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陆方舟 刘美娟 +2 位作者 曾琼 章文斌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择期全麻下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117例,男60例,女57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 目的探讨环泊酚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择期全麻下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117例,男60例,女57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n=59)和丙泊酚组(P组,n=58)。C组使用环泊酚0.4 mg/kg进行麻醉诱导,P组使用丙泊酚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记录麻醉诱导成功例数、麻醉诱导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后1 min的Narcotrend指数;记录麻醉诱导过程中循环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呼吸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低血氧饱和度、呼吸抑制、缺氧、支气管痉挛、呛咳)以及喉痉挛、呃逆、不自主运动反应(肌颤搐和肌阵挛)、镇静过深(Narcotrend指数<13)、镇静不足(Narcotrend指数>64)、注射痛等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成功率均为100%。两组麻醉诱导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平均差值的95%CI下限为1.6783,大于非劣效界值-5。与P组比较,C组低血压、低血氧饱和度、呛咳以及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环泊酚应用于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的效果不劣于丙泊酚,且对循环、呼吸影响更小、注射痛更少,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脑肿瘤 麻醉诱导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宁 朱美华 +3 位作者 孔洁 孙玖麟 刘莉 罗巧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合理用药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用 30例 6 5~ 75岁颅内肿瘤摘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手术开始后切皮、锯骨、剪脑膜时平均动... 目的 :探讨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合理用药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用 30例 6 5~ 75岁颅内肿瘤摘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手术开始后切皮、锯骨、剪脑膜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 (HR)、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脑灌注压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变化。结果 : 组 MAP较 、 组明显降低 (P<0 .0 5或 P<0 .0 1) , 组 ICP和 CPP均较 、 组明显升高 (P<0 .0 1或 P<0 .0 5 ) , 、 组在手术过程中各参数无显著变化 , 组在切皮、锯骨、剪脑膜时 MAP、HR、ICP和 CPP均升高 (P<0 .0 5 )。术毕麻醉恢复时间 , 组比 、 组明显延长 (P<0 .0 5 )。结论 :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中以异丙酚 2 mg· kg- 1 · h- 1 、异氟醚 0 .8MAC维持麻醉较为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老年人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环泊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被引量:1
3
作者 梅凤美 赵金兵 +2 位作者 金晶星 陆军 曾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复合丙泊酚或环泊酚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Ce_(50))。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老年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65岁,BMI 20~30 kg/m^(2)。将患者... 目的探讨并比较复合丙泊酚或环泊酚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Ce_(50))。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老年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65岁,BMI 20~30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环泊酚组(C组),每组33例。两组首例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30 ng/ml,达到效应室浓度后根据分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或环泊酚0.30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且BIS≤60,给予罗库溴铵0.60 mg/kg,肌松完全TOF为0后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心血管阳性反应为气管插管后2 min内HR或SBP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舒芬太尼的靶浓度由序贯法确定,相邻浓度梯度比为1∶1.2。根据气管插管反应,上调或下降一个浓度梯度,直至第7个阳性反应-阴性反应交叉点时结束试验。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气管插管后3 min(T_(3))和气管插管后5 min(T_(4))的HR、SBP、DBP和BIS。采用Dixon-Mood半数有效量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Ce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P组比较,C组T_(1)时SBP明显升高;T_(2)—T_(4)时BIS明显降低(P<0.05)。P组和C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e_(50)分别为0.253 ng/ml(95%CI 0.215~0.297 ng/ml)和0.241 ng/ml(95%CI 0.209~0.279 ng/ml),两组Ce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复合丙泊酚1.5 mg/kg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e_(50)为0.253 ng/ml(95%CI 0.215~0.297 ng/ml),复合环泊酚0.30 mg/kg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e_(50)为0.241 ng/ml(95%CI 0.209~0.279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有效浓度 舒芬太尼 环泊酚 气管插管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4
作者 曾琼 朱美华 +4 位作者 梅凤美 刘莉 阮义峰 陆军 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麻醉药,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0min,C组静注等剂量...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麻醉药,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0min,C组静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拔管后5、30、60、120min躁动程度、镇静状态、躁动发生率进行评估。观察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麻醉前比较,D组拔管后5min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C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D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躁动程度明显低于C组,D组VAS评分在拔管后5、30、60、120min均明显低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5、30min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0.4μg/kg右美托咪定能减轻拔管期应激反应,减少躁动,不延迟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可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躁动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及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朱美华 曾琼 +1 位作者 王宁 陆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6-978,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和躁动的作用。