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及MR影像特征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孟慧慧 余静 吴飞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基于临床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探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2年11月经活检及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且经过新辅助... 目的:基于临床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探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2年11月经活检及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且经过新辅助放化疗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175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训练组122例,其中pCR组30例,非完全病理缓解(non-pCR)组92例;其余53例为验证组(p CR组10例,non-pCR组43例)。收集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及病理学数据。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预测因素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值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肿块长径、治疗前后壁外深度、治疗后癌胚抗原值、治疗后肿块周围淋巴结状态、治疗前后壁外血管侵犯、治疗后的影像T分期及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在pCR组和non-pC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壁外深度为评估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壁外深度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预测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783和0.765,截断值分别为0.555和0.627,灵敏度分别为0.870和0.852,特异度分别为0.733和0.773。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估肿瘤侵犯壁外深度有助于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率,为临床提供了方便无创的诊断手段,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成像 壁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及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2
作者 香舒 陈娴 +3 位作者 曹海红 姜小梅 钱鹏 张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潜在类别,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可分为3类,即“严重调节疲劳-屈服应对组”(21.62%)、“中度调节疲劳-常规应对组”(59.07%)和“轻度调节疲劳-积极应对组”(19.31%)。贫血、运动频率、睡眠情况、婚姻状况、抑郁症状是影响患者潜在类别的重要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状况和医学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调节疲劳 医学应对 潜在类别分析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亡相关基因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模型
3
作者 陈讯 陈雯昕 +2 位作者 张文 俞池园 许波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22,共14页
目的:探索焦亡相关基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构建PCOS的精确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从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的3个微小RNA(microRNA,mRNA)表达谱,分析PCO... 目的:探索焦亡相关基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构建PCOS的精确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从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的3个微小RNA(microRNA,mRNA)表达谱,分析PCOS患者与正常健康女性之间焦亡相关基因(pyroptosis-related gene,PRG)的表达差异。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疾病特征基因。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10例PCOS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女性血浆中特征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建立了基于PRG的PCOS预测模型和列线图。XGB显示出最高的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果。一致聚类显示PCOS病例中有两个亚组,组2比组1表现出更多的免疫浸润。差异表达分析鉴定两个亚型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进行富集分析。临床验证结果显示,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 associated speck 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又称PYD and CARD domain containing,PYCARD)、黑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染色质修饰蛋白4B(chromatin modifying protein 4B,CHMP4B)和NOD样受体蛋白2(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2,NLRP2)在PCOS患者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验证了基于PRG的PCOS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为PCOS与焦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初步见解,并提出了PCOS的精确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细胞焦亡 免疫浸润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实践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靶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其在全球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正在急剧增加。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作为区别于传统FMT的一种新方法...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靶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其在全球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正在急剧增加。