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伟 吴延虎 +4 位作者 陈亦江 张石江 秦建伟 陈广明 陈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5例,升主动脉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6.0%。死于低心排综合症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CBAV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的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诊断技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规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二叶式主动脉瓣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真菌病的外科微创治疗分析
2
作者 闻伟 陈亮 +1 位作者 朱全 陈海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0-1701,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真菌病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肺真菌病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本组共10例肺真菌病,9例完成胸腔镜下手术,1例因胸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胸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无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肺真菌病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肺真菌病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本组共10例肺真菌病,9例完成胸腔镜下手术,1例因胸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胸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无术后复发。结论: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肺真菌病,并发症少,效果及预后良好,是治疗本病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真菌病 外科 微创手术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周巨大室间隔缺损20例的解剖与外科治疗
3
作者 骆金华 朱秉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38,152,共3页
目的 :研究膜周巨大室间隔缺损 (VSD)的解剖关系和外科手术要点 ,以便外科医师更安全的修补 VSD。方法 :对 2 0例膜周巨大 VSD的解剖毗邻关系进行研究 ,并进行外科手术矫治。结果 :1所有病例皆痊愈出院 ,无 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 目的 :研究膜周巨大室间隔缺损 (VSD)的解剖关系和外科手术要点 ,以便外科医师更安全的修补 VSD。方法 :对 2 0例膜周巨大 VSD的解剖毗邻关系进行研究 ,并进行外科手术矫治。结果 :1所有病例皆痊愈出院 ,无 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2膜周巨大 VSD主要是因为形成膜部区域周边的肌部间隔缺失所致。 3VSD与三尖瓣前、隔瓣、主动脉瓣和传导系统关系密切 ,His束从三尖瓣裂隙处穿过主动脉无冠瓣根部行走于 VSD后下缘左心室面。 4三尖瓣隔瓣裂隙和 VSD顶点 (12点 )处是修补 VSD的最关键的解剖部位。结论 :仔细辨认 VSD的各个边缘的解剖关系和充分显露手术野是成功修复膜周巨大 VSD的关键 ;术中应注意对主动脉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传导系统 外科手术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4
作者 章斌 张石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98-1799,180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化主动脉瓣畸形的临床特点、围术期处理以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心胸外科接受二叶式主动脉瓣膜手术患者52例。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叶,替换...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化主动脉瓣畸形的临床特点、围术期处理以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心胸外科接受二叶式主动脉瓣膜手术患者52例。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叶,替换人工机械瓣或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34例,双瓣膜置换7例;主动脉瓣膜成形术6例;同时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6例主动脉根部扩张并发主动脉瘤形成的患者中行主动脉根部成形术4例,Bentall手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7.7%),其中2例死于心功能不全,1例死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随访时间4个月~3年,随访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临床症状好转。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可致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出现心功能衰竭、心前区疼痛、体位性晕厥、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置换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殷仕宝 骆金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79-1780,共2页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肺血管病急症,20%发生于手术以后,占手术后死亡总数的15%。该病不经治疗病死率高,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本院诊治肺动脉栓塞6例临床资料报告...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肺血管病急症,20%发生于手术以后,占手术后死亡总数的15%。该病不经治疗病死率高,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本院诊治肺动脉栓塞6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兔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朱秉智 骆金华 +1 位作者 秦建伟 杨国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丹参 华法令 血液流变性 血小板 凝血功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杰 陈亦江 +2 位作者 陈亮 吴延虎 章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4),对照组(n=16)。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mg/kg于主动脉...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4),对照组(n=16)。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则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主动脉开放后5min(T2)、1h(T3)、2h(T4)、6h(T5)和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两组S-100蛋白、NSE、MDA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蛋白、NSE和MDA浓度在T2-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SOD活性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增强TAOC,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自由基 脑损伤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军 秦建伟 +2 位作者 梁永年 李芝 李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Edaravone)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I-186组(M组)15例,对照组(C组)15例。M组接受MCI-1860.5mg/kg一次性加入心停搏液...