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粗针活检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姚秀蕾 肇毅 +1 位作者 姚志勇 王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技术(ultrasound guidecore-needle biopsy,US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6例临床触诊阴性,超声诊断高度怀疑为乳腺癌的患者行USCNB,取部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技术(ultrasound guidecore-needle biopsy,US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6例临床触诊阴性,超声诊断高度怀疑为乳腺癌的患者行USCNB,取部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USCNB对肿块直径≤0.5 cm的穿刺确诊率小于其他较大肿块者(P<0.05);总体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91.2%,假阳性率为0。结论 USCNB对乳腺肿块确诊率因肿块大小不同而有差异。USCNB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优点,对乳腺癌尤其是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粗针活检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切除重建术治疗复杂性内瘘狭窄效果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磊娟 朱润章 +5 位作者 孙皓 李晓峰 段分分 滕王成 高占辉 楼季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传统切除重建手术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诊治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0...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传统切除重建手术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诊治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01月-2020年06月期间南京明基医院因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造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而行PTA治疗或切除重建手术共263例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手术方式解除内瘘狭窄的效果。结果:患者中PTA组(研究组)205例次,切除重建组(对照组)58例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内瘘狭窄类型、狭窄数量、内瘘功能不良表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患者的初级通畅率在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均低于切除重建手术患者(P<0.05)。PTA组患者的次级通畅率在术后24个月高于切除重建手术患者(P<0.05)。Ⅰ+Ⅱ+Ⅳ型狭窄、3处及以上狭窄是初级通畅的危险因素,Ⅰ+Ⅱ+Ⅳ型狭窄、3处及以上狭窄也是次级通畅的危险因素,PTA手术是次级通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病例,超声引导下PTA术和切除重建术均有可靠的开通率,PTA术后狭窄复发率高于切除重建组(P<0.05),但能够延缓内瘘废弃从而保护血管资源(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切除重建术 动静脉内瘘狭窄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占辉 肖磊娟 +7 位作者 冯均才 孙艳华 刘静 汪红英 王霄剑 艾敏 姚志勇 季大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2-1073,I00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融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i PTH)、钙及磷水平,并评价瘙痒、骨痛等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消融相关的副作用。结果:10例患者术后即刻、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i PTH及钙磷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 PTH下降率>30%共10例,占100%;2例术前血清i PTH达4 000 pg/ml以上,术后仍处于较高水平,但骨痛、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术后3个月血清i PTH上升至600 pg/ml以上,经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后下降至300 pg/ml以下。2例(20%)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均于1个月内缓解;所有病例均无气管、食管、血管及颈部肌肉损伤,未发生感染。结论:经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MH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短期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微波热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思维在急、危重症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134-13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急、危重症的超声诊断,体会综合思维在日常超声诊断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多年来在临床超声诊断实践中应用综合思维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尽量减少误诊和漏... 目的:通过对临床急、危重症的超声诊断,体会综合思维在日常超声诊断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多年来在临床超声诊断实践中应用综合思维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尽量减少误诊和漏诊,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疗差错及事故纠纷的发生。结果:综合思维在超声诊断实践中应用广泛(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各科尽早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同时也为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综合思维在临床各科的超声诊断实践中应用广泛,意义重大,希望引起广大超声工作者重视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超声诊断 综合思维 临床实践 医疗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足月孕胎儿脐带绕颈四周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4期103-104,共2页
脐带绕颈在孕期胎儿超声检查中很常见,但绕颈四周以上的病例极为少见,笔者通过该例脐带绕颈四周的个案总结,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操作和思考实践,为同行提供一些脐带绕颈病例的超声诊断技巧。孕期胎儿脐带绕颈的常用切面、最佳切面与彩色... 脐带绕颈在孕期胎儿超声检查中很常见,但绕颈四周以上的病例极为少见,笔者通过该例脐带绕颈四周的个案总结,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操作和思考实践,为同行提供一些脐带绕颈病例的超声诊断技巧。孕期胎儿脐带绕颈的常用切面、最佳切面与彩色多普勒、脐血流S/D值相结合,掌握正确的超声观察方法.不仅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更为临床产科的及时监护和处臀进一步赢得宝贵时间.大大降低了胎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脐带绕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双侧卵巢库肯勃瘤1例
6
作者 魏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173-174,共2页
一切从其他器官转移至卵巢的肿瘤,都叫作转移性卵巢瘤,德国人库肯勃干1896年报道了这种独特形态的卵巢瘤,证实为转移瘤。所以也称库肯勃瘤。镜下可见印戒状粘液细胞(癌细胞聚集成团,胞浆内充满大量粘液,细胞核挤向一侧,呈印戒状... 一切从其他器官转移至卵巢的肿瘤,都叫作转移性卵巢瘤,德国人库肯勃干1896年报道了这种独特形态的卵巢瘤,证实为转移瘤。所以也称库肯勃瘤。镜下可见印戒状粘液细胞(癌细胞聚集成团,胞浆内充满大量粘液,细胞核挤向一侧,呈印戒状。),间质伴有肉瘤样浸润的卵巢转移瘤。多来自消化道和乳腺.占卵巢继发癌的80%L引。属种植性转移,胃癌特别是胃粘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后,脱落至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上而形成[引。笔者在超声诊断实践中有幸观察到这样一例典型病例.特作如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转移瘤 库肯勃瘤 印戒细胞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