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Z计分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POCD组和NPOCD组。记录术前1 d、术后1、3 d血清中NLR的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点血清NLR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7 d发生POCD患者22例(22%)。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 d两组NLR明显升高(P<0.05)。术后1、3 d POCD组血清NLR明显高于NPOCD组(P<0.05)。术后3 d血清中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最佳界值为6.986,预测POCD发生的AUC为0.818(95%CI 0.728~0.8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和68.2%,高于术后1 d NLR的AUC为0.799(95%CI 0.707~0.872)。结论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 d NLR对术后7 d POCD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血清中NLR的升高可能与术后POCD的发生相关,术后NLR升高是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中全麻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6~61岁,体重指数19~28 k...目的:评估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中全麻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6~61岁,体重指数19~28 kg/m^(2),择期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每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即刻(T_(1))、手术开始时(T_(2))、切除乳腺标本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后2 h、6 h、24 h、48 h静息状态及运动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观察两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术中知晓、术中低血压、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_(2)、T_(3)时羟考酮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2 h静息及运动时疼痛NRS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诱导期咳嗽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全麻诱导以及维持期间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对循环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Z计分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POCD组和NPOCD组。记录术前1 d、术后1、3 d血清中NLR的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点血清NLR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7 d发生POCD患者22例(22%)。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 d两组NLR明显升高(P<0.05)。术后1、3 d POCD组血清NLR明显高于NPOCD组(P<0.05)。术后3 d血清中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最佳界值为6.986,预测POCD发生的AUC为0.818(95%CI 0.728~0.8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5%和68.2%,高于术后1 d NLR的AUC为0.799(95%CI 0.707~0.872)。结论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 d NLR对术后7 d POCD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血清中NLR的升高可能与术后POCD的发生相关,术后NLR升高是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