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劲 丁申 +7 位作者 王翠华 葛传生 张宝珠 吴磊 陈天丽 雷其洪 赵德育 吴美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了南京市 2个街道 0~ 14岁儿童10 10 8名。结果 :查出哮喘患儿 2 36人 ,其中儿童哮喘 2 11名 (89.40 % ) ,婴幼儿哮喘 13名 (5 .5 0 % ) ,咳嗽变异性哮喘 6名(... 目的 :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了南京市 2个街道 0~ 14岁儿童10 10 8名。结果 :查出哮喘患儿 2 36人 ,其中儿童哮喘 2 11名 (89.40 % ) ,婴幼儿哮喘 13名 (5 .5 0 % ) ,咳嗽变异性哮喘 6名(2 .5 4% ) ,曾患婴幼儿哮喘、3岁以后未再发作者 6名 (2 .5 4% ) ,总患病率为 2 .3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3.0 7%和 1.6 8%。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 ,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有 73.75 %的患者在 3岁以内起病 ,73.33%的患者有个人过敏史 ,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 18.33%和 2 1.6 7%。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占 97.92 % ,以口服及吸入为主 ,抗生素应用过多 ,占 91.2 5 %。结论 :与 10年前相比 ,本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抽样调查 儿童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7与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马丽 蒯文霞 +3 位作者 祁海啸 张荣荣 袁玉芳 赵继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8-1735,共8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治ALL患者8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对象的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治ALL患者8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对象的骨髓分离细胞中CCR7、Tim-3表达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2组CCR7、Tim-3表达差异,分析CCR7、Tim-3的表达与AL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CCR7、Tim-3对初治ALL患者的评估预测价值,分析ALL患者CCR7、Tim-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复发组CCR7与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CCR7诊断的临界值为45.97%,其对应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4.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95 CI 0.777-0.939);Tim-3诊断的临界值为53.54%,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0.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95 CI 0.792-0.947);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95 CI 0.914-0.996),对应的灵敏度86.6%,特异度78.9%(P<0.05);CCR7、Tim-3表达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数、血小板计数、中枢神经系统侵袭、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无明显相关性(P>0.05);CCR7、Tim-3高表达患者髓外浸润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T-ALL患者Tim-3高表达率(76.9%)明显高于B-ALL患者Tim-3高表达率(45.2%)(P<0.05);CCR7≥45.97%及<45.97%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9.3个月、13.6个月(P=0.004)。Tim-3≥53.54%及Tim-3<53.54%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9.1个月、13.6个月(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R7(HR=1.024,95 CI1.000-1.049)及Tim-3(HR=1.879,95 CI 1.183-2.985)水平为影响AL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诊骨髓细胞中CCR7、Tim-3表达对于疾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提升检测的灵敏度,CCR7、Tim-3高表达与OS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ALL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7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兆方 李玉红 +2 位作者 付雪梅 封志纯 杜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2-71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及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及人骨髓来源MSCs,以PBS按要求稀释供注射用;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24只,随机... 目的研究大鼠及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及人骨髓来源MSCs,以PBS按要求稀释供注射用;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氧+人MSCs组(A组)、高氧+鼠MSCs(B组)、高氧对照组(C组)三组;A、B、C三组均先将大鼠置于95%氧环境下7d后,A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人MSCs,B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鼠MSCs,C组仅注射PBS,注射后72h(13日龄)处死全部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个注射MSCs组(A、B组)RAC值显著增高,TNFα、IL-1β显著降低。A、B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新生大鼠腹腔注射人MSCs及鼠MSCs均可对高氧损伤的肺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SCs影响损伤部位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高氧 细胞因子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其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兴珍 田向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及其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间断低氧法建立大鼠HPH模型。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法舒地尔干预组。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平均颈...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及其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间断低氧法建立大鼠HPH模型。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法舒地尔干预组。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平均颈动脉压力(mC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光镜下结合图像分析进行肺血管结构重建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肺小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模型组mPAP、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WT%)、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比值(WA%)分别为(31.38±1.98)mmHg、0.47±0.03、(31.13±5.74)%、(54.93±3.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25±0.91)mmHg、0.25±0.02、(13.24±2.03)%、(31.81±3.62)%,P均<0.01;管腔面积与管总面积比值(LA%)为(45.07±3.34)%,明显低于对照组(68.20±3.62)%,P<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内皮细胞周围平滑肌细胞增生、肿胀,胶原纤维增生。