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阮坚丽 鲍逸民 杨永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8例AMI患者为AMI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血脂和hs-CRP水平,并将存活的96例和死亡的37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hs-CRP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8例AMI患者为AMI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血脂和hs-CRP水平,并将存活的96例和死亡的37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hs-CRP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明显升高(P<0.01),TC、TG和LDL-C明显降低(P<0.05),HDL-C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存活患者hs-CRP明显降低(P<0.05),TC、TG、HDL-C和LDL-C升高(P<0.05);而死亡患者hs-CRP明显升高(P<0.01),TC、TG、HDL-C和LDL-C明显降低(P<0.05)。存活者与死亡者血脂和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MI患者血脂和hs-CRP早期即出现异常改变,其持续性改变与病情变化相关,并有利于观察治疗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脂异常 C反应蛋白质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