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重点讨论听神经病的筛查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金毛
叶炎林
+1 位作者
王三南
邢光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基于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的筛查,初步获得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在此类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
目的基于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的筛查,初步获得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在此类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两阶段筛查方案,即:NICU新生儿在出院前或病情稳定时以AABR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发放复筛通知单,嘱出院1个月后门诊接受AABR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个月内转诊到我院儿童听力中心,进行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声导抗测试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诊断评估。如ABR波V反应阈>35dBnHL,则认为有听力损失。AN诊断依据:ABR缺失、严重异常或阈值≥70dBnHL,伴DPOAE正常和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呈单峰型或双峰型。结果对2007年9月—2009年4月从我院NICU出院的1343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117例(8.7%)未通过出院前的AABR初筛,其中88例(75.2%)1月后接受了AABR复筛,22例未通过。后者经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10例(7.4‰)双侧或单侧ABR阈值>35dBnHL,诊断有听力损失,其中2例(1.5‰)分别表现为双耳ABR缺失和阈值>70dBnHL,而DPOAE正常、鼓室图为单峰型以及镫骨肌声反射未引出,诊断为AN。结论本组NICU新生儿听力损失总发病率(7.4‰)及听神经病发病率(1.5‰)低于已往文献报道。本研究未发现任何可以预测AN发生的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这可能与目标人群样本量较小有关。AABR两阶段筛查法是NICU新生儿合适的听力筛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听神经病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瑛
魏晓明
+2 位作者
王本敬
易鑫
毛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评估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二代测序技术对9例经典型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测...
目的评估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二代测序技术对9例经典型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父母基因突变型进行验证。结果 9例患者检测到PAH基因的12种致病性突变,包括7种错义突变(p.I65T、p.F161S、p.Q204C、p.R241C、p.L242F、p.R243Q和p.Q375E),2种无义突变(p.R111X和p.Y356X),3种剪接突变[c.442-1G>A(IVS4-1G>A)、c.1315+6T>A(IVS12+6T>A)和c.1316-2A>C(IVS12-2A>C)],以及3种非致病性的变异(p.Q232Q、p.V245V和p.L385L),致病性突变均来自患者父母。其中,2个致病性突变未见报道,分别为c.1316-2A>C和p.Q375E(CAA->GAA)。结论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可以准确检测出PAH基因突变,对遗传病因明确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序列捕获
第二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1例报告
3
作者
冯宗太
杨晓路
+2 位作者
杨祖铭
蔡燕
王三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于24周胎龄时即在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心动过缓,出生后检测患儿及其母亲的抗SS...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于24周胎龄时即在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心动过缓,出生后检测患儿及其母亲的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均为阳性,确诊为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 g/kg治疗。6月龄随访提示仍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当发现胎儿或新生儿心动过缓且排除心脏结构异常时,应完善自身免疫抗体检查并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重点讨论听神经病的筛查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金毛
叶炎林
王三南
邢光前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耳鼻咽喉科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苏州
医院
儿童听力检测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RC2007064)
文摘
目的基于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的筛查,初步获得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在此类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两阶段筛查方案,即:NICU新生儿在出院前或病情稳定时以AABR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发放复筛通知单,嘱出院1个月后门诊接受AABR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个月内转诊到我院儿童听力中心,进行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声导抗测试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诊断评估。如ABR波V反应阈>35dBnHL,则认为有听力损失。AN诊断依据:ABR缺失、严重异常或阈值≥70dBnHL,伴DPOAE正常和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呈单峰型或双峰型。结果对2007年9月—2009年4月从我院NICU出院的1343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117例(8.7%)未通过出院前的AABR初筛,其中88例(75.2%)1月后接受了AABR复筛,22例未通过。后者经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10例(7.4‰)双侧或单侧ABR阈值>35dBnHL,诊断有听力损失,其中2例(1.5‰)分别表现为双耳ABR缺失和阈值>70dBnHL,而DPOAE正常、鼓室图为单峰型以及镫骨肌声反射未引出,诊断为AN。结论本组NICU新生儿听力损失总发病率(7.4‰)及听神经病发病率(1.5‰)低于已往文献报道。本研究未发现任何可以预测AN发生的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这可能与目标人群样本量较小有关。AABR两阶段筛查法是NICU新生儿合适的听力筛查模式。
关键词
听力筛查
听神经病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Keywords
Hearing screening
Auditory neuropathy
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174.1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瑛
魏晓明
王本敬
易鑫
毛君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生儿科
-中心实验室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苏州
医院
妇科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苏州
医院
产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十二五"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资助项目(RC2011036)
苏州市生殖与遗传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SZS201206)~~
文摘
目的评估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二代测序技术对9例经典型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父母基因突变型进行验证。结果 9例患者检测到PAH基因的12种致病性突变,包括7种错义突变(p.I65T、p.F161S、p.Q204C、p.R241C、p.L242F、p.R243Q和p.Q375E),2种无义突变(p.R111X和p.Y356X),3种剪接突变[c.442-1G>A(IVS4-1G>A)、c.1315+6T>A(IVS12+6T>A)和c.1316-2A>C(IVS12-2A>C)],以及3种非致病性的变异(p.Q232Q、p.V245V和p.L385L),致病性突变均来自患者父母。其中,2个致病性突变未见报道,分别为c.1316-2A>C和p.Q375E(CAA->GAA)。结论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可以准确检测出PAH基因突变,对遗传病因明确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序列捕获
第二代测序技术
Keywords
phenylketonuria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target sequence capture sequenc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分类号
R59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4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1例报告
3
作者
冯宗太
杨晓路
杨祖铭
蔡燕
王三南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于24周胎龄时即在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心动过缓,出生后检测患儿及其母亲的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均为阳性,确诊为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 g/kg治疗。6月龄随访提示仍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当发现胎儿或新生儿心动过缓且排除心脏结构异常时,应完善自身免疫抗体检查并尽早干预。
关键词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儿童
Keywords
autoantibody-related congenital heart block
anti-SSA/Ro antibodies
anti-SSB/La antibodies
child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重点讨论听神经病的筛查
吴金毛
叶炎林
王三南
邢光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目标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陈瑛
魏晓明
王本敬
易鑫
毛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1例报告
冯宗太
杨晓路
杨祖铭
蔡燕
王三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