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0急救转运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肖肖 韩志君 +1 位作者 叶新和 杨承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83-984,共2页
目的观察120急救转运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及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STEMI患者60例,根据入院方式分为120转运组36例和自行入院组24例,观察2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 目的观察120急救转运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及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STEMI患者60例,根据入院方式分为120转运组36例和自行入院组24例,观察2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D-to-B达标率(D-to-B<90min)、平均住院天数、PCI术后1周及6个月心功能情况。结果与自行入院组比较,120转运组D-to-B和首诊FMC-to-B时间显著缩短[90 min vs 115 min,P=0.002;(95±50)min vs(139±73)min,P=0.046],D-to-B达标率更高(61.1%vs 29.2%,P=0.015)。120转运组术后6个月LVEF显著高于自行入院组。结论 120急救转运系统可显著缩短STEMI患者的救治延迟,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 救护车 心肌再灌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芳 杨承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70-772,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生与生活质量下降、脑卒中、心力衰竭、病死率的增加等密切相关。目前,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房颤基因学方面的研究为明确房颤发病机制提供了新...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生与生活质量下降、脑卒中、心力衰竭、病死率的增加等密切相关。目前,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房颤基因学方面的研究为明确房颤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性 基因 钾通道 膜片钳术 连接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彤 杨承健 李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3,共3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高度保守的非编码miRNA(21~24nt),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从细胞分泌到外周血的miRNA称为循环miRNA,它们在正常人和各种疾病患者体内的表达...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高度保守的非编码miRNA(21~24nt),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从细胞分泌到外周血的miRNA称为循环miRNA,它们在正常人和各种疾病患者体内的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稳定的存在于外周血中,从而具有诊断相关疾病的内在潜能[2]。作为miRNA家族的成员,近年来研究发现,miR-499、miR-208a、miR-208b最具心脏特异性,并且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的患者体内迅速升高,这就为AMI的早期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现就这一研究方向的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肌钙蛋白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特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芳 金艳 +1 位作者 曹佳宁 杨承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房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特发性房颤患者30例为房颤组,同期入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对房颤组与对照组... 目的研究特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房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特发性房颤患者30例为房颤组,同期入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对房颤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空腹血脂、心脏超声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房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98±2.64)mg/L vs(16.08±7.01)mg/L,P=0.006],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41.27±5.65)mmvs(36.50±3.34)mm,P=0.00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821,P=0.043),与TG呈负相关(r=-0.140,P=0.046)。结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特发性房颤发病密切相关,是房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心房颤动 动脉粥样硬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1诊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彤 张晓璞 +1 位作者 李勋(综述) 杨承健(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0-1033,共4页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了各种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其中包括微小RNA-1(microRNA-1,miR-1),它是首个发现与心血管病发展相关的miR,具有心肌细胞表达特异...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了各种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其中包括微小RNA-1(microRNA-1,miR-1),它是首个发现与心血管病发展相关的miR,具有心肌细胞表达特异性.多项研究提示miR-1直接参与调控心肌梗死的整个病理过程,包括心肌细胞凋亡、炎症、血管生成、纤维化以及影响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活性,通过检测miR-1的表达量变化以及上游调节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对miR-1诊疗心肌梗死展开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小RNA-1 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标志物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房心合并瓣膜性心脏病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天一 金艳 冯秋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19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胸闷心慌5年,再发加重4 d”于2018年1月收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体检: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未触及,气管居中,双侧胸廓扩张度一致,语颤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胸闷心慌5年,再发加重4 d”于2018年1月收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体检: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未触及,气管居中,双侧胸廓扩张度一致,语颤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率90次/min,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4/6级,未闻及枪击音及水冲脉,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房心 心脏瓣膜疾病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cl-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录 侯建军 +3 位作者 邱荣荣 贾绍斌 丛广志 孙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阐明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HUVECs分别采用含有0、2、4、8、16和32mmol·L-1 Hcy的RPM...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阐明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HUVECs分别采用含有0、2、4、8、16和32mmol·L-1 Hcy的RPMI 1640培养液作用48h,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结果将本实验分为对照组(0 mmol·L-1 Hcy)、Hcy组(9.00mmol·L-1 Hcy)、阿托伐他汀组(9.00mmol·L-1 Hcy+1×10-3 mmol·L-1阿托伐他汀)。各组细胞培养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2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联合巢式降落式PCR法检测Bcl-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Bcl-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P<0.01);与Hcy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内皮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Bcl-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节Hcy作用下的HUVECs Bcl-2基因甲基化水平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Bcl2蛋白 DNA甲基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患者康复护理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丽萍 苏纯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9期994-997,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患者国内外康复治疗护理的发展概况,以及术后康复的主要内容及展望,以期为我国康复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