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的南京市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5
1
作者 浦亚楼 孟爱凤 +5 位作者 智晓旭 董高悦 刘艳 王鹏程 路莉静 汤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4375-4380,共6页
背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之下,维护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质量已成为必然趋势,着力开展肿瘤患者居家护理专项服务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还尚未见针对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的研究工具。目的编制南京... 背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之下,维护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质量已成为必然趋势,着力开展肿瘤患者居家护理专项服务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还尚未见针对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的研究工具。目的编制南京市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复习、患者质性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筛选问卷条目。201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社区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内从事肿瘤居家方面工作的专家25例作为函询对象,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统计分析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协调系数;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日间病房35例肿瘤患者为预调查对象,对自制南京市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的维度和条目进行预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测试。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为92.0%、10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84;协调系数分别为0.236、0.056;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03,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61;最终问卷包括教育指导类、辅助监测类、生活护理类、专业护理类、心理疏导类、饮食营养类、舒缓安宁类7个维度,共43个条目。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南京市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可靠性高、信效度较好,可作为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德尔菲技术 家庭护理 卫生服务需求 问卷调查 信度 效度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医院新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及其与逆境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珠月 陆宁宁 +3 位作者 张柳柳 徐菁莉 邾萍 程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9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新护士的逆境商及转型冲击现状,分析其逆境商对转型冲击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133名新护士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逆境商量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新护士的逆境商及转型冲击现状,分析其逆境商对转型冲击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133名新护士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逆境商量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调查。结果:新护士的逆境商总分为(129.64±8.95)分,转型冲击总分为(91.50±7.38)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学历、逆境商的归因和延伸维度是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结论:新护士的逆境商、转型冲击均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进行挫折情景模拟训练及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助其尽快完成角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肿瘤医院 逆境商 转型冲击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C5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恩伟(综述) 任斌辉(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小脑锌指蛋白5(ZIC5)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作为一种转录因子或辅助因子介导基因的转录调控,在人体的神经系统发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ZIC5在许多肿瘤中的表达出现异常增高,且介导肿瘤的发展进程,这其中包括肿瘤的... 小脑锌指蛋白5(ZIC5)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作为一种转录因子或辅助因子介导基因的转录调控,在人体的神经系统发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ZIC5在许多肿瘤中的表达出现异常增高,且介导肿瘤的发展进程,这其中包括肿瘤的增殖与侵袭等。因此,掌握ZIC5在肿瘤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其内在机制,对开发针对肿瘤的新型药物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文章主要就ZIC5在肿瘤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小脑锌指蛋白5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
4
作者 韦璐 王金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8-1145,共8页
卵巢癌(OC)最初诊断时常因广泛转移而被诊断为晚期,预后极差。肿瘤转移常分阶段发生,在宏观肿瘤细胞侵袭之前形成转移前生态位(PMN),以支持随后肿瘤细胞的定植生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来源、表型和功能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作为肿... 卵巢癌(OC)最初诊断时常因广泛转移而被诊断为晚期,预后极差。肿瘤转移常分阶段发生,在宏观肿瘤细胞侵袭之前形成转移前生态位(PMN),以支持随后肿瘤细胞的定植生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来源、表型和功能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最富有的成分之一,TAM可通过促进OC转移的器官嗜性、介导免疫抑制、代谢重编程、促血管生成及诱导癌细胞干性获得来促进PMN的形成,从而在OC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OC)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转移前生态位(PMN) 肿瘤微环境(TME)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冰 张柳柳 +2 位作者 郭永安 钱琪杰 吴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3,I000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超参数调优的线性支持向量分类(Linear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LSVC)、最近质心(Nearest Centroid,NC)、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ive Bayes,MNB)、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癌痛的诊断辨证模型。运用五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及AUC值。结果癌痛中医四诊信息为输入变量共72项,输出变量为癌痛中医证型共6项。6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均在0.89以上,AUC值达0.94以上;其中NC模型的准确率、查准率与查全率最高,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score分别为0.978、0.980、0.978、0.977,AUC值达0.986,均高于其他算法模型,其参数的中医解释基本符合中医诊断原理。结论基于NC算法模型建立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能力,可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开展癌痛中医智能辨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癌痛 中医辨证模型 医案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汤的方药用量和临证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永明 李志鹏 +2 位作者 许楠 程赟 周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96,共4页
