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梓醇扶正制毒配伍从SLC7A11/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减轻雷公藤甲素肝毒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林落 李长青 +2 位作者 皇玲玲 周学平 娄媛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0-818,共9页
目的研究梓醇扶正制毒配伍对雷公藤甲素所致肝损伤的减毒作用及其铁死亡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筛选雷公藤甲素所致小鼠肝毒性的最佳剂量,再将20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雷公藤甲素组(0.6 mg/kg)、梓醇组(4.5 mg/kg)和两药配伍组... 目的研究梓醇扶正制毒配伍对雷公藤甲素所致肝损伤的减毒作用及其铁死亡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筛选雷公藤甲素所致小鼠肝毒性的最佳剂量,再将20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雷公藤甲素组(0.6 mg/kg)、梓醇组(4.5 mg/kg)和两药配伍组(0.6 mg/kg+4.5 mg/kg),5只/组。灌胃给药13 d后,检测小鼠肝组织病理、肝功能指标、亚细胞结构、脂质过氧化指标、亚铁离子沉积和铁死亡相关蛋白。在肝HL7702细胞中,采用铁死亡抑制剂Fer-1(1μmol/L)抑制铁死亡后,检测肝功能、Fe2+浓度和脂质过氧化;再将肝HL7702细胞分为空白组、梓醇组(80μg/L)、雷公藤甲素组(20μg/L)和两药配伍组(80μg/L+20μg/L),检测肝功能指标、Fe2+浓度、脂质过氧化、ROS水平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进一步验证铁死亡在梓醇减轻雷公藤甲素肝毒性中的作用。结果梓醇可减轻雷公藤甲素所致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并降低ALT、AST和LDH(P<0.01),同时逆转雷公藤甲素所致的Fe2+浓度和MDA的升高、GPX的降低(P<0.05)。Fer-1抑制铁死亡逆转了雷公藤甲素所致肝HL7702细胞ALT、AST和LDH的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结果显示,梓醇能逆转雷公藤甲素所致的铁死亡相关SLC7A11、FTH1、GPX4蛋白和基因表达(P<0.05)。结论梓醇通过SLC7A11/GPX4通路抑制过度铁死亡减轻雷公藤甲素的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雷公藤甲素 肝毒性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病原体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应健 王立新 +1 位作者 洪永青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谱各地区有差异,了解淮安地区成人CAP病原谱、病原体耐药状况,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痰液、血液或胸水行细菌培养,应用ELISA法对所有入选的CAP患者行肺炎支原体和... 目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谱各地区有差异,了解淮安地区成人CAP病原谱、病原体耐药状况,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痰液、血液或胸水行细菌培养,应用ELISA法对所有入选的CAP患者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IgM抗体检测、PCR法监测军团菌-DNA。结果非典型病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比例分别占CAP病原体第1位和第2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老年人革兰阴性菌感染常见。结论淮安地区成人CAP肺炎链球菌耐药率高,非典型病原体占重要地位,选择药物应对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非典型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系统中医院部分重要综合指标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燕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7-318,共2页
医院统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作用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对网络化的HIS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经过归纳、分类、汇总分析后〔1〕,为医院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协助医院管理者把科技兴院和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引进... 医院统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作用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对网络化的HIS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经过归纳、分类、汇总分析后〔1〕,为医院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协助医院管理者把科技兴院和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程序进行工作绩效评价,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系统 综合指标 HIS信息系统 中医院 应用 设计 医院统计管理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金莹 毛莉 韦永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40例,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分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组272例和对照组368例...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40例,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分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组272例和对照组368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结果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组年龄、年龄≥80岁、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8.75%、高血压、脑卒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6 mm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年龄≥80岁(OR=2.352,95%CI:1.620~3.414,P=0.000)、糖化血红蛋白>8.75%(OR=2.293,95%CI:1.622~3.243,P=0.00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6 mm(OR=2.082,95%CI:1.471~2.945,P=0.000)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61~0.842),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0.716~0.84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χ^(2)=9.124,P=0.361)。校准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病、脑卒中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脑白质营养不良 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安地区老年人无肾损伤慢性肾疾病患病情况及干预效果调查
5
作者 张晓波 宗岩 +6 位作者 朱颖 杨伟伟 王桂花 张丽琴 陈连华 曹艳红 曹新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8-99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江苏淮安地区60岁以上无肾损伤表现老年人群进行调查,了解老年慢性肾疾病(CKD)的患病情况,以提高对CKD的认识,并以中医药进行临床干预,延缓其向尿毒症发展。方法选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2002年美... 目的通过对江苏淮安地区60岁以上无肾损伤表现老年人群进行调查,了解老年慢性肾疾病(CKD)的患病情况,以提高对CKD的认识,并以中医药进行临床干预,延缓其向尿毒症发展。方法选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2002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肾脏病转归质量会议(K/DOQI)提出的标准诊断CKD并分期。将88例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观察组46例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42例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在300例患者中发现CKD 3、4期者88例,检出率高达29.7%。经中医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GFR为(68.8±9.0)ml.min-1.1.73 m-2,对照组的为(40.5±9.2)ml.min-1.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5),且使用中药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60岁以上无肾损伤表现的老年人CKD检出率较高;中药治疗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肾疾病 早期干预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波谱初步研究
6
作者 孙晓阳 姜玉章 史昆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5-1298,1303,共5页
测试了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氢核磁共振波谱。观察到正常人血清的共振峰主要集中在化学位移δH(ppm)1.00~5.00,构建了正常人血清的^1H NMR指纹图谱。同时将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 测试了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氢核磁共振波谱。观察到正常人血清的共振峰主要集中在化学位移δH(ppm)1.00~5.00,构建了正常人血清的^1H NMR指纹图谱。同时将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进行比较,发现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样品在δH 1.0~1.2和δH 3.0~3.8(如δH 3.25、3.23、3.36、3.41、3.43)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峰,即食管鳞癌的可能特征峰。表明借助于^1H NMR特征峰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氢核磁共振波谱 指纹图谱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
7
