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小细胞肺癌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静渊
尹荣
徐新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7-891,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与微血管密度的特点,分析肿瘤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应用CD34单抗检测47例肿瘤组织的脉管内侵犯及微血管密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47例患者外周血中CK19 m...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与微血管密度的特点,分析肿瘤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应用CD34单抗检测47例肿瘤组织的脉管内侵犯及微血管密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47例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结果:47例患者中18例有脉管内侵犯,其平均微血管密度为29.3±3.3,高于非脉管内侵犯的平均微血管密度25.2±4.7(P<0.05);18例有脉管内侵犯病例中,有13例CK19 mRNA阳性,5例阴性,29例无脉管内侵犯病例中,9例CK19 mRNA阳性,20例阴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脉管内侵犯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胸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密切,是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脉管内侵犯
RT-PCR
微血管密度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建
许林
+3 位作者
蒋峰
丁忠海
杨民
张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75-68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血管阻断术是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外科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单纯肺动脉阻断和单侧肺循环阻断。然而,肺血管的阻断与再通必然会导致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通过建立兔左侧肺血管的阻断及再开放动物模型,探讨肺外科中...
背景与目的肺血管阻断术是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外科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单纯肺动脉阻断和单侧肺循环阻断。然而,肺血管的阻断与再通必然会导致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通过建立兔左侧肺血管的阻断及再开放动物模型,探讨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为临床肺血管阻断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14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42);Ⅱ组为单纯左侧肺动脉阻断组(n=36);Ⅲ组为左侧肺循环阻断组(n=36)。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Ⅰ组)、缺血1h和再灌注1h、2h、4h、6h、24h检测左肺静脉动脉血氧分压;检测肺组织中MDA含量;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重比。结果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h和再灌注1h、2h、4h、6h,Ⅰ组与Ⅱ、Ⅲ组相比,血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组与Ⅱ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24h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的时间点,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且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出现在再灌注4h,再灌注6h肺损伤均呈恢复趋势,再灌注24h肺损伤大致恢复正常。结论肺外科中,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1h后再开放所致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相似,且均是可逆的,1h的阻断时限对于患侧肺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肺循环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小细胞肺癌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静渊
尹荣
徐新宇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江苏省
肿瘤
医院
胸外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7-89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201830)
文摘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与微血管密度的特点,分析肿瘤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应用CD34单抗检测47例肿瘤组织的脉管内侵犯及微血管密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47例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结果:47例患者中18例有脉管内侵犯,其平均微血管密度为29.3±3.3,高于非脉管内侵犯的平均微血管密度25.2±4.7(P<0.05);18例有脉管内侵犯病例中,有13例CK19 mRNA阳性,5例阴性,29例无脉管内侵犯病例中,9例CK19 mRNA阳性,20例阴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脉管内侵犯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胸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密切,是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临床病理特征。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脉管内侵犯
RT-PCR
微血管密度
微转移
Keywords
NSCLC
vascular invasion
RT-PCR
microvessel density
micrometastasis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建
许林
蒋峰
丁忠海
杨民
张彤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
江苏省
肿瘤
医院
胸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75-680,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基金(No.BS2006005)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资助~~
文摘
背景与目的肺血管阻断术是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外科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单纯肺动脉阻断和单侧肺循环阻断。然而,肺血管的阻断与再通必然会导致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通过建立兔左侧肺血管的阻断及再开放动物模型,探讨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为临床肺血管阻断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14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42);Ⅱ组为单纯左侧肺动脉阻断组(n=36);Ⅲ组为左侧肺循环阻断组(n=36)。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Ⅰ组)、缺血1h和再灌注1h、2h、4h、6h、24h检测左肺静脉动脉血氧分压;检测肺组织中MDA含量;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重比。结果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h和再灌注1h、2h、4h、6h,Ⅰ组与Ⅱ、Ⅲ组相比,血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组与Ⅱ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24h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的时间点,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且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出现在再灌注4h,再灌注6h肺损伤均呈恢复趋势,再灌注24h肺损伤大致恢复正常。结论肺外科中,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1h后再开放所致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相似,且均是可逆的,1h的阻断时限对于患侧肺是安全的。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肺循环
动物试验
Keyword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cute lung injury Pulmonary circulation Animal experimentation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小细胞肺癌的脉管内侵犯与微转移、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
张静渊
尹荣
徐新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
陈建
许林
蒋峰
丁忠海
杨民
张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