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与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钟胜 刘瀚 吴清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TLE)与Ivor Lewis(ILE)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TLE组和常规ILE组。比较两组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TLE)与Ivor Lewis(ILE)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TLE组和常规ILE组。比较两组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招募150例患者,其中TLE组75例,ILE组75例,TLE和ILE手术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相似,且TLE减少了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住院天数,这些结果显示TLE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Ivor LEWIS 安全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啡肽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友平 李士亭 +1 位作者 谈进 吴延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485-3487,共3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组),每组6只。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30min再灌注前(T1)、再灌注120min后(T2)收集静脉回流血,测定乳酸(LA)水平;再灌注120min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前壁固定部位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钠-钾ATP酶活性;另取左心室固定部位心肌组织两块,分别用5%戊二醛固定,常规方法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及用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显微结构改变,并用MCDS-201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T2时D组LA水平(8.423±1.213)pg/μL,明显低于I/R组(12.812±0.525)pg/μL(P<0.01)。D组心肌组织中钠-钾ATP酶活性好于I/R组(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D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脑啡肽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脑啡肽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时如何选择结扎位点和控制心肌梗死面积 被引量:2
3
作者 侯予龙 郭伟 +1 位作者 杨志健 赵建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结扎位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寻找有效、准确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方法 :实验组建模前通过直视解剖显露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明确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右缘之间交点和心尖的假想连线为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走行... 目的 :研究不同结扎位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寻找有效、准确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方法 :实验组建模前通过直视解剖显露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明确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右缘之间交点和心尖的假想连线为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走行标志,选择在此连线上左心室最高点为缝扎位点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n=58)。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n=38)。建模后,观察大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对比2组大鼠建模成功率;氯化三苯四唑(TTC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建模后心电图示:实验组建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s 65.5%,P<0.01)。TTC法检测结果示:实验组中心肌梗死面积在中等梗死面积范围内的大鼠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0只vs 11只,P<0.01)。结论:直视下显露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有助于准确识别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位点,控制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建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面积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氯化三苯四唑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带膜支架隔离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15例报告
4
作者 胡传贤 黄苏 +1 位作者 胡云华 富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2-1673,共2页
近年来胸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高。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康复迅速等优点^[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自2006年3月~2007年12... 近年来胸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高。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康复迅速等优点^[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自2006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微创血管腔内带膜支架(ESG)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共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动脉夹层 腔内带膜支架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闭式修补术治疗心房间隔缺损
5
作者 徐克平 熊化生 赵建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2期954-954,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闭式修补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肺循环阻断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胜 许林 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LANSCLC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LANSCLC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治疗组(6.7%)低于对照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肺循环阻断术为治疗晚期LANSCLC的一种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出血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阻断疗法 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胃代食管法治疗残胃食管癌3例报告
7
作者 张臻 徐克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94-1896,共3页
临床中残胃食管癌较少见,其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重建消化道,所用新代食管物为结肠、残胃、空肠,其中结肠代食管应用相对较多。自2009年1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共收治残胃食管癌患者11例,其中对6例采用结... 临床中残胃食管癌较少见,其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重建消化道,所用新代食管物为结肠、残胃、空肠,其中结肠代食管应用相对较多。自2009年1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共收治残胃食管癌患者11例,其中对6例采用结肠代食管,2例患者采用空肠代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食管癌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 残胃代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