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Edaravone)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I-186组(M组)15例,对照组(C组)15例。M组接受MCI-1860.5mg/kg一次性加入心停搏液中,C组不接受MCI-186。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测量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记录心脏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①CK-MB术后6h,cTnI术后24h最高;组间比较M组CK-MB、cTnI术后24h,CK-MB术毕,cTnI术后6h均低于C组(P<0.05)。②MDA术后各时相均升高,术后6h、24hM组低于C组(P<0.05);SOD在术毕、术后6hM组明显高于C组(P<0.05)。③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M组高于C组。M组术后24h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结论:MCI-186加入心停博液中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翔翔 张石江 +2 位作者 梁永年 秦建伟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3-1745,共3页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4月,本院23例因心脏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而运用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及相...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4月,本院23例因心脏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而运用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3例中15例(65.2%)成功脱离ECMO支持治疗,其中10例存活出院(生存率43.5%),5例成功撤除ECMO后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8例因无法撤除ECMO而死亡。全组ECMO平均支持时间(191±121)h。ECMO支持治疗期间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存活出院组ECMO装机前血乳酸水平及术后总出血量和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可为心脏术后低心排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控制术后出血,应用ECMO时机是心脏术后低心排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低心排综合征 心脏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中西地那非降肺动脉压及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翔翔 秦建伟 +2 位作者 邵永丰 陈宇 唐晓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在行瓣膜置换术中,西地那非(SIL)降低肺动脉压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本院2007年6月至11月RHD合并PH行瓣膜置换术、术中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30mmHg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在行瓣膜置换术中,西地那非(SIL)降低肺动脉压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本院2007年6月至11月RHD合并PH行瓣膜置换术、术中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30mmHg的患者纳入研究。符合上述条件28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SIL治疗组)14例,对照组14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Swan-Ganz漂浮导管置入后,经鼻饲SIL100mg;对照组14例,同法用生理盐水对照。连续记录2组给药前(T0)及给药后20min(T1)、40min(T2)、60min(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2、6、16h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血清CK-MB、cTn-T,观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mPAP/有创平均桡动脉压(mAP)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主动脉开放后2h的CK-MB及开放后16h的cTn-T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CPB心脏手术中,西地那非能高选择降低此类患者肺动脉压力,并有显著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心脏瓣膜病 体外循环 肺动脉高压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仇万山 郑亮 +3 位作者 陈亦江 吴延虎 莫绪明 张儒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4例先心病手术患者,按用药剂量及给药时间不同,随机分成用药Ⅰ组(预充液中加入654-2,2mg/kg)、Ⅱ组(主肺动脉注入654-2,2mg/kg)、Ⅲ组(预充液中加入654-2...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4例先心病手术患者,按用药剂量及给药时间不同,随机分成用药Ⅰ组(预充液中加入654-2,2mg/kg)、Ⅱ组(主肺动脉注入654-2,2mg/kg)、Ⅲ组(预充液中加入654-2,1mg/kg;主肺动脉注入654-2,2mg/kg)与对照组。观测手术过程中5个时间点心房血中炎症细胞数、CD11b水平、TNF-α浓度;术毕肺组织中NF-κB灰度值;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应用山莨菪碱Ⅰ、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血中炎症细胞数、CD11b水平、TNF-α;术毕肺组织中NF-κB灰度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Ⅱ、Ⅲ组较Ⅰ组变化明显,特别是主动脉开放后的D、E点;血气分析结果分析显示,用药Ⅱ组和Ⅲ组的OI值较其他两组低,而CD值有明显的升高。结论:山莨菪碱对体外循环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从预充液和主肺动脉分别注入的前后嵌合给药途径较好。通过抑制致病因子刺激炎症效应细胞所致的IκB的降解,达到抑制NF-κB活化,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体外循环 肺损伤 保护作用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改良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飞 徐建康 +2 位作者 邵永丰 黄陈军 张石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2-965,共4页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单肺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6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配对,采用三袖套法进行肺动、静脉及支气管的吻合,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手术成功20例,失败3例,其中肺静脉撕裂1例,吻合肺动脉失败1例...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单肺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6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配对,采用三袖套法进行肺动、静脉及支气管的吻合,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手术成功20例,失败3例,其中肺静脉撕裂1例,吻合肺动脉失败1例,术后出血失败1例。供肺获取时间为(11.6±2.1)min,供肺套管时间为(13.6±2.4)min,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吻合时间为(17.7±3.5)min。血气、胸片及病理检查证实成功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结论:改良的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满足肺移植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单肺移植 套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G/RANKL/RANK轴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明娜 曹海龙 范钦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2-666,共5页
