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的定义、分类和分期的联合共识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志标(摘译) 佘万东(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6-667,共2页
1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 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 1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 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日本耳科学会(Japan Otology Sociely,JOS)也在独立开展有关中耳胆脂瘤分类和分期的研究工作.因此,EAONO和JOS决定一起合作,制定一份关于“中耳胆脂瘤定义、分类、分期”的全球通用共识文件,经过12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和完善,形成了最终版本的联合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耳科 学会 分类 日本 神经 欧洲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耳科学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喻唯唯 俞晨杰 高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
3D打印是一种基于预先设计、利用特定的材料逐层叠加,构建出三维物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耳科学教学与解剖训练、术前规划与手术模拟、修复重建等方... 3D打印是一种基于预先设计、利用特定的材料逐层叠加,构建出三维物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耳科学教学与解剖训练、术前规划与手术模拟、修复重建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在耳科学的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耳科 教学 术前规划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大前庭水管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疗效的初步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凯健 陆玲 +6 位作者 王茂华 董健菲 李依寒 喻唯唯 高松 魏浩 高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784,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大前庭水管畸形与内耳解剖结构正常的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进一步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大前庭水管畸形患者听力的改善。方法通过检索2003-2018发表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医学、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上关于大... 目的通过比较大前庭水管畸形与内耳解剖结构正常的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进一步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大前庭水管畸形患者听力的改善。方法通过检索2003-2018发表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医学、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上关于大前庭水管畸形和内耳结构正常的耳聋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前庭水管畸形组较内耳结构正常组更容易发生术中井喷及淋巴液波动(Z=6.28,P<0.05),但在术后听力(Z=0.22,P=0.82)、平均听阈(Z=0.91,P=0.36)及言语康复(Z=0.30,P=0.76),术后电极反应T值(Z=0.92,P=0.36),电极最佳舒适阈值(Z=1.90,P=0.06)等电极参数调试上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对伴大前庭水管畸形耳聋患者是有效的,术后康复可以达到和内耳结构正常组相似的效果,电极参数调试和设置也可以参照内耳结构正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VEMP波形观察
4
作者 王志斌 张小莉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管石症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波形指标,探讨RD可能的发病机制。...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管石症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波形指标,探讨R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首次发病、特发、成功复位后单侧BPPV管石症患者73例,其中RD组31例,无RD组42例,对两组行VEM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VEMP引出率及波形指标。结果RD组VEMP引出率、振幅比及不对称率(%)低于无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潜伏期、N1-P1波间期及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PPV成功复位后的RD可能与耳石器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方式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高子雯 戴艳红 +3 位作者 后婕 齐慧 朱文燕 佘万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局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方法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常规治疗至少1个疗程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患者,共305例(305耳)。根据患者治疗方... 目的观察不同局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方法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常规治疗至少1个疗程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患者,共305例(305耳)。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病人分为治疗组(277耳)和对照组(D组,28耳),其中,治疗组分为鼓室灌注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组(A组,216耳),耳后注射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B组,42耳),耳后注射组(C组,19耳)。A组患者鼓室置管,每天鼓室灌注甲强龙20mg,并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静脉滴注;B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联合静脉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C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鼓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并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失败后每天继续静脉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12月。按照中华医学会突发性聋的疗效标准比较发病后第3个月末各组的听阈。结果治疗组中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2%、50%、42.1%,对照组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χ~2=14.11,P=0.003),四组平均PTA改善分别为11.63⊥16.75 d B、17.78⊥18.12 d B、18.38⊥22.9d B、4.85⊥9.10d B,治疗组比对照组PTA改善值明显(t=2.75,P=0.043)。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影响听力预后的重要因素,选取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周以内的患者,鼓室置管灌注GC与耳后注射GC疗效相近(χ~2=1.21,P=0.247)。结论不同方式局部应用GC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较继续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听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鼓室灌注GC、耳后注射GC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组耳后注射GC的病例资料明显少于鼓室内给药,有待于进一步增加病例数,以及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灌注 突发性聋 难治性 耳后注射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内应用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浩 陆玲 +7 位作者 王茂华 王凯健 董健菲 喻唯唯 高松 李依寒 高下 钱晓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鼓室内不同给药方式应用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5~201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鼓室内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 目的探讨鼓室内不同给药方式应用地塞米松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5~201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鼓室内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补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对各研究的原始数据中疗效、给药方式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和95%CI作为本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 2和P值。结果本研究共检索756篇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均为英文,共收集病例数836例;其中7篇文献报道鼓室内给药的不良反应,如眩晕、耳鸣等,均可在休息或停药后缓解,鼓室内或全身给药方式中均未出现听力下降、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Meta分析显示鼓膜穿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全身用药组(P<0.01,OR=4.59,95%CI为2.83~7.46),鼓室置管组疗效明显高于全身用药组(P<0.01,OR=4.30,95%CI为2.39~7.72),圆窗置管组疗效明显高于全身用药组(P<0.01,OR=8.22,95%CI为3.32~20.34),圆窗置管组疗效高于鼓室置管组(P<0.05,OR=3.55,95%CI为1.35~9.35)。结论对于全身治疗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糖皮质激素鼓室内给药可作为有效的补救性治疗方式,鼓室内圆窗置管给药听力恢复疗效优于鼓室置管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鼓室内给药 难治性突发性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