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细胞介素22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君
陈欢
+2 位作者
刘燕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9-2237,共9页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22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选取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LX-2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以梯度浓度的IL-22处理LX-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q RT-...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22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选取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LX-2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以梯度浓度的IL-22处理LX-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检测活化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以确定适宜的药物工作浓度、时间;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经IL-22处理的活化肝星状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内质网应激(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以衣霉素(TM)诱导LX-2细胞ERS,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检测经IL-22处理后LX-2细胞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剂(TWEAK)、小干扰RNA分别上/下调Fn14,再检测磷酸化肌醇需求蛋白1α(p-IRE1α)、肌醇需求蛋白1α(IRE1α)、转录因子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COL1A1和α-SMA基因及蛋白水平;在IL-22处理TGF-β1诱导的LX-2细胞的基础上加用TWEAK上调Fn14,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n14、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idak’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与TGF-β1组相比,TGFβ1+IL-22组COL1A1、α-SMA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且在IL-22浓度为10 ng/m L以上作用24小时时效果更加显著(P值均<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IL-22组Fn14、p-IRE1α、XBP1s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TM组相比,TM+IL-22组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沉默对照(NC)组相比,Fn14 si RNA组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WEAK组Fn14、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上升(P值均<0.01);与TGF-β1+IL-22组相比,TGF-β1+IL-22+TWEAK组Fn14、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上升(P值均<0.05)。结论IL-22通过抑制Fn14负调控肝星状细胞ERS进而抑制其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22
肝星状细胞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被引量:
15
2
作者
夏芸
邹晓平
+1 位作者
吕瑛
吴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应用EPMR治疗110例111处病灶,病灶直径2~10 cm。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亚甲蓝溶液,...
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应用EPMR治疗110例111处病灶,病灶直径2~10 cm。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亚甲蓝溶液,病灶充分抬举后,使用透明帽法对病灶进行分片切除。结果上皮内瘤变92处,早期食管癌19处。完全切除96处(86.5%),不完全切除15处(13.5%)。出血率5.4%(6/111),穿孔率6.3%(7/111),不同病变直径、切除标本数量、病变环周范围的出血、穿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狭窄8例(7.2%),病变范围>1/3周、标本≥5片的狭窄率更高[病变范围>1/3周vs.≤1/3周:18.2%(6/33)vs.2.6%(2/78),χ2=6.283,P=0.012;标本≥5片vs.2~4片:15.8%(6/38)vs.2.7%(2/73),χ2=4.562,P=0.033]。110例随访6周~5年1个月,其中58例>2年。17处病灶复发(15.3%)。不完全切除、病灶范围>1/3周、标本≥5片的局部复发率更高[不完全切除vs.完全切除:40.0%(6/15)vs.11.5%(11/96),χ2=6.096,P=0.014;病变范围>1/3周vs.≤1/3周:30.3%(10/33)vs.9.0%(7/78),χ2=8.134,P=0.004;标本≥5片vs.2~4片:28.9%(11/38)vs.8.2%(6/73),χ2=8.279,P=0.004]。结论 EPMR适用于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对早期食管癌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逆行性经静脉球囊栓塞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反复再出血2例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晗
肖江强
+2 位作者
张明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98-2800,共3页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9岁,主诉“反复呕血伴黑便2年余,再发1 d”。2年前(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黑便就诊于本院,入院后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中重度[1]),红色征阳性(图1a、b),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9岁,主诉“反复呕血伴黑便2年余,再发1 d”。2年前(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黑便就诊于本院,入院后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中重度[1]),红色征阳性(图1a、b),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分别于2018年1月4日及2018年2月7日在本院行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同时口服普萘洛尔预防再出血。2018年10月患者再次出现呕血伴黑便,考虑内镜下治疗效果不佳,遂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术中门静脉直接造影见胃冠状静脉增粗,向上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见胃肾分流(来源于脾静脉的血流在胃底形成曲张静脉并通过胃肾分流汇入左肾静脉,图2a、b),于胃冠状静脉内置入8 mm弹簧圈及5 mm弹簧圈各1组,栓塞曲张静脉(图2c),并置入8×60 mm覆膜金属支架(Fluency;Bard,美国)+8×60 mm金属裸支架(Luminex;Bard,美国),放入支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逆行性经静脉球囊栓塞术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细胞介素22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君
陈欢
刘燕
张峰
诸葛宇征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9-22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0552)