②法舒地尔干预组mPAP、RVHI、WT%、WA%分别为(16.63±1.53)mmHg、0.27±0.02、(17.08±2.24)%、(37.30±3.69)%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LA%为(62.70±3.69)%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法舒地尔干预后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均明显减轻。③各组间m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9,P>0.05)。结论法舒地尔对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及肺血管结构重建具有较好的预防和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结构重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和尿转铁蛋白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洪泽 孙兴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7,8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TRF)对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其中42例不伴有肾损害,40例伴有肾损害;另以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TRF)对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其中42例不伴有肾损害,40例伴有肾损害;另以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血清Cys-C、尿TRF和放射免疫法进行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Cys-C和尿TR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伴有肾损害者升高更显著。结论:血Cys-C和尿TRF可作为反映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尿转铁蛋白 过敏性紫癜 早期肾功能损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VCAM-1、TNF-α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田向阳 孙兴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VCAM-1、TNF-α水平,对照组为15例先天性畸...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VCAM-1、TNF-α水平,对照组为15例先天性畸形需外科手术患儿。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清、脑脊液VCAM-1和TNF-α分别为(15.68±2.90)μg/L、(17.18±3.67)μg/L和(2.09±0.45)μg/L、(2.25±0.54)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4.48±1.28)μg/L、(4.17±1.12)μg/L和(0.78±0.57)μg/L、(0.79±0.3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14.38,P均<0.01);恢复期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V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7.54±1.06)μg/L、(7.72±1.22)μg/L和(0.87±0.41)μg/L、(0.96±0.35)μg/L,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3~22.21,P均<0.01);脑脊液VCAM-1、TNF-α水平与血清VCAM-1、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8、0.716,P均<0.01),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VCAM-1与TNF-α也成显著正相关(r=0.747、0.729,P均<0.01)。结论 VCAM-1、TNF-α可能参与病毒性脑炎发病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VCAM-1、TNF-α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血清、脑脊液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IL-8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田兆方 李玉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4,F002,共3页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炎性趋化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后中性粒细胞的活化、趋化、脱颗粒和吞噬过程的启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中IL-8的浓度增加,且与HIE临床分度相关[1].1999年1月~...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炎性趋化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后中性粒细胞的活化、趋化、脱颗粒和吞噬过程的启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中IL-8的浓度增加,且与HIE临床分度相关[1].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选择IL-8作为观察指标,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不同时期脑组织IL-8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白细胞介素—8 细胞浸润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文娣 祁海啸 +3 位作者 胡剑 朱从龙 高健 蒯文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58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液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DNA的含量,比...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58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液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DNA的含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p16阳性表达率为37.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P<0.05);观察组患儿p16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但肝肿大<4 cm患儿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4 cm的患儿(P<0.05),高白细胞计数与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患儿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白细胞计数与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R-ALL)患儿(P<0.05)。在观察组p16蛋白阴性表达患儿中DNA异倍体发生率(66.67%)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儿中DNA异倍体发生率(40.90%,P<0.05)。结论:p16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16蛋白缺失可能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相关,临床高危因素与p16阴性表达者DNA异倍体发生率升高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P16蛋白表达 DNA异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哮喘55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树芳 姚文江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儿童哮喘 14 1例随机分为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组 (A组 ) 5 5例 ,单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组 (B组 ) 48例 ,单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组 (C组 ) 38例 ,...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儿童哮喘 14 1例随机分为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组 (A组 ) 5 5例 ,单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组 (B组 ) 48例 ,单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组 (C组 ) 38例 ,分别治疗。