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春培 孙正霞 +3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谢辉兰 卞清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O组术后2 h、6 h、12 h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0.05);TO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 胸神经阻滞 羟考酮 丙泊酚 全身麻醉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卞清明 许仄平 +2 位作者 王丽君 高蓉 顾连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每组20例。各组于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前即刻(T_1)、单肺通气30 min(T_2)、单肺通气1 h(T_3)、单肺通气2 h(T_4)、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_5)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于T_0、T_1、T_3、T_4、术后2 h(T_6)、术后24 h(T_7)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并记录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于T_5时间点OI显著升高(P<0.05),P-D组患者OI于T_1~T_5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则于T_1~T_5OI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P组患者于T_4、T_6、T_7,D组和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P组患者于T_6、T_7,D组患者于T_4、T_6、T_7,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合,显著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氧化应激反应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右侧管腔引导插管对气管插管定位的影响
3
作者 金如意 包沁雨 +3 位作者 顾连兵 谭婧 朱秀秀 王丽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右侧管腔引导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行胸腔镜右侧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8~79岁,BMI 18.5~28.0 kg/m^(2),ASA...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右侧管腔引导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行胸腔镜右侧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8~79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引导插管组(R组)和盲法插管组(C组),每组30例。在DLT主套囊通过声门后,R组将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置入,至观察到气管隆突,在FOB直视下调整导管尖端进入左主支气管并确定蓝套囊位置;C组采用传统盲插法进行插管,再用FOB完成定位。记录从插管启口至可视喉镜观察到会厌的时间(OMT)、开始插管到气管主套囊通过声门的时间(INT)、DLT继续下行至定位完成的时间(LOT),并计算总插管时间(TOT)。记录插管次数、一次插管成功例数。记录入室时、插管后1、3、5 min的HR、SBP和DBP。记录插管后气管损伤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术后4 d内声音嘶哑、咽喉痛和吞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气管损伤评分、气管隆突损伤率、术后第1天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OMT、INT、LOT、TOT、入室时、插管后1、3、5 min的HR、SBP和DBP、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盲法插管比较,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引导下的双腔管插管定位,可减少插管定位操作步骤,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气道损伤,降低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高蓉 顾连兵 +3 位作者 许仄平 王丽君 辜晓岚 卞清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P组)。D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0.6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P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注。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通气策略:VT 6 ml/kg,FiO2 70%,PEEP 5cmH2O。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1 h(T2)、单肺通气2 h(T3)、术后2 h(T4)、术后24 h(T5)检测血清TNF-α、IL-6和MPO含量;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T2-T5时DP组TNF-α、IL-6、MPO含量明显降低(P<0.05)。P组有2例(10%)肺部并发症。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进一步减轻术中炎症反应,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单肺通气 炎症反应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辉兰 张民皓 +3 位作者 马丽丽 辜晓岚 顾连兵 王丽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Z计分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POCD组和NPOCD组。记录术前1 d、术后1、3 d血清中NLR的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点血清NLR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7 d发生POCD患者22例(22%)。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 d两组NLR明显升高(P<0.05)。术后1、3 d POCD组血清NLR明显高于NPOCD组(P<0.05)。术后3 d血清中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最佳界值为6.986,预测POCD发生的AUC为0.818(95%CI 0.728~0.8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和68.2%,高于术后1 d NLR的AUC为0.799(95%CI 0.707~0.872)。结论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 d NLR对术后7 d POCD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血清中NLR的升高可能与术后POCD的发生相关,术后NLR升高是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浆C1q、C3b及神经颗粒素与老年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谵妄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鲁振 高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5-94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炎性因子C1q、C3b及神经颗粒素与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4例,男53例,女41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炎性因子C1q、C3b及神经颗粒素与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4例,男53例,女41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于术前24 h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抽外周血检测血浆C1q、C3b与神经颗粒素浓度;术后第1~3天采用混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POD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因子预测POD的效能。结果有21例患者(22.3%)发生POD(POD组)。POD组术前血浆C1q、C3b、神经颗粒素浓度明显高于非POD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POD组(P<0.05),术前MMSE评分明显低于非POD组(P<0.05)。术前血浆C1q、C3b及神经颗粒素预测PO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8~0.99)、0.87(0.79~0.96)及0.89(0.80~0.98)(P<0.05)。