麻黄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方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典型方证为:恶寒无汗、头疼身痛、脉浮紧。麻黄去根节,无需去茎节。桂枝、肉桂可单用也可合用。光杏仁用时捣碎,药力易煮出。《伤寒论》中炙甘草可能... 麻黄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方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典型方证为:恶寒无汗、头疼身痛、脉浮紧。麻黄去根节,无需去茎节。桂枝、肉桂可单用也可合用。光杏仁用时捣碎,药力易煮出。《伤寒论》中炙甘草可能是现代中药饮片生甘草。麻黄汤原方的剂量折算当是:一两约为15.6 g。然而,麻黄量大易致心慌、大汗、失眠等不良反应。若一两按5 g折算,则剂量为:麻黄15 g,桂枝10 g,杏仁7.5 g,甘草5 g,亦可发汗解表。麻黄汤治疗风寒感冒,可加减化裁,大人、小儿、妇女、老人皆可用。药证相对、方证相应,掌握麻黄汤方证和量效关系,是安全有效使用麻黄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方证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团队安宁疗护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羊波 赵云 +2 位作者 孟爱凤 王叶苹 孙艳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将82例进入安宁疗护期的晚期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连续...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将82例进入安宁疗护期的晚期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多学科护理团队实施安宁疗护。连续干预2周后使用McGill生存质量量表(MQOL)、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终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及临终护理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多学科护理团队对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升临终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多学科协作 安宁疗护 临终护理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茜 施如春 +8 位作者 孟爱凤 江定飚 刘春丽 茅静 杨杨 朱文博 徐铭 朱莺 徐德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0-53,65,共5页
目的研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并探讨其应用于居家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77例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居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9例和干预组3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利用基于微... 目的研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并探讨其应用于居家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77例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居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9例和干预组3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利用基于微信小程序研发的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进行随访干预。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输液港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居家护理平台 微信小程序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肿瘤患者不同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施如春 智晓旭 +3 位作者 孟爱凤 韩静 陈传英 潘梦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居家期间携带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门诊维护的17751例携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堵管原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751例肿瘤患者发生堵管共3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居家期间携带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门诊维护的17751例携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堵管原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751例肿瘤患者发生堵管共319例,堵管率1.8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留置时间、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与堵管有关(P<0.05,P<0.01)。结论居家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与患者性别、导管类型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关注高危人群,做好居家健康指导,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同时,加强专业培训,延伸居家护理服务,降低堵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堵管 居家护理 导管留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高表达LncRNA ZEB1-AS1促进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功能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昊 方攀奇 +5 位作者 刘桐言 马志飞 韩忱成 王思炜 尹荣 许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0-686,共7页
目的当前关于ZEB1-AS1对肺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文中研究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ZEB1-AS1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RT-PCR检测ZEB1-AS1在肺腺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 目的当前关于ZEB1-AS1对肺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文中研究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ZEB1-AS1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RT-PCR检测ZEB1-AS1在肺腺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肺腺癌细胞系,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CAFs)以及配对的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构建ZEB1-AS1低表达CAF细胞系。通过血管生成实验和A549细胞侵袭迁移实验研究CAFs中的ZEB1-AS1对HUVEC血管形成的影响和对肺腺癌浸润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实验(ELISA)测定沉默ZEB1-AS1CAFs中可能的血管相关性细胞因子,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ZEB1-AS1在血管生成调节方面的机制。结果LncRNAZEB1-AS1在肿瘤组织和CAFs中高表达(24.89±19.11),在正常组织和肺腺癌细胞系中低表达(7.09±6.95)。在CAFs中沉默ZEB1-AS1能够抑制HUVEC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的侵袭迁移;并且沉默ZEB1-AS1 CAFs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分泌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以及统计学分析显示,ZEB1-AS1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05-3p从而促进VEGFA的分泌。结论LncRNA ZEB1-AS1是CAFs高表达的肿瘤血管形成相关的lncRNA,抑制ZEB1-AS1能够抑制HUVEC的血管形成和A549的侵袭转移。ZEB1-AS1可能是肺腺癌潜在的预后标志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LncRNA ZEB1-AS1 血管形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iR-505-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右侧管腔引导插管对气管插管定位的影响
