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陶维静 柏根基 +5 位作者 傅广波 牛晓兵 王恒兵 王功成 嵇卉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因排尿困难前来本院就诊的73例男性患者进行排尿性MR尿道成像,利用生理盐水或尿液充盈尿道,在患者排尿时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线尿道造影及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因排尿困难前来本院就诊的73例男性患者进行排尿性MR尿道成像,利用生理盐水或尿液充盈尿道,在患者排尿时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线尿道造影及手术治疗。观察尿道狭窄位置、程度、长度、有无瘢痕形成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排尿性MR尿道成像、X线尿道造影所测得的尿道狭窄的长度与手术所见尿道狭窄的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后尿道狭窄,16例前尿道狭窄;12例尿道完全离断伴有断端错位,38例尿道闭锁无错位,14例尿道重度狭窄,9例尿道中度狭窄;损伤尿道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瘢痕组织。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尿道损伤的定位与X线尿道造影及术中所见结果一致,对尿道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明显优于X线尿道造影。对于尿道狭窄的长度的判断,MR尿道成像测得的狭窄长度[(1.634±0.6481)cm]与术中测得的狭窄长度[(1.615±0.684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2,P=0.2183),X线尿道造影测得的狭窄长度[(2.100(1.990,2.290)cm]与术中测得的狭窄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排尿性MR尿道成像可以准确显示狭窄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尿道X线造影 磁共振尿道成像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口服度他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顾硕 牛晓兵 +2 位作者 王恒兵 傅广波 徐宗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8周口服常规剂量度他雄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确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前未给予任何抗雄激素药物;B组术前口服度他雄胺8周,每日1次,每次0.5 mg。在前... 目的:探讨术前8周口服常规剂量度他雄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确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前未给予任何抗雄激素药物;B组术前口服度他雄胺8周,每日1次,每次0.5 mg。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前后分别检测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T)。结果:B组术后48 h外周血Hb和HT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口服度他雄胺可以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他雄胺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
3
作者 刘坤 孟峻嵩 +6 位作者 王勇 庄海军 徐宗源 傅广波 王云炎 王功成 刘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0-1052,1058,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5~2010年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大于40岁的男性分为糖尿病组(n=71)、高血压组(n=163)和对照组(n=378),分别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血清PSA检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5~2010年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大于40岁的男性分为糖尿病组(n=71)、高血压组(n=163)和对照组(n=378),分别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血清PSA检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血清PSA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血清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PSA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应防止低PSA导致前列腺癌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顽固性低血压一例
4
作者 张志捷 郑翠娟 付广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2-312,共1页
患者,男性,年龄74岁,身高170cm,体重65kg,ASAⅡ级。因前列腺癌拟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素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BP在140/80mm Hg左右。术前肝肾功能正常,胸部摄片检查未见异常;Hb 119g/L,Hct 35%;... 患者,男性,年龄74岁,身高170cm,体重65kg,ASAⅡ级。因前列腺癌拟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素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BP在140/80mm Hg左右。术前肝肾功能正常,胸部摄片检查未见异常;Hb 119g/L,Hct 35%;ECG示窦性心律、肺型P波、左心室肥厚;肺功能提示:小气道病变,最大通气量(Mw)66L/min,为预计值77%,通气储备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道病 硝苯地平缓释片 胸部摄片 心室肥厚 窦性心律 间断静注 切除术 肾功能 复方乳酸钠 双侧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在外伤性尿道损伤诊治中的价值
5
作者 陶维静 柏根基 +5 位作者 傅广波 牛晓兵 王恒兵 王功成 嵇卉 胡春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1-394,417,共5页
目的:探讨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对外伤性尿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扫描仪,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因外伤出现尿道损伤来就诊的24例患者进行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检查。检查前经尿道外口缓慢注... 目的:探讨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对外伤性尿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扫描仪,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因外伤出现尿道损伤来就诊的24例患者进行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检查。检查前经尿道外口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检查时嘱患者进行排尿,同时进行磁共振横断位Flash-2D-FS T1WI序列、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SE T2WI序列及增强Flash-2D-FS T1WI序列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线尿道造影,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对尿道损伤的定位与X线造影及术中所见结果一致,对尿道损伤程度及长度、尿道错位方向及距离、周围组织结构状况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明显优于X线尿道造影。结论:排尿性磁共振尿道成像可以准确显示尿道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状况,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尿道X线造影 磁共振尿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
6