结论POD患者术前血浆C1q、C3b及神经颗粒素浓度明显升高,因而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能对POD早期诊断与防治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老年患者 术后请妄 补体 神经颗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精索阻滞在睾丸摘除及取精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建华 王洪华 +1 位作者 俞红英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精索神经阻滞是睾丸手术重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传统的解剖定位盲探精索神经阻滞成功率低,潜在风险(局麻药误入血管、血肿形成及刺穿输精管等)较大,有时不得不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但是全麻术后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疼痛、恶心、呕... 精索神经阻滞是睾丸手术重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传统的解剖定位盲探精索神经阻滞成功率低,潜在风险(局麻药误入血管、血肿形成及刺穿输精管等)较大,有时不得不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但是全麻术后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及康复较慢等不良反应,而采用椎管内麻醉,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脊柱骨质增生等因素导致脊髓或硬膜外麻醉穿刺困难,且椎管内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风险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 睾丸动脉 超声探头 硬膜外麻醉 全麻术 血流动力学 解剖定位 腹股沟管外环 超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联合60%吸入氧浓度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田皓 王丽君 +3 位作者 李彭依 李甜甜 辜晓岚 顾连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8-533,539,共7页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 O_(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 O_(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OLV时各组均使用60%的Fi O_(2),通气侧分别采用0、5、8、10 cm H_(2)O PEEP。于OLV前即刻(T_(1))、OLV 10 min(T_(2))、OLV 15 min(T_(3))、OLV 30 min(T_(4))、OLV 60 min(T_(5))、OLV 120 min(T_(6))时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中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等指标;记录术后第2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和PPC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2例患者OLV中发生低氧血症而退出本研究,共118例患者完成试验。T_(2)~T_(6)时D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0.05);T_(3)~T_(4)时C组Pa O_(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0.05)。T_(4)时B组Pa O_(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0.05)。T_(2)~T_(5)时D组PaO_(2)明显高于B组(P<0.05);T_(2)~T_(4)时D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B组(P<0.05)。T_(5)时D组PaO_(2)明显高于C组(P<0.05)。T_(2)~T_(6)时B、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A组(P<0.05),T_(2)~T_(5)时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B组(P<0.05)。T_(4)~T_(6)时C、D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第2天B、C、D组CPIS明显低于A组。结论:OLV时FiO_(2)为60%条件下,联合5、8和10 cm H_(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降低驱动压及CPIS,从而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中10 cm H_(2)O PEEP改善氧合的效应出现得更早,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吸入氧浓度 呼气末正压 氧合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玉东 刘育贤 +1 位作者 卞清明 刘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4-1728,共5页
目的:评估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中全麻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6~61岁,体重指数19~28 k... 目的:评估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中全麻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6~61岁,体重指数19~28 kg/m^(2),择期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每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即刻(T_(1))、手术开始时(T_(2))、切除乳腺标本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后2 h、6 h、24 h、48 h静息状态及运动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观察两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术中知晓、术中低血压、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_(2)、T_(3)时羟考酮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2 h静息及运动时疼痛NRS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诱导期咳嗽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全麻诱导以及维持期间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对循环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丙泊酚 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_(1)雾化吸入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彭欣 仇蕾 +2 位作者 王丽君 李彭依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在FiO_(2)40%下单肺通气(OLV)前通气侧肺雾化吸入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_(1)(PGE_(1))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6例,男121例,女35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在FiO_(2)40%下单肺通气(OLV)前通气侧肺雾化吸入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_(1)(PGE_(1))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6例,男121例,女35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PGE 10.3μg/kg组(H组,n=39)、PGE 10.2μg/kg组(M组,n=38)、PGE 10.1μg/kg组(L组,n=39)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40)。四组OLV前分别于右肺超声雾化吸入PGE 10.1、0.2、0.3μg/kg或生理盐水,雾化时间10 min。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_(0))、雾化前(T_(1))、OLV 10 min(T_(2))、OLV 15 min(T_(3))、OLV 30 min(T_(4))、OLV 60 min(T_(5))和OLV 120 min(T_(6))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HR、MAP、PaO_(2)、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率(Qs/Qt)、PaCO_(2)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血压、术后第2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7 d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组、M组和H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H组MAP明显降低(P<0.05),T_(2)—T_(4)时L组、M组和H组Qs/Qt明显降低、PaO_(2)和OI明显升高(P<0.05),H组术后第2天CPIS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T_(2)—T_(4)时H组Qs/Qt明显降低(P<0.05),T_(3)、T_(4)时H组PaO_(2)和OI明显升高(P<0.05)。