目的:检测OPG/RANKL/RANK轴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NF-κB的活性和含量,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5例正常肺组织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7例腺癌和15例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OPG、RANKL、RANKmRNA的表达量,并用... 目的:检测OPG/RANKL/RANK轴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NF-κB的活性和含量,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5例正常肺组织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7例腺癌和15例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OPG、RANKL、RANKmRNA的表达量,并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核蛋白和总蛋白中NF-κBp65的含量。结果:①OPG、RANKL、RANKmRNA的表达量及RANKL/OPG比值在正常肺、NSCLC癌旁和癌组织中呈梯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n=19)的癌组织中OPG、RANKL、RANKmRNA的表达量及RANKL/OPG比值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n=13)。③在肺癌、癌旁及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核/总蛋白含量之比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性。④NF-κBp65核/总蛋白含量之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要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结论:在人NSCLC中,OPG/RANKL/RANK轴的激活进一步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OPG/RANKL/RANK轴 NF-ΚB 表达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乳剂在高龄非糖尿病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芝 秦建伟 +2 位作者 骆金华 陈亮 章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乳剂在高龄非糖尿病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龄非糖尿病食管癌手术病人126例,随机分为缓释淀粉EN乳剂组(研究组,n=68)和标准EN乳剂组(对照组,n=58)。两组病人术后EN均采用输注泵输注,...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乳剂在高龄非糖尿病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龄非糖尿病食管癌手术病人126例,随机分为缓释淀粉EN乳剂组(研究组,n=68)和标准EN乳剂组(对照组,n=58)。两组病人术后EN均采用输注泵输注,高血糖者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两组病人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病人的血糖波动值小和胰岛素用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含缓释淀粉的EN乳剂较标准EN乳剂更适合高龄非糖尿病食管癌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淀粉 肠内营养 血糖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kB参与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永梅 李婷 +3 位作者 胡玉龙 李菁 陈亮 李跃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7-780,784,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kB(NF-kB)在心脏压力负荷增加所诱导的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改变。方法:SD大鼠采用主动脉弓部缩窄术,术后12周对大鼠进行心功能分析;采用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评估术后纤维化程度:凝胶迁移率电泳(electrophoretic m... 目的:研究核因子-kB(NF-kB)在心脏压力负荷增加所诱导的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改变。方法:SD大鼠采用主动脉弓部缩窄术,术后12周对大鼠进行心功能分析;采用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评估术后纤维化程度:凝胶迁移率电泳(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kB结合活性改变:并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immunoprecipitation,IP)对上游信号分子Toll-like receptor4(TLR4)与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response protem 8(MyD88)的相互结合作用进行分析。结果:SD大鼠术后12周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其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NF-kB在肥大心肌组织中的结合活性与周龄适配的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其上游两个重要的信号分子TLR4/ MyD88的相互结合作用增强(P<0.05)。结论:NF-kB参与了压力负荷增加诱导的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信号转导 核因子-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啡肽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友平 李士亭 +1 位作者 谈进 吴延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485-3487,共3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组),每组6只。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30min再灌注前(T1)、再灌注120min后(T2)收集静脉回流血,测定乳酸(LA)水平;再灌注120min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前壁固定部位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钠-钾ATP酶活性;另取左心室固定部位心肌组织两块,分别用5%戊二醛固定,常规方法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及用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显微结构改变,并用MCDS-201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T2时D组LA水平(8.423±1.213)pg/μL,明显低于I/R组(12.812±0.525)pg/μL(P<0.01)。D组心肌组织中钠-钾ATP酶活性好于I/R组(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D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脑啡肽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脑啡肽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通过抑制钙敏感性受体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斌 许智惠 陶正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VEGF16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及与钙敏感性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表达下调的关系。方法:新生鼠心肌细胞在模拟心肌缺血状态下孵育...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VEGF16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及与钙敏感性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表达下调的关系。