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瑞博思在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向阳 井清源 张泰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寻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药物。方法随机选择肝胆术后病人86例,服药组服用普瑞博思(cisapridi),对照组不用药,通过多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验证。结果服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及消失时间... 目的探寻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药物。方法随机选择肝胆术后病人86例,服药组服用普瑞博思(cisapridi),对照组不用药,通过多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验证。结果服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及消失时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胃电图的结果亦得以论证。结论普瑞博思为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博思 胃肠功能恢复 肝胆外科手术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晓军 孙苏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25-3526,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等。肿块平均直径3.6(0.8~7.4)cm。组织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等。肿块平均直径3.6(0.8~7.4)cm。组织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CD117阳性11例(100%),CD34阳性8例(73%)。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前切除术(Dixon)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2例,局部切除术3例,切除活检1例。除1例术后死于肝转移外,其余病例已健康存活4个月~10年。结论:直肠间质瘤少见,生物学行为常表现为恶性,应首选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病理学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陆健 李克 +3 位作者 卞建民 钱晓峰 蔡永东 姚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OPN的表达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OPN的表达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的检测,用Weidner法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OPN高表达和肝癌早期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03)。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OP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和肿瘤包膜不完整(P=0.03)、感染HBV(P=0.03)和发生早期转移、复发(P=0.018)显著相关;OPN和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OP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OPN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OPN与包膜是否完整、感染HBV和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和VEGF、MVD的表达显著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骨桥蛋白 转移 MVD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1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倪绍忠 佴永军 +1 位作者 刘子君 时开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的16例患者。结果:本组合并创伤性胰腺炎16例,脾破裂2例,胃穿孔1例,横结肠周围血肿及系膜断裂1例,均经... 目的:探讨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上腹部顶击致十二指肠破裂的16例患者。结果:本组合并创伤性胰腺炎16例,脾破裂2例,胃穿孔1例,横结肠周围血肿及系膜断裂1例,均经治疗后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破裂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40例对肺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宁 曹红勇 +2 位作者 时开网 卞建民 井清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胆囊切除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义生 张泰臻 +5 位作者 王书奎 林惠华 唐天勋 袁爱华 王和明 陈志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直接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淋巴化疗组):术前经内镜胃粘膜下注射,加手术时胃浆膜下及腹膜内注射化疗药与活性碳的混悬液;对照组(血液化疗组):术前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的水溶液,用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研究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直接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淋巴化疗组):术前经内镜胃粘膜下注射,加手术时胃浆膜下及腹膜内注射化疗药与活性碳的混悬液;对照组(血液化疗组):术前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的水溶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后的胃癌组织及化疗后的转移淋巴结。结果:淋巴化疗后,检测术后阳性淋巴结,其SPF(S期细胞比例)、APO(细胞凋亡)发生率及bcl-2表达与动脉灌注化疗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经血液途径给药的化疗对淋巴系统转移灶作用甚微,而淋巴化疗能促进淋巴系统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对淋巴转移灶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活性碳 淋巴化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磊 井清源 +4 位作者 卞建民 时开网 王书奎 樊克武 戴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 :研究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和以尿激酶溶栓 ,改善微循环后对小鼠MODS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 2 5 %酵母多糖A与液体石蜡混悬液 0 .0 4ml/ g腹腔内单次注射法制备小鼠MODS动物模型... 目的 :研究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和以尿激酶溶栓 ,改善微循环后对小鼠MODS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 2 5 %酵母多糖A与液体石蜡混悬液 0 .0 4ml/ g腹腔内单次注射法制备小鼠MODS动物模型后 ,对实验组给予每天肌肉注射尿激酶 10U/g ,观察其对动物的生存率、体重变化、各时相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尿激酶可明显提高MODS小鼠的存活率 (6 7%∶10 % ,P =0 .0 10 ) ;降低器官病理改变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P =0 .0 2 4) ;维持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IL) 8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而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但尿激酶对细胞因子水平无直接影响。结论 :器官局部微血栓形成在MODS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一种“接力棒样”作用 ,尿激酶可以通过其有效的溶栓作用阻断MODS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微血栓 细胞因子 病理学 干预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体内直接注射白介素2质粒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 被引量:6
8