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作为区别于传统FMT的一种新方法,是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洗涤过程和相关移植途径的技术。《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于2019年12月确定。文章就影响《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在全球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菌群移植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微生物组 粪菌移植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蔡有松 缪燕香 +5 位作者 马晴 张晓静 范国祥 严佳佳 闫玮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随着国家开放三孩、鼓励生育等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越来越多[1],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术后疼痛和术后睡眠障碍是影响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产妇抑郁的重要因素[2-3]。布托啡诺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可安全... 随着国家开放三孩、鼓励生育等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越来越多[1],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术后疼痛和术后睡眠障碍是影响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产妇抑郁的重要因素[2-3]。布托啡诺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可安全用于产妇术后镇痛[4-5]。产妇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哺乳[6],关于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产妇的睡眠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托啡诺 高龄产妇 术后镇痛 拮抗药 睡眠质量 术后疼痛 剖宫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黏膜柱状缝合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女性直肠前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作者 翁和语 张伟伟 陈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5,共5页
目的观察评估直肠黏膜柱状缝合(Block)术联合聚桂醇注射在治疗女性直肠前突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三组:Bloc... 目的观察评估直肠黏膜柱状缝合(Block)术联合聚桂醇注射在治疗女性直肠前突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三组:Block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术(BP组)30例、单纯Block术(B组)30例和传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H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术期各项指标、围术期患者Longo′s排便梗阻综合征(Longo′s ODS)评分、手术前后直肠前突程度、手术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H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B组和BP组(P<0.05)。BP组在术后24 h 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方面优于H组和B组(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Longo′s ODS评分、直肠前突深度、肛管静息压和残余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P组的Longo′s ODS评分和直肠前突深度显著优于B组和H组(P<0.05)。术后肛管静息压和残余压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P组更接近正常范围。BP组的总体显效率为93.3%,高于B组的73.3%和H组的66.7%(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ock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术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行PPH术及Block术,可有效恢复女性直肠生理解剖形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直肠黏膜柱状缝合 聚桂醇注射 排便功能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在老年患者诱导后低血压的比较
7
作者 赵丽霞 马潇 +1 位作者 金文杰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62例,男58例,女4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62例,男58例,女4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环泊酚组(C组),每组31例。麻醉诱导时R组持续输注瑞马唑仑3 mg·kg^(-1)·h^(-1),C组持续输注环泊酚6 mg·kg^(-1)·h^(-1)。记录PIH发生情况、最低MAP、诱导成功率、镇静药物用量、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即刻、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切皮即刻HR和MAP。记录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呃逆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组PIH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最低MAP明显升高(P<0.05)。两组诱导成功率均为100%,诱导期间累积镇静药物剂量分别为瑞马唑仑0.16 mg/kg和环泊酚0.29 mg/kg,两组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 HR明显增快,插管后即刻MAP明显升高(P<0.05)。两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注射痛、呃逆、术后谵妄和术中知晓。结论两种诱导策略在老年患者中均能实现有效的麻醉诱导,持续输注瑞马唑仑3 mg·kg^(-1)·h^(-1)诱导麻醉能够显著减少PIH发生率,维持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环泊酚 老年 慢诱导 诱导后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碳足迹的比较
8