作者 谭娟 汤勇泉 +3 位作者 王汇通 陈冠宇 王映丹 周文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6-1701,共6页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儿童在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olyethylene glycol-conjugated-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PEG-rhGH)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儿童在应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olyethylene glycol-conjugated-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PEG-rhGH)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等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PEG-rhGH对GHD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就诊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洪泽区人民医院儿科的55例GHD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PEG-rhGH组(n=30),对照组予以运动、饮食及睡眠指导,PEG-rhG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EG-rhGH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儿身高、骨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等,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PEG-rhGH组身高标准差、生长速率及血IGF-1水平较前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EG-rhGH组CD3^(+)、CD4^(+)细胞比例和CD4^(+)/CD8^(+)以及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细胞比例较前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D19^(+)及CD3^(-)CD16^(+)CD56^(+)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G-rhGH组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IL-4和干扰素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rhGH治疗GHD患儿改善其身高时,还影响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矮小症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
8
作者 王晨 李维勤 +3 位作者 张佳玲 刘莉 范志宁 吴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索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良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行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博来霉素组)的临床资料。按1∶1纳入同... 目的探索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良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行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博来霉素组)的临床资料。按1∶1纳入同期行单纯内镜下扩张术的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单纯扩张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短期(3个月)和长期(1年)的复发率、无吞咽困难期、扩张次数、吞咽困难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病因的食管狭窄患者及难治性食管狭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博来霉素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单纯扩张组相比,博来霉素组短期(34.2%vs 55.0%,P=0.001)及长期(71.7%vs 85.8%,P=0.008)复发率均显著改善。在良性食管狭窄的不同病因中,博来霉素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短期:26.3%vs 46.1%,P=0.011;长期:64.5%vs 81.3%,P=0.020)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短期:61.1%vs 94.4%,P=0.016)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益处。博来霉素组患者的无吞咽困难期较单纯扩张组显著提高[(2.8±2.2)个月vs(1.6±1.5)个月,P=0.04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治疗前扩张次数(OR=0.157,P<0.001)、总扩张次数(OR=4.970,P<0.001)、治疗前吞咽困难程度(OR=3.053,P=0.007)是博来霉素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食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镜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来霉素 食管 狭窄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虎银 蒋坤 +6 位作者 方大钊 沈明阳 惠小波 王彦平 刘骥 王晓东 刘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6例,均接受基础治疗,实...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6例,均接受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术后1周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结果 2个组别治疗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治疗前,2个组别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DRS)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2个组别的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GCS评分显著增高(均P<0.05),搏动指数(PI)、DRS评分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实验组的Vs、Vm和GCS评分显著增高(均P<0.05),PI、DRS评分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显著降低(均P<0.05);随访2个月,2个组别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GCS和DRS评分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患者苏醒及脑血流动力学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正中神经电刺激 苏醒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兵 姜玉章 +3 位作者 沈冲 王海茹 李前辉 张媛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2,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541例(IS组),男266例,女275例,平均年龄(65.89±11.23)岁。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谁,所有诊...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541例(IS组),男266例,女275例,平均年龄(65.89±11.23)岁。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谁,所有诊断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发病72h内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分析 危险因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脂 2009年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袜预防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8
11
作者 曹化 居克举 +1 位作者 倪桂华 陈林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评估出血性卒中患者穿戴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发病后均给予20%甘露醇脱水、止血药物等常规治疗。预防组... 目的评估出血性卒中患者穿戴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发病后均给予20%甘露醇脱水、止血药物等常规治疗。预防组患者于发病后第1天穿戴弹力袜;对照组患者不穿戴弹力袜。两组患者均于发病后1、7、14 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无一例发生下肢DVT,对照组发生下肢DVT13例(32.5%),其中8例(20.0%)发生在瘫痪侧,5例(12.5%)发生在腘静脉以下,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弹力袜预防下肢DVT是安全有效的,应该加以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深静脉血栓 弹力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服用拜阿司匹林的依从性随访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居克举 杨梅 +1 位作者 郭建一 曹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1年内使用拜阿司匹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对我科连续出院的15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按其是否停药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停用拜阿司匹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1年内使用拜阿司匹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对我科连续出院的15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按其是否停药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停用拜阿司匹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中依从性差组39例(24.8%),依从性好组118例(75.2%),两组在文化水平、发病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时间上66.67%的患者在1~2个月内停药,56.41%的患者是因为症状好转停药。结论患者中断服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开展广泛的科普教育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对首次发病的患者在1~2月之间随访,进行跟踪指导可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拜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维琴 杨士军 +2 位作者 崔建和 崔芹 甑林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55-425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以下简称清甲)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42例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86例和常规组56例。