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剂量伊立替康挽救治疗草酸铂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 时建明 +1 位作者 余蓉 王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1,共2页
目的:对于那些FOLFOX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患者使用周剂量CPT-11联合5-FU/LV挽救化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入组患者共24例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经草酸铂及5-FU/LV治疗失败后,予CPT-1160mg/m2,LV100mg/m2,5-FU500mg/m2,每周1次... 目的:对于那些FOLFOX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患者使用周剂量CPT-11联合5-FU/LV挽救化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入组患者共24例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经草酸铂及5-FU/LV治疗失败后,予CPT-1160mg/m2,LV100mg/m2,5-FU500mg/m2,每周1次,连续3周,每4周重复为1个疗程,患者最多接受6个疗程。结果:全组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PR为3例,SD为13例,有效率12.5%(95%可信区间3.3%~32.4%),疾病控制率66.7%(95%可信区间47.8%~85.6%),平均TTP为3.5个月(范围1.5~7.5个月)。结论:周剂量伊立替康联合5-FU/LV为草酸铂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挽救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轻微,疗效与FOLFIRI相当,适合于先前强烈化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联合化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瞿慧 嵇晓阳 +1 位作者 杨芸斌 陈贤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Ⅲ或Ⅳ级,随机分为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GF组)和Macin...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Ⅲ或Ⅳ级,随机分为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GF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每组20例。GF组运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支气管插管及对位;M组运用传统方法(先用Macintosh喉镜插管,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位)。记录患者喉镜下声门显露程度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需喉部按压的患者例数以及术后48h内的声音嘶哑及咽痛情况。结果GF组Cormack-Lehane分级明显低于M组(P<0.01)。GF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M组[(104.3±11.1)s vs.(138.6±33.0)s](P<0.01),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M组(90%vs.55%)(P<0.05),需要喉部按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M组(20%vs.90%)(P<0.01),术后声音嘶哑和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5%vs.35%,25%vs.75%)(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用于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时的应激反应,降低声嘶和咽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deScope可视喉镜 纤维支气管镜 双腔支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强龙联合格拉司琼预防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恶心呕吐 被引量:6
3
作者 嵇晓阳 瞿慧 +4 位作者 鲁刚 杨云斌 吕心真 孙怡 苏惠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探讨甲强龙联合格拉司琼预防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乳房肿块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M1组:诱导前静注甲强龙25mg;M2组:诱导前静注甲强龙25mg,4h后重复静注甲强龙25mg;D组:诱... 目的探讨甲强龙联合格拉司琼预防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乳房肿块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M1组:诱导前静注甲强龙25mg;M2组:诱导前静注甲强龙25mg,4h后重复静注甲强龙25mg;D组:诱导前静注地塞米松5mg;N组: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2ml。手术结束时均给予格拉司琼3mg。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M1组、M2组、D组和N组术后24h内分别有18例(36%)、9例(18%)、19例(38%)和29例(58%)发生恶心呕吐,M1、M2、D组明显低于N组(P<0.05),M2组明显低于M1和D组(P<0.05)。结论甲强龙、地塞米松分别联合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乳房肿块术后恶心呕吐;4h后重复给予甲强龙能进一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强龙 地塞米松 格拉司琼 术后恶心呕吐 乳房肿块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治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雪妹 吴允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2-316,共5页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所致的感染。具备相应临床症状(通常是腹泻),并且实验室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粪便培养产毒艰难梭菌阳性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假膜...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所致的感染。具备相应临床症状(通常是腹泻),并且实验室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粪便培养产毒艰难梭菌阳性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假膜性肠炎)即可诊断[1]。艰难梭菌感染是导致医院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流行病学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DIARRHEA 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治 艰难梭菌毒素 假膜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雪妹 吴允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 f 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所致的感染。它是导致医院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约20%的AAD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故又称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 f ficile- assoc...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 f 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所致的感染。它是导致医院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约20%的AAD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故又称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 f 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 CDAD)。艰难梭菌感染的确诊依赖于检出艰难梭菌或艰难梭菌毒素,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现就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特点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口咽去污染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泽宇 吴允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96-398,424,共4页
