁唑和其5-对位取代苯基衍生物在环己烷、无水乙醇和1,4-二氧六环三种溶剂中测得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并从21种溶剂的宏观物理性质(n,ε),Z值、ET值和取代基常数σp三个方面研究2-联苯基-5-对乙... 本文报导了14种2-联苯基-5苯基噁唑和其5-对位取代苯基衍生物在环己烷、无水乙醇和1,4-二氧六环三种溶剂中测得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并从21种溶剂的宏观物理性质(n,ε),Z值、ET值和取代基常数σp三个方面研究2-联苯基-5-对乙苯基噁唑光谱的溶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效应 紫外吸收光谱 联苯基 荧光发射光谱 取代基常数 噁唑 取代苯基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连通局部连通无爪图是泛连通图
2
作者 施容华 钱雄平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74-580,共7页
本文证明了若G是连通、局部连通的无爪图,则G是泛连通图的充要条件为G是3-连通图.这意味着H.J.Broersma和H.J.Veldman猜想成立.
关键词 局部连通 无爪图 泛连通图 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系统分析和参数估计的DPOFS方法
3
作者 胡健生 杨成梧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0-165,共6页
本文借助于DPOFS(离散正交脉冲函数)对离散线性系统和离散双线性系统的分析和参数估计提出了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DPOFS的运算矩阵把差分方程转变为代数方程,并由于DPOFS比离散Walsh级数等离散级数在计算方面更加方便和直观,从而使计... 本文借助于DPOFS(离散正交脉冲函数)对离散线性系统和离散双线性系统的分析和参数估计提出了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DPOFS的运算矩阵把差分方程转变为代数方程,并由于DPOFS比离散Walsh级数等离散级数在计算方面更加方便和直观,从而使计算大大简化,本文给出了具体实例,分析结果说明了此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系统 参数估计 DPOF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吸附制冷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制冷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庆雄 吴健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简述了分子筛吸附制冷单元的结构、制冷原理,并测定了其制冷量、制冷功率的,变化及制冷周期。分子筛制冷单元有可能发展为工业余热制冷的关键部件。研究发表的结果可作为发展此种全新制冷设备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关键词 分子筛 吸附 制冷单元 性能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六硝基芪(HNS)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佩芳 徐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六硝基芪(HN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高能耐热炸药,广泛用(?)宇航、TNT熔铸炸药改性添加剂和各种军、民用耐(?)爆破器材中。近年来,虽然国内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不断研究,(?)力分析手段检验,其原因是HNS在大多数溶剂中的相对不溶解性,而且... 六硝基芪(HN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高能耐热炸药,广泛用(?)宇航、TNT熔铸炸药改性添加剂和各种军、民用耐(?)爆破器材中。近年来,虽然国内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不断研究,(?)力分析手段检验,其原因是HNS在大多数溶剂中的相对不溶解性,而且HNS的吸收光谱是非特征的,采用光谱法及一般分析方法无法解决。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验了HNS的纯度。我们制备的精制标样和纯化乙腈溶剂达到了色谱分析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而且还能同时分离,定量测定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TNT和HNBB。国外已有报道,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工作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六硝基 二苯基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杂轮烯的合成及其气敏响应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方志杰 王文博 余树青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2年第5期31-32,共2页
合成了四氮杂轮烯(TAA)及其Cu,Ni和Co络合物。
关键词 四氮杂轮烯 气敏响应 薄膜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界灰矩阵的非奇异性与秩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忠兴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本文重新论述有界灰方阵的非奇异性判别问题,提出“条件非奇异”与“最大非奇异子元值域”的新概念,指出现有结果的局限性,给出了一些实用判据,并对灰逆阵的存在性条件与定义域作了研究.此外,本文又提出有界灰矩阵的“灰秩”的新概念与... 本文重新论述有界灰方阵的非奇异性判别问题,提出“条件非奇异”与“最大非奇异子元值域”的新概念,指出现有结果的局限性,给出了一些实用判据,并对灰逆阵的存在性条件与定义域作了研究.