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临床亚表型的识别及个性化血糖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宏彬 林玉双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通过识别临床亚表型,为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血糖调控策略。方法从MIMIC-IV数据库中筛选出合并脓毒症的87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共识K均值聚类方法衍生患者的表型,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高血糖天数比例(高血... 目的通过识别临床亚表型,为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血糖调控策略。方法从MIMIC-IV数据库中筛选出合并脓毒症的87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共识K均值聚类方法衍生患者的表型,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高血糖天数比例(高血糖天数/ICU住院天数)和低血糖天数比例(低血糖天数/ICU住院天数)对不同亚表型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在衍生的四个亚表型中(A、B、C、D型),A型患者表现为肾功能受损和肌酐水平升高;B型为病情最轻且年龄最小的亚组;C型为最常见的亚组,患者年龄最大且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较高;D型患者伴有最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具有最高的病死率(28天死亡率为38.81%)。A、B型患者的预后分别在血糖水平控制低于200 mg/dL和180 mg/dL时显著改善,C型患者的最佳血糖控制范围为低于160 mg/dL,D型患者血糖控制范围宜维持在200 mg/dL以下(P<0.05),且血糖低于70 mg/dL会增加死亡风险。结论A、B、C、D型在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模式,A型和B型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较为宽松,而C型和D型患者则需要更加严格的血糖控制,以适应其特定的临床特征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脓毒症 共识聚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尊柱 孙红 +9 位作者 崔文博 汪晖 王泠 李洁琼 黄海燕 田永明 曹岚 胡大玲 孙艳艳 吴欣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676-681,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5%~10%。此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院内转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转运效率,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5%~10%。此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院内转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转运效率,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编写组在回顾已有证据基础上,通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以期为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脏衰老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伟 鲁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7-1749,共3页
目前全球处于老龄化人口飞速增长阶段,心脏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既是衰老的标志,也可能是引起衰老的起始原因。文章就心脏衰老过程中线粒体障碍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靶向线粒体相关途径延缓心脏衰老的最新进... 目前全球处于老龄化人口飞速增长阶段,心脏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既是衰老的标志,也可能是引起衰老的起始原因。文章就心脏衰老过程中线粒体障碍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靶向线粒体相关途径延缓心脏衰老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衰老 线粒体 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2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严建军 高伟 +6 位作者 徐崇利 张郁青 陈广胜 连小清 周本军 李雪琦 叶笑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经冠脉造影术确诊的NSTE-ACS患者95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按年龄以及性别配比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术正常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记录相关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探讨不同Lp-PLA2水平与NSTE-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以及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Lp-PLA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升高更为显著。此外,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血浆Lp-PLA2水平也逐渐升高。发生MACE事件组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事件对象。结论:Lp-PLA2水平与NSTE-ACS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密切关系,并且Lp-PLA2水平与NSTE-ACS患者发生MACE事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严重度 预后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06在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与侵袭
5
作者 张寅 胡大玲 +3 位作者 贾俊丽 唐恬 郭金凤 刘宏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06在胶质瘤组织以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索LINC01106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LINC0110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采用...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06在胶质瘤组织以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索LINC01106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LINC0110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系中LINC01106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LINC01106小干扰RNA或者过表达质粒抑制或增高胶质瘤细胞U87中LINC01106的表达水平后,采用CCK-8实验以及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以及体外细胞实验对LINC01106潜在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发现LINC01106在胶质瘤肿瘤组织的表达显著降低,同时qRT-PCR结果显示,LINC01106在胶质瘤细胞系(LN229、LN308、U87以及U251)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细胞HEB;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在U87细胞中抑制LINC01106的表达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而过表达LINC01106的效果相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LINC01106能够结合miR-3167并抑制其表达,而miR-3167可能靶向CBFA2T3,这可能是LINC01106胶质瘤进展的潜在机制。结论:LINC01106在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抑制LINC01106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LINC01106可能通过与CBFA2T3竞争性结合miR-3167在胶质瘤中发挥其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1106 竞争性内源性RNA 胶质瘤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DC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大玲 苏东明 +1 位作者 张寅 徐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脑胶质瘤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 目的: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脑胶质瘤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低级别组(Ⅰ、Ⅱ级,共23例)、高级别组(Ⅲ级、Ⅳ级,60例),比较2组脑胶质瘤ADC值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ADC值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ADC值对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高级别组患者的脑胶质瘤ADC值显著低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胶质瘤ADC值与其病理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11,P <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低级别脑胶质瘤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诊断最佳临界点值为1.19×10^(-3)mm^2,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0%、95.70%;高级别脑胶质瘤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诊断最佳临界点值为1.02×10^(-3)mm^2,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5%、95.10%。结论:ADC值对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分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