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54-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增殖、侵袭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黎文华 冯赟 +1 位作者 马振增 陆伦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1-1426,共6页
目的研究miR-454-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增殖、侵袭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应用原位杂交检测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miR-454-3p的表达水平。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 目的研究miR-454-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增殖、侵袭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应用原位杂交检测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miR-454-3p的表达水平。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中,运用慢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miR-454-3p。应用Cell Counting Kit-8 (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脾脏注射结肠癌细胞构建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研究过表达miR-454-3p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iR-454-3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结肠癌细胞SW480中上调miR-454-3p表达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5)。小鼠过表达miR-454-3p组中肝转移结节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miR-454-3p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miR-454-3p可能通过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进而促进肿瘤的肝脏转移,从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进程。miR-454-3p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个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侵袭 转移 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胃肠起搏与多潘立酮对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高珏 龚镭 +2 位作者 朱颖炜 王昕炜 谈春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体表胃肠起搏、多潘立酮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72例符合PDS罗马Ⅲ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多潘立酮组(多潘立酮10 mg,tid)、胃肠起搏组(体表胃肠起搏30 min/d)和联合治疗组(多潘立酮10 mg... 目的:观察分析体表胃肠起搏、多潘立酮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72例符合PDS罗马Ⅲ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多潘立酮组(多潘立酮10 mg,tid)、胃肠起搏组(体表胃肠起搏30 min/d)和联合治疗组(多潘立酮10 mg,tid和体表胃肠起搏30 min/d),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予以临床症状评分、X线胃排空检测、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健康对照组24例予胃排空检测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①治疗前,PDS患者胃排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PDS 3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多潘立酮组与胃肠起搏组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均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③PDS 3组治疗后,胃排空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3组之间无差异(P>0.05);④治疗后,PDS 3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和胃肠起搏组在精神健康这个维度上较多潘立酮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体表胃肠起搏是治疗PDS安全有效无创的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胃排空、提高生活质量,与多潘立酮的近期疗效相似;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更有助于缓解PD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起搏 多潘立酮 餐后不适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士毛 过计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5,207,共3页
目的:了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或发热症状的患者,接受ERCP检查和/或EPT治疗,比较分析与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与ERCP诊断的准确性及ERCP... 目的:了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或发热症状的患者,接受ERCP检查和/或EPT治疗,比较分析与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与ERCP诊断的准确性及ERCP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ERCP检查对此病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而且ERCP对胆总管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胆管梗阻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ERCP不仅可明显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可作为治疗此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