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非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剑 钱成 +6 位作者 顾建平 高立兵 公茂峰 刘亮 倪国庆 彭鹏 陈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4-721,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南京医院首选小腿深静脉入路(45例)和健肢股静脉入路(74例)行CDT治疗的急性下肢混合型DVT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比较两组间血管穿刺和置管技术成功率,以及成功置管的CDT静脉穿刺次数、置鞘时间、置管时间、溶栓时间、溶栓剂用量和相关并发症(包括静脉穿刺及抗凝溶栓相关并发症),不同解剖节段溶栓效果和至少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选择小腿深静脉入路、健肢股静脉入路成功置管CDT患者分别为31例、58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68.89%(31/45)、78.38%(5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小腿深静脉入路组21例(67.74%)置鞘成功需2针次以上穿刺;健肢股静脉入路组置鞘时间明显少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1.84±0.87)min比(10.52±6.13)min,P<0.001],但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41.60±13.31)min比(20.06±4.46)min,P<0.001]。健肢股静脉入路组、小腿深静脉入路组溶栓时间分别为(5.34±1.43)d、(5.06±1.18)d(P=0.354),但健肢股静脉入路组溶栓剂用量较多[(352.16±71.98)万U比(284.68±77.64)万U,P<0.001]。末次随访显示,小腿深静脉入路组股腘静脉通畅率程度明显高于健肢股静脉入路组(P=0.037)。两组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静脉功能不全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腿深静脉入路CDT与健肢股静脉入路CDT相比,可更好地清除腘静脉和股浅静脉内血栓,提高股腘静脉通畅率,但在减少PTS发生和改善患者VEINES-QOL/Sym上并无明显优势,且对小腿深静脉穿刺置鞘技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置管溶栓 胫静脉 股静脉 穿刺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1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亮 高立兵 +4 位作者 顾建平 王剑 彭鹏 倪国庆 程晓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评价在DSA设备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通过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2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价在DSA设备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通过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2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10.81±7.11)×10^9对(7.27±3.54)×10^9]、体温[(38.3±0.6)℃对(37.3±0.3)℃]及疼痛评分[(6.00±1.30)对(4.79±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9例患者在3 d内腹痛症状缓解,腹部体征减轻或消失;6例患者好转后行二期外科手术。置管后1例患者出现感染加重,1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1例患者拔管后出现胆汁漏。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明显缓解症状,可为二期外科手术提供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穿刺术 经皮经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