方法:新生鼠心肌细胞在模拟心肌缺血状态下孵育2 h,然后在标准培养液中再培养24 h,从而建立一个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性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aSR mRNA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含量。结果:模拟的缺血/再灌注后CaSR mRNA的表达(I/R组:2.6±0.4;对照组:1.0±0.3,P<0.01)和TUNEL阳性细胞增加(I/R组:15.3%±2.5%;对照组:2.9%±1.4%,P<0.01)。GdCl3、CaSR mRNA的表达(GdCl3组:4.5±0.6;I/R组:2.6±0.4,P<0.01)及TUNEL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GdCl3组:25.4%±2.6%;I/R组:15.3%±2.5%,P<0.01),同时上调了Bax表达(GdCl3组:1.93±0.28;I/R组:1.50±0.21,P<0.01),下调了Bcl-2的表达(GdCl3组:0.82±0.18;I/R组:1.71±0.30,P<0.01)。VEGF165组Bax表达减少(GdCl3+VEGF165组:1.12±0.23;GdCl3组:1.93±0.28,P<0.05)和Bcl-2的表达增加(GdCl3+VEGF165组:2.56±0.54;GdCl3组:0.82±0.18,P<0.05),TUNEL阳性细胞减少(GdCl3+VEGF165组:11.8%±1.9%;GdCl3组:25.4%±2.6%,P<0.05),CaSR mRNA的表达下调(GdCl3+VEGF165组:1.5±0.4;GdCl3组:4.5±0.6,P<0.01)。结论:VEGF165通过抑制CaSR,促进Bcl-2和抑制Bax的表达来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钙敏感性受体 凋亡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野灌注CO_2气体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中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芝 王俊 +5 位作者 钟斌 黄陈军 陈亦江 邵永丰 仲昭澎 秦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探讨术野灌注CO2气体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2012年6月~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CO2灌注组(Ⅰ组,50例)和对照组(Ⅱ组,47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 min(T0)以及主动脉开放后5 ... 目的:探讨术野灌注CO2气体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2012年6月~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CO2灌注组(Ⅰ组,50例)和对照组(Ⅱ组,47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 min(T0)以及主动脉开放后5 min(T1)、1 h(T2)、4 h(T3)和24 h(T4)检测血浆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前及术后第7天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诊断以术前测试值为对照,等于或超过1个标准差诊断为POCD。结果:Ⅰ组患者T1~T3时间点的S-100β和T1~T4时间点的NSE水平较T0明显升高(P〈0.05);Ⅱ组患者T1~T4时间点S-100β和NSE水平均较T0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S-100β水平在T1~T4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NSE水平在T2~T4时间点也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因病情危重术后第7天无法行MMSE检测,其余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Ⅱ组的评分较Ⅰ组降低更明显(P〈0.05)。Ⅰ组术后出现POCD 16例,Ⅱ组为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野灌注CO2气体可降低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后S-100β和NSE升高的水平,并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脑保护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脑保护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1基因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卫兵 陈亮 +1 位作者 王俊 陈广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Runx1基因mRNA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37例NSCLC标本,1O例肺良性病变旁正常肺组织,应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NSCLC中Runx1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Runx1基因mRNA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37例NSCLC标本,1O例肺良性病变旁正常肺组织,应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NSCLC中Runx1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肿瘤组织中Runx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旁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组织中Runx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与良性病变旁正常肺组织相比,Runx1基因的mRNA水平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并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发生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二尖瓣病变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芝 王俊 +4 位作者 赵胜 何志诚 戚晓通 黄陈军 秦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 :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二尖瓣病变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后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与对照组(B组,23例)。A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B组为常规治疗组... 目的 :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二尖瓣病变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后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与对照组(B组,23例)。A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B组为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术后用药前(T1)以及用药1 h(T2)、3 h(T3)、6 h(T4)和12 h(T5)动态观察两组患者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血液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和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的变化。结果:A组T3、T4和T5时点的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和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较T1明显下降(P<0.05),A组用药后各时点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PVRI)均较T1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T3、T4和T5时点的MPAP和PCWP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用药后各时点的PVRI均明显下降(P<0.05)。A组术后c GMP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5);而TXA2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通过提高循环c GMP水平有效治疗二尖瓣病变术后的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二尖瓣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