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研究型医院图书馆建设实证研究
1
作者 庞兴梅 仇晓春 +3 位作者 严枫 曲珊珊 吴孝仙 王丽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62,共5页
目的:全面了解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前100的医院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方面的实践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研究型医院图书馆的均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和专家访谈法对目... 目的:全面了解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前100的医院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方面的实践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研究型医院图书馆的均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和专家访谈法对目标医院图书馆进行实证分析,共收集有效问卷83份。从医院类型、图书馆人力资源、采购经费、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建设以及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院图书馆存在资源建设和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问题。结论:建议出台全国性的医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统一标准和考核政策体系,建立专门的资源建设小组等解决对策,以提高研究型医院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能,更大力度地发挥其对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量值 医院图书馆 资源建设 研究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 罗雯 +2 位作者 王绿娅 杨娅 陈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27-4533,共7页
背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排名第一位的疾病仍然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分析新模式建立前后患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 背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排名第一位的疾病仍然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分析新模式建立前后患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合理用药比例、患者依从性及用药达标率。方法2023-09-01—2024-02-2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通过整合医学资源建立了基于科研项目为基础的综合医院血脂管理门诊模式。该模式以“血脂异常患者”门诊为载体,联动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对血脂异常患者开展规范化管理,优化就诊和随访流程,有效筛查血脂异常人群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并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结果纳入慢病管理的血脂异常患者人群由以往分散模式,转变为血脂管理门诊整体、规范、集中管理,且管理的患者人数较前显著增加。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建立后,门诊初次就诊患者规范用药比例由25.3%(147/580)提升到30.3%(242/798),坚持用药比例由32.7%(190/580)提升到41.6%(332/798),用药达标率由15.8%(92/580)提升到22.5%(180/798)(P<0.05)。结论通过实施“全专结合”的血脂管理门诊模式,纳入慢病管理的血脂异常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患者规范用药比例、用药依从性和用药达标率有所提高。该模式既有利于科研项目实施,又能培养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全科医生和研究生及规培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管理 门诊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特鲁索综合征合并卵巢癌患者的药学监护
3
作者 曹博 续广娟 +2 位作者 程琛 虞燕霞 李静静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7-981,共5页
目的 分析1例特鲁索综合征合并卵巢癌患者的药学监护,提出保障该类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与治疗团队通过会诊、临床查房、查阅循证医学证据和交流讨论等方式,为特鲁索综合征合并卵巢癌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施行药... 目的 分析1例特鲁索综合征合并卵巢癌患者的药学监护,提出保障该类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与治疗团队通过会诊、临床查房、查阅循证医学证据和交流讨论等方式,为特鲁索综合征合并卵巢癌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施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全程协助医师制订/调整个体化抗凝及化疗方案,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患者无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化疗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评估特鲁索综合征合并卵巢癌患者肿瘤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平衡患者血栓与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开展药学宣教及不良反应监测,提高卵巢癌合并多器官血栓栓塞患者用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鲁索综合征 卵巢癌 抗凝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4
作者 郝素娟 柴春燕 谷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68-2973,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人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表对其完成5个化疗... 目的:调查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人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表对其完成5个化疗周期的调查和评估。结果:研究过程中,2例转院、3例不配合调查、1例放弃治疗退出,最终纳入156例病人。病人5次化疗前PG-SG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总体发生率为80.13%~83.33%;随着疗程的进展,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增加、严重程度加重。消化道反应中恶心发生率最高,为46.79%;骨髓抑制方面,早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2.69%和32.05%,后期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逐渐增加。首次化疗前,营养不良与化疗期间呕吐、腹泻和白细胞下降发生情况有相关性(P<0.05)。结论:大多数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首次化疗前即存在营养不良,随着疗程的进展,中重度营养不良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升高,且化疗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营养不良会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产生影响,应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确保化疗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直肠癌 化疗 不良反应 营养不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老年人肌少症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丽君 吴永华 +5 位作者 张俐 王敏红 莫丽亚 崔妍 薛刚 翁晓芬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20,共8页