作者 李青 缪燕香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碳足迹是指个人、组织、事件、产品或服务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统一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足迹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率。碳足迹增高引发的气候危机是健康危机[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是21世纪全球范围内最紧迫的医疗卫生问题之一。... 碳足迹是指个人、组织、事件、产品或服务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统一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足迹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率。碳足迹增高引发的气候危机是健康危机[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是21世纪全球范围内最紧迫的医疗卫生问题之一。医疗活动也会产生碳足迹,吸入麻醉药是全球大气中的强效温室气体[2]。目前对于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引发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各种麻醉方式产生碳足迹的研究极少。本研究对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进行量化,为优化麻醉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麻醉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足迹 上肢骨折手术 麻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维新 鲁翔 +2 位作者 陈连生 何小菁 薛成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掌握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评价现状,研究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能力的重要指标。采集此数据需要通过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的专有数据,基于准确、客观的病历档案...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掌握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评价现状,研究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能力的重要指标。采集此数据需要通过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的专有数据,基于准确、客观的病历档案数据,借助于各专科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确立评估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包含诊疗能力、专科人才、科技水平和管理效能4个维度的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临床科室的性质,建立了基于代表性疾病、关键性技术和开展的主要项目,并结合相应工作量为主的评价方案。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科学、客观地反映三级综合医院及其专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医院 临床专科 专科评价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龙彬 秦卫民 +4 位作者 梁文波 张晓静 马晴 任志强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59,共3页
无痛胃镜检查通过将精准医学与舒适化诊疗结合,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治的首选方法。丙泊酚以其快速起效、快速消除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但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这与丙泊酚易引起呼吸暂停以及导致患者异常通气有关[1]。肥胖... 无痛胃镜检查通过将精准医学与舒适化诊疗结合,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治的首选方法。丙泊酚以其快速起效、快速消除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但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这与丙泊酚易引起呼吸暂停以及导致患者异常通气有关[1]。肥胖是麻醉的高危因素,由于颈部脂肪堆积和功能残气量下降等生理改变,肥胖患者更易发生低氧血症[2]。环泊酚目前在临床上已被用于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及麻醉诱导[3],其镇静效果和丙泊酚相似,而呼吸和循环抑制的发生率更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功能残气量 无痛胃镜检查 精准医学 呼吸暂停 上消化道疾病 循环抑制 镇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炜 王亮 +2 位作者 黄秋婵 纪木火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5-829,共5页
目的观察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65~9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65~9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41例。麻醉诱导:C组采用环泊酚0.3 mg/kg,P组采用丙泊酚1.5 mg/kg。记录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发生低血压的例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3 min(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插管后3 min(T_(3))、插管后5 min(T_(4))和插管后10 min(T_(5))时的HR、SBP、DBP和心脏指数(CI)。记录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例数,注射痛、呛咳、术中体动和心动过缓的发生例数。记录苏醒期躁动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与P组比较,C组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T_(1)-T_(5)时两组HR明显减慢(P<0.05),SBP、DBP和CI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T_(5)时C组CI明显升高(P<0.05),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点HR、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和阿托品使用率,呛咳、术中体动、心动过缓、苏醒期躁动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2647蛋白对肺组织损伤效应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金霄 陈晓林 +4 位作者 姚静 杜兴冉 颜海豪 李国莉 冯旰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7-1524,共8页