方法 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关硬脑膜后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10 ml)或生理盐水10 ml,同时给予托烷司琼5 mg。观察血流动力学...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和躁动的作用。方法 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关硬脑膜后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10 ml)或生理盐水10 ml,同时给予托烷司琼5 mg。观察血流动力学、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与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时的躁动评分(RS)及Ramsay镇静(RSS)评分;并记录术后6、12、24 h VAS、RS及RSS评分。结果注药前、注药后5、10 min两组患者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时C组MAP高于、HR快于注药前和P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 C组RS评分明显高于、RSS评分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 h C组VAS、RS评分明显高于、RSS评分低于P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并可有效预防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神经外科手术 术后镇痛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全麻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姗姗 梅凤美 +2 位作者 岳伟 金晶星 曾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麻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全麻维持微泵静注芬太尼0.08μg·kg-1·min-1(F组)或瑞芬太尼0.2μg·kg-1·min-1(R组)。...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麻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全麻维持微泵静注芬太尼0.08μg·kg-1·min-1(F组)或瑞芬太尼0.2μg·kg-1·min-1(R组)。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HR、MAP以及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R组T1、T2时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F组T1、T2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老年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麻醉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孔洁 王宁 +1 位作者 陈建平 孙九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26-327,共2页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治疗 精神病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8
作者 陆方舟 刘美娟 +2 位作者 曾琼 章文斌 陆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2-1098,共7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50%effective dose,ED_(50))。方法:45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非老年组(年龄18~64岁)和老年组(年龄>65岁)。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50%effective dose,ED_(50))。方法:45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非老年组(年龄18~64岁)和老年组(年龄>65岁)。两组患者首先静注环泊酚,其中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及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依次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罗库溴铵0.6 mg/kg,气管插管统一定义为给予研究药物诱导后3 min。采用Dixon序贯法,根据气管插管是否为阳性反应[气管插管阳性反应定义为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等体动反应或插管后2 min内平均动脉压(MAP)或者心率(HR)升高幅度大于基础值的20%]来确定下一例患者使用环泊酚的剂量,当气管插管提示阳性,下一例患者升高一个浓度,反之则降低,研究以7个交叉为止。相邻患者的剂量公比为1∶1.1。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环泊酚的ED_(50)、95%有效剂量(95%effective dose,ED_(95))及相应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记录围术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非老年组复合舒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气管插管阳性反应的ED_(50)为0.472 mg/kg(95%CI 0.419~0.565 mg/kg)、ED_(95)为0.567 mg/kg(95%CI 0.513~1.293 mg/kg);老年组复合舒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阳性反应的ED_(50)为0.409 mg/kg(95%CI 0.383~0.434 mg/kg)、ED_(95)为0.452 mg/kg(95%CI 0.430~0.591 mg/kg)。结论: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非老年患者组以及在老年患者组抑制气管插管阳性反应的ED_(50)分别为0.472 mg/kg和0.40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颅内动脉瘤 舒芬太尼 年龄 插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化钠溶液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液体含量和血钠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朱美华 曾琼 +1 位作者 吴姗姗 岳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氯化钠溶液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液体含量(TFC)和血钠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择期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3%氯化钠溶液2ml/kg组(H1组)、3%氯化钠溶液4ml/kg组(H2组)、3%氯化钠溶液6ml/k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氯化钠溶液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液体含量(TFC)和血钠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择期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3%氯化钠溶液2ml/kg组(H1组)、3%氯化钠溶液4ml/kg组(H2组)、3%氯化钠溶液6ml/kg组(H3组)和甘露醇组(M组)。H组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min内分别给予3%氯化钠溶液2、4、6ml/kg;M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其后输入复方乳酸钠5 ml·kg^-1·h^-1。用无创阻抗仪监测入室时(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切开硬脑膜(T2)和术毕(T3)时的MAP、HR、CO、TFC,同时记录PaO2、PaCO2、pH、Na^+、K^+血气分析,观察脑膜张力、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T3四组患者MAP明显降低(P〈0.05),T1四组CO明显降低(P〈0.05),而T2时H3组、M组和T3时H3组CO明显升高(P〈0.05),T2时H3组、M组和T3时H3组TFC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3时H3组CO明显升高(P〈0.05),T2时H1组、H2组TFC明显降低、而H3组TFC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1-T3四组PaO2明显升高(P〈0.05),T2四组PaCO2明显降低(P〈0.05),T3时H2组和H3组Na^+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2时H3组、T3时H2组和H3组Na^+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H3组比较,H1组、H2组和M组脑张力为良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M组比较,H1组、H2组、H3组尿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甘露醇和高渗盐具有很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但是高渗盐可显著增加CO、TFC和Na+浓度,对老年患者具有增加心肺功能负担的风险,应该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 甘露醇 颅内压 胸腔液体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琼 朱美华 +3 位作者 段满林 王宁 徐建国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肾上腺素(E)组和生理盐水(S)组,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加5μg/ml肾上腺素或等容生理盐水进行硬膜外麻醉。