目的 研究苏州市老年人群肌少症相关指标的特征,探讨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苏州市3个地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饮食及运动情况。应用DBA-21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不同部位肌肉质量... 目的 研究苏州市老年人群肌少症相关指标的特征,探讨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苏州市3个地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饮食及运动情况。应用DBA-21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不同部位肌肉质量,用JAMAR握力计测定握力,采用4 m步行测试评估受试者的躯体功能,按照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综合诊断肌少症。对肌少症的相关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 肌少症检出率为28.8%,其中男性为30.4%,女性为27.9%,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同一年龄段肌少症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肢肌肉量、下肢肌肉量、四肢骨骼肌量、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握力、步速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肉类(χ^2=17.99, P <0.01)、鱼类(χ^2=8.13, P <0.05)、蛋类(χ^2=13.56, P <0.01)、奶类(χ^2=11.95, P <0.01)的摄取频率不同,肌少症发生率不等。每周进行有氧运动(χ^2=16.28, P <0.01)、抗阻运动(χ^2=15.86, P <0.01)的不同时长段的肌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肌少症呈正相关( r =0.307),而BMI( r =-0.253)、上臂围( r =-0.192)、小腿围( r =-0.280)与肌少症呈负相关,肉类( r =-0.229)、鱼类( r =-0.159 )、蛋类( r =-0.201)、奶类( r =-0.193)摄入频率增加与肌少症呈负相关,有氧运动( r =-0.226)、抗阻训练( r =-0.221)时长与肌少症呈负相关( P 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而BMI、膳食中进食肉类、蛋类、奶类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发人群,对其进行运动干预、营养指导有利于延缓进展、改善不良预后。老年人要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充足供应,保持适宜的体质量指数,同时在保证能量摄入充足情况下,可加大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膳食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饮食 运动 相关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肺动脉耦联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风险分层评估的价值
6
作者 任雯 吴倩 +5 位作者 杨振文 王宙明 张璋 李东 刘可夫 杨帆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2-988,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确诊后1年死亡风险分层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12月-2021年3月在本院经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并接受cMRI检查的52例CTEP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2...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确诊后1年死亡风险分层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12月-2021年3月在本院经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并接受cMRI检查的52例CTEP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肺动脉高压(PH)指南推荐的COMPERA 2.0评分四分法模型,对CTEPH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WHO心功能分级(WHO-FC);血浆脑利钠肽(BNP)或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 proBNP)分别进行赋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组(24例)和中高危-高危组(26例),比较两组间各项cMRI定量指标值的差异,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左、右心室容积、心功能参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右心室搏出量指数(RVS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心肌质量指数(RVM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搏出量指数(LV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心室质量指数(VMI)]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RV-PA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VEDVI、RVESVI、RVEF和RV-PAC四个参数在CTEPH患者风险分层中的价值。结果:与低危-中低危组相比,中高危-高危组的LVEF、RVEF和RV-PAC值降低[54.92%±8.22%vs.61.13%±5.79%,26.40%±7.89%vs.40.62%±7.31%,0.38±0.15 vs.0.70±0.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RVEDVI[(135.93±55.80)vs.(75.25±24.99)mL/m^(2)]、RVESVI[91.70(81.58~120.94)vs.41.01(36.97~49.85)mL/m^(2)]、RVMMI[32.36(25.68~43.65)vs.16.46(12.75~17.51)g/m^(2)]和VMI[0.70(0.56~0.81)vs.0.38(0.27~0.49)]值显著升高(P均<0.001)。ROC曲线分析示,当RV-PAC阈值为0.53时,其预测CTEPH患者风险分层的效能与RVEDVI(94.95 mL/m^(2))、RVESVI(60.78 mL/m^(2))和RVEF(34.5%)相近,对应的AUC分别为0.896、0.885、0.920和0.912。结论:中高危-高危CTEPH患者的左、右心功能明显受损,RV-PAC值减低对于评估患者的风险分层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 肺动脉高压 心脏磁共振成像 风险分层 右心室-肺动脉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王景峰 徐勤荣 +7 位作者 冯红选 胡睿瑶 马博敦 俞孝天 董晓峰 桂千 吴冠会 朱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对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91例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90 d随访时...