作者 王云炎 侯佩金 +7 位作者 庄海军 杨晓松 王功成 顾硕 王恒兵 冀鲁 刘坤 徐宗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15例晚期腹腔盆腔肿瘤致输尿管中下段梗阻患者,双侧1例,左侧8例,右侧6例,经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失败。超声检查显示患侧肾盂... 目的探讨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15例晚期腹腔盆腔肿瘤致输尿管中下段梗阻患者,双侧1例,左侧8例,右侧6例,经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失败。超声检查显示患侧肾盂积水宽度3.3~8.9cm,(4.2±2.6)cm。磁共振水成像显示患侧输尿管完全梗阻。使用美国巴德公司肾膀胱分流套件,行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15例(16侧)。术后复查超声、KUB平片、血肌酐及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1周复查超声,患侧肾积水宽度1.7—4.6cm,(2.6±1.8)cm(与术前相比,t=5.356,P=0.025)。血肌酐由(256±46)μmol/L下降至(124±23)μmol/L(t=12.351,P=0.006)。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由(25.4±4.8)ml/min上升至(45.6±5.3)ml/min(t=3.784,P=0.016)。结论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简单易行,创伤小,能改善因输尿管梗阻而受损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 输尿管梗阻 晚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营养风险对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坤 徐宗源 +3 位作者 孟峻嵩 傅广波 顾硕 顾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目的:分析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在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3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共147例,评估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状态,量化... 目的:分析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在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3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共147例,评估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状态,量化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评分。根据Clavien-Dindo评分系统判定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70岁的患者处于高营养风险的比例更高(P=0.023);存在营养风险的63例患者中,有39例(61.90%)术后至少发生了一种并发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29/84,34.52%,P=0.001);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无营养风险患者的3.128倍(OR=3.128,95%CI 1.538∽6.361,P=0.002);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2.9±5.7)d vs.(10.4±4.3)d,P=0.003]。结论:≥70岁的患者较〈70岁的患者更易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在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 膀胱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新生血管生成与ROS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郭忠英 傅广波 +1 位作者 刘海燕 孙苏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和癌旁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p70S6K1、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值,分析ROS与p70S6K1、VEGF蛋白之间...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和癌旁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p70S6K1、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值,分析ROS与p70S6K1、VEGF蛋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ROS、p70S6K1、VEGF蛋白表达与PCa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a和癌旁组织内的ROS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蛋白p70S6K1、VEGF表达及MVD计数情况。结果 PCa组织中R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织中p70S6K1、VEGF蛋白表达及MVD值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织中ROS、p70S6K1、VEGF三者表达间均呈正相关,且ROS、p70S6K1及VEGF表达均与MVD值呈正相关。结论 (1)PCa组织中R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PCa组织中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蛋白p70S6K1、VEGF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Ca中MVD值高于癌旁组织,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一定作用。(3)PCa组织中ROS表达水平和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蛋白p70S6K1、VEGF表达及MVD值均呈正相关,提示ROS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PCa发生、发展起正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活性氧 p70S6K1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瘤切除术13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恒兵 牛晓兵 +7 位作者 王功成 刘坤 孟峻嵩 庄海军 徐宗源 候佩金 杨晓松 傅广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其中左侧病变7例,右侧病变6例,均为单侧单发腺瘤,肿瘤大小0.6~3.0(1.6...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其中左侧病变7例,右侧病变6例,均为单侧单发腺瘤,肿瘤大小0.6~3.0(1.65±0.62)cm。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切开Gerota筋膜后,按顺序分别进入3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位于肾脏内上方脂肪囊与前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二分离层面位于肾外上方脂肪囊与后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三分离层面位于肾上腺下方与肾上极之间,行肾上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3±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6±29mL。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2d和1.0d。1例出现术后引流液增多.1周后拔管..术后1个月复查电解质和醛固酮水平基本恢复正常,6个月后复查血压均正常..结论: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微小肿瘤手术解剖层次清楚.术野清晰。肾上腺部分切除可以治愈醛固酮瘤,疗效确切。解剖性肾上腺部分切除手术为肾上腺醛固酮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 后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悬吊法在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丰年 王云炎 +2 位作者 李炳 陈卫兵 王寿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线悬吊法在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取单线悬吊法行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个月13 d至8岁7个月,平均年龄2岁9个月。左侧11例... 目的:探讨单线悬吊法在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取单线悬吊法行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个月13 d至8岁7个月,平均年龄2岁9个月。左侧11例,右侧3例。所有患儿术前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均行排泄性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和核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检查明确诊断。术中采用单线悬吊法进行腹腔镜下裁剪肾盂及输尿管,然后行精细的肾盂输尿管无张力吻合。术后结合尿液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诊方案。