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洛因依赖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文 蔡宗尧 +2 位作者 陈宁 袁哲星 肖朝勇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影像学表现 ,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本组海洛因依赖者 39例中 ,无神经系统症状组 2 6例和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组 1 3例分别行MRI和 /或CT扫描。结果 :无神经系统症状组中MRI表现正常 ,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组则... 目的 :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影像学表现 ,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本组海洛因依赖者 39例中 ,无神经系统症状组 2 6例和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组 1 3例分别行MRI和 /或CT扫描。结果 :无神经系统症状组中MRI表现正常 ,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组则出现明显的特征性MRI和CT改变 ,即对称性大脑半球脑白质、内囊后支、小脑、胼胝体、脑干改变。结论 :当海洛因依赖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中毒性脑病 CT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文 蔡宗尧 +1 位作者 于新华 陈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诊断和主要鉴别诊断。方法 本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临床表现 :行走不稳 ,言语不清 ,共济失调 ,肌张力改变。结果 病变累及豆状核 (30 / 30 )、尾状核 (2 6 / 30 )、丘脑 (17/30 ) ,中脑 (2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诊断和主要鉴别诊断。方法 本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临床表现 :行走不稳 ,言语不清 ,共济失调 ,肌张力改变。结果 病变累及豆状核 (30 / 30 )、尾状核 (2 6 / 30 )、丘脑 (17/30 ) ,中脑 (2 1/ 30 )、桥脑 (17/ 30 )、丘脑外侧核 (7/ 30 )和脑白质 (4 / 30 ) ;脑萎缩以尾状核 (14/ 30 )和桥脑 (11/ 30 )为主。结论 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伴有脑干病灶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表现 ,鉴别诊断包括中毒性脑病和缺氧性脑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肌群稳定性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润 葛剑青 +3 位作者 刘莉 陈建国 朱慧敏 马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4-636,共3页
目的:研究核心肌群训练对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功能的影响,分析卒中患者规避跌倒风险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实验组同时辅以核心肌群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研究核心肌群训练对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功能的影响,分析卒中患者规避跌倒风险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实验组同时辅以核心肌群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相关量表评定,并使用Zebris平衡测试仪分析足底压力,椭圆中心轨迹等参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明显改善(P<0.05),上述指标均以实验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显著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 跌倒 步行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成像对脑淀粉样血管病导致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楚楚 孙永安 +6 位作者 程欣欣 陈俊 曹季祥 王江波 徐德洋 徐俊 刘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导致脑出血病因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8例头颅CT确认脑出血患者中,同时行swI扫描的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对比分析头颅CT和SWI诊断出血...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导致脑出血病因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8例头颅CT确认脑出血患者中,同时行swI扫描的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对比分析头颅CT和SWI诊断出血灶检出率;电话随访患者4~18(10.78±5.31)个月。结果23例患者中,9例符合CAA渡士顿诊断标准,占39.13%。头颅CT显示10个出血灶,但未显示任何脑微出血灶;SWI除显示与头颅CT相同的出血灶外,同时显示脑微出血灶95个,显著多于头颅CT。随访时,1例失访,1例复发脑出血死亡,1例病情加重,其余患者病情平稳。结论SWI对脑出血,尤其是脑微出血灶的检测敏感性高,优于头颅CT,有助于CAA所致脑出血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朱银伟 孙永安 +6 位作者 陈俊 肖朝勇 时建铨 张楚楚 江炜炜 张颖冬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预后的提示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拟诊PSP的患者17例,行MRI检查,并计算MRPI;采用PSP评定量表(PSP-RS)评分,并与MRPI值行相关分析;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MRPI值与生存... 目的研究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预后的提示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拟诊PSP的患者17例,行MRI检查,并计算MRPI;采用PSP评定量表(PSP-RS)评分,并与MRPI值行相关分析;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MRPI值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17例拟诊PSP患者PSP-RS评分为(42.2±9.4),MRPI为(17.3±4.9);MRPI与PSP-RS评分呈正相关(r=0.921,P=0.004);以MRPI 15.29为界值,MRPI>15.29患者生存时间(12.6±3.6)个月,MRPI≤15.29患者生存时间(25.0±7.3)个月(P<0.05)。结论 MRPI可以提示PSP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磁共振成像 核上麻痹 进行性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帕金森指数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诊治提示 被引量:5
6