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对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91例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90 d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286例)和预后不良组(105例)。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TyG对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有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yG水平均较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同型半胱氨酸、TyG、NIHSS评分是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yG联合NIHSS评分对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795。结论TyG联合NIHSS评分是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
8
作者 袁晨 韩丽 +5 位作者 倪亚平 吴一帆 佘远时 沈军 杨芬 谢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PHC组(P组)和SGB联合PHC组(SP组)。麻醉诱导前,S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SGB,颈长肌表面的星状神经节处注射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5 ml,C组和P组于同一部位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0 min后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为BCP开始手术。术中调整V T及RR,P组和SP组控制P ET CO_(2)升至50 mmHg,C组控制P ET CO_(2)40 mmHg。记录入室时(T_(0))、SGB操作后10 min(T_(1))、BCP 5 min(T_(2))、手术开始后30 min(T_(3))、手术开始后1 h(T_(4))、手术结束时(T_(5))术侧和非术侧rScO_(2)、HR、MAP、SpO_(2)、PaCO_(2)、P ET CO_(2)。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大脑去氧饱和度事件(CDE)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2)时比较,P组T_(4)、T_(5)时术侧和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SP组T_(3)—T_(5)时术侧rScO_(2)和T_(4)、T_(5)时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T_(5)时术侧rScO_(2)明显升高,SP组T_(3)—T_(5)时术侧rScO_(2)和T_(5)时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T_(3)—T_(5)时SP组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T_(3)—T_(5)时P组和SP组PaCO_(2)、P ET C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3)—T_(5)时P组和SP组PaCO_(2)、P ET CO_(2)明显升高(P<0.05)。三组不同时点HR、MAP、SpO_(2)、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中CDE发生率、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C可改善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双侧rScO_(2),PHC联合SGB较单独使用PHC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侧脑氧合,提高rScO_(2),降低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局部脑氧饱和度 肩关节镜手术 沙滩椅位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右后叶血管瘤腹腔镜下剥除术与解剖性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9
作者 蒋汉林 纽维桥 +4 位作者 蒋宗赢 杨光 吴建武 黄立宁 蒋新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2-657,共6页
目的:比较肝右后叶血管瘤腹腔镜下剥除术与解剖性切除术两种术式处理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诊治的肝右后叶血管瘤患者58例,分为剥除术组(28例)和切除术... 目的:比较肝右后叶血管瘤腹腔镜下剥除术与解剖性切除术两种术式处理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诊治的肝右后叶血管瘤患者58例,分为剥除术组(28例)和切除术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剥除术组在手术时长[(158.9±25.0)min]、术中出血量[(306.4±81.5)mL]和术后总引流量[(422.4±100.0)mL]上均优于切除术组[(189.6±66.8)min、(378.8±154.5)mL、(732.5±318.0)mL,P<0.05]。术后第1天,剥除术组的肝功能指标,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56.4±70.8)U/L、(369.1±22.2)U/L和(21.6±4.1)μmol/L,均显著低于切除术组[(392.8±55.1)U/L、(405.5±35.9)U/L、(25.9±6.8)μmol/L,P<0.05];两组术后炎症指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右后叶血管瘤腹腔镜下剥除术与解剖性切除术均有效,但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临床手术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右后叶 肝血管瘤 腹腔镜 血管瘤剥除术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新生儿先天性促甲状腺素筛查切值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健 姜东 +4 位作者 陈亚平 傅文宇 王挺 陈瑛 李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578,共3页
目的:对苏州市2007年1月到2010年3月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工作进行统计,探讨初筛实验中筛查切值的设定与筛查效率的相关性。方法:对出生72 h经充分哺乳后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滤纸标本,采用时... 目的:对苏州市2007年1月到2010年3月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工作进行统计,探讨初筛实验中筛查切值的设定与筛查效率的相关性。方法:对出生72 h经充分哺乳后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滤纸标本,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EFIA)Perkin.Elmer试剂盒检测滤纸干血斑中促甲状腺素(TSH)浓度。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切值,并应用SPSS软件—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筛查切值。结果:新生儿筛查TSH检测水平呈偏态分布,平均值为2.27μU/ml,中位数值为2.74μU/ml,正常新生儿99%百分位数值为9.20μU/ml。初筛值为0~5μU/ml者占89.77%,其中0.00~0.99、1.00~1.99、2.00~2.99、3.00~3.99和4.00~4.99μU/ml者分别占15.16%、27.68%、23.37%、15.20%和8.56%。有0.7%的受检者初筛TSH在8.00~8.99μU/ml之间。按照切值为9μU/ml,复查率为1.38%。一共确诊206例CH患儿,CH发生率1/1 219,尚无漏诊报道。在确诊患儿中42.23%的初筛测定值在9~20μU/ml。结论:苏州市新生儿中CH的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筛查切值9.0μU/ml较适合苏州人群,对于临界切值的样本根据质控值与筛查阳性率作2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切值 ROC曲线 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40年:技术演进、临床突破与未来发展
