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丁忠 陆风旗 +2 位作者 于向荣 张追阳 倪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图像行MPR、滑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及CPR,并将影像学表现与手... 目的探讨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图像行MPR、滑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及CPR,并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MSCT均表现出肠梗阻征象,其中胆管积气13例、胆囊积气6例、合并肠缺血4例、明确显示胆肠瘘5例;发现异位结石共20枚,15枚位于回肠,5枚位于空肠,其中3例为多发结石;MSCT后处理图像可清晰显示结石大小、数目、位置、梗阻点及周围并发症,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MSCT及图像后处理在胆石性肠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丰富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雷 张追阳 +2 位作者 倪建明 吴文娟 杨承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 :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 目的 :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将其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依据CACS分度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各组间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CACS 3度组以上与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 2度组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充盈高峰期(P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中QPS、左心室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壁增厚率与CACS 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CACS检查结果显示CACS>10分时,可建议其进一步行MPI检查,对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两者结合有助于冠心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积分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老化进程中大脑灰质的水分子弥散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倪建明 张追阳 鲁晓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预脉冲DWI技术(FLAIR-DWI)测定不同年龄段脑灰质ADC值来探讨脑老化变化规律。方法:120名来自社区的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及以上),均采用3.0T MRI仪完成FLAIR-DWI扫... 目的:采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预脉冲DWI技术(FLAIR-DWI)测定不同年龄段脑灰质ADC值来探讨脑老化变化规律。方法:120名来自社区的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及以上),均采用3.0T MRI仪完成FLAIR-DWI扫描,采用感兴趣区法分别测定两侧额叶皮层、扣带回和丘脑的平均ADC值,并分别比较三个年龄组间不同灰质区的ADC值差异及其与年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额叶皮层的平均ADC值高于丘脑和扣带回(P<0.001);老年组的丘脑和左侧额叶皮层的ADC值显著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右侧额叶皮层和扣带回ADC值在不同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丘脑(左、右两侧的相关系数分别0.577、0.508,P<0.01)和左侧额叶皮层(r=0.307,P<0.01)ADC值与年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而右侧额叶(r=0.150,P=0.102)和扣带回(r=0.011、0.024,P>0.05)ADC值与年龄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丘脑和左侧额叶皮层ADC值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年龄相关的ADC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近似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的分离、结构表征及益生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卫宝 余讯 +3 位作者 徐静静 詹晓北 张洪涛 朱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6,共7页
对从蒙古黄芪中分离纯化获得的APS-1和APS-2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考察黄芪粗多糖(Astragalus crude polysaccharide,APS)的益生活性。运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GFC)、离子色谱(ion chromato... 对从蒙古黄芪中分离纯化获得的APS-1和APS-2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考察黄芪粗多糖(Astragalus crude polysaccharide,APS)的益生活性。运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GFC)、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红外(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核磁(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 copy,1H-NMR)技术分析APS-1和APS-2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利用人体粪便体外发酵APS,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的产生来评价APS的益生活性。结果显示,APS-1和APS-2分子质量分别为38.4和5.2 k Da。APS-1主要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49.76。APS-2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2.99∶16.26。APS-1以α-糖苷键为主,APS-2同时包含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当APS的添加量为5 g/L时,发酵培养基的p H从7.49(0 h)降至5.88(48 h),总SCFA、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APS被肠道微生物代谢后可以产生对人体具有良好益生活性的短链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益生活性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A检查对比剂外渗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昉铭 吴文娟 +3 位作者 张雷 过敏芳 顾洁 马建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37-1840,共4页
目的:评估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头颈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对比剂外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组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头颈CTA检查患者2 763例,年龄(64.87±11.38)岁。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头颈CTA... 目的:评估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头颈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对比剂外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组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头颈CTA检查患者2 763例,年龄(64.87±11.38)岁。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头颈CTA检查对比剂注射方案,即首期注射50 mL对比剂,随后一期注射20 mL生理盐水。研究组使用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即较常规方案前置一期生理盐水注射,生理盐水使用量为10 mL。所有病例使用对比剂为370 mg/mL碘普罗胺,并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自动注射,注射流率为4 mL/s。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外渗率、女性患者外渗率、老年患者(年龄≥60岁)外渗率及外渗高风险患者的外渗率。结果:入组患者的总外渗率为0.90%。