结果: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行一期吻合,无一例中转开放,无输血情况发生,手术时间110~15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40 min。术中出血4~8 mL,主要发生在对肾盂及输尿管进行剪裁时。术后3~7 d拔除腹腔引流管,7~20 d拔除导尿管。6~8周后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6~12个月,14例患者肾盂前后径进行性减小,肾盂及肾盏逐渐回缩。无吻合口狭窄、尿外渗、积水复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线悬吊法行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便于肾盂输尿管的精准吻合,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单线悬吊法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附14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俊嵩 傅广波 +6 位作者 徐宗源 王勇 候佩金 王云炎 杨晓松 庄海军 汤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方法:1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后,采用回肠折叠成"W"形或"U"形成贮尿囊与后尿道吻合,尿液经原尿道排出的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随访0.5~...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方法:1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后,采用回肠折叠成"W"形或"U"形成贮尿囊与后尿道吻合,尿液经原尿道排出的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随访0.5~6.0年,膀胱容量220~460ml,平均380ml;膀胱充盈压1.27~4.41kPa(平均2.94kPa);最大尿流率12~20ml/s(平均18ml/s);新膀胱排尿功能良好,除2例有轻度尿失禁,3个月后自行恢复控尿;2例出现上尿路积水,间断自我导尿后好转;血电解质显示5例患者血清Cl-偏高,但无酸中毒发生,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是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位膀胱重建术 膀胱切除术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肾上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例报告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东方 王云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合并糖尿病患者,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多发囊性占位,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显示左侧肾上腺区混杂密度肿块影,直径约9.0 cm,密度欠均匀,遂待血糖水平控制尚...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合并糖尿病患者,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多发囊性占位,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显示左侧肾上腺区混杂密度肿块影,直径约9.0 cm,密度欠均匀,遂待血糖水平控制尚可后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可见肿物呈多房性,囊内有少量油脂样,囊壁厚0.2-0.4 cm,切面见骨骼,表面有脂肪组织,考虑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通过查询国内外文献获得。结果最终诊断为左侧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手术切除后随访半年,效果良好,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肾上腺成熟畸胎瘤是较为罕见的一种生殖细胞来源肿瘤,有恶变风险,可通过B超及CT检查特点初步诊断,应注意与其它肾上腺源性肿瘤的鉴别,及早诊断及手术切除是治疗关键,不能手术切除或潜在恶性者则行联合化疗,病理检查确定诊断,需要终身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畸胎瘤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喹诺酮使用对前列腺穿刺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坤 孟峻嵩 +2 位作者 徐宗源 傅广波 庄海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预防感染措施对术后急性感染发生的影响,探讨目前预防感染措施的可能的不足之处。方法:对2009-2012年间在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男性患者,共236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调查他们近期喹诺酮类使用...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预防感染措施对术后急性感染发生的影响,探讨目前预防感染措施的可能的不足之处。方法:对2009-2012年间在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男性患者,共236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调查他们近期喹诺酮类使用史,糖尿病史、慢性便秘史、术前是否灌肠、术后急性感染发生率,对术后发生感染者的血、尿样本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近期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较近期未使用者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更容易发生急性感染(P=0.017),对喹诺酮类耐药的比例较高。糖尿病史、慢性便秘史、是否灌肠、先前穿刺史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无明显影响。结论:近期喹诺酮类使用史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急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目前前列腺穿刺预防使用抗生素方案可能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活检 危险因素 喹诺酮类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联合皮肤表面麻醉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鹤松 王天威 +1 位作者 牛晓兵 傅广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联合皮肤表面麻醉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拟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 目的分析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联合皮肤表面麻醉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拟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联合皮肤表面麻醉,86例)和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82例)。所有患者均行经会阴磁共振-超声(magnetic resonance-ultrasound,MR-US)融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针数、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入手术室前和麻醉后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麻醉费用、手术费用以及麻醉时、置入探头时、穿破皮肤时、突破前列腺包膜时、取样时和术后6 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针数、手术时间、入手术室前HR和MAP以及手术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HR和MAP与入手术室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麻醉后HR和MAP均显著低于本组入手术室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HR和MAP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麻醉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时和术后6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在置入探头时、穿破皮肤时、突破前列腺包膜时和取样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但均处于轻度疼痛范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采用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联合皮肤表面麻醉,能够有效控制疼痛,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费用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周围神经阻滞 表面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