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组学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分类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青青 单文莉 +3 位作者 朱艳 黄陈翠 包丝雨 郭莉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CT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关系,并评估不同分层递进影像组学模型对肺结节病理分类的预测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9年8月189例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资料的肺结节患者,包括良性结节71例,恶性非浸润结节51例,恶性浸... 目的:探讨肺结节CT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关系,并评估不同分层递进影像组学模型对肺结节病理分类的预测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9年8月189例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资料的肺结节患者,包括良性结节71例,恶性非浸润结节51例,恶性浸润性结节67例。分别构建3种CT影像组学模型,模型1对良性及恶性结节(包括恶性非浸润及浸润性结节)分类;模型2对恶性非浸润及浸润性结节分类;模型3对良性、恶性非浸润及浸润性结节分类。对所有勾画感兴趣区(ROI)进行高通量特征采集,采用智能方法进行特征和分类器筛选建立最佳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模型1、2及3分别筛选出20、2及20个影像组学特征,绘制ROC曲线,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85、0.89及0.84,模型1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79.66%、70.42%、84.59%、81.74%及67.57%;模型2为88.06%、74.51%、82.2%、81.94%及82.61%;模型3为71.34%、85.05%、70.37%%、83.2%及76.3%。结论:基于C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良性结节、恶性非浸润结节及浸润性结节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 肺结节 CT 影像组学 病理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卵巢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明翔 柏根基 郭莉莉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5期386-389,共4页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其病理类型多样,发病率居高不下,传统的影像诊断往往基于影像图像的定性分析,缺乏客观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像组学的方法逐渐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研究中。这一方法从磁共振、计算机体层摄影及...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其病理类型多样,发病率居高不下,传统的影像诊断往往基于影像图像的定性分析,缺乏客观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像组学的方法逐渐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研究中。这一方法从磁共振、计算机体层摄影及超声医学图像中提取大量定量特征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对卵巢癌进行分型和分级以及对卵巢肿瘤预后进行预测,从而为进一步了解卵巢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的线索。作者从影像组学的概念、研究步骤、以及在卵巢肿瘤中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这几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少虹 郭莉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782,共5页
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通过应用大量的图像特征对肿瘤表型进行量化,可从图像中提取影像诊断医师肉眼不易看到的信息或不易量化的特征,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影像组学在肺癌早期诊断、风险分层、个体化治疗和总体预... 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通过应用大量的图像特征对肿瘤表型进行量化,可从图像中提取影像诊断医师肉眼不易看到的信息或不易量化的特征,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影像组学在肺癌早期诊断、风险分层、个体化治疗和总体预后预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目前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临床价值以及未来的目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T2WI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卵巢交界性与恶性上皮源性肿瘤 被引量:2
4
作者 丁聪 魏明翔 +2 位作者 贾建业 周围 柏根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60,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MRI-T2WI影像组学列线图并评价其鉴别卵巢交界性上皮源性肿瘤(boderline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BEOTs)及恶性上皮源性肿瘤(malignant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MEOTs)的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目的建立基于MRI-T2WI影像组学列线图并评价其鉴别卵巢交界性上皮源性肿瘤(boderline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BEOTs)及恶性上皮源性肿瘤(malignant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MEOTs)的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源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计192例,其中BEOTs 72例,MEOTs 120例,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53)及测试集(n=39),从每个患者的轴位T2WI图像中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及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结合临床因素及Radscore,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最后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特征筛选后最终保留10个影像组学特征。结合HE4和Radscore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the cure,AUC)(训练集:0.947,测试集:0.914)均大于单一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0.925,测试集:0.819)。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更具优势。结论结合MRI-T2WI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可直观、准确地鉴别BEOTs及MEOTs,并为下一步的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列线图 磁共振成像 T2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CTA及足部CT灌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溃疡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娇 王晓妍 +1 位作者 吴少虹 郭莉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CTA及足部CT灌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9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ASO合并足溃疡的患者,分析溃疡足下肢动脉狭窄情况,探讨下肢动脉狭窄程度预判ASO患者溃疡足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析溃疡足... 