研究组外渗率为0.36%,对照组外渗率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女性外渗率为0.52%,对照组女性外渗率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老年外渗率为0.50%,对照组老年外渗率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研究组外渗高风险患者外渗率为0.40%,对照组外渗高风险患者外渗率为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头颈CTA检查采用本研究调整后的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较常规方案降低了约75%的总对比剂外渗率,且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外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实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胸膜或胸膜下结节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君 赵艳军 +2 位作者 张雷 刘妍 李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实时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胸膜或胸膜下结节(SPP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皮穿活检的38例SPPN患者,其中17例接受CT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CT+US组),21例接受单纯CT引导活检(CT组),比较2组穿刺活检手术时间、占机时间、C... 目的探讨CT联合实时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胸膜或胸膜下结节(SPP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皮穿活检的38例SPPN患者,其中17例接受CT联合超声引导下活检(CT+US组),21例接受单纯CT引导活检(CT组),比较2组穿刺活检手术时间、占机时间、CT引导次数、有效辐射剂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CT+US组CT引导次数、手术时间、占机时间、有效辐射剂量和总剂量均低于CT组(P均<0.01),2组术后发生气胸、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联合实时超声引导穿刺活检SPPN可降低穿刺技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弥散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在脑老化过程中的变化
7
作者 顾静 汪鸿 +1 位作者 倪建明 张追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囊不同区域的弥散各向异性的特点及其在脑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98名来自社区的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DTI,在FA图上测量两侧内囊前肢、膝部和后肢FA值。将所有受检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 目的探讨内囊不同区域的弥散各向异性的特点及其在脑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98名来自社区的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DTI,在FA图上测量两侧内囊前肢、膝部和后肢FA值。将所有受检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3组内囊不同区域的FA值差异分析FA值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内囊前肢、膝部和后肢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囊后肢FA值最高,其次为膝部和前肢。左侧内囊前肢FA值低于右侧,两侧膝部和后肢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内囊前肢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9,P=0.030)。两侧内囊前肢、右侧内囊膝部的FA值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而其他区域脑组织FA值与年龄增长无相关性。结论内囊不同区域FA值存在显著差异;在脑老化过程中,内囊前部FA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内囊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成人多脾综合征合并胰腺肿瘤及肝段下腔静脉缺如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巫丹萍 卞琳杰 +1 位作者 袁芸芸 陈义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7-1417,共1页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左上腹隐痛1年余,伴反酸、嗳气,近2天感腹痛较前加重,自服质子泵抑制剂后不能如前缓解而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息肉。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图像示脾...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左上腹隐痛1年余,伴反酸、嗳气,近2天感腹痛较前加重,自服质子泵抑制剂后不能如前缓解而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息肉。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图像示脾区7枚类圆形结节影,大小不一,密度均匀,CT值约45 HU,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显著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均匀强化,与脾脏基本一致(图1A、1B);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图像示肝段下腔静脉缺如,肝静脉分别直接汇入右心房(图1C),奇静脉延续为下腔静脉,显著扩张并与主动脉伴行;曲面重建(curve planar reformation,CPR)图像示胰腺头部低密度灶与胰管相通,主胰管轻度扩张(图1D)。影像学诊断: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PS),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奇静脉异常连接并扩张;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综合征 腔静脉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文娟 陈昉铭 +1 位作者 张雷 马如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6-686,共1页
患者男,67岁,体检发现胆囊内肿物1周余;既往右肾透明细胞癌手术史。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ALT 12.9U/L,AST 22.3U/L,Cre 111.7μmol/L,CA19-9 6.26U/ml,CA12511.75U/ml。超声:胆囊壁见稍高回声团,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内... 患者男,67岁,体检发现胆囊内肿物1周余;既往右肾透明细胞癌手术史。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ALT 12.9U/L,AST 22.3U/L,Cre 111.7μmol/L,CA19-9 6.26U/ml,CA12511.75U/ml。超声:胆囊壁见稍高回声团,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内部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A)。CT平扫示胆囊腔内类圆形软组织团块影,CT值33 HU,边界清(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胆囊 肿瘤转移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10
作者 吴文娟 马建勇 唐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3-1433,共1页
患者男,67岁,因“鼻塞咽痛伴涕中带血7月余”入院,以右侧为主,伴睡眠打鼾。查体:软腭前移,口咽部见明显隆起肿物。MRI:口咽腔内约5.9 cm×2.3 cm×4.3 cm异常软组织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内见囊样高信号区(图... 患者男,67岁,因“鼻塞咽痛伴涕中带血7月余”入院,以右侧为主,伴睡眠打鼾。查体:软腭前移,口咽部见明显隆起肿物。MRI:口咽腔内约5.9 cm×2.3 cm×4.3 cm异常软组织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内见囊样高信号区(图1A);增强后肿物明显强化,与扁桃体分界不清(图1B、1C),口咽两侧壁受累,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口咽部恶性占位,口咽癌?于全麻下行口咽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灰白色肿物,与咽壁分离困难,故仅行部分切除术,切除体积为2.0 cm×2.0 cm×1.0 cm。术后病理:组织切面呈灰白色,质中;光镜下见梭形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丰富,生长活跃,部分围绕血管,细胞核深染,核大异型,可见核分裂象,伴坏死(图1D);免疫组织化学:CK(-)、EMA(-)、CD34(-)、Des(弥漫+)、SMA(-)、S100(小灶性+)、Ki-67(70%+)、Melan-A(-)、Melanoma(HMB45)(-)、Vim(+)、CD56(-)、CgA(-)、Syn(-)、Myoglobin(小灶性+)。病理诊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15个月未见局部及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胚胎性 口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