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驱动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护理干预策略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莉 张蒙 张东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驱动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制订护理干预策略。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 目的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驱动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制订护理干预策略。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VAP发生情况,将其分为VAP组(26例)、非VAP组(94例),回顾性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驱动影响因素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VA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VAP组年龄、意识障碍者占比、机械通气时间>5 d者占比、机械通气置管方式为气管切开者占比、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15分者占比、因COPD多次住院者占比、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者占比、营养支持途径为全静脉者占比、平卧位者占比均高于非VAP组,氧合指数低于非VAP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5 d、机械通气置管方式为气管切开、APACHEⅡ评分>15分、因COPD多次住院、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营养支持途径为全静脉均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驱动影响因素模型:logit(P)=-14.690-年龄×0.683+意识障碍×0.706+机械通气时间>5 d×0.648+APACHEⅡ评分>15分×0.798+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0.564+营养支持途径为全静脉×0.733,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P<0.05)。结论建立驱动影响因素模型预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价值较高,对临床中高危患者的相应护理干预策略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老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评估指导的四级康复联合高脂低糖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敏敏 徐海霞 杨莉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2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应用量化评估指导的四级康复联合高脂低糖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COPD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应用量化评估指导的四级康复联合高脂低糖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COPD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高脂低糖肠内营养,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量化评估四级康复,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免疫功能、脱机情况及训练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转移、行进、交流、社会认知、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评分高于训练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机械通气中应用量化评估指导的四级康复,改善其营养状态,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促进呼吸功能和神经功能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 四级康复护理 高脂低糖肠内营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