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学技术与医学科技伦理的相互关系——矛与盾还是剑与鞘
1
作者 叶家欣 徐标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26,44,共3页
组织工程学技术为人类疾病治疗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医学科技伦理问题。组织工程学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与医学科技伦理的矛盾也是必然的,两者间如何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旨在阐明二者间矛盾的必然性,分析相互关系,是制约对... 组织工程学技术为人类疾病治疗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医学科技伦理问题。组织工程学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与医学科技伦理的矛盾也是必然的,两者间如何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旨在阐明二者间矛盾的必然性,分析相互关系,是制约对立的矛与盾,还是和谐统一的剑与鞘,并提出如何实现双赢,找到平衡的若干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学技术 医学科技伦理 关系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肖云云 徐伟 徐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3-556,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来源于左心耳的血栓是导致房颤患者栓塞的主要原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项新的预防血栓栓塞的技术,为存在高出血风险而无法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来源于左心耳的血栓是导致房颤患者栓塞的主要原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项新的预防血栓栓塞的技术,为存在高出血风险而无法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左心耳封堵术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生率。文中通过回顾左心耳封堵术相关的研究,从而探讨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诊是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总缺血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常慧艳 乔青 +1 位作者 张荣林 徐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总缺血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市鼓楼医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共330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4岁,其中男26... 目的:探讨影响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总缺血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市鼓楼医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共330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4岁,其中男260例(78.8%),转诊患者157例(47.6%)。按照总缺血时间的百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每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信息和缺血时间,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找到总缺血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高中学历、医保、转诊、不典型胸痛、症状发作至我院时间、门-球囊时间和总缺血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和医保患者总缺血时间相对较短,而不典型胸痛患者的总缺血时间相对延长,但仅转诊是唯一独立影响总缺血时间的因素。结论:转诊导致较长的总缺血时间,主要是通过延长症状发作至医院就诊的时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总缺血时间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