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并发症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33
1
作者 金秋龙 黄敏 +3 位作者 邓学东 顾军 严禹 徐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效果,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肝脓肿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49例,其中经皮穿刺抽脓18例,套管针法及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置管引...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效果,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肝脓肿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49例,其中经皮穿刺抽脓18例,套管针法及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1例,术后2小时、4小时床边超声检查。结果49例肝脓肿患者中1例于术后2小时出血,1例在4小时后出血,1例置管后脓腔破溃而中转手术,引流不畅再次穿刺2例,并发症发生率10.20%(5/49),除破溃1例外,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97.95%(48/49)。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安全可靠、并发症低、治愈率高。床边超声的应用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引导 穿刺置管引流 床边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SA含量及前列腺PSA密度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秋龙 郭建锋 +3 位作者 郑凯 顾华芸 严禹 周轶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ng/ml<PSA<15ng/ml组(48例)及PSA≥15ng/ml组(79例)。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分析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不同PSA、PSAD水平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V及PSAD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总检出率为50.75%(68/134),前列腺患者共68例(前列腺癌组),非前列腺癌患者共66例(非前列腺啊组)。PSA≤4ng/ml、4ng/ml<PSA≤15ng/ml及PSA>15ng/ml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4.29%(1/7)、20.83%(10/48)及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ng/ml时前列腺癌检出率随着PSA值的增高而上升。134例患者PSAD值为(1.09±1.72)ng/(ml·cm3),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59%(65/68),特异度为51.52%(34/66),阳性预测值67.01%(65/97),阴性预测值为32.99%(32/97)。4ng/ml<PSA≤15ng/ml组中,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0.00%(8/10),特异度为71.05%(27/38),阳性预测值为42.11%(8/19),阴性预测值为57.89%(11/19)。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PV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4ng/ml<PSA≤15ng/ml组中,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及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PSAD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PSA及PSAD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关,PSA>15ng/ml应行穿刺活检,PSAD对4ng/ml<PSA≤15ng/ml的患者是否应行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穿刺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其大小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秋月 黄敏 +2 位作者 郭建峰 顾军 郑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2-185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乳腺癌患者202个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乳腺癌血流分布类型、血流分级与其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202个乳腺癌病灶...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乳腺癌患者202个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乳腺癌血流分布类型、血流分级与其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202个乳腺癌病灶的血流检出率为91.58%(185/202),周边型血流17.33%(35/202),内部型血流51.49%(104/202),穿入型血流22.77%(46/202),8.42%(17/202)无血流信号。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特殊类型乳腺癌之间及浸润性导管癌Ⅰ级、Ⅱ级、Ⅲ级之间血流分布类型、Adler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不同大小乳腺癌之间血流分布类型、Adler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块越大,内部型血流、穿入型血流越多,Adler分级越高(P<0.05)。结论乳腺癌血流分布类型、血流分级与大小均呈正相关。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肠道超声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及其表现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凯 黄敏 +4 位作者 郑家驹 陆忠凯 顾军 郭建峰 曹秋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克罗恩病(CD)的价值。方法 对33例CD患者行经腹肠道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并与内镜和(或)消化道造影结果相对照;对肠壁血流进行分级,并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 CD超声主要表现为受累肠壁不同程度增厚,呈&q... 目的探讨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克罗恩病(CD)的价值。方法 对33例CD患者行经腹肠道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并与内镜和(或)消化道造影结果相对照;对肠壁血流进行分级,并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 CD超声主要表现为受累肠壁不同程度增厚,呈"靶环征"、"三明治征";增厚肠壁回声层次多消失,内膜面呈平板状或"鹅卵石样改变";超声可显示深裂隙状溃疡及较大的黏膜溃疡、并能发现肠管蠕动异常。CD易并发肠管狭窄、炎性包块、肠瘘、穿孔及脓肿;受累肠壁周围出现"爬行脂肪征"。病变类型以小肠-结肠型最多见(16/33,48.48%),其次为小肠型(11/33,33.33%),结肠型占15.15%(5/33),胃-回肠型占3.03%(1/33)。受累肠壁血流分级与CRP存在显著相关(r=0.59,P<0.01),一致性中等(Kappa=0.58,P<0.01)。