目的:探讨下肢CTA及足部CT灌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9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ASO合并足溃疡的患者,分析溃疡足下肢动脉狭窄情况,探讨下肢动脉狭窄程度预判ASO患者溃疡足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析溃疡足与非溃疡足的灌注值差异,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max);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CT灌注值对溃疡足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30只溃疡足、28只非溃疡足入组:①溃疡足胫后动脉(PTA)、胫前动脉(ATA)重度狭窄及闭塞高于腓动脉(PA)。②溃疡足的膝上动脉(股浅及腘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与非溃疡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膝上动脉重度狭窄/闭塞联合预判ASO足部溃疡的AUC值为0.78,灵敏度为76.7%,特异度67.9%;膝下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支数及分布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③足部CT灌注显示:溃疡足的BF、BV、Tmax及PS值与非溃疡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F、BV、Tmax及PS值四者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1,灵敏度76.7%,特异度96.4%,与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比较诊断效能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膝上动脉狭窄程度联合CT灌注值诊断ASO足部溃疡的AUC值为0.93,灵敏度83.3%,特异度92.9%,两者联合与CT灌注值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CTA联合足部CT灌注可以辅助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溃疡,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闭塞性动脉硬化 足溃疡 CT血管造影术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基底动脉FLAIR血管高信号征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敏 郭潇 +2 位作者 陈伟 王亚婷 柏根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基底动脉(B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搜集2018年8月-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头颅MRI及时间飞跃法(TOF)-...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基底动脉(B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搜集2018年8月-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头颅MRI及时间飞跃法(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为VBD患者67例,按照是否出现VBD相关症状(缺血、脑干及神经压迫等)分为症状组(20例)和无症状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BA的FVH分级与BA病症程度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症状组患者BA管径、FVH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04,P=0.000),症状组中高分级FVH (2、3级)患者比例明显大于无症状组(χ^(2)=11.501,P=0.001)。VBD患者FVH分级与BA的管径、长度及高度分级呈正相关(r=0.563,P=0.000;r=0.482,P=0.000;r=0.512,P=0.000),FVH高级别组(2、3级)BA长度及宽度显著大于低级别组(0、1级)(P=0.000,P=0.000),分叉高度高于低级别组(P=0.012)。结论:VBD患者FVH发生率高,且FVH分级越高,患者出现症状的可能性越大,椎基底动脉病变更严重;FVH形成机制可能与扩张延长的血管中的缓慢血流及不对称扰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基底动脉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血管高信号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MR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7
7
作者 陆洋 葛尚 +2 位作者 朱艳 王亚婷 柏根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4例PCa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DWI和MRS检查。测量PCa区和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ADC值,观察枸橼酸盐(Cit... 目的探讨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4例PCa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DWI和MRS检查。测量PCa区和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ADC值,观察枸橼酸盐(Cit)、胆碱(Cho)、肌酸(Cr)的化学位移并测量(Cho+Cr)/Cit比值。分别将PCa区ADC值95%可信区间上界、(Cho+Cr)/Cit值95%可信区间上界作为鉴别PCa与BPH的阈值。分析DWI、MRS及DWI联合MRS三种检查方法对PC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PCa区、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3±0.12)×10–3 mm2/s、(1.82±0.26)×10–3 mm2/s、(1.46±0.16)×10–3 mm2/s(F=31.1,P<0.05),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a区、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平均(Cho+Cr)/Cit值分别为1.55±0.11、0.53±0.16、0.64±0.13(F=18.2,P<0.05)。PCa区与BPH患者外周带及中央腺体(Cho+Cr)/Ci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外周带与中央腺体(Cho+Cr)/C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比为79.17%、80%、79.63%。MRS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比为87.5%、86.67%、87.03%。DWI联合MRS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93.33%、92.59%。结论 DWI联合MRS对PCa诊断优于单独运用DWI及M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郭莉莉 王德杭 +2 位作者 张辉 陶维静 柏根基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新生儿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探讨DTI在脑白质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行常规MRI和DTI扫描足月儿39例(胎龄37~42周)和早产儿61例(...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新生儿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探讨DTI在脑白质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行常规MRI和DTI扫描足月儿39例(胎龄37~42周)和早产儿61例(纠正胎龄至40周),围产史均正常,无神经系统疾病.