四组低血压发生率、不同时点HR、PaCO_(2)、Ppeak和术后7 d内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FiO_(2)40%下,OLV前PGE 10.1、0.2和0.3μg/kg雾化吸入均可降低肺内分流、改善氧合,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但对PPCs无明显影响。PGE 10.3μg/kg改善氧合效果最好,且能降低术后第2天CPIS,但需密切关注循环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前列腺素E_(1) 低氧血症 食管癌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甜甜 王丽君 +3 位作者 朱秀秀 王玥 李彭欣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L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101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699例,女314例,年龄24~92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第1天是否发生LA将患者分为两组:肝功能正常组(NLA...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L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101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699例,女314例,年龄24~92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第1天是否发生LA将患者分为两组:肝功能正常组(NLA组)和肝功能异常组(LA组)。LA定义为血清中以下任一肝酶浓度升高:谷丙转氨酶>40 U/L,谷草转氨酶>40 U/L,γ-谷氨酰转移酶>49 U/L,碱性磷酸酶>135 U/L,总胆红素>17.1μmol/L,直接胆红素>6.8μmol/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P<0.15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有577例(57.0%)患者发生LA。与NLA组比较,LA组肥胖、吸烟史、贫血、腹腔镜手术、输血、使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高P_(ET )CO_(2)比例明显升高,晶体输注量、出血量、尿量、总入超量明显增多,输液速度明显减慢,多巴胺使用比例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OR=2.149,95%CI 1.241~3.720)、吸烟史(OR=1.913,95%CI 1.012~3.616)、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OR=1.771,95%CI 1.025~3.060)、手术时间(每延长10 min,OR=1.148,95%CI 1.083~1.217)是术后LA的独立危险因素,总入超量(每增加100 ml,OR=0.872,95%CI 0.806~0.944)、尿量(每增加100 ml,OR=0.999,95%CI 0.998~1.000)、使用多巴胺(OR=0.500,95%CI 0.291~0.860)是术后LA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肥胖、吸烟史、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使用、手术时间延长是术后LA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的围术期输液管理及适量使用多巴胺以维持稳定的循环及尿量有利于保护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胃癌根治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前免疫功能相关因子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翠华 段华玮 +1 位作者 纪木火 鲁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术前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8月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386例,男212例,女174例,年龄65~9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Ⅳ级。麻醉诱导前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荧光检测技术检测自然...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术前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8月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386例,男212例,女174例,年龄65~9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Ⅳ级。麻醉诱导前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荧光检测技术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19^(+)、CD3^(+)、CD4^(+)、CD8^(+)、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2、IL-4和IL-10并记录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切口相关并发症)。根据术后30 d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将P<0.05的相关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术前免疫功能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评价术前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发生术后并发症86例(22.3%)。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大、ASAⅢ—Ⅳ级、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高CCI、术中出血量增多和手术时间延长与术后并发症增加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063,95%CI 1.020~1.109,P<0.001)、高ASA分级(OR=2.700,95%CI 1.438~5.069,P=0.002)、合并呼吸系统疾病(OR=2.968,95%CI 1.245~7.075,P=0.014)和手术时间延长(OR=1.008,95%CI 1.004~1.012,P<0.001)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D8^(+)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AUC为0.688(95%CI 0.534~0.841,P=0.03)。IL-6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AUC为0.781(95%CI 0.649~0.912,P=0.001)。结论术前CD8^(+)和IL-6升高可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免疫功能 术后并发症 手术 CD8+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氧饱和度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13
作者 朱秀秀 王丽君 +2 位作者 王玥 李彭欣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SO_(2))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男93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24 kg/m^(2),ASAⅡ或Ⅲ级。术中连续监测左侧肾脏rSO_(2)。设定麻醉诱导后肾...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SO_(2))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男93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24 kg/m^(2),ASAⅡ或Ⅲ级。术中连续监测左侧肾脏rSO_(2)。设定麻醉诱导后肾脏rSO_(2)为基础值,当术中肾脏rSO_(2)绝对值≤50%或低于基础值的75%时,定义为肾脏rSO_(2)异常下降。记录术前及术后24 h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术后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术后24 h血浆SCr>130μmol/L或BUN>7.5 mmol/L。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将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采用列联系数分析术中肾脏rSO_(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有40例(34.5%)患者术中出现肾脏rSO_(2)异常下降,有45例(38.8%)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术后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5.490,95%CI 1.526~19.754,P=0.009)。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_(2)的异常下降与术后肾脏功能异常呈正相关(r_(s)=0.587,P=0.009)。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_(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 区域组织氧饱和度 肾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