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蒙涛 马树人 +3 位作者 曹加淮 李江津 张学锋 王柄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抑郁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性非ST段抬高型... 目的分析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抑郁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心力衰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75.6%、11.1%、17.8%、26.7%、12.2%、8.9%和7.8%,抑郁症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且抑郁症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症 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树人 蒙涛 +2 位作者 鲍智 李江津 徐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旨在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激动顺序、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窦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每起搏部位各20例。于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 目的:旨在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激动顺序、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窦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每起搏部位各20例。于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测量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时CI、SV、LVEF均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同步性GSCA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结论:右室间隔起搏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 起搏部位 心室同步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不同步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雨 谷阳 +4 位作者 林振宇 徐海燕 严山 马树人 张喜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不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入选35例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使用ERNA的相位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步参数右心室相角程(RVmPA),右心室峰相位标准差(RVPSD)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 目的:探讨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不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入选35例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使用ERNA的相位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步参数右心室相角程(RVmPA),右心室峰相位标准差(RVPSD)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同时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来评价P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结果:PH组患者的RVEF,RVmPA和RVPSD分别为(36.57±7.43%,(403.91±81.78)ms和(54.46±15.05)ms)。与对照组(48.55±7.22,(251.61±68.44)ms和(36.09±11.55)ms)相比,RVEF明显减低(P<0.001),右心室不同步参数RVmPA和RVPSD也明显增大(P <0.001)。不同步参数RVmPA和RVPSD与RVEF,6-MWD和NT-proBNP有显著相关性(RVmPA:R=0.725,0.645,0.633,P<0.001;RVPSD:R=0.804,0.733,0.725,P<0.001)。结论:ERNA的相位分析技术可以评价PH患者的右心室不同步性。ERNA的右心室不同步参数与右心功能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门控血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酶基因转染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姜宜成 沈成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氧化应激损伤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运用抗氧化剂或氧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理论上通过抗氧化剂基因转染高表达抗氧化剂产物来清除氧自由基可能会取得更优越的效... 氧化应激损伤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运用抗氧化剂或氧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理论上通过抗氧化剂基因转染高表达抗氧化剂产物来清除氧自由基可能会取得更优越的效果,且这种方法已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实验成功。我们主要就抗氧化剂基因转染在防治心缸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抗氧化酶 基因转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低”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9
5
作者 葛尚 朱昭环 +1 位作者 蔡晓蔓 张喜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探讨降低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研究。方法:92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CTA检查,按数... 目的:探讨降低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中对比剂用量的优化选择研究。方法:92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CTA检查,按数字表法和不同条件分成A组(270 mgI/mL-80 kV-0.6 mL/kg-4.0 mL/s)、B组(270 mgI/mL-80 kV-0.7 mL/kg-4.0 mL/s)、C组(270 mgI/mL-80 kV-0.7 m L/kg-4.5 m L/s)、D组(350 mgI/mL-120 kV-1 mL/kg-5 mL/s),每组23例,A~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A、B、C组采用迭代重建(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技术及270 mgI/mL的威视派克,D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技术及350 mgI/mL的碘海醇。各组均使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技术。对每位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s,SSDE)、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碘总量及碘注入率进行评估。结果:A、B、C组E值分别较D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65)。A组SSDE值较D组明显降低,降低幅度约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P <0.05)。A、B、C组总碘量分别较D组减少53.81%、46.00%、46.00%,A、B、C组的碘注入率分别较D组减少38.29%、38.29%、30.29%。A组平均SNR、平均CNR及平均CT值高于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组以上数据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案相比,"双低"扫描方案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对比剂用量,并且所获得的冠脉图像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迭代重建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