结论 经腹肠道超声检查在CD的诊断和随访中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克罗恩病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志颖 黄敏 郭建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分子分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多属于的基底样型,由于其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缺乏靶向治疗方案,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诊断TNBC的特异性影像学征象很少,超声为乳腺癌筛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本文对超声诊断TNBC的研究进展进行... 分子分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多属于的基底样型,由于其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缺乏靶向治疗方案,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诊断TNBC的特异性影像学征象很少,超声为乳腺癌筛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本文对超声诊断TNB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体层摄影术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小肠克罗恩病并发症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凯 黄敏 +1 位作者 庞智 褚行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评估经腹肠道超声(TBUS)诊断小肠克罗恩病(SBCD)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确诊SBCD患者10年42例次超声检查,包括活动期26例次(活动期组)、缓解期16例次(缓解期组)的声像图特征,观察超声评估病变活动度结果与Harvey-Bradsha... 目的评估经腹肠道超声(TBUS)诊断小肠克罗恩病(SBCD)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确诊SBCD患者10年42例次超声检查,包括活动期26例次(活动期组)、缓解期16例次(缓解期组)的声像图特征,观察超声评估病变活动度结果与Harvey-Bradshaw指数(HBI)的一致性。结果TBUS与HBI评估病变活动度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97)。瘘、脓肿、炎性包块均见于活动期组;活动期组狭窄、爬行脂肪征、淋巴结炎、腹腔积液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均<0.05),肠壁及爬行脂肪厚度明显大于缓解期组(P均<0.01)。42例次超声检查中,15例次见肠管狭窄,8例次见瘘;31例次病变肠壁周围脂肪组织炎性增生,20例次见多发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积液16例次,腹部包块9例次,其中5例次伴脓肿,穿孔1例次,炎性息肉8例次,憩室形成3例次。结论TBUS能准确显示SBCD腹部并发症,可作为评估SBCD并发症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小肠 并发症 腔内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克罗恩病活动性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凯 黄敏 郑家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及病变段肠壁内动脉在评估克罗恩病(CD)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根据Harvey-Bradshaw指数(HBI)将33例CD患者分为活动组(n=16)和静止组(n=17),采用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定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血流,能量多普...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及病变段肠壁内动脉在评估克罗恩病(CD)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根据Harvey-Bradshaw指数(HBI)将33例CD患者分为活动组(n=16)和静止组(n=17),采用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定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血流,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病变段肠壁内血流进行半定量Limberg评分,评价疾病活动性,比较两组间多普勒超声参数,并将其与相应C反应蛋白(CRP)及HB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肠系膜上动脉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在活动组与静止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病变段肠壁内血流Limber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舒张末期流速与CRP呈正相关(r=0.602,P<0.001),与HBI无显著相关性;阻力指数与CRP(r=-0.676,P<0.001)、HBI(r=-0.415,P=0.020)呈负相关;肠壁血流Limberg分级与CRP(r=0.587,P<0.001)、HBI(r=0.498,P=0.003)相关性较好。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评价CD活动性的可靠工具,指导临床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病变随访和疗效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活动性 Harvey-Bradshaw指数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与BI-RADS 4A类不典型纤维腺瘤及腺病超声表现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志颖 黄敏 郭建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BI-RADS 4A类纤维腺瘤、腺病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TNBC(TNBC组)、34例超声BI-RADS 4A类的纤维腺瘤(纤维腺瘤组)、36例BI-RADS 4A类的腺病(腺病组)的超声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BI-RADS 4A类纤维腺瘤、腺病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TNBC(TNBC组)、34例超声BI-RADS 4A类的纤维腺瘤(纤维腺瘤组)、36例BI-RADS 4A类的腺病(腺病组)的超声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NBC组与纤维腺瘤组的年龄、病灶大小、形状、内部回声、边缘、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 7);TNBC组与腺病组的年龄、肿块大小、边缘、与周边导管关系、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 7);纤维腺瘤组与腺病组的形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3组的边界、声晕、后方回声、方位、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NBC乳腺癌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病灶多>2 cm,表现为极低回声,不规则形,边界清晰,质硬,BI-RADS分类多4B及以上;超声BI-RADS 4A类的纤维腺瘤常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超声BI-RADS 4A类的腺病常呈不规则形,垂直位生长时易与乳腺癌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 纤维腺瘤 腺病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肠道超声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郑凯 黄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13-2217,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症状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通常需要终身治疗。