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球囊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胡晓林 陈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球囊(PEB)与普通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植入自扩张金属支架(BMS)治疗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狭窄性病变后再狭窄风险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患者(56处病变)分为PEB+BMS组和PTA+BMS组。首要终点为1... 目的探讨药物球囊(PEB)与普通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植入自扩张金属支架(BMS)治疗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狭窄性病变后再狭窄风险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患者(56处病变)分为PEB+BMS组和PTA+BMS组。首要终点为12个月后再狭窄,次要终点是病变血运重建或截肢后恢复。分析比较长病变(>100mm)与短病变、真腔与内膜下入路的优劣。结果PEB+BMS组和PTA+BMS组的平均病变长度分别为(93.12±57.34)mm和(96.02±61.1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与PTA+BMS组相比,PEB+BMS组在1年内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中均无截肢者。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及技术途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PTA+BMS治疗股浅动脉病变相比,PEB+BMS能显著降低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的风险,且该效果不受病变长度和再通技术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股浅动脉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慧 李智 陈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7例肝硬化合并PVT,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进行TIPS治疗,术后进行随访6~25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手术结果,分析手术治疗成...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7例肝硬化合并PVT,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进行TIPS治疗,术后进行随访6~25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手术结果,分析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后血管再通、曲张静脉缓解和再发出血情况。结果 17例患者TIPS手术成功14例,成功率82.3%。术前门静脉主干血栓9例,至随访结束1例未缓解,再通率88.9%,门静脉主干伴有分支血管血栓3例,2例部分缓解;2例伴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术后均得到缓解。3例手术失败患者均未缓解。14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再发出血分别为1例、2例,出血率为21.4%。术后10例曲张静脉转为轻度或消失,缓解率为76.9%。14例手术成功患者3例术后发生肝性脑病,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IPS对于抗凝治疗失败的PVT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了门静脉再通率,减少了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疗效肯定,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血栓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卫 王煊 黄加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21例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12例,直肠上动脉瘤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1例,下肢动脉瘤3例及子宫动脉瘤2例。均行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假性动脉瘤部位、范围、程度及...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21例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12例,直肠上动脉瘤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1例,下肢动脉瘤3例及子宫动脉瘤2例。均行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假性动脉瘤部位、范围、程度及血供情况,然后超选择插管至病变处,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方法及栓塞剂的种类、剂量根据病变性质、造影表现及插管具体位置进行选择。结果21例患者均通过动脉造影明确诊断,DSA 造影假性动脉瘤呈现类圆形囊状突起。栓塞后再次造影见动脉瘤及其供血动脉消失,21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随防1~18个月,均未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卫 王煊 +1 位作者 黄加胜 倪才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39-1741,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8例患者,13例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3例为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2例为支气管动脉瘤,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咯血,均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及血...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8例患者,13例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3例为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2例为支气管动脉瘤,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咯血,均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及血供情况,然后超选择插管至病变处,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方法及栓塞剂的种类、剂量根据病变性质、造影表现及插管具体位置进行选择。结果18例患者均通过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均为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的咯血。介入栓塞治疗后所有患者咯血停止,随防6-20个月,均未再次咯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畸形,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畸形 栓塞 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下肢假性动脉瘤(附5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卫 王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创伤性下肢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5例左下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左侧股深动脉分支动脉瘤2例,股浅动脉主干1例,臀上动脉分支1例,腓动脉分支1例,均行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假性动脉瘤部位、范围、程度及血供情况,然...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创伤性下肢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5例左下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左侧股深动脉分支动脉瘤2例,股浅动脉主干1例,臀上动脉分支1例,腓动脉分支1例,均行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假性动脉瘤部位、范围、程度及血供情况,然后行血管腔内治疗。治疗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及造影表现进行选择。结果 5例患者均通过动脉造影明确诊断,DSA造影假性动脉瘤呈现不规则形囊状突起。血管腔内治疗后再次造影见动脉瘤及其供血动脉消失,5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随防2~15个月,均未复发,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下肢动脉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卫 王煊 黄加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索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经皮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使用碘化油乳剂行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观察化疗栓塞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施行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 目的探索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经皮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使用碘化油乳剂行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观察化疗栓塞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施行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减轻,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时间2-19个月,术后1个月肿瘤缩小为(6.2±4.1)cm,与术前的(8.1±3.3)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间存活3例(42.86%),死亡4例,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晚期肾癌接受经皮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临床姑息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肾癌 肾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永慧 李智 陈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834-1837,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相关的食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15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为治疗组,18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程度、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相关的食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15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为治疗组,18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程度、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均为一次性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100%。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期6.7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期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较普通支架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125 I放射性粒子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