目的:通过噬菌体重组技术分别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647基因的敲除株和回补株以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评估结核分枝杆菌Rv2647蛋白对模型鼠肺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构建同源交换位点并整合到结核分... 目的:通过噬菌体重组技术分别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647基因的敲除株和回补株以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评估结核分枝杆菌Rv2647蛋白对模型鼠肺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构建同源交换位点并整合到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获取噬菌粒并将其导入Ms,构建具有同源交换位点的重组噬菌体。体外扩增获得高滴度重组噬菌体并转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v),37℃静置培养28 d,挑取单克隆进行PCR验证,获得Rv2647基因敲除株(H37RvΔRv2647)。PCR扩增Rv2647基因并通过无缝克隆分别将其整合到载体pMV361和pMV261多克隆位点处,获得阳性质粒后分别电转化H37RvΔRv2647和Ms,获得结核分枝杆菌回补株(H37RvΔRv2647::Rv2647)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s::Rv2647)。分别以H37Rv、H37RvΔRv2647、H37RvΔRv2647::Rv2647、Ms及Ms::Rv2647的菌液经气管攻击C57BL/6小鼠,分别比较H37Rv(30 d)与Ms(7 d)模型鼠的存活率、肺组织细菌负荷及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PCR结果显示,H37RvΔRv2647中Rv2647基因缺失,而H37RvΔRv2647::Rv2647及Ms::Rv2647中Rv2647基因皆存在。H37RvΔRv2647、H37Rv及H37RvΔRv2647::Rv2647组模型鼠30 d存活率分别为100.00%、83.33%及83.33%;Ms和Ms::Rv2647组模型鼠的7 d存活率分别为100.00%和83.33%;H37RvΔRv2647组模型鼠肺组织细菌负荷(lgCFU)为(3.40±0.18),显著低于H37Rv组(3.86±0.15,P<0.001)和H37RvΔRv2647::Rv2647组(3.80±0.16,P<0.01);H37RvΔRv2647组模型鼠肺组织炎症面积(%)为(4.37±3.06),显著低于H37Rv组(62.76±14.24,P<0.001)和H37RvΔRv2647::Rv2647组(67.37±0.45,P<0.001);Ms组模型鼠肺组织lgCFU为(2.53±0.16),显著低于Ms::Rv2647组(2.81±0.13,P<0.01);Ms组模型鼠肺组织炎症面积(%)为(5.71±1.29),显著低于Ms::Rv2647组(33.13±13.84,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Rv2647基因敲除株(H37RvΔRv2647)及回补株(H37RvΔRv2647::Rv2647)以及过表达Rv2647的耻垢分枝杆菌(Ms::Rv2647)。Rv2647蛋白可能通过抑制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加重了模型鼠肺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差异区域 Rv2647蛋白 噬菌体重组技术 肺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炎症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明 宋校伟 +2 位作者 甘小葵 方一鸣 黄保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6-1342,共7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主要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发生在蛛网膜下隙,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aSAH相关的脑损伤是多种损伤机制共同导致的,发病后72 h内发生的早期脑损伤(EBI)为随后脑内的病理生理变...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主要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发生在蛛网膜下隙,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aSAH相关的脑损伤是多种损伤机制共同导致的,发病后72 h内发生的早期脑损伤(EBI)为随后脑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不良预后奠定了基础。其中,脑免疫炎症反应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活性物质相互作用,在aSAH后EBI中起重要作用,也与延迟性脑损伤及远期预后有关。aSAH后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将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转归。本文综述了局部和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在aSAH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炎性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治疗方案的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出血 炎症机制 治疗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心脏组织工程在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卞伟康 邹紫莹 +2 位作者 张子玥 王菲 张代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1-936,共6页
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永久丧失和心脏泵功能障碍,而受限于心肌细胞极其有限的自我更新潜能,心脏缺血损伤后的修复能力极其低下。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来源广泛、易分离提取和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因其有益的旁分泌效应而被视为治疗... 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永久丧失和心脏泵功能障碍,而受限于心肌细胞极其有限的自我更新潜能,心脏缺血损伤后的修复能力极其低下。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来源广泛、易分离提取和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因其有益的旁分泌效应而被视为治疗心肌梗死的理想细胞来源。然而MSC及其衍生物在动物模型中呈现出的心脏保护效能并未完全转化为实际的临床获益。近年来,基于MSC的心脏组织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再生医学,并在梗死心脏中展现出卓越的修复潜能。本文回顾总结应用组织工程学策略提高MSC及其衍生物心脏修复效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索能促使MSC疗效实现高效临床转化的潜在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组织工程 心脏再生 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南的两种失禁护理方案用于老年COVID-19伴失禁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琪霞 谢郝婷 +5 位作者 王华军 李秀芸 朱玉玲 王亚玲 闵艳 王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12-2217,2224,共7页
