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俞海荣 陈申 +5 位作者 黄静宜 张园园 李孟超 崔焱 季明辉 沈洁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19-3624,3637,共7页
背景隐性误吸缺乏临床表现,易导致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国内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的现状,探究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 背景隐性误吸缺乏临床表现,易导致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国内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的现状,探究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2年12月—2024年1月通过便利抽样法在南京市4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和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医院)康复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2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得分和Barthel指数评估吞咽困难风险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或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诊断患者是否误吸以及误吸的类型。本研究将所有吞咽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误吸的患者归为无误吸组,所有吞咽过程中出现至少1次隐性误吸的患者归为隐性误吸组,所有吞咽过程中出现至少1次显性误吸但未出现隐性误吸的患者归为显性误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隐性误吸和显性误吸的影响因素。结果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占47.2%(100/212)、显性误吸占13.2%(28/212)、无误吸占39.6%(84/212)。在128例误吸患者中,隐性误吸占78.1%(100/128),显性误吸占21.9%(28/1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10得分(OR=1.076,95%CI=1.028~1.126,P=0.002)、性别(女性为对照,OR=2.231,95%CI=1.103~4.509,P=0.025)和意识状况(意识受损为对照,OR=0.334,95%CI=0.123~0.911,P=0.032)是隐性误吸的影响因素;EAT-10得分(OR=1.113,95%CI=1.046~1.184,P=0.001)和自评健康状况差(OR=0.194,95%CI=0.041~0.923,P=0.039)是显性误吸的影响因素。结论吞咽障碍患者中隐性误吸发生率较高,且EAT-10得分越高、男性和意识受损者发生隐性误吸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误吸 隐性误吸 显性误吸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及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磊 潘化平 +1 位作者 高真真 王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明确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和有氧运动过程中底物氧化利用的影响。方法:3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按照随机双盲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服用二甲双胍和安慰剂,7d之后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评估... 目的:明确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和有氧运动过程中底物氧化利用的影响。方法:3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按照随机双盲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服用二甲双胍和安慰剂,7d之后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评估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最大峰值功率值(work max,Wmax)和运动测试持续时间(exercise test duration,ETD)。评估后,受试者以50%Wmax踏功率自行车,共40min,评定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脂肪氧化率(fat oxidation rate,FOR),运动结束时的主观用力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血乳酸浓度(plasma lactate concentration,p LA)。一周之后服用另一种制剂,于同样环境中再次进行相同程序的试验和运动,比较两种情况下相应评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服用二甲双胍后患者的VO2peak(P<0.01)、AT(P<0.01)、Wmax(P<0.01)和ETD(P<0.01)均显著降低,而有氧运动时的FOR(P<0.01)、RPE(P<0.05)和p LA(P<0.05)均显著增加。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增加有氧运动过程中脂肪的氧化、血乳酸浓度及运动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有氧运动能力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20%葡萄糖髌上囊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修五 黄伸 +3 位作者 陈攻 王嘉琳 侯玉昆 潘化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7-790,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进展,病变关节会逐渐出现疼痛、僵硬、关节的功能受限,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1]。增生疗法或者再生注射疗法,是一种肌肉骨骼疼痛的补充治疗方法,其中...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进展,病变关节会逐渐出现疼痛、僵硬、关节的功能受限,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1]。增生疗法或者再生注射疗法,是一种肌肉骨骼疼痛的补充治疗方法,其中高渗葡萄糖是常用的注射药物,已在临床中应用于膝骨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等肌骨疼痛损伤性疾病[2,3],其原理是在疼痛局部注射高渗性药物,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4]。在既往的骨性膝关节炎高渗葡萄糖注射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提示该治疗能够使膝关节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关节功能显著提高,并且该项治疗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5,6],但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尚无普遍性共识,也缺乏随机、双盲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肱骨外上髁炎 局部炎症反应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临床试验研究 注射疗法 病变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