实验组根据甲状腺显像结果给予不同的131I剂量,常规组固定给予80Mci131I进... 目的:探讨甲状腺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以下简称清甲)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42例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86例和常规组56例。实验组根据甲状腺显像结果给予不同的131I剂量,常规组固定给予80Mci131I进行清甲治疗。通过分析评价甲状腺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中的价值。结果:(1)实验组131I清甲完全清除率为81.4%,常规组清甲完全清除率为57.1%,实验组清甲效果好于常规组(P<0.05)。而实验组所用平均131I剂量、住院费用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2)手术后未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早期进行131I清甲的清除率为83.3%高于晚期清除率47.8%(P<0.01)。结论:(1)甲状腺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进行131I清甲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2)手术后越早使用131I清甲,清甲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全切 分化型甲状腺癌 清甲 放射性核素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蒙涛 马树人 +3 位作者 曹加淮 李江津 张学锋 王柄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抑郁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性非ST段抬高型... 目的分析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抑郁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心力衰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75.6%、11.1%、17.8%、26.7%、12.2%、8.9%和7.8%,抑郁症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且抑郁症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症 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的成功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晓琴 吕述彦 张玉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104-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成功的因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妊娠结局、孕产妇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界定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有56例。根据其发生的孕周不同分... 目的探讨影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成功的因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妊娠结局、孕产妇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界定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有56例。根据其发生的孕周不同分为A组(20~27+6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D组(34~周),根据保守治疗孕周延长时间分为Ⅰ组(4~7 d)、Ⅱ组(8~20 d)、Ⅲ组(〉20 d)。主要分析指标有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1)新生儿及胎儿死亡率:A、B、C、D组分别为91.7%、36.0%、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50.0%、12.0%、10.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时间:A、B、C、D组分别为(12±3)d、(14±4)d、(15±3)d、(5±4)d,A、B、C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B、C、D 4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3%、48.0%、47.4%、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Ⅲ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9%、73.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应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自身医疗机构的早产儿抢救监护水平及对孕妇病情进行评估,准确地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案是保守治疗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保守治疗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标志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正梅 张春艳 +3 位作者 阎莉 李金芳 王学英 孙春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68-69,共2页
目的规范手术室各类管道标志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手术室实施管道标志管理,如自制彩色管道标志、对没有刻度的管道在距皮肤切口1cm处做外露标志等,并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 目的规范手术室各类管道标志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手术室实施管道标志管理,如自制彩色管道标志、对没有刻度的管道在距皮肤切口1cm处做外露标志等,并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病房护士满意度、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规范手术室管道标志的管理,降低了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127%vs 0.322%),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93±1.72)vs(90.25±2.41)分]及手术室护理质量[(98.46±1.54)vs(95.01±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规范的管道标志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体现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理念,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标志 手术室 优质护理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32例急诊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红梅 尚福泰 孙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48-2249,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树人 蒙涛 +2 位作者 鲍智 李江津 徐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旨在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激动顺序、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窦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每起搏部位各20例。于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 目的:旨在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激动顺序、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窦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每起搏部位各20例。于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测量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时CI、SV、LVEF均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同步性GSCA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结论:右室间隔起搏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 起搏部位 心室同步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伟伟 张晓波 +1 位作者 季晓琪 张丽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cyndrome,RN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Meta分析法评估MMF和CTX在治疗... 目的:总结近年来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cyndrome,RN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Meta分析法评估MMF和CTX在治疗RNS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94~2009)、万方数据库(1982~2009)、PubMed(1966~2009)、EMBASE(1984~2009)内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RevMan4.2.9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除了肝损害研究以外,其它研究经Begg's Test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在治疗后MMF组的临床缓解率(完全+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CTX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CTX结合激素治疗相比较,MMF结合激素治疗RNS的更为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环磷酰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铭 陈晓峰 +4 位作者 刘鸿程 朱军 张慧军 丁嘉安 肖和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51-195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1967年1月至2007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COX模型,计算累积生存率,对12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1967年1月至2007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COX模型,计算累积生存率,对12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长期吸烟、刺激性咳嗽、明显消瘦、胸部CT显示分叶、毛刺以及肺不张是肺结核患者并发肺癌的危险因素。肿瘤与原发结核病灶的关系、手术方式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1)。结论:肺结核并发肺癌易被漏诊,应该注意有恶变危险因素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