作者 朱银伟 孙永安 +7 位作者 陈俊 肖朝勇 何伟 时建铨 张楚楚 江炜炜 张颖冬 徐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7-550,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帕金森指数(magnetic resonance Parkinsonism index,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lasy,PSP)诊断及预后的提示价值。方法搜集临床PSP 8例,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5例,帕金森病(... 目的研究磁共振帕金森指数(magnetic resonance Parkinsonism index,MRPI)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lasy,PSP)诊断及预后的提示价值。方法搜集临床PSP 8例,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5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10例,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6例,行MR检查并计算MRPI值;采用PSP评定量表(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lasy rating scale,PSPRS)评分,并与MRPI值行相关分析;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MRPI值与生存时间关系。结果 PSP组MRPI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SP组数值与各组进行t检验(PD组P=0.0024;FTD组P=0.0032;MSA组P=0.0028);PSP组MRPI值与PSPRS得分呈正相关(r=0.7946,经t检验P=0.017);以MRPI值18.175分为界值将PSP组分为两个亚组,亚组间平均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Test检验,P=0.308)。结论 MRPI可以提高PSP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帕金森氏指数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磁共振研究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重构模式在脑桥旁正中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江波 江炜炜 +7 位作者 徐俊 沈伟 陈俊 刘文 肖朝勇 曹季祥 徐德洋 程欣欣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2期953-958,共6页
目的应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讨脑桥旁正中梗死(paramedian pontine infarction,PPI)患者基底动脉管壁特征及重构模式。 方法连续入组孤立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30例,行头颅... 目的应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讨脑桥旁正中梗死(paramedian pontine infarction,PPI)患者基底动脉管壁特征及重构模式。 方法连续入组孤立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30例,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及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并用3.0T HRMRI对基底动脉检查,测量管壁特征并计算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最窄处血管面积/参考处血管面积)。RI≤0.95为阴性重构,RI在0.95~1.05之间为无重构,RI≥1.05为阳性重构,比较阴性重构和阳性重构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等特点。 结果30例患者在MRA上共发现9例有基底动脉狭窄,21例显示管腔正常,而在HRMRI可发现25例患者有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并可见斑块位于脑桥旁正中梗死责任血管的穿支动脉口。对HRMRI上发现有动脉粥样斑块的25例患者计算RI,其中阴性重构8例,无重构6例,阳性重构11例,比较两组数据,阳性重构组的斑块面积(8.17±4.7)mm2及斑块负荷(29.07±15.03)%均大于阴性重构组的斑块面积(1.08±1.89)mm2及斑块负荷(3.96±6.76)%,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 HRMRI有助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并评估病变的RI。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基底动脉阴性重构与阳性重构同样常见,阳性重构常合并较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均大于阴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脑桥旁正中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基底动脉 重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柴学 王娟 +3 位作者 陈璐 肖朝勇 刘文 袁哲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EC)的MRI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EC患者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EC位于颈段硬脊膜下脊髓腹侧,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EC)的MRI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EC患者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EC位于颈段硬脊膜下脊髓腹侧,1例EC位于左侧脑室三角区。其中2例信号均匀,1例混杂信号影,并有液平面。增强后显示3例病灶均无强化。显微镜下见囊壁由单层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结论:中枢神经系统EC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最终确诊依据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囊肿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识别声音熟悉性有关脑区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郝贵峰 张志珺 +3 位作者 姚志剑 史家波 陈宁 侯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1,112,T0001-T0002,共6页
目的利用组块设计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声音熟悉性的神经网络基础。方法利用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3名中国汉族成年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扫描,同时给予事先录制编辑好的言语性声音刺激,并通过反馈系统记录反应结果。应用SPM99软件... 目的利用组块设计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声音熟悉性的神经网络基础。方法利用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3名中国汉族成年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扫描,同时给予事先录制编辑好的言语性声音刺激,并通过反馈系统记录反应结果。应用SPM99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获得脑区激活图和局部血氧水平反应曲线,并分析受试者行为学反应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行为学反应结果与“熟悉”声音激活脑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接受“不熟悉”声音刺激相比,受试者在接受“熟悉”声音刺激时,下列脑区显著激活后扣带回、丘脑、右颞中回和右前额中回。相应的受试者在接受“不熟悉”声音刺激时,相对于接受“熟悉”声音刺激,左楔前叶、枕叶和楔叶显著激活。受试者对“熟悉”声音的判断正确率与对“熟悉”声音识别的平均反应时间呈负相关(r=-0.60,P=0.03);而辨别“熟悉”声音的平均反应时间与丘脑的激活程度呈正相关(r=0.59,P=0.03)。结论后扣带回、丘脑、右颞中回及右前额中回可能是辨别“熟悉”声音神经网络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辨别“熟悉”声音与辨别“不熟悉”声音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脑功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熟悉性 组块设计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
