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包括组织学上与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智丹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8-1248,共1页
作者报道了18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此瘤是一种具有多种组织学特征的罕见肿瘤,有关该肿瘤少见的组织学特征以及与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EF)的关系还不清楚。18例LGFMS中男性9名,女性9名(男女比例为1∶1),年龄10~69岁... 作者报道了18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此瘤是一种具有多种组织学特征的罕见肿瘤,有关该肿瘤少见的组织学特征以及与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EF)的关系还不清楚。18例LGFMS中男性9名,女性9名(男女比例为1∶1),年龄10~69岁,平均32.5岁。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8例,或44.4%)。11例记录肿瘤大小的病例中,肿瘤大小为2~22cm,平均9.9cm。组织学上,大多数病例(16例,88.8%)显示出LGFMS的“经典”的特征,即肿瘤细胞呈椭圆形至圆形,排列成漩涡状,黏液样与胶原性区域交替,伴有弓形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 组织学特征 病理分析 临床 罕见肿瘤 肿瘤大小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文斌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关键词 黑色素瘤 促纤维增生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国庆 孙昊 +1 位作者 徐晓军 张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胃炎(C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52例老年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结果:内镜下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NAG)225例,萎缩性胃炎(CAG)127例。与病理诊...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胃炎(C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52例老年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结果:内镜下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NAG)225例,萎缩性胃炎(CAG)127例。与病理诊断比较,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98.67%,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66.93%。多项内镜表现同时存在对病理诊断的相关性(85.50%)显著提高。结论: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可信度较高,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缺乏足够的相关性,但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多项内镜表现同时存在时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目前内镜下的诊断尚不能替代黏膜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内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48
4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生物学行为 HER-2 组织学分级 转移方式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和长期随访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0-1180,共1页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该肿瘤虽具有良性的组织学形态和非常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却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典型组织学特征的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诊断并不困难,但该肿瘤的全部的组织学谱系和生物学行为还不...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该肿瘤虽具有良性的组织学形态和非常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却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典型组织学特征的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诊断并不困难,但该肿瘤的全部的组织学谱系和生物学行为还不清楚。作者收集了33例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病例,且所有病例均至少有5年的随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长期随访 病理分析 软组织肿瘤 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形态 临床 组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肾瘤和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3,共1页
关键词 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囊性肾瘤 特征比较 囊性肾细胞癌 肾脏肿瘤 囊性病变 肾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晓军 孙苏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25-3526,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等。肿块平均直径3.6(0.8~7.4)cm。组织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等。肿块平均直径3.6(0.8~7.4)cm。组织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CD117阳性11例(100%),CD34阳性8例(73%)。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前切除术(Dixon)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2例,局部切除术3例,切除活检1例。除1例术后死于肝转移外,其余病例已健康存活4个月~10年。结论:直肠间质瘤少见,生物学行为常表现为恶性,应首选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病理学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胰腺内分泌肿瘤中KIT和CK19的研究而提议的组织病理学分级系统
8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0-750,共1页
胰腺内分泌肿瘤(PEN)很难单独使用组织学特征来预测。正如许多内分泌肿瘤一样,PEN的恶性行为最可靠的证据是转移和邻近器官的肉眼侵犯。
关键词 胰腺内分泌肿瘤 组织病理学 分级系统 CK19 KIT 组织学特征 邻近器官 恶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与EML4-ALK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菡 孙苏安 +2 位作者 刘海燕 刘文杰 黄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19-212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213例,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RT-PCR法检...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213例,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RT-PCR法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为25.35%,女性、腺癌、非吸烟患者突变率显著较高(P<0.05)。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率为2.82%,女性、腺癌、60岁以下非吸烟人群突变率显著较高(P<0.05)。未发现两个基因共同突变的病例。结论 NSCLC患者存在EGFR基因、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均以女性、腺癌、非吸烟者表达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的小管状囊性癌: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Yang X J Zhou M +1 位作者 Hes O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 管状型 分子学特征 囊性癌 集合管癌 肾脏 组织学特征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微小浸润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104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Nara S Shimada K +1 位作者 Kosuge T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病理分析 肿瘤临床 腺癌 浸润型 浸润性 WHO分类 5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异位骨化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亚平 杨小兵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3-1335,1339,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异位骨化(heterotopic mesenteric ossification,HM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HMO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2例均为男性,有近期腹部手术史,临床表现为急... 目的探讨肠系膜异位骨化(heterotopic mesenteric ossification,HM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HMO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2例均为男性,有近期腹部手术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肠梗阻。大体形态为肠管纤维性粘连,肠系膜僵硬斑块。镜下见HMO与骨化性肌炎区带生长模式非常相似,骨样组织、软骨组织、(肌)纤维母细胞无恶性细胞学特征,常伴脂肪坏死及炎症反应发生。免疫标记梭形细胞Ki-67增殖指数低,脂肪坏死中散在CD68阳性的组织细胞。结论 HMO属于少见的假肉瘤样反应性病变,应重点与骨外骨肉瘤鉴别。HMO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具有特征性,两者密切结合并辅以免疫组化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假肉瘤样病变 骨化性肌炎 肠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0在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表达及在区分皮肤转移性肾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Bahrami S Malone J C +1 位作者 Lear S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3-683,共1页
