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胶质瘤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柏根基 王书中 +1 位作者 张辉 郭莉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和DWI,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肿瘤坏死囊变区、肿瘤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和DWI,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肿瘤坏死囊变区、肿瘤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对ADC值。结果:①低级胶质瘤(1~2级)组的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胶质瘤(3~4级)组(P<0.01)。②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r=-0.767和-0.792)。结论:ADC值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间质瘤的钡餐、CT表现及其病理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清玲 刘文 +1 位作者 张宗军 黄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间质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钡餐及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食管间质瘤钡餐及CT的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6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7个,1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以食管中下... 目的:分析食管间质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钡餐及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食管间质瘤钡餐及CT的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6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7个,1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以食管中下段常见(13/17)。13例良性肿瘤均为单发病灶。钡餐表现食管弧形外压性改变,CT平扫表现为腔内黏膜下类圆形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均匀轻度强化。3例恶性肿瘤共4个病灶。其中1例钡餐显示食管管壁僵硬,黏膜有破坏,CT平扫肿瘤分叶状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余2例3个病灶钡餐黏膜线不规则,CT上病灶前缘呈浅分叶状,密度无明显异常。结论:食管间质瘤钡餐多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CT多表现为腔内生长的肿块。钡餐和CT检查有助于食管间质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间质瘤 钡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碘化油/无水乙醇混合剂栓塞消融术治疗兔VX_2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钱亭 陈茂振 +1 位作者 高峰 尹化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06-71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容积比例的碘化油-无水乙醇混合剂(Lipiodol-ethanol mixture,LEM)治疗兔VX2肝癌模型的效果,确定LEM的最佳容积比例。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按碘化油∶无水乙醇容积比例3∶1(A)、2∶1(B)、1∶1(C)、1∶2(D)、1∶3(E)、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容积比例的碘化油-无水乙醇混合剂(Lipiodol-ethanol mixture,LEM)治疗兔VX2肝癌模型的效果,确定LEM的最佳容积比例。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按碘化油∶无水乙醇容积比例3∶1(A)、2∶1(B)、1∶1(C)、1∶2(D)、1∶3(E)、1∶4(F)分为6组,每组3只。1周后取肿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生长率,肿瘤微血管密度,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及肿瘤边缘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A、E、F 3组肿瘤体积增大,A组肿瘤生长率明显高于其他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 3组肿瘤体积缩小,但与肿瘤体积增大的E、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容积比例LEM中,无水乙醇比例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R2=0.840,F=89.432,P<0.001)。A组肿瘤AI明显低于C、D、E、F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F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肿瘤周围肝组织损伤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从安全性方面考虑,LEM的最佳容积比例为2∶1。若能做到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严密透视监视下注射,适当提高无水乙醇比例,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无水乙醇消融术 无水乙醇 碘化油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低”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葛尚 朱昭环 +1 位作者 蔡晓蔓 张喜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探讨降低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研究。方法:92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CTA检查,按数... 目的:探讨降低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研究。方法:92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CTA检查,按数字表法和不同条件分成A组(270 mgI/mL-80 kV-0.6 mL/kg-4.0 mL/s)、B组(270 mgI/mL-80 kV-0.7 mL/kg-4.0 mL/s)、C组(270 mgI/mL-80 kV-0.7 m L/kg-4.5 m L/s)、D组(350 mgI/mL-120 kV-1 mL/kg-5 mL/s),每组23例,A~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A、B、C组采用迭代重建(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技术及270 mgI/mL的威视派克,D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技术及350 mgI/mL的碘海醇。各组均使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技术。对每位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s,SSDE)、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碘总量及碘注入率进行评估。结果:A、B、C组E值分别较D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65)。A组SSDE值较D组明显降低,降低幅度约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P <0.05)。A、B、C组总碘量分别较D组减少53.81%、46.00%、46.00%,A、B、C组的碘注入率分别较D组减少38.29%、38.29%、30.29%。A组平均SNR、平均CNR及平均CT值高于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组以上数据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案相比,"双低"扫描方案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对比剂用量,并且所获得的冠脉图像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迭代重建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