作者 金晓凌 井清源 王炳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研究瘤体内直接注射白介素2质粒/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方法:将小鼠白介素2表达质粒(VR1110)与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按适当比例混合而形成复合物(VR1110/Transfectam)。通过瘤体内直接注射此复合物治疗小鼠... 目的:研究瘤体内直接注射白介素2质粒/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方法:将小鼠白介素2表达质粒(VR1110)与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按适当比例混合而形成复合物(VR1110/Transfectam)。通过瘤体内直接注射此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模型,并和卡介苗(BCG)的治疗相比较。结果:瘤体内注射VR1110/Transfectam后,可在肿瘤组织中检测到小鼠IL-2mRNA的表达。VR1110/Transfectam治疗组以及VR1110/Transfectam/BCG治疗组肿瘤生长较其它组明显减慢,均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P<0.05),但二者相差不明显。结论:瘤体内直接注射VR1110/Transfectam复合物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明显,效果优于卡介苗,且方法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治疗 脂质体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0通过抑制PLK1提高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东正 魏尉 +3 位作者 安勇 顾荣民 文旭 李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在胰腺癌治疗中,吉西他滨的化疗耐受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文中探讨miR-100对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00对PLK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试验验... 目的在胰腺癌治疗中,吉西他滨的化疗耐受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文中探讨miR-100对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00对PLK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试验验证PLK1是miR-100的靶基因。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00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PCR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0能够降低PLK1基因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0能够使PLKA1蛋白表达降低。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miR-100能够显著降低PLK1-3'-UTR质粒的荧光素活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0能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miR-100能提高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miR-100抑制PLK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0 PLK1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江滨 卞建民 樊克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8-510,F00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E1,PGE1)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实验组为PGE1处理组。每组...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E1,PGE1)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实验组为PGE1处理组。每组分别随机取6只于缺血前、肝脏再灌注后30min、2h、6h、12h、24h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ALP)水平和相应时点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及肝细胞中NF鄄κB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缺血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在再灌注的相应时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损伤明显减轻;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而NF鄄κB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PGE1可升高肝细胞内NF鄄κB的表达,且可以抗大鼠肝脏I/R损伤时肝细胞凋亡;PGE1可能通过升高肝细胞内NF鄄κB的表达而起到抗大鼠肝脏I/R损伤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小切口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腔镜辅助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5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红勇 王小平 +2 位作者 马勇 江滨 马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小切口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5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锁骨下小切口2-3cm,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腔镜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结果15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80... 目的探讨锁骨下小切口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5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锁骨下小切口2-3cm,经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腔镜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结果15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0ml,无并发症。术后3-4d出院。15例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锁骨下小切口胸锁乳突肌颈前肌间隙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部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学东 甄林林 施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2例乳腺肿瘤术后假体植入和自体组织移植即刻乳房再造的经验,介绍乳房再造的安全性以及病例选择和手术方法。结果:12例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应用假体植入即刻乳房再造8例,背阔肌肌皮...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2例乳腺肿瘤术后假体植入和自体组织移植即刻乳房再造的经验,介绍乳房再造的安全性以及病例选择和手术方法。结果:12例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应用假体植入即刻乳房再造8例,背阔肌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4例(其中联合假体植入1例)。病理结果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伴局灶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乳腺癌9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放疗2例,内分泌治疗5例。随访时间1~18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再造乳房效果满意。结论:乳腺肿瘤术后即刻乳房再造能兼顾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 肌皮瓣转移 乳房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手术与非手术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坤兴 时开网 +1 位作者 卞建明 刘子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7,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tu8988/5-Fu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厚斌 时开网 杨士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2,共6页
目的:建立人胰腺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细胞株Patu8988/5-Fu,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5-Fu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法诱导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10个月建立获得性Patu8988/5-Fu多药耐药细... 目的:建立人胰腺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细胞株Patu8988/5-Fu,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5-Fu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法诱导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10个月建立获得性Patu8988/5-Fu多药耐药细胞株,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法分析Patu8988/5-Fu耐药谱;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分析亲子代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情况;罗丹明外排实验检测Patu8988/5-Fu细胞膜上的P-糖蛋白(P-gp)泵功能;Annexin V-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种细胞株在受到5-Fu作用后的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人胰腺癌Patu8988/5-Fu多药耐药细胞株模型。与亲本细胞株Patu8988相比,Patu8988/5-Fu在形态学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对5-Fu、阿霉素(ADM)和吉西他滨(GEM)的耐药指数分别达到36.98(P<0.01)、2.76(P<0.05)和2.42(P<0.01);与亲本细胞株相比生长速度变慢,倍增时间延长(P<0.01);G0/G1期细胞分布比率略增多,而S期比率显著减少(P<0.01),G2/M期比率明显增加(P<0.05)。