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 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1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 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日本耳科学会(Japan Otology Sociely,JOS)也在独立开展有关中耳胆脂瘤分类和分期的研究工作.因此,EAONO和JOS决定一起合作,制定一份关于“中耳胆脂瘤定义、分类、分期”的全球通用共识文件,经过12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和完善,形成了最终版本的联合共识.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不同局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方法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常规治疗至少1个疗程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患者,共305例(305耳)。根据患者治疗方...目的观察不同局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方法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常规治疗至少1个疗程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患者,共305例(305耳)。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病人分为治疗组(277耳)和对照组(D组,28耳),其中,治疗组分为鼓室灌注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组(A组,216耳),耳后注射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B组,42耳),耳后注射组(C组,19耳)。A组患者鼓室置管,每天鼓室灌注甲强龙20mg,并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静脉滴注;B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联合静脉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C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鼓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并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失败后每天继续静脉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12月。按照中华医学会突发性聋的疗效标准比较发病后第3个月末各组的听阈。结果治疗组中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2%、50%、42.1%,对照组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χ~2=14.11,P=0.003),四组平均PTA改善分别为11.63⊥16.75 d B、17.78⊥18.12 d B、18.38⊥22.9d B、4.85⊥9.10d B,治疗组比对照组PTA改善值明显(t=2.75,P=0.043)。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影响听力预后的重要因素,选取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周以内的患者,鼓室置管灌注GC与耳后注射GC疗效相近(χ~2=1.21,P=0.247)。结论不同方式局部应用GC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较继续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听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鼓室灌注GC、耳后注射GC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组耳后注射GC的病例资料明显少于鼓室内给药,有待于进一步增加病例数,以及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1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和日本耳科学会关于中耳胆脂瘤共识的合作背景和过程
2015年,欧洲耳科与神经耳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otology, EAONO)发布了一份基于德尔菲法的中耳胆脂瘤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文件,同期,日本耳科学会(Japan Otology Sociely,JOS)也在独立开展有关中耳胆脂瘤分类和分期的研究工作.因此,EAONO和JOS决定一起合作,制定一份关于“中耳胆脂瘤定义、分类、分期”的全球通用共识文件,经过12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和完善,形成了最终版本的联合共识.
基金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项目编号:ZDXKB2016015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编号:QNRC2016002+1 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81700913 Grant NO:817009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77041012Grant NO:8177041012.
文摘目的观察不同局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方法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常规治疗至少1个疗程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患者,共305例(305耳)。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病人分为治疗组(277耳)和对照组(D组,28耳),其中,治疗组分为鼓室灌注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组(A组,216耳),耳后注射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B组,42耳),耳后注射组(C组,19耳)。A组患者鼓室置管,每天鼓室灌注甲强龙20mg,并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静脉滴注;B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联合静脉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C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鼓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并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失败后每天继续静脉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12月。按照中华医学会突发性聋的疗效标准比较发病后第3个月末各组的听阈。结果治疗组中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2%、50%、42.1%,对照组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χ~2=14.11,P=0.003),四组平均PTA改善分别为11.63⊥16.75 d B、17.78⊥18.12 d B、18.38⊥22.9d B、4.85⊥9.10d B,治疗组比对照组PTA改善值明显(t=2.75,P=0.043)。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影响听力预后的重要因素,选取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周以内的患者,鼓室置管灌注GC与耳后注射GC疗效相近(χ~2=1.21,P=0.247)。结论不同方式局部应用GC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较继续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听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鼓室灌注GC、耳后注射GC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组耳后注射GC的病例资料明显少于鼓室内给药,有待于进一步增加病例数,以及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