分别测量各兴趣区的FA值,分析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差异及其在脑内各部位白质的FA值差异.结果①左右半球相同部位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产儿和足月儿同部位FA值比较,内囊前后肢、胼胝体压部、半卵圆中心b区及外囊和小脑中脚区FA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膝部、侧脑室前角旁白质、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半卵圆中心a区、室管膜下区的FA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产儿和足月儿组内各白质区FA值不同,两两比较均发现内囊后肢高于前肢,侧脑室后角旁白质高于侧脑室前角旁白质,胼胝体压部高于膝部,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侧脑室前角旁白质FA值最低,胼胝体压部和内囊后肢FA值最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的FA值可用于脑髓鞘发育成熟度的定量评价,早产儿和足月儿FA值差异提示早产儿脑内局部区域髓鞘成熟晚.不同区域FA值不同反映髓鞘形成时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扩散张量成像 髓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莉莉 王德杭 +2 位作者 张辉 陶维静 柏根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64-770,共7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新生儿吸纳入组行常规MRI和SWI扫描,受试者按照早产儿和足月儿及有/无高胆红素血症分为4组,每组30例。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MRI和SWI图像...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新生儿吸纳入组行常规MRI和SWI扫描,受试者按照早产儿和足月儿及有/无高胆红素血症分为4组,每组30例。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MRI和SWI图像,记录检测的出血病例数和出血灶数目;分析不同部位颅内出血在SWI上的表现。结果:(1)MRI和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WI优于常规MRI(P<0.05)。(2)脑出血病例43例,其中足月儿16例,早产儿27例,由常规MRI和/或SWI确诊;高胆红素患儿29例,对照新生儿14例。在发生率上早产儿和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高胆红素血症和对照新生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例脑出血患儿中,14例新生儿为颅内脑外出血(8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为硬膜下出血,1例为硬膜下出血合并小脑出血),14例均在MRI和SWI图像中显示。脑外出血的检出阳性病例数比较,MRI和SWI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SWI图像上,29例新生儿存在脑内出血,其中10例常规MRI未发现出血病灶。新生儿脑内出血包括小脑出血、大脑出血和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其中实质出血以微出血(直径<10 mm)为表现形式,SWI在检出数目上明显优于常规MRI,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对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检出数目与常规MR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43例颅内出血病例SWI检出数目122个,包括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19个(15.6%)、大脑实质内出血43个(35.2%)、小脑出血46个(37.7%)、硬膜下出血6个(4.9%)和蛛网膜下腔出血8个(6.6%)。常规MRI检出数目78个,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中早产儿生发基质-脑室出血较足月儿多见,大脑实质出血和小脑出血早产儿和足月儿均可发生,硬膜下出血足月儿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多见。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发病率较非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早产儿发病率较足月儿高,对于这一类新生儿宜行SWI检查早期发现出血灶。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阳性率较MRI高;对实质内出血灶的检出数目和显示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常规MRI。联合SWI和常规MRI序列能够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颅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乳腺癌肝转移早期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亚婷 朱艳 +3 位作者 郭莉莉 史玉振 陈伟 柏根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预测及早期评估乳腺癌肝转移(BCLM)化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化疗前3 d、化疗后1周、2周及4周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病灶的ADC值。采... 目的: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预测及早期评估乳腺癌肝转移(BCLM)化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化疗前3 d、化疗后1周、2周及4周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病灶的ADC值。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作为评价乳腺癌肝转移化疗疗效的评价标准。结果:4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86个病灶中,40个病灶对化疗有效,46个病灶对化疗无效。化疗前有效组ADC值((1.06±0.07)×10^(-3)mm^2/s)明显低于无效组((1.22±0.14)×10^(-3)mm^2/s),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周,有效组ADC值((1.08±0.13)×10^(-3) mm^2/s,P=0.144)较化疗前有所增加,无效组ADC值((1.20±0.16)×10^(-3)mm^2/s,P=0.179)较化疗前有所降低,两者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化疗后2周及4周,有效组ADC值((1.28±0.11)×10^(-3)mm^2/s,(1.36±0.10)×10^(-3)mm^2/s)较化疗前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无明显变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以治疗前ADC=1.11×10^(-3) mm^2/s作为判断化疗是否有效的界值,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为78.3%和87.5%。结论:治疗前ADC值结合治疗后2周ADC值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评价BCLMs的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肝肿瘤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磁共振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兆方 柏根基 +2 位作者 赵赛 程怀平 杨丽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磁共振(MRI)特征及脑内代谢物含量变化情况及与常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临床高血清胆红素水平(>290μmol/L)的患儿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DWI检查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proton mag-netic reson...