关键词 皮肤附属器肿瘤 转移性肾细胞癌 CD10 鉴别诊断 潜在作用 原发性恶性肿瘤 皮脂腺分化 皮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Nup10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秋 石永利 +3 位作者 林波 王海啸 张晓 季润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0-585,共6页
目的:检测Nup10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Ualcan数据库和实时定量PCR观察Nup107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结肠癌患者2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检测Nup10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Ualcan数据库和实时定量PCR观察Nup107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结肠癌患者2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up107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Nup10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初步探讨Nup107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Nup107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Nup107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4)、淋巴结转移(P=0.002)、远处转移(P=0.007)、AJCC分期(P=0.003)、Ki67表达(P=0.001)显著相关;Nup107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Nup107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P<0.001)。Nup107在结肠癌中可能参与基础转录因子、错配修复、同源重组、核糖体、剪接体、RNA降解等途径。结论:Nup10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为结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p107 结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10例临床病理分析和建议的风险评估模型
15
作者 Demicco E G Park M S +2 位作者 Araujo D M 田智丹(摘译) 黄文斌(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05,共1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代表了一种间叶性肿瘤的谱系,包括之前被称为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肿瘤。典型的SFT是由大量多形性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呈随意或短束状排列。2002年WHO分类将其归类为中间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很少发生转移)。...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代表了一种间叶性肿瘤的谱系,包括之前被称为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肿瘤。典型的SFT是由大量多形性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呈随意或短束状排列。2002年WHO分类将其归类为中间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很少发生转移)。然而,众所周知SFT的临床行为较难预测,无统一的恶性标准,无免疫组化和分子标记指导预后。鲜有报道分析大量原发性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适当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行为 评估模型 病理分析 血管外皮细胞瘤 风险 临床病理特征 间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谱系的病理分类和临床生物学行为
16
作者 Tang L H Shia J +2 位作者 Soslow R A 杨小兵(摘译) 黄文斌(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临床生物学行为 病理分类 神经内分泌分化 神经内分泌细胞 低分化腺癌 谱系 病理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胃肠道间质瘤分子和临床病理学特征
17
作者 Rossi S Gasparotto D +1 位作者 Toffolatti L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3,共1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虽然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但其发病率约为0.0014%,其中小于1 cm(微小GIST)可见于20%~30%老年人中。这些微小GIST是否代表着GIST的癌前病变尚不清楚。作者收集了170例肿瘤直径≤2 cm的GIST,分析了它们的... 胃肠道间质瘤(GIST)虽然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但其发病率约为0.0014%,其中小于1 cm(微小GIST)可见于20%~30%老年人中。这些微小GIST是否代表着GIST的癌前病变尚不清楚。作者收集了170例肿瘤直径≤2 cm的GIST,分析了它们的免疫组化特征、分子生物学改变、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随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学特征 胃肠道间质瘤 分子生物学 GIST 间叶性肿瘤 癌前病变 肿瘤直径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黏液性肿瘤:116例临床病理研究和预测复发的因子分析
18
作者 Pai R K Beck A H +1 位作者 Norton J A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黏液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测复发 阑尾 因子分析 腹膜假黏液瘤 单因素分析 结构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透明细胞肉瘤:12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及与皮肤黑色素瘤的鉴别
19
作者 Hantschke M Mentzel T +1 位作者 Rutten A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特点 透明细胞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免疫组化 生物学分析 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中HPV L1蛋白和p16的表达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俐 黄文斌 +4 位作者 黄悦 赵有财 杨小兵 王劲松 赵建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HPV L1蛋白和p16在子宫颈各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宫颈病变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各种子宫颈病变(CIN1级18例、CIN2级9例、CIN3级8例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中HPV L1蛋白和p16的表达。结果H... 目的研究HPV L1蛋白和p16在子宫颈各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宫颈病变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各种子宫颈病变(CIN1级18例、CIN2级9例、CIN3级8例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中HPV L1蛋白和p16的表达。结果HPV L1蛋白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26.8%。其中HPV L1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44.4%,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无表达。p16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68.3%,其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77.8%,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表达阳性。100%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p16+/HPV L1-,而61.1%CIN1中为p16-/HPV L1+或p16-/HPV L1-。结论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L1阳性表达率降低而p16阳性表达率增高。p16+/HPV L1-提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有进展的可能,而p16-/HPV L1+和p16-/HPV L1-可能为无进展的或潜在消退的子宫颈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上皮内瘤变 HPV L1蛋白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