背景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和伴失禁的高发人群,也是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易患人群,如何做好失禁护理以提高预防和治疗IAD的有效性一直在探索中。目的探讨基于指南的两种失禁护理方案用于老年COVID-19伴失禁患者的应用效... 背景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和伴失禁的高发人群,也是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易患人群,如何做好失禁护理以提高预防和治疗IAD的有效性一直在探索中。目的探讨基于指南的两种失禁护理方案用于老年COVID-19伴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失禁护理和预防IA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探索性干预研究设计,于2022-12-26—2023-03-3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3所医院的外科和内科选取符合条件的老年COVID-19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3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另外两家医院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时将两组中的IAD患者分别纳入干预亚组和对照亚组。分析老年COVID-19伴失禁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失禁类型,基于指南推荐,改良修订了评估失禁和皮肤状况(A)、识别和管理危险因素(I)、管理失禁(M),皮肤护理(S)“AIMS四步改良失禁”护理方案(简称AIMS护理方案)。干预组采用改良AIMS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均连续干预至少14 d,每班检查皮肤,采用国际标准判断是否发生IAD以及变化。主要结局指标为两组患者IAD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IAD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收集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失禁类型、失禁频次、慢性病共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脉氧浓度、Braden计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老年病毒性肺炎伴失禁患者IAD发生率为33.3%(20/60),其中对照组IAD发生率为43.3%(13/30),干预组IAD发生率为23.3%(7/30);两组患者IA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IAD分级、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亚组患者IAD发生时间(t=3.225,P=0.005)较对照亚组延迟,IAD愈合时间(t=2.644,P=0.020)、住院时间(t=4.364,P<0.001)短于对照亚组。结论基于指南的两种失禁护理方案均能够有效预防老年失禁患者发生IAD并促进其愈合,但改良的AIMS护理方案效果更优,可在临床护理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大便失禁 尿失禁 失禁相关性皮炎 失禁护理 皮肤护理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生物等效性研究
16
作者 冯心成 吕炯贤 +7 位作者 苏畅 黄超超 孙泓 陈海娇 程旻露 丁珏芳 丁黎 苏钰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5-1551,共7页
目的评价2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生物等效性。方法生物等效性试验采用随机、开发、两周期、自身交叉的设计,健康受试者56例,空腹和餐后各半,每周期单次给予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50 mg,清洗期为7 d。应用高... 目的评价2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生物等效性。方法生物等效性试验采用随机、开发、两周期、自身交叉的设计,健康受试者56例,空腹和餐后各半,每周期单次给予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50 mg,清洗期为7 d。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米诺环素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口服米诺环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米诺环素峰浓度(C_(max))分别为(541±137)和(558±140)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8347±1986)和(8205±1790)h·ng·mL^(-1),半衰期(t 1/2)分别为(18.2±2.84)和(18.0±3.05)h。餐后口服米诺环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米诺环素C_(max)分别为(349±72.1)和(352±73.2)ng·mL^(-1),AUC_(0-t)分别为(6428±1077)和(6588±1118)h·ng·mL^(-1),t 1/2分别为(18.5±3.10)和(18.4±3.21)h。在空腹试验中两制剂的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0.84%,101.46%)、(95.2%,102.8%)和(95.31%,102.71%)。在餐后试验中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4.71%,103.42%)、(95.40%,99.83%)和(95.79%,100.02%)。结论中国健康人群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口服米诺环素2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暴露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燕 黄剑 +5 位作者 刘红 唐梅 张芙蓉 吴菁 沈宁 薛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检测江苏省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体内环境污染物残留状况,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南京、苏州、盐城、淮安4个地区高校内分别选取100例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和100例非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 目的:检测江苏省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体内环境污染物残留状况,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南京、苏州、盐城、淮安4个地区高校内分别选取100例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和100例非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不同人群接触环境污染物的现状,并进一步收集研究对象的晨尿样本,其中科研人员和非科研人员分别收集到了95例和94例样本。采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双酚A和苯并芘的含量。结果:江苏省内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尿液中DEHP、双酚A、苯并芘的残留量[(1359.0±251.0)μg/g、(284.4±134.0)μg/g、(109.0±43.2)ng/g)]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员[(489.7±103.1)μg/g、(177.3±86.4)μg/g、(80.2±31.5)ng/g,P<0.001]。其中苯并芘在南京和苏州地区实验室人员体内含量较高[(132.4±37.1)ng/g、(139.3±32.8)ng/g],DEHP在各地区实验室人员体内没有明显差异,而盐城地区实验室人员体内的双酚A含量最高[(386.1±202.1)μg/g]。结论:江苏省各地区生物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体内积累的环境污染物普遍高于非实验室人员,这可能与日常实验室工作相关,因此实验室科研人员更应注重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实验室 科研人员 环境污染物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临床亚表型的识别及个性化血糖管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宏彬 林玉双 李维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通过识别临床亚表型,为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血糖调控策略。