此外,本文又提出有界灰矩阵的“灰秩”的新概念与算法,建立了有界灰矩阵恒满秩、恒不满秩、条件满秩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矩阵 非奇异性 灰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酸铵干粉灭火剂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广军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0-32,共3页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具有灭火迅速,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本文报道了新型磷酸铵干粉灭火剂的生产工艺过程、配方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工艺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灭火剂 磷酸铵 磷酸盐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锌基合金超塑成形制模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彧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6-4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少、无切削塑料、橡胶、失蜡压型等模具型腔加工方法——锌基合金超塑成形。对其成形原理、工艺凸模设计、工艺参数确定、模具材料和强化处理等作了介绍和论述;实践证明,此法加工模具与钢模机加工比较,加工周期短,节省材... 介绍了一种新的少、无切削塑料、橡胶、失蜡压型等模具型腔加工方法——锌基合金超塑成形。对其成形原理、工艺凸模设计、工艺参数确定、模具材料和强化处理等作了介绍和论述;实践证明,此法加工模具与钢模机加工比较,加工周期短,节省材料,成本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锌基合金 超塑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斑相干法测量表面粗糙度时相干光夹角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亚伟 阎大鹏 贺安之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根据Leger激光散斑相干性理论,讨论测量表面粗糙度σ时两相干光束之间夹角的变化对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的影响,提出了合理选择夹角的理论依据,并从实验上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测量 表面粗糙率 散斑法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研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ⅩⅤ)-表面配合物热分解动力学方法
11
作者 汪信 牛均宁 +2 位作者 张海燕 忻新泉 戴安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2期1061-1066,共6页
研究了表面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问题,计算了若干MgO的表面Madelung常数,并把H_(2)C_(3)O_(4)-MgO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均匀表面的迭加问题处理。对于更复杂的体系,基于表面能量的不均匀性,提出了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热分解动力学 均匀表面 动力学方程 气相色谱法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电镀废水中多种痕量元素
12
作者 蒋厚琼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21,共3页
电镀废水的测定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或原子吸收光谱。但是由于ICP—AES于冶金地质、稀土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ICP—AES法分析测定电镀废水中多种痕量元素(Cu、Zn、Au、Ni、Al、Cr、Fe、Mg、Ca、... 电镀废水的测定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或原子吸收光谱。但是由于ICP—AES于冶金地质、稀土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ICP—AES法分析测定电镀废水中多种痕量元素(Cu、Zn、Au、Ni、Al、Cr、Fe、Mg、Ca、K、Cd、Hg、Co、Pb、Mn、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AES ICP 痕量元素 冶金地质 原子吸收光谱 辅助气 二次蒸馏水 金属离子 共存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GKS构造CAD系统交互环境
13
作者 高燕燕 《计算机应用》 CSCD 1989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 GKS 和工作空间技术建立图形支持的交互环境的结构,以及交互处理器、命令处理器和 GKS 等部分在交互系统中的功能,并详细讨论了命令处理器的实现.
关键词 GKS CAD 交互 系统 工作空间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国自然哲学的认识论基础及特征
14
作者 祁洞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66-70,共5页
与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轨迹不同,中国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关注于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令科学望而生畏的认知领域:以关联、耦合、分歧、突变为典型特征的有机界自然秩序的衍变。而在西方,关于该领域的认识论,直至本世纪,确切地说是在普利高津... 与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轨迹不同,中国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关注于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令科学望而生畏的认知领域:以关联、耦合、分歧、突变为典型特征的有机界自然秩序的衍变。而在西方,关于该领域的认识论,直至本世纪,确切地说是在普利高津的远离平衡态耗散结构理论及哈肯协同理论问世以后才产生对过去守恒的、可逆的传统自然理性发生挑战的契机。而当中西方的自然哲学发生碰撞的时候,中西两方面的学者均没有深刻意识到中西自然哲学差异的意义。1600年(明神宗万历28年),利玛窦带着传教的使命来到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秩序 自然哲学 认知逻辑 古代中国人 社会科学 东西方 使命 哲学认识论 认识论基础 西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