11
作者 金如意 包沁雨 +3 位作者 顾连兵 谭婧 朱秀秀 王丽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右侧管腔引导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行胸腔镜右侧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8~79岁,BMI 18.5~28.0 kg/m^(2),ASA...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右侧管腔引导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行胸腔镜右侧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8~79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引导插管组(R组)和盲法插管组(C组),每组30例。在DLT主套囊通过声门后,R组将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置入,至观察到气管隆突,在FOB直视下调整导管尖端进入左主支气管并确定蓝套囊位置;C组采用传统盲插法进行插管,再用FOB完成定位。记录从插管启口至可视喉镜观察到会厌的时间(OMT)、开始插管到气管主套囊通过声门的时间(INT)、DLT继续下行至定位完成的时间(LOT),并计算总插管时间(TOT)。记录插管次数、一次插管成功例数。记录入室时、插管后1、3、5 min的HR、SBP和DBP。记录插管后气管损伤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术后4 d内声音嘶哑、咽喉痛和吞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气管损伤评分、气管隆突损伤率、术后第1天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OMT、INT、LOT、TOT、入室时、插管后1、3、5 min的HR、SBP和DBP、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盲法插管比较,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引导下的双腔管插管定位,可减少插管定位操作步骤,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气道损伤,降低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杭菁 程芳 吴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44,共4页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为开展症状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乳腺癌患者化疗症状测评量表对接受化疗的38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结果,...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为开展症状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乳腺癌患者化疗症状测评量表对接受化疗的38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结果,判定症状群的前哨症状。结果 主要存在5个症状群,分别为消化道症状群(5个症状)、情感症状群(4个症状)、躯体症状群(5个症状)、疼痛症状群(2个症状)、体象症状群(2个症状);食欲下降是消化道症状群的前哨症状,情绪低落是情感症状群的前哨症状,性欲降低是躯体症状群的前哨症状,头痛是疼痛症状群的前哨症状,体象症状群没有前哨症状。结论 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存在症状群及相应的前哨症状。将前哨症状作为症状群的护理预警信号,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案,预防与减缓症状群的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间歇期 症状群 前哨症状 护理干预 症状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寄生抗肿瘤有效成份提取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超 郑马庆 +5 位作者 刘媛 陈群英 陈妍 黄新恩 许潇月 沈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3-1315,1396,共4页
目的 :从槲寄生中分离、提取抗肿瘤有效组份,并观察该组份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提取分离方法,利用槲寄生生物碱不同酸碱度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离提取槲寄生不同组份;将槲寄生不同组份溶解并制成系列浓度的溶液... 目的 :从槲寄生中分离、提取抗肿瘤有效组份,并观察该组份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提取分离方法,利用槲寄生生物碱不同酸碱度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离提取槲寄生不同组份;将槲寄生不同组份溶解并制成系列浓度的溶液后,加入到乳腺癌细胞中,观察该系列组份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经典提取分离法得到5个组份,利用生物碱不同酸碱度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分离并纯化后,得到5个组份。这10个组份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组份5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以及MDA-MB-435的IC50分别为3.24、4.80μg/m L。结论:槲寄生系列提取组份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组份5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寄生 乳腺细胞系 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RF1在表观遗传调控和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桂珍 严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中控制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方式。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与细胞生长有关的核蛋白基因,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核心蛋白",是连接DNA甲...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中控制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方式。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与细胞生长有关的核蛋白基因,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核心蛋白",是连接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重要纽带,可以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域识别表观遗传学标记并结合相应的催化酶,保证表观遗传标记从母细胞稳定遗传到子细胞。研究表明,UHRF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本文重点介绍UHRF1调控表观遗传标记的分子机制,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以及其在肿瘤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调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外周血相关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15
作者 付书磊 温少迪 +3 位作者 张佳强 杜晓月 李茹 沈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然而,由于部分原发组织难以获取及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因素,部分患者无...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然而,由于部分原发组织难以获取及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因素,部分患者无法进行传统基因检测。本研究旨在利用非侵入性的外周血指标,建立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模型,探索NSCLC中与EGFR突变状态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评估其在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6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26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指标,将有完整随访数据的175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外周血指标构建ML模型,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对血液特征进行聚类,使用互信息法进行特征筛选,并设计基于Shapley值的集成学习算法,计算每个特征对于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基于Shapley值的可解释ML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分析,筛选出前10个贡献度最高的指标,分别为:病理类型、磷、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钾、总胆红素、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总胆固醇。本研究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0。此外,低血钠及病理类型为鳞癌组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可解释的模型为NSCLC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提供了新方法,这对无法进行基因检测的患者的诊疗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及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高婧婧 宗丹 +2 位作者 徐婧姝 何依月 何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3-972,共10页
