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卫萍 王颖 +7 位作者 周志涛 吴文琦 吴美琳 徐日蕾 武存霞 吴秀文 赵云 任建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5-929,共5页
目的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文中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3月-6月期间88份住院患者血培养生长肠... 目的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文中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3月-6月期间88份住院患者血培养生长肠杆菌目细菌的血标本,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和培养分离菌株的5种碳青霉烯酶(KPC、NDM、VIM、IMP、OXA-48)。以PCR为金标准,评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准确性。结果 88份阳性血培养标本直接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出29份产KPC酶、6份产OXA酶、2份产NDM酶、2份产KPC+NDM酶、2份产KPC+OXA酶。培养分离菌株的检测结果与血培养标本一致。与PCR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100%。结论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抗生素的早期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碳青霉烯酶 血培养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IV数据库分析膳食纤维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培钊 吴婕 +3 位作者 李思澄 吴秀文 赵云 任建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期间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MIMIC-IV)数据库中2516名慢性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平衡院内死亡组和院... 目的:探讨早期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期间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MIMIC-IV)数据库中2516名慢性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平衡院内死亡组和院内存活组之间肠内营养(EN)基线治疗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病人进入ICU第1~14天内膳食纤维摄入量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慢重症病人院内死亡组ICU前14 d内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低于存活组[摄入总量:26.45(0.00,108.87)g vs 52.56(0.00,126.30),P<0.01;每小时平均摄入量:0.34(0.00,0.73)g/h vs 0.54(0.00,0.80)g/h,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低膳食纤维摄入量是慢重症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HR=0.75,95%CI:0.59~0.95,P<0.05)。结论:早期低膳食纤维摄入是慢重症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肠内营养 膳食纤维 病死率 临床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