沙丁胺醇雾化液与异丙托溴铵雾化液 (用量均为 0 .2 5~ 1.0 0mL)用 0 .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 2mL ,雾化吸入 ,每日 2~ 4次。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完全缓解率A组 72 .2 % ,B组 45 .8% ,C组 42 .1% ,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组 (均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治疗 小儿 哮喘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霞 项如莲 +3 位作者 胡型锑 高宝辉 陈其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37-2141,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硝酸还原酶、透射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各组患儿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血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ET-1、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血浆ET-1水平,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P<0.01);血清NO浓度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P<0.01)。②电镜下,中重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轻于中重度PH组;无PH组肺细小动脉结构改变不明显。③免疫组化显示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T-1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无PH组(P<0.01);而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NOS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无PH组(P<0.01)。结论ET-1、eNOS可能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PH的形成与肺血管结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玉兰 李善文 +1 位作者 张爱青 甘卫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凝胶图像吸光度...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凝胶图像吸光度分析系统检测蟾蜍灵刺激前后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的TNF-α及IL-1β的mRNA量;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TNF-α及IL-1β的含量。结果①LPS刺激组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28±0.13)(P<0.01);蟾蜍灵组TNF- αmRNA相对表达量(0.25±0.03)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②LPS刺激组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0.57±0.16)显著高于对照组(0.26±0.08)(P<0.01);蟾蜍灵组IL-1βmRNA相对表达量(0.30±0.04)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③LPS刺激组TNF-α细胞因子表达量[(195.40±6.09)p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97.93±8.44)pg.mL-1](P<0.01);蟾蜍灵组的TNF-α细胞因子表达量[(108.39±8.81)pg.mL-1]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④LPS刺激组IL-1β细胞因子表达量[(168.65±12.80)p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79.77±10.14)pg.mL-1](P<0.01);蟾蜍灵组的IL-1β细胞因子表达量[(98.75±6.95)pg.mL-1]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结论蟾蜍灵能显著抑制LPS刺激后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TNF-α及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112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莹 陆志芳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粉针剂对小儿下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患儿 186例 ,分为治疗组 112例 ,对照组 74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 6~ 8mg·kg 1 ·d 1 ,qd ,静脉滴注 ;对照组给予红霉素 2 0~ 2 5mg&#...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粉针剂对小儿下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患儿 186例 ,分为治疗组 112例 ,对照组 74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 6~ 8mg·kg 1 ·d 1 ,qd ,静脉滴注 ;对照组给予红霉素 2 0~ 2 5mg·kg 1 ·d 1 ,静脉滴注。疗程均 5~ 7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69.64 %和 48.64 % ,总有效率分别为89.2 8%和 72 .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P <0 .0 5 )。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8.0 3 %和 67.5 6% ,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 7.14 %和 14 .86%。两组比较 ,P <0 .0 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思静 朱更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52例HIE患儿及1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S-100水平。结果: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S-10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52例HIE患儿及1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S-100水平。结果: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S-10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HIE患儿血清S-100水平可作为HIE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脑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玉红 田兆方 李述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缺氧 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儿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红梅 于莹 陆志芳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序贯疗法与持续静脉滴注的疗效与成本。方法21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雏酸钾注射液静脉滴注,80-100mg·k...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序贯疗法与持续静脉滴注的疗效与成本。方法21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雏酸钾注射液静脉滴注,80-100mg·kg^-1·d^-1,待退热或血常规恢复正常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30mg·kg^-1·d^-1,直至症状消失;对照组105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静脉滴泣,80~100mg·kg^-1·d^-1,直至症状消失。两组对症支持治疗方案一致。比较两组的疗效、安全性与成本。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相近;治疗组治愈率73.6%。对照组为83.8%;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为97.1%。两组以上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平均总费用(535.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元)。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d)明显少于对照组(7d)。