11
作者 罗红 李胜利 +2 位作者 邓学东 何怡华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3-1339,共7页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从二维灰阶成像到人工智能(AI)赋能的跨越式发展:早期以识别显著结构畸形和建立标准筛查体系为基础,中期通过三维/四维成像、量化评估模型及多模态融合拓展了诊断深度与广度。近年来,AI、孕早期...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从二维灰阶成像到人工智能(AI)赋能的跨越式发展:早期以识别显著结构畸形和建立标准筛查体系为基础,中期通过三维/四维成像、量化评估模型及多模态融合拓展了诊断深度与广度。近年来,AI、孕早期筛查关口前移及多组学整合的兴起,推动产前超声迈入精准化、智能化新纪元。中国学者不仅在技术应用中积极引入国际前沿,更在本土化创新和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构建起多学科一体化管理模式。面向未来,产前超声将在智能辅助、普惠覆盖、循证体系与学科融合等方向持续深化,为出生缺陷防控与人口健康提供核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多模态显像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序贯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豪 陆筱祎 王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评估替吉奥胶囊联合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序贯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治疗的9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 目的评估替吉奥胶囊联合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序贯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治疗的9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联合组(n=48)。对照组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序贯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免疫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放射性食管炎、免疫性肺炎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的ORR、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EA、CA199、AFP、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16^(+)CD56^(+)N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癌症共性、食管癌特异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放射性食管炎、免疫性肺炎及相关毒副作用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序贯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显著的治疗相关毒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食管癌 老年患者 替吉奥胶囊 调强放射治疗 信迪利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中USP9X和PD-L1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13
作者 杨阳 刘倩 +2 位作者 茹怡 张莎莎 刘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8例PSC中USP9X和PD-L1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48例PSC中USP9X阳性率为81.3%(39/48),淋巴结阴性组中USP9X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阳性组(P<0.05);PD-L1阳性率为70.8%(34/48),男性PSC患者中PD-L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SC中USP9X与PD-L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SC中USP9X和PD-L1呈高表达,并且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联合检测USP9X和PD-L1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PSC免疫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肉瘤样癌 USP9X PD-L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要点解读
14
作者 吴慧 王绿娅 +1 位作者 李嘉璐 张俊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4535-4540,4557,共7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严重的遗传代谢病,其中纯合子FH(HoFH)罕见且严重。早期筛查及诊治可很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但国内外对HoFH的识别和管理严重不足。近年来国际上已出台多个关于FH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针对HoFH的专家共识较少。...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严重的遗传代谢病,其中纯合子FH(HoFH)罕见且严重。早期筛查及诊治可很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但国内外对HoFH的识别和管理严重不足。近年来国际上已出台多个关于FH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针对HoFH的专家共识较少。近期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发表了《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明确了HoFH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流程,更新优化了治疗策略。本文结合本团队的HoFH家系筛查工作对该共识五大要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1)引入人工智能多维度优化HoFH早期筛查策略;(2)细化HoFH临床诊断标准,强化基因诊断协同重要性;(3)深化产前诊断与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4)关注植物固醇血症与HoFH的鉴别诊断;(5)更新优化HoFH治疗策略,分层设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值。并结合筛查HoFH的实践提出以临床实践为驱动,聚焦HoFH长期管理,以期为我国HoFH的早期筛查与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早期筛查 诊断 管理 专家共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免疫反应动态特征分析
15
作者 白乐 戴自强 +6 位作者 任志鹏 赖成虹 李先华 谢晓阳 潘登科 龙恩武 李巅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755,共9页