经腹肠道超声(TUBS)已成为临床IBD疑诊患者筛查的首选影像技术,对确定IBD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发现腹部并发症、评估炎症活动性及治疗后随访均...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症状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通常需要终身治疗。经腹肠道超声(TUBS)已成为临床IBD疑诊患者筛查的首选影像技术,对确定IBD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发现腹部并发症、评估炎症活动性及治疗后随访均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口服肠道超声造影、经静脉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扩大了TBUS在IBD中的应用能力;而新兴的超声分子成像技术更有望使TBUS在疾病早期诊断上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MAdCAM-1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陈文颖 郑凯 黄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制备适用于炎症性肠病超声诊断并靶向MAdCAM-1的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并鉴定其物理性状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长循环脂膜超声微泡,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法桥接超声微泡与抗MAdCAM-1单克隆抗体(MECA-3... 目的:制备适用于炎症性肠病超声诊断并靶向MAdCAM-1的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并鉴定其物理性状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长循环脂膜超声微泡,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法桥接超声微泡与抗MAdCAM-1单克隆抗体(MECA-367)。对制备出的靶向微泡造影剂进行物理性状检测;通过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靶向造影剂对TNF-α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结合能力。同法制备携同型对照抗体IgG2a微泡作对照。结果:制备的靶向超声微泡形态好且粒径较均匀,平均粒径(464.5±85.7)nm,Zeta电位(-19.3±2.5)mV。SVEC4-10细胞MAdCAM-1的表达与TNF-α刺激时间成正相关。并且,当TNF-α浓度达到20 ng/ml时,MAdCAM-1的表达达到峰值。体外寻靶试验表明,该靶向造影剂较多并牢固地黏附到表达MAdCAM-1的细胞周围;携IgG2a的同型对照组未见明显结合。结论:成功制备出桥连MECA-367的靶向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对高表达MAdCAM-1的炎性细胞模型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TNF-α诱导SVEC4-10细胞建立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超声造影剂 MADCAM-1 炎症性肠病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诊断与治疗炎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文颖 黄敏 郑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02-1205,共4页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性疾病,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的发展,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除可应用于IBD的诊断外,还可作为一种载体,实现所携带药物、抗体等的靶向释放,起到对IBD靶向治疗作用,在IBD的诊断...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性疾病,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的发展,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除可应用于IBD的诊断外,还可作为一种载体,实现所携带药物、抗体等的靶向释放,起到对IBD靶向治疗作用,在IBD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靶向超声微泡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欣 郑凯 黄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7-751,共5页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T)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探讨合并HT的PTC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为从HT中筛查出甲状腺恶性结节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从298例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8例合并HT者作为...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T)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探讨合并HT的PTC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为从HT中筛查出甲状腺恶性结节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从298例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8例合并HT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70例单纯PT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与单纯PTC相比,合并HT的PTC女性及微小癌比例更高,两组年龄、肿瘤大小、多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PTC的结构、内部回声、形态、边缘、钙化、晕圈等超声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HT的PTC内部多无血流,单纯PTC内部多有血流。内部无血流多见于肿瘤直径≤10 mm的PTC,内部有血流多见于肿瘤直径>10 mm的PTC。结论合并HT的PTC以女性更多见,多为微小癌;具有PTC典型的灰阶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显示内部无血流,PTC的内部血流不仅与PTC的大小有关,可能还与是否合并H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先兆子痫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成霞 郭建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3-716,共4页