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痛苦。节省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雏酸钾 序贯疗法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捂热综合征患儿N端脑利钠肽原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泽 孙兴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5-1816,共2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捂热综合征(infant muggy syn-drome,IMS)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38例确诊为IMS患儿急性期的血浆NT-proBNP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捂热综合征(infant muggy syn-drome,IMS)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38例确诊为IMS患儿急性期的血浆NT-proBNP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并测定35例健康对照组的NT-proBNP和CK-MB水平行比较。结果:IMS患儿血浆NT-proBNP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IMS急性期显著升高,尤其是心肌损伤患儿升高更明显,有助于IMS心肌损害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利钠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营养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娣 袁玉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体内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酶联免疫法等,对1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锌、铁、镁、钙、维生素A、维生素D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体内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酶联免疫法等,对1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锌、铁、镁、钙、维生素A、维生素D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期随机抽取60例健康同龄儿作为对照。结果:发病组锌、维生素D缺乏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铁、钙、镁、维生素A缺乏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组血清锌、维生素D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钙、镁、维生素A的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组内轻症组与重症组营养素缺乏率与营养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维生素D缺乏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普遍存在,临床治疗中应予适量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微量元素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班布特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夜间哮喘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天丽 姚文江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28-629,共2页
目的 :探讨盐酸班布特罗并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小儿夜间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 80例 ,用盐酸班布特罗 ,2~ 6岁患儿每晚 5mL ,6岁以上每晚 10mL ,疗程 4周 ,并吸入糖皮质激素每天 2 0 0~ 60 0 μg ;对照组 2 8例 ,用茶碱和全身... 目的 :探讨盐酸班布特罗并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小儿夜间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 80例 ,用盐酸班布特罗 ,2~ 6岁患儿每晚 5mL ,6岁以上每晚 10mL ,疗程 4周 ,并吸入糖皮质激素每天 2 0 0~ 60 0 μg ;对照组 2 8例 ,用茶碱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10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46.4%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盐酸班布特罗并用吸入糖皮质激素防治儿童夜间哮喘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布特罗 盐酸 糖皮质激素 哮喘 夜间/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布特罗和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玉兰 倪树芳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班布特罗和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咳嗽变异性哮喘惠儿6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班布特罗口服液,每晚口服1次,4—6岁5mL,~13岁10mL;B组用布地奈德气雾剞,〈7岁者用储雾罐辅助吸入,剂量为每天2... 目的探讨班布特罗和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咳嗽变异性哮喘惠儿6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班布特罗口服液,每晚口服1次,4—6岁5mL,~13岁10mL;B组用布地奈德气雾剞,〈7岁者用储雾罐辅助吸入,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200μg。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均达到100.0%,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但治疗1周时A组总有效率90.6%。B组为68.8%(P〈0.01)。治疗2周时,A组总有效率93.8%,B组为96.9%(P〉0.05)。结论班布特罗和布地奈德均可作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用药,但班布特罗口服液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布特罗 布地奈德 哮喘 咳嗽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组织PDGF-B的影响
20
作者 沙宁 田兆方 李玉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493-34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亚型(PDGF-B)在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影响。方法:24只新生大鼠依据是否高氧暴露及是否干预用药,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空气环境+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高氧对照组(95%氧暴...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亚型(PDGF-B)在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影响。方法:24只新生大鼠依据是否高氧暴露及是否干预用药,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空气环境+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高氧对照组(95%氧暴露7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高氧干预组(95%氧暴露7 d+腹腔注射甲磺酸伊马替尼),10 d时处死全部大鼠,光镜观察并盲法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PDGF-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匀浆PDGF-B蛋白;RT-PCR法检测肺组织匀浆PDGF-B 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氧对照组及高氧干预组肺组织损伤评分增加;肺泡灌洗液与肺组织中的PDGF-B蛋白及肺组织PDGF-B m RNA表达均增高,而高氧干预组较高氧对照组数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血清PDGF-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可能通过PDGF-PDGFR轴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高氧 新生大鼠 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