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质酸和标准型白细胞分化抗原44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收厚 于亮 刘志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8期431-432,共2页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科2013~2014年行手术治疗的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科2013~2014年行手术治疗的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 ECRSwN P)标本各15例,取同期因行鼻中隔偏曲手术切除的下鼻甲黏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鼻息肉分型标准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Nasal Polyps)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抗原 CD44(Antigens CD44)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耳后局部注射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永驰 朱文燕 金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97-99,103,共4页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耳后局部注射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甲...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耳后局部注射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与观察组(46例,采用甲泼尼龙耳后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听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听阈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 血液流变学 耳后注射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耀庭 顾东升 李佩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1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均行鼻窦内...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1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均行鼻窦内镜手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两组均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1年内两组鼻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塞、流涕、嗅觉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鼻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效果较好,可改善鼻塞等多种症状,降低鼻息肉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鼻窦炎 鼻息肉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欣 李佩忠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期明确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头颈放疗科治疗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扁桃体鳞癌4... 目的分析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期明确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头颈放疗科治疗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扁桃体鳞癌4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40例扁桃体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1.7%,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74.2%,Ⅲ期为26.1%,Ⅳ期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P<0.05)。单纯放疗组、综合治疗组(手术联合放化疗组和化疗联合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4%和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9,P>0.05)。有、无淋巴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病理分化和颈淋巴结是否转移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Ⅱ期扁桃体鳞癌的治疗倾向于单纯放疗,Ⅲ~Ⅳ期扁桃体鳞癌的治疗模式和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TNM分期、病理分化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肿瘤 鳞状细胞 放射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