目的观察口咽去污染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意义。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6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内72 h以上且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静脉滴注头... 目的观察口咽去污染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意义。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6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内72 h以上且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4 d,实验组机械通气全程用妥布霉素局部滴入口咽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局部滴入,记录两组患者发生VAP的病例数、发病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定期留取气管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VAP的发病率为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33%;VAP的发病时间为(9.37±6.62)d,迟于对照组的(5.17±4.72)d;总机械通气时间为(7.63±6.91)d,低于对照组的(12.26±9.36)d;住ICU时间为(13.56±7.22)d,低于对照组的(16.79±11.16)d;上述项两组比较,均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去污染是防治VAP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使VAP发病时间延迟,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口咽去污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妥布霉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分析和匹多莫德治疗后免疫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胡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变化特点,为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提供依据,并予匹多莫德治疗证实免疫的变化。方法:对40例MPP患儿和35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免疫,以及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变化特点,为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提供依据,并予匹多莫德治疗证实免疫的变化。方法:对40例MPP患儿和35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免疫,以及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析体液免疫的表达。40例分2组,阿奇霉素+匹多莫德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阿奇霉素的剂量,疗程相同。结果:MPP患儿与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体液免疫IgG、IgM、Ig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儿童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阿奇霉素+匹多莫德治疗组患儿经匹多莫德治疗后CD3^+、CD4^+、CD4^+/CD8^+较阿奇霉素治疗组明显升高。结论:MPP患儿的免疫存在异常,主要区别住CD3^+、CD4^+的改变。而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能促进MPP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CD3^+ CD4^+ CD8^+ CD4^+/CD8^+ IgG IgM IgA 匹多莫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Ⅰ检测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价兔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后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建锋 黄敏 +2 位作者 吴锦昌 吴传峰 郑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兔单次照射后急性心脏放射性损伤(radiation 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单次照射。依据照射剂量分为A组(...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兔单次照射后急性心脏放射性损伤(radiation 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单次照射。依据照射剂量分为A组(临床相关剂量组)和B组(高剂量组),A组动物剂量和数目分别为0、10、14、18 Gy和3、3、6、7只;B组剂量和数目分别为22、30、40、54 Gy和3、1、1、1只。照射前后进行cTnI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包括:①血流脉冲多普勒Tei指数;②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以及Ea/Aa;③常规指标: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随访4个月后取兔心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RIHD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①照射后3 h cTnI开始明显上升,24 h后开始下降,1周后降到基线水平,B组cTnI值明显高于A组;②Sa、Ea和Aa以及Tei指数在不同照射剂量组间以及照射前后存在差异,照射后Sa、Ea和Aa减小,Tei指数增大;照射剂量增大,Sa、Ea和Aa减小,Tei指数增大;左心室大小、EF和FS均无统计学差异;③A组和B组的RIHD的严重程度有差异。结论:心脏在接受单次较大剂量照射后,可以发生急性RIHD,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脏放射性损伤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 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构瘤性息肉病变的CT小肠造影表现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颖 缪飞 +2 位作者 唐永华 赵雪松 费晓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Peut-Jeghers综合征(PJS)、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和孤立性错构瘤性息肉的CT表现及影像病理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错构瘤性息肉病(包括11例PJS,3例CCS和13例孤立性息肉)的MSCT表现,并... 目的:探讨Peut-Jeghers综合征(PJS)、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和孤立性错构瘤性息肉的CT表现及影像病理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错构瘤性息肉病(包括11例PJS,3例CCS和13例孤立性息肉)的MS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JS和CCS息肉均为多发,累及消化道多个部位。孤立性息肉数量为1~4个,多累及结肠。息肉可有蒂或无蒂,小息肉表面多光整,密度均匀。大息肉表面不光整,呈分叶状,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息肉强化明显,出现沙砾状、点状低密度区5例,"树枝状轴心"7例,供血动脉增粗并进入息肉内5例,合并肠套叠PJS10例,孤立性错构瘤2例。PJS肠套叠的发生率高于CCS和孤立性息肉。结论: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性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