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新发高血压、蛋白尿和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1],其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制订)为: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猡0mmHg,且伴有下列任一项:... 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新发高血压、蛋白尿和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1],其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制订)为: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猡0mmHg,且伴有下列任一项:①尿蛋白≥0.3g/24h;②尿蛋白/肌酐比≥0.3;③随机尿蛋白兰(+)(无法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时的检查方法),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超声检查 产前 弹性成像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坏疽超声表现1例
14
作者 董智芬 郭建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414,共1页
患者男,52岁,因“双侧阴囊红肿、疼痛4天”入院;1周前因肛周疼痛接受消炎补液治疗,4天前出现双侧阴囊红肿,伴明显疼痛,平卧后稍好转;无放射痛。既往有糖尿病、肛周脓肿病史。查体:体温38.0℃,心率11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6/100 mmHg... 患者男,52岁,因“双侧阴囊红肿、疼痛4天”入院;1周前因肛周疼痛接受消炎补液治疗,4天前出现双侧阴囊红肿,伴明显疼痛,平卧后稍好转;无放射痛。既往有糖尿病、肛周脓肿病史。查体:体温38.0℃,心率11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6/100 mmHg;双侧阴囊肿胀,局部皮肤呈暗红色,皮温增高,触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1×10^9/L,中性粒细胞12.0×10^9/L,C反应蛋白>200 mg/L。超声:阴囊壁弥漫性水肿、增厚,壁内见多发点状及片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部分后伴声影(图1A);CDFI示阴囊壁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双侧附睾增大,血流信号丰富;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周围少量无回声,双侧精索静脉未见曲张;提示:考虑阴囊炎性改变,产气菌感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尼埃坏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PAC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诊断胆囊及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岩 庄启湘 +4 位作者 陈浩 郑志勇 谢萍 刘可夫 刘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与三维传统快速自旋回波(3D-TS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D-TS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用于显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呼吸导航的3D-SPACE序列和传统3D-TSE序列及屏气... 目的比较三维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与三维传统快速自旋回波(3D-TS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D-TS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用于显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呼吸导航的3D-SPACE序列和传统3D-TSE序列及屏气采集的2D-TSE对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2例胆道结石患者(患者组)行MRCP,比较3种成像方法的图像采集时间、胆总管CNR、胰胆管影像质量、及对结石的显示情况。结果在患者组及对照组中,3D-SPACE胆总管CNR均明显高于传统2D-TSE、3D-TSE序列(P均<0.05);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评分、运动伪影、胆总管、左右肝内胆管、主胰管评分均明显高于2D-TSE、3D-TSE序列(P均<0.05);3D-SPACE序列影像采集时间均较传统3D-TSE序列减少,患者组减少(20.90±0.21)%,对照组减少(23.09±0.12)%。2D-TSE序列用时最短,SPACE序列原始像对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显示最优。结论相比于2D-TSE-MRCP、3D-TSE-MRCP序列,3D-SPACEMRCP影像质量更好,其原始影像更适用于显示胆囊和胆管结石,但图像采集时间长于2D-T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p21、Cyclin D1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晨晨 张俊 +4 位作者 沈铭红 曹丹 陈汝蕾 张智弘 吕京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6-1482,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p21、Cyclin D1免疫组化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p21、Cyclin D1免疫组化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21、Cyclin D1在US-FNAB标本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US-FNAB、p21、Cyclin D1及三者联合检测对PTC的诊断价值。结果p21、Cyclin D1在PTC中表达上调,分别为86.36%(57/66)、93.94%(62/66),在良性结节中分别为1.96%(1/52)、5.77%(3/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RAF V600E野生型PTC的p21和Cyclin D1阳性率均为88.89%(8/9)。p21、Cyclin D1表达与PTC肿瘤大小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瘤灶数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关(P>0.05)。US-FNAB、p21、Cyclin D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98.07%、98.43%和94.44%,均高于US-FNAB独立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于BRAF V600E。US-FNAB、p21和Cyclin D1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677),大于US-FNAB(AUC=0.8499)独立诊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4,P=0.021)。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BRAF V600E(AUC=0.9318)独立检测,US-FNAB与p21(AUC=0.9464)或Cyclin D1(AUC=0.9443)联合诊断,并与US-FNAB联合BRAF V600E(AUC=0.9712)检测接近。结论US-FNAB联合p21、Cyclin D1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提高PTC术前诊断的敏感性,且对于BRAF V600E野生型乳头状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免疫细胞化学 P21 Cyclin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