10
作者 宋坤 王娟 +4 位作者 柴学 张玉梅 严春燕 周金宝 朱海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492,共8页
目的总结1例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4岁,头部CT和MRI提示左侧枕叶占位性病变,T1WI呈高和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和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临床诊断为左侧枕叶肿瘤... 目的总结1例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4岁,头部CT和MRI提示左侧枕叶占位性病变,T1WI呈高和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和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临床诊断为左侧枕叶肿瘤性病变,行左侧枕后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表面有部分光滑包膜,色泽黑,血供极其丰富。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呈团片状分布,部分围绕血管呈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丰富,可见瘤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以及散在的砂粒体形成;较多色素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波形蛋白、上皮型钙黏附蛋白、孕激素受体呈阳性,生长抑素受体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部分阳性,黑色素相关抗原45(HMB45)、黑色素-A、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低分子细胞角蛋白和高分子细胞角蛋白、SOX10、L1细胞黏附分子、D2-40、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呈阴性,而色素细胞HMB45、SOX10呈阳性。基因检测提示NF2基因缺失。最终诊断为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术后未行放化疗,复查头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临床罕见,其诊断依靠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学检查,应注意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含有黑色素细胞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黑素细胞 细胞移植 细胞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ASL联合DWI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性半暗带及预后 被引量:17
11
作者 邰兆琴 黄清玲 +3 位作者 朱万荣 徐小虎 许亚春 吴鹤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急性脑梗死(ACI)缺血性半暗带(IP)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ACI患者的颅脑ASL图像及DWI,根据随访3个月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好、中等和差... 目的观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急性脑梗死(ACI)缺血性半暗带(IP)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ACI患者的颅脑ASL图像及DWI,根据随访3个月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好、中等和差组。测量病灶最大层面DWI高信号面积(S DWI)和ASL异常灌注面积(S ASL),评估患者是否存在IP;记录梗死病灶(IL)、近病灶边缘脑组织(BNL)及相应对侧区域脑血流量(CBF)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计算患侧/对侧相对值(rCBF和rADC)。比较不同预后组内IL与对侧CBF、ADC值差异及各组间rCBF及rADC差异,分析IL及BNL的rCBF对于ACI预后差的单独诊断效能和联合诊断效能,观察rCBF、rADC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45例ACI中,40例IL区表现为低灌注,将其纳入研究;其中23例存在IP,与不存在IP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2,P=0.034)。不同预后组内IL的CBF和ADC值、预后好组及中等组BNL的CBF值均低于对侧(P均<0.05)。预后差组IL的rCBF与预后好组及预后中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预后组间BNL的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0,P=0.05)。IL和BNL的rCBF评估ACI预后差的AUC分别为0.92和0.79,最佳界值分别为0.41和0.93,约登指数分别为0.72和0.57;两者联合AUC为0.94,约登指数为0.79。IL的rCBF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642,P<0.001)。结论三维ASL联合DWI可用于评估ACI患者IP及预后,为制定ACI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半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3D-CNN的自闭症分类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仇喆磊 王莉 +2 位作者 王晓 韦奕 梅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4-1650,共7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静态功能网络连接的自闭症分类算法忽略了脑功能连接的时变特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膨胀卷积网络(inflated three dimensi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I3D-CNN)的自闭症分类识别方法。提取被试大脑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为解决传统基于静态功能网络连接的自闭症分类算法忽略了脑功能连接的时变特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膨胀卷积网络(inflated three dimensi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I3D-CNN)的自闭症分类识别方法。提取被试大脑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影像(rest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每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时间序列,基于时间序列利用随机滑动时间窗口法,构建多个3D动态脑功能连接矩阵,使用I3D-CNN从3D动态脑功能连接矩阵中提取大脑的时空特征,建立自闭症分类模型。通过在ABID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影像 动态功能网络 自闭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