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X20005)。
文摘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22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选取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LX-2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以梯度浓度的IL-22处理LX-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检测活化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以确定适宜的药物工作浓度、时间;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经IL-22处理的活化肝星状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内质网应激(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以衣霉素(TM)诱导LX-2细胞ERS,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检测经IL-22处理后LX-2细胞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剂(TWEAK)、小干扰RNA分别上/下调Fn14,再检测磷酸化肌醇需求蛋白1α(p-IRE1α)、肌醇需求蛋白1α(IRE1α)、转录因子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COL1A1和α-SMA基因及蛋白水平;在IL-22处理TGF-β1诱导的LX-2细胞的基础上加用TWEAK上调Fn14,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n14、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idak’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与TGF-β1组相比,TGFβ1+IL-22组COL1A1、α-SMA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且在IL-22浓度为10 ng/m L以上作用24小时时效果更加显著(P值均<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IL-22组Fn14、p-IRE1α、XBP1s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TM组相比,TM+IL-22组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沉默对照(NC)组相比,Fn14 si RNA组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WEAK组Fn14、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上升(P值均<0.01);与TGF-β1+IL-22组相比,TGF-β1+IL-22+TWEAK组Fn14、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上升(P值均<0.05)。结论IL-22通过抑制Fn14负调控肝星状细胞ERS进而抑制其活化增殖。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22
肝星状细胞
内质网应激
Keywords
Hepatic Fibrosis
Interleukin-22
Hepatic Stellate Cell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被引量:
15
2
作者
夏芸
邹晓平
吕瑛
吴楠
机构
第二军医
大学
长征医院
南京
分院
消化
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应用EPMR治疗110例111处病灶,病灶直径2~10 cm。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亚甲蓝溶液,病灶充分抬举后,使用透明帽法对病灶进行分片切除。结果上皮内瘤变92处,早期食管癌19处。完全切除96处(86.5%),不完全切除15处(13.5%)。出血率5.4%(6/111),穿孔率6.3%(7/111),不同病变直径、切除标本数量、病变环周范围的出血、穿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狭窄8例(7.2%),病变范围>1/3周、标本≥5片的狭窄率更高[病变范围>1/3周vs.≤1/3周:18.2%(6/33)vs.2.6%(2/78),χ2=6.283,P=0.012;标本≥5片vs.2~4片:15.8%(6/38)vs.2.7%(2/73),χ2=4.562,P=0.033]。110例随访6周~5年1个月,其中58例>2年。17处病灶复发(15.3%)。不完全切除、病灶范围>1/3周、标本≥5片的局部复发率更高[不完全切除vs.完全切除:40.0%(6/15)vs.11.5%(11/96),χ2=6.096,P=0.014;病变范围>1/3周vs.≤1/3周:30.3%(10/33)vs.9.0%(7/78),χ2=8.134,P=0.004;标本≥5片vs.2~4片:28.9%(11/38)vs.8.2%(6/73),χ2=8.279,P=0.004]。结论 EPMR适用于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对早期食管癌需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Keywords
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 Early esophageal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s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逆行性经静脉球囊栓塞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反复再出血2例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晗
肖江强
张明
张峰
诸葛宇征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
南京
大学
附属
鼓楼
医院
消化
内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98-280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0552)。
文摘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9岁,主诉“反复呕血伴黑便2年余,再发1 d”。2年前(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黑便就诊于本院,入院后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中重度[1]),红色征阳性(图1a、b),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分别于2018年1月4日及2018年2月7日在本院行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同时口服普萘洛尔预防再出血。2018年10月患者再次出现呕血伴黑便,考虑内镜下治疗效果不佳,遂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术中门静脉直接造影见胃冠状静脉增粗,向上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见胃肾分流(来源于脾静脉的血流在胃底形成曲张静脉并通过胃肾分流汇入左肾静脉,图2a、b),于胃冠状静脉内置入8 mm弹簧圈及5 mm弹簧圈各1组,栓塞曲张静脉(图2c),并置入8×60 mm覆膜金属支架(Fluency;Bard,美国)+8×60 mm金属裸支架(Luminex;Bard,美国),放入支架后.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逆行性经静脉球囊栓塞术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Keywords
portasystemic shunt,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分类号
R571.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细胞介素22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高君
陈欢
刘燕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夏芸
邹晓平
吕瑛
吴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逆行性经静脉球囊栓塞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反复再出血2例报告
张晗
肖江强
张明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