目的探讨联合免疫抑制方案调控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构建2例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动态监测受体外周血免疫指标并观察移植物病理变化。结果第1例方案主要通过B细胞清除+T细胞抑制+补体C3抑制降低了... 目的探讨联合免疫抑制方案调控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构建2例基因修饰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动态监测受体外周血免疫指标并观察移植物病理变化。结果第1例方案主要通过B细胞清除+T细胞抑制+补体C3抑制降低了淋巴细胞水平,但未能完全控制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及巨噬细胞浸润;第2例方案在第1例方案基础上增加了补体C5抑制及白细胞介素-6抑制,与第1例方案相比,在降低淋巴细胞的同时,显著抑制了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及补体激活,减少了抗体沉积,但移植晚期仍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及T细胞残留。结论第2例方案通过多靶点干预降低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但需平衡药物复杂性与安全性,提示需优化细胞免疫调控,并通过动态多维度监测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猪 恒河猴 异种心脏移植 免疫抑制药 补体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共刺激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K2突变致非典型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白玉洁 俞孝天 +6 位作者 马博敦 冯红选 侯晓夏 胡睿瑶 桂千 朱伟 程庆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0-904,共5页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pantoth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PKAN)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染色体20p13上的泛酸激酶2(pantothenate kinase2,PANK2)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铁在大脑基底节区域异常沉积,引发锥体...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pantoth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PKAN)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染色体20p13上的泛酸激酶2(pantothenate kinase2,PANK2)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铁在大脑基底节区域异常沉积,引发锥体外系症状、言语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减退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本文报道1例成年发病的非典型PKAN患者,该患者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后出现肌张力障碍、构音障碍、步态异常、肢体震颤等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典型“虎眼征”。通过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该患者PANK2NM_1386393.1:c.1172T>A(p.Ile391Asn)/c.1039G>C(p.Asp347His)杂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 铁沉积 虎眼征 PANK2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俞海荣 陈申 +5 位作者 黄静宜 张园园 李孟超 崔焱 季明辉 沈洁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19-3624,3637,共7页
背景隐性误吸缺乏临床表现,易导致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国内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的现状,探究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 背景隐性误吸缺乏临床表现,易导致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国内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的现状,探究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2月—2024年1月通过便利抽样法在南京市4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和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医院)康复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2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得分和Barthel指数评估吞咽困难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或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诊断患者是否误吸以及误吸的类型。本研究将所有吞咽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误吸的患者归为无误吸组,所有吞咽过程中出现至少1次隐性误吸的患者归为隐性误吸组,所有吞咽过程中出现至少1次显性误吸但未出现隐性误吸的患者归为显性误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隐性误吸和显性误吸的影响因素。结果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占47.2%(100/212)、显性误吸占13.2%(28/212)、无误吸占39.6%(84/212)。在128例误吸患者中,隐性误吸占78.1%(100/128),显性误吸占21.9%(28/1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10得分(OR=1.076,95%CI=1.028~1.126,P=0.002)、性别(女性为对照,OR=2.231,95%CI=1.103~4.509,P=0.025)和意识状况(意识受损为对照,OR=0.334,95%CI=0.123~0.911,P=0.032)是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EAT-10得分(OR=1.113,95%CI=1.046~1.184,P=0.001)和自评健康状况差(OR=0.194,95%CI=0.041~0.923,P=0.039)是显性误吸的影响因素。结论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发生率较高,且EAT-10得分越高、男性和意识受损者发生隐性误吸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误吸 隐性误吸 显性误吸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宗浩 吴穹 陈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3-924,共12页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作为全球女性最普遍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提升,但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BC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多种分子分型的恶性肿瘤,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为治疗带来了极...