方法从MIMIC-IV数据库中筛选出合并脓毒症的87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共识K均值聚类方法衍生患者的表型,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高血糖天数比例(高血... 目的通过识别临床亚表型,为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血糖调控策略。方法从MIMIC-IV数据库中筛选出合并脓毒症的874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共识K均值聚类方法衍生患者的表型,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高血糖天数比例(高血糖天数/ICU住院天数)和低血糖天数比例(低血糖天数/ICU住院天数)对不同亚表型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在衍生的四个亚表型中(A、B、C、D型),A型患者表现为肾功能受损和肌酐水平升高;B型为病情最轻且年龄最小的亚组;C型为最常见的亚组,患者年龄最大且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较高;D型患者伴有最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具有最高的病死率(28天死亡率为38.81%)。A、B型患者的预后分别在血糖水平控制低于200 mg/dL和180 mg/dL时显著改善,C型患者的最佳血糖控制范围为低于160 mg/dL,D型患者血糖控制范围宜维持在200 mg/dL以下(P<0.05),且血糖低于70 mg/dL会增加死亡风险。结论A、B、C、D型在合并脓毒症的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模式,A型和B型患者血糖管理策略较为宽松,而C型和D型患者则需要更加严格的血糖控制,以适应其特定的临床特征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脓毒症 共识聚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谷蛋白大米延缓慢性肾脏病小鼠肾功能进展
19
作者 季明 乔汉连 +3 位作者 马梦青 陶新星 王肇炜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1498,1509,共9页
目的:评价低谷蛋白(low-glutelin,LG)大米喂养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小鼠肾功能的影响,为CKD患者日常饮食和营养干预提供新的手段和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阿霉素诱导的CKD小鼠模型和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 目的:评价低谷蛋白(low-glutelin,LG)大米喂养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小鼠肾功能的影响,为CKD患者日常饮食和营养干预提供新的手段和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阿霉素诱导的CKD小鼠模型和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小鼠模型,每个模型小鼠都分别喂养LG大米(含谷蛋白2.43 g/100 g、醇溶蛋白4.47 g/100 g、总蛋白8.15 g/100 g)和正常谷蛋白(normal-glutelin,NG)大米(含谷蛋白4.85 g/100 g、醇溶蛋白1.78 g/100 g、总蛋白7.79 g/100 g),分为LG-CKD组、NG-CKD组,以及LG-DKD组、NG-DKD组,同时给正常小鼠喂食LG大米或NG大米作为对照;各组小鼠连续喂养16周并定期监测食量、体重、24 h尿蛋白(24-hour urinary protein,24 h UPro)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mAlb/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以及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以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变化;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喂养16周后,无论是LG-CKD组与NG-CKD组比较,还是LG-DKD组与NG-DKD组比较,小鼠的摄食量、体重变化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喂养16周时,与NG-CKD组相比,LG-CKD组小鼠的BUN、sCr、Cys C水平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30和0.010);喂养8周时,LG-CKD组与NG-CKD组比较,尿量、尿mAlb/Cr和24 h UPr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16周时,LG-CKD组mAlb/Cr和24 h UPro相比8周时明显降低(P值分别0.040和0.001),尿量较8周时增多(P=0.043),NG-CKD组尿量较LG-CKD组明显降低(P=0.002);喂养16周时,与NG-DKD组相比,LG-DKD小鼠的FB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肾脏组织学研究提示,无论是CKD还是DKD小鼠,LG喂养小鼠的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皆较其相应的NG喂养小鼠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肾脏转录组富集分析发现,JAK-STAT通路参与调控CKD肾损伤的发病机制。结论:LG大米可控制DKD小鼠血糖波动、延缓CKD和DKD小鼠的肾功能恶化及肾组织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谷蛋白大米 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对米色脂肪细胞的调控作用
20
作者 孙翠 罗岩 刘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2-887,共6页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大于消耗,使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或者其他部位。脂肪组织适应性产热的激活能够促进能量消耗及改善糖脂代谢,是肥胖治疗的关键。棕色脂肪细胞和米色脂肪细胞均参与产热,成人体内产热脂肪的特性更...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大于消耗,使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或者其他部位。脂肪组织适应性产热的激活能够促进能量消耗及改善糖脂代谢,是肥胖治疗的关键。棕色脂肪细胞和米色脂肪细胞均参与产热,成人体内产热脂肪的特性更接近于米色脂肪,即具有储能/耗能双向切换模式,在被寒冷或肾上腺素激动剂等诱导激活后适应性产热增加。产热脂肪细胞主要通过线粒体中的解偶联蛋白1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近期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学、质量控制、代谢产物以及线粒体本身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载体在米色脂肪细胞生成和功能维持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米色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特征及线粒体对米色脂肪生成和功能的调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色脂肪组织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