采用阻抗心动...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肾上腺素(E)组和生理盐水(S)组,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加5μg/ml肾上腺素或等容生理盐水进行硬膜外麻醉。采用阻抗心动图记录注药前即刻(T0)、注药后5、10、15、20、25、30min(T1~T6)的MAP、HR、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加速指数(ACI)。结果与T0时比较,E组在T1~T6时MAP和SVRI降低、CI和ACI升高、HR增快(P<0.05),而S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素加入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可引起MAP和SVRI下降、CI和ACI升高、HR增快等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硬膜外阻滞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对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11
作者 张桂 徐亚洁 +4 位作者 陆军 左小华 范后宝 段加方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对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全身麻醉下接受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围术期是否应用帕瑞昔布将患者分为两组:帕瑞昔布组(P组)和对照组(C组)。收集患者一般...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对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全身麻醉下接受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围术期是否应用帕瑞昔布将患者分为两组:帕瑞昔布组(P组)和对照组(C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以及术后生存资料,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随访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1日。对患者基线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1∶1配对。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88例,其中P组203例,C组185例,倾向性评分配对后每组117例。P组中位PFS为14个月(95%CI 12.46~15.54个月),明显长于C组的9个月(95%CI 8.71~9.28个月);P组中位OS为17个月(95%CI 15.73~18.27个月),明显长于C组的15个月(95%CI 14.37~15.63个月)。P组PFS和OS均明显长于C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明显降低胶质瘤患者术后无进展死亡率(HR=0.25,95%CI 0.15~0.42,P<0.001)和总死亡率(HR=0.38,95%CI 0.25~0.58,P<0.001)。结论 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可延长胶质瘤手术患者术后生存期,降低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帕瑞昔布 胶质瘤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颅骨钻孔术镇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宁 朱美化 +3 位作者 刘莉 陆军 罗巧中 阮义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颅骨钻孔术镇静的可行性及血浆靶浓度。方法:随机选择颅骨钻孔术老年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术前将患者性别、年龄和体重输入TCI泵,采用Marsh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颅骨钻孔术镇静的可行性及血浆靶浓度。方法:随机选择颅骨钻孔术老年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术前将患者性别、年龄和体重输入TCI泵,采用Marsh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0.5μg/ml为初始靶浓度(血浆靶浓度)开始输注丙泊酚,根据OAA/S镇静评分适当调整靶浓度(靶浓度每隔5min增加0.1μg/ml),直至患者镇静深度稳定于OAA/S镇静评分为3分,记录OAA/S镇静稳定时的靶浓度。观察指标以靶控输注给药前MAP、HR、RR、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ICP为各自基础值,观察基础、切皮前、切皮和钻孔时的MAP、HR、SPO2、BIS、ICP值变化和镇静满意程度及术后恢复时间(从停药至OAA/S评分为4分)。结果:OAA/S镇静稳定时的血浆靶浓度为(1.22±0.13)μg/ml,术中各时点MAP(P>0.01)和ICP较基础值有显著下降(P>0.05),但MAP下降幅度在10% ̄17%,BIS值介于67 ̄72(平均为69.9±1.4),HR和RR无显著变化,患者镇静效果满意。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可用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在颅骨钻孔术中血浆靶浓度以(1.22±0.13)μg/ml为参考指标,可获得理想的临床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老年人 颅骨钻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用于控制性降血压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美华 孔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寻找在颅脑手术中控制性降血压的理想药物。方法 选用 10例颅内动脉瘤摘除术患者 ,系统观察异丙酚用于控制性降压对血压、心率及颅内压的影响。结果 发现异丙酚降压平稳 ,不影响心率 ,可降低颅压 ,降压结束后血压缓慢回升 ,无... 目的 寻找在颅脑手术中控制性降血压的理想药物。方法 选用 10例颅内动脉瘤摘除术患者 ,系统观察异丙酚用于控制性降压对血压、心率及颅内压的影响。结果 发现异丙酚降压平稳 ,不影响心率 ,可降低颅压 ,降压结束后血压缓慢回升 ,无反跳。结论 异丙酚可用于颅脑手术的控制性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异丙酚 控制性降压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局部麻醉药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刘莉 周钦海 +1 位作者 高逸湘 傅诚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观察三种常用局部麻醉药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兔气管环,纵行切断软骨环,剪成5~8mm×10~15mm条块,浸浴在K-H液中,气管一端连接张力换能器,另一端固定在浴槽的底端。实验一:每个标本用1... 目的观察三种常用局部麻醉药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兔气管环,纵行切断软骨环,剪成5~8mm×10~15mm条块,浸浴在K-H液中,气管一端连接张力换能器,另一端固定在浴槽的底端。实验一:每个标本用10-3MAch诱导预收缩至张力最大值并记录,然后每隔5min加入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记录每一浓度5min内的张力最小值。实验二:在K-H液中预先加入不同种类固定浓度的局麻药,浸浴10min,然后每隔5min加入不同浓度的Ach,记录每一浓度5min内张力最大值。结果实验一:3×10-3M丁卡因能明显抑制Ach诱导的收缩;5×10-3M罗哌卡因对预收缩有抑制作用(P<0.01),并且与同浓度的利多卡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丁卡因比较,减弱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P<0.05)。随着Ach浓度的增加,丁卡因表现出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持久性,25min时与利多卡因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局部麻醉药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以罗哌卡因最为明显,利多卡因其次。丁卡因作为预防性应用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抑制作用较强,并且作用维持较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丁卡因 气管平滑肌 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麻醉处理
15