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磁共振(MRI)特征及脑内代谢物含量变化情况及与常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临床高血清胆红素水平(>290μmol/L)的患儿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DWI检查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相对半定量浓度和NAA/Cr、Cho/Cr值,同时与常用的脑损伤指标如血清S100B水平、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进行比较,探讨MRI及1H-MRS对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12例苍白球为T1WI上对称性高信号,T2WI及DWI相上未见明显异常信号,MRI异常组NAA/Cr及Cho/Cr明显下降(P均<0.05),Cho/NAA改变不明显(P>0.05);依据单项指标诊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临床22.2%,MRI 33.3%,MRS41.7%,NBNA 38.9%,S100B 36.11%。结论:采用1H-MRS及MRI检查能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脑损伤,为临床的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黄疸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及最小值与肝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亚婷 朱艳 +2 位作者 陆洋 刘艳 柏根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ADC_(mean))、最小值(ADC_(min))在鉴别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包括肝细胞癌(36例)、胆管细胞癌(10例),并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为10、24、12例)。所...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ADC_(mean))、最小值(ADC_(min))在鉴别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包括肝细胞癌(36例)、胆管细胞癌(10例),并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为10、24、12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及DWI序列扫描,综合各扫描序列,测量病灶实质部分的ADC_(mean)值、ADC_(min)值,对比ADC值在高、中、低分化肝癌中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_(min)值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肝癌的临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低分化组ADC_(mean)值及ADC_(min)值均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肝癌的鉴别中,ADC_(min)值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71.4%。结论:ADC_(min)值在预测肝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作用要优于ADC_(mean)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MRI PI-RADS联合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艳 柏根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探讨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80例,前列腺增生(BPH)47例,前列腺炎症4例均进行3.0T... 目的: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探讨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80例,前列腺增生(BPH)47例,前列腺炎症4例均进行3.0T双参数核磁共振检查(T_2WI+DWI),由2名诊断医师在双盲情况下对以上影像图像分别进行PI-RADS评分并记录,检测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量前列腺体积(PV),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PCa组与非PCa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组与非PCa组PSAD平均值分别为1.19±0.88,0.38±0.40;PIRADS V2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90±1.00,2.30±0.55,两组间PSAD及PI-RADS V2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AD,t=10.10,P<0.05;PI-RADS,t=5.91,P<0.05)。PSAD,PI-RADS评分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894。PSAD诊断sPC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8%,30%,68.18%,94.12%;PI-RADS评分诊断sPC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69.23%,81.00%,83.72%;两者联合诊断sPCa时,当PI-RADS=3分及PSAD≥0.15,PI-RADS≥4分及PSAD≥0.15,sPCa阳性率分别为72%,92%;当PI-RADS<3分及PSAD≥0.15,PI-RADS>3分及PSAD<0.15,sPCa阳性率为20%,25%;当PI-RADS≤3分及PSAD<0.15,sPCa阳性率为0。结论 :基于PI-RADS V2,双参数MRI联合PSAD对sPCa诊断不仅准确性更高,而且对患者穿刺病理结果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当PI-RADS≤3分及PSAD<0.15,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维静 柏根基 +5 位作者 傅广波 牛晓兵 王恒兵 王功成 嵇卉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因排尿困难前来本院就诊的73例男性患者进行排尿性MR尿道成像,利用生理盐水或尿液充盈尿道,在患者排尿时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线尿道造影及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因排尿困难前来本院就诊的73例男性患者进行排尿性MR尿道成像,利用生理盐水或尿液充盈尿道,在患者排尿时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线尿道造影及手术治疗。观察尿道狭窄位置、程度、长度、有无瘢痕形成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排尿性MR尿道成像、X线尿道造影所测得的尿道狭窄的长度与手术所见尿道狭窄的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后尿道狭窄,16例前尿道狭窄;12例尿道完全离断伴有断端错位,38例尿道闭锁无错位,14例尿道重度狭窄,9例尿道中度狭窄;损伤尿道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瘢痕组织。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尿道损伤的定位与X线尿道造影及术中所见结果一致,对尿道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明显优于X线尿道造影。对于尿道狭窄的长度的判断,MR尿道成像测得的狭窄长度[(1.634±0.6481)cm]与术中测得的狭窄长度[(1.615±0.684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2,P=0.2183),X线尿道造影测得的狭窄长度[(2.100(1.990,2.290)cm]与术中测得的狭窄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排尿性MR尿道成像可以准确显示狭窄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尿道X线造影 磁共振尿道成像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洋 柏根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96-800,共5页