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作为全球女性最普遍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提升,但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BC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多种分子分型的恶性肿瘤,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为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传统的化疗和免疫疗法存在精确度不足、不良反应严重以及容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作为一种创新性癌症治疗手段,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精确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同时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目前,已有多种OV被应用于癌症治疗,如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水疱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腺病毒(adenovirus,AdV)和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VV)等。此外,新型OV的构建和与传统疗法的联合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综述了近5年来常见OV在BC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肯定了OV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乳腺癌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核糖核蛋白F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蒋宗赢 章聪 蒋新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异质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HNRNPF)是一种在细胞核中广泛表达的RNA结合蛋白,可通过识别结合特定的RNA序列使得mRNA前体成熟为功能性mRNA,调控mRNA的核转运和表达稳定,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HNRNPF在... 异质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HNRNPF)是一种在细胞核中广泛表达的RNA结合蛋白,可通过识别结合特定的RNA序列使得mRNA前体成熟为功能性mRNA,调控mRNA的核转运和表达稳定,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HNRNPF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关键生物学过程,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和临床预后标志物。本文将系统性地综述HNRNPF的分子结构特点、分子功能、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模式、预后意义以及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核糖核蛋白F RNA结合蛋白 恶性肿瘤 分子功能 泛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NR2F1诱导卵巢癌细胞休眠并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力
20
作者 郭宁 居颂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4-805,共12页
【目的】探讨NR2F1分子介导的休眠卵巢癌(OC)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OC患者中NR2F1分子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采用慢病毒体外转染构建核受体亚家族2组F1(NR2F1)过表达的OC细胞株和对照细... 【目的】探讨NR2F1分子介导的休眠卵巢癌(OC)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OC患者中NR2F1分子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采用慢病毒体外转染构建核受体亚家族2组F1(NR2F1)过表达的OC细胞株和对照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OC细胞的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OC细胞中休眠相关分子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分析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台盼蓝排除法分析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OC细胞的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OC细胞的凋亡程度;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NR2F1过表达的SKOV3细胞株进行分析,通过KEGG富集分析,找出差异表达基因在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富集程度;qRT-PCR验证OC细胞中耐药相关分子mRNA表达水平;GEPIA数据库作基因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NR2F1的表达与不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OC患者中,原发肿瘤组织中的NR2F1分子以较低水平表达,而NR2F1高表达的OC患者总生存期的较短。与对照组相比,NR2F1过表达的OC细胞株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表达更高水平的休眠相关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1B(p27)、分化型胚胎软骨基因-2(DEC2)、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和抗凋亡分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同时增殖相关分子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下降。NR2F1过表达的OC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抵抗能力显著增强。转录组测序、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R2F1介导的休眠OC细胞差异上调基因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黏着斑、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和调节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中富集,差异下调基因富集在细胞周期等通路中。qRT-PCR验证结果显示,耐药相关分子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6B(KIF26B)、分泌性蛋白质酸性且富含半胱氨酸(SPARC)、胶原Ⅵ型α1链基因(COL6A1)、胶原Ⅴ型α2链基因(COL5A2)、卷曲同源物1(FZD1)和抑制素β亚基A基因(INHBA)在NR2F1过表达的OC细胞中表达上调。GEPIA数据库基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C肿瘤组织中NR2F1的表达与耐药相关基因KIF26B、SPARC、COL6A1、COL5A2、FZD1和INHBA的表达与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表明,激活NR2F1信号通路可诱导OC细胞休眠,同时调节OC细胞耐药,NR2F1介导的休眠OC细胞的耐药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和调节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并且与这些通路相关分子中耐药相关分子KIF26B、SPARC、COL6A1、COL5A2、FZD1和INHBA表达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 核受体亚家族2组F1 卵巢癌 化疗药物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