作者 刘莉 朱美华 王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可靠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8例,ASAⅠ-Ⅱ级,年龄35~65岁。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气管插管、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结果:用药后BP、灌注压(RP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可靠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8例,ASAⅠ-Ⅱ级,年龄35~65岁。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气管插管、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结果:用药后BP、灌注压(RP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术中BP平稳,术后恢复缓和,患者术毕5min即对指令有反应,且无躁动呕吐现象。结论: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血管内栓塞 治疗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超选择导管栓塞术的麻醉处理
16
作者 罗巧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脑动脉畸形 治疗 病灶 超选择性导管栓塞术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疗法缓解膝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朱美华 王宁 +4 位作者 李有焕 陆军 阮义峰 刘莉 符仲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在缓解膝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诊断膝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浮针治疗组(A组)和针灸治疗组(B组)。于治疗后1 h和8、26、52周行膝关节状况评分(KOOS)。结果A、B组的治疗次数分别为(3.3±1.0)和(4.2...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在缓解膝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诊断膝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浮针治疗组(A组)和针灸治疗组(B组)。于治疗后1 h和8、26、52周行膝关节状况评分(KOOS)。结果A、B组的治疗次数分别为(3.3±1.0)和(4.2±1.3)次。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 h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A组增加幅度较B组高(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治疗后8和26周两组患者的KOOS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治疗后8周比,26周时两组患者的KOOS有下降的趋势,52周时两组患者的KOOS下降明显(P<0.05或P<0.01)。结论浮针疗法对缓解膝关节炎疼痛有一定的作用,且作用持久,比传统的针灸治疗操作简单、易学、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膝关节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脑氧饱和度和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姗姗 李锦汶 +2 位作者 梅凤美 王宁 马正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监测下两种控制性降压方式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和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108例,男50例,女58例,年龄30~74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硝酸甘油降压组(N组)、七氟醚降压...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监测下两种控制性降压方式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和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108例,男50例,女58例,年龄30~74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硝酸甘油降压组(N组)、七氟醚降压组(S组)和非降压组(C组),每组36例。N组和S组在开始剥离动脉瘤时开始控制性降压,于动脉瘤夹闭后停止降压。记录诱导前(T0)、开始降压时(T1)、降压后10 min(T2)、30 min(T3)、停止降压即刻(动脉瘤夹闭完成,T4)、停止降压后10 min(T5)、30 min(T6)、手术结束时(T7)和拔管时(T8)的rSO2。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术后3个月随访并记录新发神经系统并发症及重要脏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2-T6时N组和S组rSO2明显降低(P<0.05)。T2-T6时N组和S组rSO2明显低于C组(P<0.05)。N组和S组不同时点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时点MMSE评分及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七氟醚和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会降低脑氧饱和度,但不影响术后3个月内的神经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夹闭术 控制性降压 脑氧饱和度 神经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宁 陆军 +4 位作者 朱美华 刘莉 阮义峰 陈建平 岳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3,127,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发病7h内的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12、36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发病7h内的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12、36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浓度及术前和术后第8天的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的评分。结果:术后12h和36h,A组NSE浓度明显低于B组,术后第8天A组GC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中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有利于神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岳伟 朱敏敏 +3 位作者 金晶星 梅凤美 曾琼 朱美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和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脑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50-90 kg。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和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脑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50-90 kg。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麻醉诱导前 D 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 注完,C 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D 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C 组间断给予咪达唑仑0.03-0.05 mg/kg。维持 BIS 值在40-50。记录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T1)、切除肿瘤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 MAP、HR。并于 T0、T3、术后6 h(T4)、12 h (T5)、24 h(T6)收集脑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结果 T1-T3时 D 组 MAP 明显低于,HR 明显慢于 T0时和 C 组(P 〈0.05)。T3-T6时脑脊液中 C 组 Glu、Asp 浓度明显高于 T0时和 D 组(P 〈0.05),GABA 浓度明显低于 D 组(P 〈0.05)。与 T0时比较,T3-T5时 D 组 Glu、Asp 浓度有升高、GABA 浓度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时恢复到 T0时水平。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肿瘤手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 Glu 和 Asp 浓度,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脊液 氨基酸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