目的:分析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与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对非高发地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以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江苏... 目的:分析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与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对非高发地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以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认的171例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化疗为联合治疗组,PD-1抑制剂+化疗为非联合治疗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卡方检验用于基线特征、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FS相关预后因素并绘制森林图。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1.7(2.8~61.8)个月。联合治疗组的ORR(69.1%)显著优于非联合治疗组(49.5%)(P=0.011);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28.9个月,非联合治疗组为14.2个月(P=0.025);两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在年轻(≤50岁)、治疗前无贫血及肝转移、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阳性、既往未接受免疫治疗且治疗线数≥2的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生存优势(P <0.05)。另外,除皮疹和贫血外,两组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治疗在非高发区年轻、治疗前无贫血及肝转移、EBV-DNA阳性且一线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复发 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轩 王欣 +4 位作者 孙静峰 夏兵祥 袁振华 郑苏文 张业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先探索白介素-16(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 目的:先探索白介素-16(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肿瘤例数1 678;对照例数2 417),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6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rs11556218(G vs.T:OR=1.41,95%CI 1.13~1.77;GG vs.TT:OR=1.21,95%CI 0.89~1.64;GT vs.TT:OR=1.65,95%CI 1.42~1.91;GG/GT vs.TT:OR=1.60,95%CI 1.39~1.85;GG vs.TT/TG:OR=0.93,95%CI 0.70~1.24);rs4072111(T vs.C:OR=1.00,95%CI 0.88~1.13;TT vs.CC:OR=1.04,95%CI0.72~1.49;CT vs.CC:OR=0.97,95%CI 0.84~1.13;TT/TC vs.CC:OR=0.98,95%CI 0.85~1.14;TT vs.CC/CT:OR=1.06,95%CI 0.74~1.51);rs4778889(C vs.T:OR=1.04,95%CI 0.80~1.35;CC vs.TT:OR=0.77,95%CI 0.49~1.22;CT vs.TT:OR=0.95,95%CI 0.77~1.18;CC/CT vs.TT:OR=0.93,95%CI 0.75~1.16;CC vs.CT/TT:OR=0.75,95%CI 0.55~1.02)。通过肿瘤类型的分层分析,在IL-16 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与TT相比较,GT或GG/GT能增加鼻咽癌(OR=1.74,95%CI 1.28~2.37;OR=1.73,95%CI 1.28~2.34)和结直肠癌(OR=1.86,95%CI 1.49~2.32;OR=1.76,95%CI 1.41~2.18)的风险。结论:IL-16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GT或GG/GT基因型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6 基因多态性 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形体管理专家共识
18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分会 +26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白丽晓 陈婕君 陈越 程芳 方群英 葛胜燕 何英煜 胡元萍 金自卫 李琦 刘春芳 刘雅清 刘叶 彭昕 裘佳佳 任海玲 宋淑芬 王微丽 夏莹 徐洁慧 严云丽 杨瑒 尤渺宁 俞新燕 张男 张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71,共14页
随着形体管理在乳腺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日渐重要,也鉴于新的医学和护理证据的不断累积,需要对乳腺癌患者形体管理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更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分会和中国抗... 随着形体管理在乳腺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日渐重要,也鉴于新的医学和护理证据的不断累积,需要对乳腺癌患者形体管理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更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召集乳腺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护理管理等领域的护理专家,共同商讨制定了《乳腺癌患者形体管理专家共识》。共识对手术相关形体、综合治疗相关形体以及其他相关形体管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期为各乳腺专科领域人员进行患者形体管理提供同质化建议,提高照护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形体 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肿瘤患者医患共同决策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9
19
作者 项进 张特 尹荣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2期20-21,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肺癌则是目前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肺癌则是目前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恶性肿瘤是特殊的疾病,其临床决策过程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也需要多次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笔者将结合自身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与临床肿瘤患者的沟通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共同决策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缓解后全身复发1例
20
作者 沈艺雯 吴楠 +1 位作者 徐以轩 吴剑秋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2019年8月出现视物不清。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右侧脑室体部及左侧小脑绒球多发占位,见图1。2019年9月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CD79a(3+)、... 患者男性,53岁。2019年8月出现视物不清。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右侧脑室体部及左侧小脑绒球多发占位,见图1。2019年9月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CD79a(3+)、CD20(3+)、C-MYC(30%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复发 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