HIF-1α(P<0.01)、MDR1 mRNA(P<0.05)的表达亦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Patu8988。罗丹明在耐药细胞株内的积聚量低于亲本细胞株(P<0.01);在不同浓度梯度的5-Fu作用下Patu8988/5-Fu的凋亡率都较亲本细胞低(P<0.01)。结论:利用体外浓度梯度倍增法建立了稳定传代的人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tu8988/5-Fu。HIF-1α介导的凋亡耐受和通过上调主要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Patu8988/5-Fu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多药耐药 5-氟尿嘧啶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Ⅵ区淋巴结清扫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小平 时开网 杨士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旁淋巴链完整切除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分析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手术方式、转移及并发症的发生,评价喉返神经旁淋巴链的临床意义。结果:喉返神经旁淋巴链完整切...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旁淋巴链完整切除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分析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手术方式、转移及并发症的发生,评价喉返神经旁淋巴链的临床意义。结果:喉返神经旁淋巴链完整切除组的二次颈部淋巴洁清扫发生率低于未完整切除组,而改变术式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喉返神经旁淋巴链完整切除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特别是中心区有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 喉返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脾切除11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红勇 马永 章文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85-786,共2页
目的 探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 vessel sealing system,LVSS)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年8月~2006年9月,使用LVSS行LS 11例.LVSS离断脾结肠韧带及脾胃韧带,在胰尾... 目的 探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 vessel sealing system,LVSS)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年8月~2006年9月,使用LVSS行LS 11例.LVSS离断脾结肠韧带及脾胃韧带,在胰尾上缘分出脾动脉,可吸收夹夹闭,在近脾门处LVSS离断脾蒂. 结果 10例LS获成功,其中9例完全应用LVSS完成手术;1例因脾蒂分离困难,应用Endo-GIA离断脾蒂.1例因脾脏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50 min, 平均110 min;出血量80~400 ml. 无术后大出血、胰漏、胃漏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LS应用LVSS有安全、止血可靠、体内无异物存留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系统 腹腔镜脾切除术 脾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果糖与葡萄糖注射液对术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文溪 时开网 朱永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对果糖与葡萄糖注射液在术后应激状况下缓解高血糖反应并提供热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与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在124例外科术后患者中,随机分成两组,连续3天每天各给予10%果糖注射液或... 目的:对果糖与葡萄糖注射液在术后应激状况下缓解高血糖反应并提供热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与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在124例外科术后患者中,随机分成两组,连续3天每天各给予10%果糖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750ml静脉滴注,比较两种碳水化合物输注液对机体糖代谢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实验组(64例)在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后,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对照组(60例)给予10%果糖注射液,血糖水平较前无明显升高,输注果糖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输注葡萄糖液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后血胰岛素显著增高,输注果糖注射液后血胰岛素无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3天二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果糖组与葡萄糖组分别为1.56%与1.6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后患者中应用10%果糖注射液,在补充液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能源同时可避免加剧应激后高血糖反应,对胰岛的功能影响较小,提示在手术后使用果糖注射液,可以避免应激情况下的高血糖反应与减少胰岛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葡萄糖 胰岛素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并围手术期处理26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磊 卞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1-982,共2页
目的:总结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及其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资料,修补术所用补片材料为BardComposix复合补片,术后腹部加压包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放置引流,随访1~3年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和复... 目的:总结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及其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资料,修补术所用补片材料为BardComposix复合补片,术后腹部加压包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放置引流,随访1~3年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2.4岁,术前21例有明显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合并症,术后2~3周左右患者均痊愈出院。17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3.8%)复发,经再次修补后治愈。结论: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妥善处理即可避免引起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切口疝 复合补片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猪异体胰腺移植及凋亡现象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绍忠 时开网 +2 位作者 杨坤兴 张蕴春 樊克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过程中胰腺细胞的凋亡改变。方法:以动物猪作为实验对象,配对行胰肾联合移植(SPK),观察术后移植物的凋亡现象。结果:电镜检查标本可见胰腺细胞出现凋亡,观察到凋亡小体和核固缩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细胞凋亡率为(47...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过程中胰腺细胞的凋亡改变。方法:以动物猪作为实验对象,配对行胰肾联合移植(SPK),观察术后移植物的凋亡现象。结果:电镜检查标本可见胰腺细胞出现凋亡,观察到凋亡小体和核固缩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细胞凋亡率为(47.60±1.43)%,提示早期凋亡反应。结论:胰腺移植早期可观察到胰腺细胞凋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移植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脾动脉瘤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倪绍忠 时开网 蒋俊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7-878,共2页
脾动脉瘤在内脏动脉瘤中最常见,约占内脏动脉瘤的60%,既往脾动脉瘤的治疗均以手术为主,经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报道仍较少。2005年6月~11月,作者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2例、上海中山医院3例脾动脉瘤患者进行诊治,现报道... 脾动脉瘤在内脏动脉瘤中最常见,约占内脏动脉瘤的60%,既往脾动脉瘤的治疗均以手术为主,经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报道仍较少。2005年6月~11月,作者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2例、上海中山医院3例脾动脉瘤患者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瘤 手术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