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通过分析微血管通透性等血流动力学信息进而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疗效评价有很大帮助。本文就DCE-MRI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 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通过分析微血管通透性等血流动力学信息进而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疗效评价有很大帮助。本文就DCE-MRI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PCa诊断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或手术后吞咽障碍的咽部X线动态造影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昭环 周轲 +6 位作者 肖峰 李涛 周光荣 曹翠明 胡东 柏根基 金导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运用咽部X线动态造影检查探讨食管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吞咽障碍后钡剂误吸的关系。方法:3组吞咽障碍患者中食管癌常规放疗组59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组40例,食管癌单纯手术切除组72例和正常吞咽对照组299例,分别记录各组受试者吞钡... 目的:运用咽部X线动态造影检查探讨食管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吞咽障碍后钡剂误吸的关系。方法:3组吞咽障碍患者中食管癌常规放疗组59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组40例,食管癌单纯手术切除组72例和正常吞咽对照组299例,分别记录各组受试者吞钡过程中咽通过时间,并评价口、咽功能,记录有无舌肌运动减弱,梨状窝或会厌溪内有无钡剂残留,是否有钡剂误吸入气管。结果:①3组食管癌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时的咽通过时间均较正常吞咽对照组延长,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②食管癌吞咽障碍患者常规放疗组钡剂误吸发生率最高,食管癌单纯手术切除组钡剂误吸发生率较低,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组钡剂误吸发生率最低。结论:①咽部X线动态造影检查可以对吞咽全过程特别是咽时相的病理征象进行更详细地观察,是食管癌常规放疗后吞咽障碍检查的有效方法;②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应选择三维适形放疗,以减少常规放疗后出现的吞咽功能障碍所致的钡剂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吞咽障碍 X线动态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诊断分析
17
作者 尤振兵 韩学东 李东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13-391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漏误诊原因,探讨提高术前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1例病人中食管上段贲门双原发癌2例,食管中段贲... 目的:通过分析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漏误诊原因,探讨提高术前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1例病人中食管上段贲门双原发癌2例,食管中段贲门双原发癌7例,食管下段贲门双原发癌2例。食管病变均为鳞癌,贲门病变腺癌10例,鳞癌1例。术前诊断主要通过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胃超声检查完成,术前确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5例,诊断率45%。结论:提高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术前诊断率关键是要把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胃超声检查能有效发现贲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多原发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中残余肝体积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响 张建东 +1 位作者 孔丹 郭莉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45-2849,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中残余肝体积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占位患者63例,术前均行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吲哚氰绿排泄试验(ICGR15)及Child-Pugh评分,ICGR15低于10%为正常,将患者分为<10%组(A组)及≥10%... 目的探讨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中残余肝体积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占位患者63例,术前均行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吲哚氰绿排泄试验(ICGR15)及Child-Pugh评分,ICGR15低于10%为正常,将患者分为<10%组(A组)及≥10%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肝脏体积(LV)、肿瘤体积(TV)、虚拟手术体积(VSV)及残余肝体积(RLV)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RLV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ROC曲线评价RLV预测肝功能不全的效能。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年龄、总胆红素水平增高,Child-Pugh评分增高,白蛋白水平降低,RL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RLV与ICGR15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RLV值预测肝功能不全的AUC为0.659(P<0.05),灵敏度为0.767。结论通过肝脏占位CT虚拟成像进行残余肝体积计算,能够进一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虚拟成像 残余肝体积 肝占位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肿瘤靶向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丽珍 郭莉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1-1685,共5页
磁共振分子成像是早期特异性诊断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凭借其无创、无电离辐射和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等优势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磁共振肿瘤靶向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开发是肿瘤分子显像的关键,运用不同的分子识别系统研发多种特异性靶向亲... 磁共振分子成像是早期特异性诊断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凭借其无创、无电离辐射和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等优势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磁共振肿瘤靶向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开发是肿瘤分子显像的关键,运用不同的分子识别系统研发多种特异性靶向亲和探针,以达到对肿瘤的基因及特征性分子进行成像的目的。文章就近年来磁共振肿瘤分子探针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肿瘤 分子成像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