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姝珏 华婷 王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71)。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出院2周后、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问卷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进行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可缓解其疼痛感,促进其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远程健康管理模式 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法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戴腾 朱国兴 +3 位作者 陈鹏 钱明权 杜炜 顾羊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椎板棘突碎骨植骨与髂骨植骨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33例)和对照组自体髂骨椎间组(B组,30例),研究组采用了腰椎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椎... 目的比较自体椎板棘突碎骨植骨与髂骨植骨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33例)和对照组自体髂骨椎间组(B组,30例),研究组采用了腰椎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椎板棘突碎骨植骨融合术,而对照组采用了腰椎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测定JOA(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1.5±3.2)个月,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间隙高度丢失(1.2±0.4)mm,B组椎间隙高度丢失(2.4±0.5)mm,两组椎间隙高度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组融合率为97.3%,B组融合率为98.4%,两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回收骨回植的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术可作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优化方法,较取髂骨快植入法创伤小,简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殷瑛 华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髋关节优良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髋关节优良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和4周,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疼痛和髋关节功能,调节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