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DWI影像组学预测宫颈癌患者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
1
作者 钱伟亮 陈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895,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预测宫颈癌患者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月-2024年3月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 目的:探讨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预测宫颈癌患者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月-2024年3月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其中训练集139例、验证集62例。利用单、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临床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在超分辨率重建后的DWI图像上勾画原发肿瘤感兴趣区体积(VOI),并分别向外扩充1 mm、2 mm、3 mm、4 mm和5 mm。分别提取瘤内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特征,采用多层感知器(MLP)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病理确诊为正常大小LNM患者53例、无LNM患者148例。病灶大小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为独立预测因子,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临床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7、0.557。瘤周2 mm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AUC:训练集0.825,验证集0.774)优于其他瘤周影像组学模型。瘤内+瘤周2 mm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AUC:训练集0.835,验证集0.816)优于临床模型、其他影像组学模型以及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DCA表明该模型的应用价值较大。结论: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DWI影像组学有助于预测宫颈癌患者正常大小LNM,其中瘤内+瘤周2 mm影像组学模型的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透明细胞汗腺瘤CT、MRI影像表现1例
2
作者 顾晓雯 陈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8-449,共2页
透明细胞汗腺瘤是汗腺瘤最常见的变异类型,临床少见,发生于乳腺的透明细胞汗腺瘤更为少见,目前相关报道多为病理学表现,少有关于其影像学表现的报道。本文对我院诊治的1例乳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表现进行探讨,以提... 透明细胞汗腺瘤是汗腺瘤最常见的变异类型,临床少见,发生于乳腺的透明细胞汗腺瘤更为少见,目前相关报道多为病理学表现,少有关于其影像学表现的报道。本文对我院诊治的1例乳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表现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病例女,23岁,发现右乳肿块4年,破溃1月余。患者4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肿块,无疼痛、无畏寒发热、无乳头溢液、无乳腺皮肤改变等不适,未予重视。1月前出现肿块疼痛,伴皮肤破溃,有少许渗液。查体:右乳可扪及约10 cm×12 cm大小包块,质硬,与乳头乳晕黏连紧密,皮肤表面破溃流脓,范围约5 cm×5 cm,右腋窝可扪及一稍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参数预测肺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石逸秋 沈雨雯 +2 位作者 陈劼 闫婉莹 刘可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回...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9例病理明确诊断的GGNs,其中,前驱腺体病变[包括非典型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138例,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0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142例。对结节的影像形态学特征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肺结节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获得定量参数。结果在主观CT影像学征象中,AAH+AIS、MIA和IAC组间结节最大径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出现的频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中,结节大小相关参数、CT值相关参数、实性占比、能量及熵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区分GGNs的病理类型中不亚于主观CT影像学征象。结论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对区分GGNs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病理类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健君 李晓兵 +3 位作者 许建铭 刘仁坚 秦明明 张文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6-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50例疑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主动脉3D CE-MRA检查。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50例疑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主动脉3D CE-MRA检查。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覆盖法(SSD)等后处理技术。结果:50例中正常11例,异常39例,分别为胸、腹主动脉瘤各4例,夹层动脉瘤15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例,大动脉炎1例,主动脉变异2例。其中34经手术和/或DSA检查证实。结论:3D CE-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主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主动脉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DWI序列ADC值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倩 钱伟亮 +1 位作者 张继斌 许建铭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743,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 目的:对比分析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其中无或浅肌层浸润(A组)41例、深肌层浸润(B组)20例。采用全瘤勾画记录T_(2)WI上肿瘤体积,并测量RS-EPI与SS-EPI DWI序列ADC图上肿瘤体积、最大ADC值(ADC_(max))、第90百分位数ADC值(ADC_(90th))、平均ADC值(ADC_(mean))、第10百分位数ADC值(ADC_(10th))和最小ADC值(ADC_(min)),对比各参数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分析不同ADC值在A、B两组间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RS-EPI DWI序列ADC图测量各参数的一致性好于SS-EPI,两者与T_(2)WI测量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EPI的ADC_(max)和ADC_(90th)大于RS-EPI(P<0.05),而两者的其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SS-EPI的ADC_(10th)、ADC_(min)和RS-EPI的ADC 90th、ADC_(10th)、ADC_(min)在B组中均小于A组(P<0.05),而其他ADC值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S-EPI的ADC_(min)在鉴别A、B两组时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最佳阈值为0.474×10^(-3)mm^(2)/s,敏感度75.00%,特异度90.24%。结论:相比SS-EPI,RS-EPI DWI序列ADC值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更高,其ADC min在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时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