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正峰 辛莲 +2 位作者 高宏 路通 王志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71-407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患者手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年龄65岁以上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肺功能锻炼、骨折制动及消肿等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患者手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年龄65岁以上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肺功能锻炼、骨折制动及消肿等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组以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吸入时监测BP、HR、ECG和SpO2。分别于入院时、吸入治疗后行血气分析,观察氧分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硝酸甘油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前的氧分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雾化吸入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棒系统固定腰椎后的实验性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季冬东 程力 王以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评价动态棒系统(IsobarTM)固定后腰椎稳定性,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取小牛腰椎标本L2~5节段8具。每一个运动节段按以下5个状态测试:完整状态(正常对照组)、半失稳(剔除所有的韧带、黄韧带、关节囊和小关节)、IsobarTM动态固定... 目的:评价动态棒系统(IsobarTM)固定后腰椎稳定性,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取小牛腰椎标本L2~5节段8具。每一个运动节段按以下5个状态测试:完整状态(正常对照组)、半失稳(剔除所有的韧带、黄韧带、关节囊和小关节)、IsobarTM动态固定状态、全失稳状态(全椎板切除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每一个运动节段都在运动测试仪上连续测试压缩、屈曲/后伸、侧弯。结果:植入IsobarTM系统的失稳节段可以提供在屈曲、后伸或轴向旋转方向上与完整节段同样的稳定性(P>0.05)。全失稳和半失稳状态的脊柱同植入IsobarTM系统相比有明显的失稳状态(P<0.01)。动态棒固定系统可以使半失稳的运动节段回复到同完整运动节段相同的运动范围(P>0.05)。结论:IsobarTM device动态棒系统不仅可以为椎板部分切除术时植入后提供良好的即时稳定性,而且也可以维持腰椎部分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腰椎 IsobarTM 椎弓根 椎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a敲降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宇 王亮 +1 位作者 朱国兴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通过显微注射吗啉环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MO),使斑马鱼骨形态发生蛋白2a (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 2a,BMP2a)基因敲降,观察BMP2a基因表达抑制后对斑马鱼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半小时斑马鱼受精卵为模型,将MO显微... 目的通过显微注射吗啉环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MO),使斑马鱼骨形态发生蛋白2a (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 2a,BMP2a)基因敲降,观察BMP2a基因表达抑制后对斑马鱼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半小时斑马鱼受精卵为模型,将MO显微注射到受精卵(20个,对照组相同处理),对注射MO后及野生型(wild type,WT)的幼鱼于第9天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比较硬骨的形态差异,同时运用Image J软件对染色体积进行统计,比较差异。对注射MO后的幼鱼于第4天提取的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Runx2a、Runx2b、Sp7、Alp骨形成相关基因和WT基因组的成骨下游基因表达的差异。对注射MO后第4天的斑马鱼予以成骨代表性的两个基因Runx2a进行原位杂交,比较WT幼鱼相关成骨基因表达部位的差异和信号强弱。结果与WT染色相比,注射抑制BMP2a的MO后第9天斑马鱼硬骨茜素红染色变浅,体积更小(MO vs. WT:3 276±153 vs. 4 768±231,P<0. 05)。QPCR检测显示,注射MO后第4天的斑马鱼成骨代谢基因表达量与WT斑马鱼对应基因相比均下调(Runx2a:0. 348±0. 002 vs. 1. 007±0. 032;Runx2b:0. 525±0. 021 vs. 1. 013±0. 021; Sp7:0. 483±0. 026 vs. 1. 124±0. 173; Alp:0. 136±0. 012 vs. 1. 233±0. 237; P<0. 05)。就Runx2a原位杂交而言,注射MO后第4天斑马鱼信号表达弱于同期WT斑马鱼。结论通过基因敲降技术使得斑马鱼BMP2下调,直观地观察到斑马鱼的骨发育迟缓,运用分子手段发现其基因下调造成一系列的成骨基因降低,用原位半定量方法靶向定位到斑马鱼蝶骨上,基因下调后造成斑马鱼的蝶骨信号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吗啉环反义寡核苷酸 骨形态发生蛋白2a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蓄积对斑马鱼幼鱼骨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宇 荣晓旭 朱国兴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高铁环境干预,观察铁积蓄对斑马鱼幼鱼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对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25、50、100、200 mg/L)干预野生斑马鱼交配,收集鱼卵置于4个含相... 目的通过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高铁环境干预,观察铁积蓄对斑马鱼幼鱼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对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25、50、100、200 mg/L)干预野生斑马鱼交配,收集鱼卵置于4个含相应FAC浓度的水环境中,每24小时予以更换含同样浓度FAC的水1次,同时设不含FAC为对照组,观察斑马鱼在不同铁环境下生存的情况。于第4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检测相关成骨代谢的基因表达,比较和对照组基因组的成骨下游基因的差异,并测量幼鱼的铁含量及铁染色,观察铁含量变化;于第9天进行茜素红染色,比较与对照组的硬骨形态差异。结果不同浓度FAC处理后,斑马鱼骨矿化面积成剂量依赖性降低,其中200 mg/L FAC组与对照组对比T值为40.567(P<0.01);FQ-PCT结果显示:相关早期表达成骨代谢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斑马鱼成骨基因表达相比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染色结果显示:FAC组斑马鱼色素沉着变深,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 mg/L两组的幼鱼铁含量升高[(21.5±3.4)μg/L vs.(12.5±3.6)μg/L,(22.8±2.9)μg/L vs.(12.5±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AC组硬骨染色变浅且肋骨及尾鳍未发育。结论高铁环境下造成斑马鱼体内铁蓄积,使斑马鱼成骨基因降低,造成骨发育迟缓,矿化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铁蓄积 成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晨曦 顾晓峰 +4 位作者 李雅欣 王凌 高剑锐 丁育健 冯德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7例)。对比各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天数,比较PFNA组和PF-LCP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明显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和PF-LCP组总输血量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好的手术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谨慎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解剖型锁定钢板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场舞对绝经期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秦晋泽 荣晓旭 +1 位作者 朱国兴 姜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50,共5页
目的观察广场舞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的同时,联合广场舞运动方法干预,每周5次,每次平均0.5~1.0小时;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实验前及实验干... 目的观察广场舞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的同时,联合广场舞运动方法干预,每周5次,每次平均0.5~1.0小时;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实验前及实验干预6个月后受试者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变化、骨痛。结果 (1)骨密度变化: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L2-4、股骨颈部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Ward’s区骨密度无显著性改变。而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2)血生化中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指标值:两组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P1N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β-CTX水平未有明显改变(P>0.05)。(3)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比较,研究组疼痛明显改善。结论广场舞运动能部分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并且可以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仪 徐朱杰 +2 位作者 王瑞 邱立朋 陈敬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1-428,共8页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乳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培养并进行鉴定。取生长情况良好的成骨细胞制成浓度为2.0×10~4个/m L的细胞悬液,依据在成骨细胞培养基...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乳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培养并进行鉴定。取生长情况良好的成骨细胞制成浓度为2.0×10~4个/m L的细胞悬液,依据在成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S,将实验分为A组(0μg/m L)、B组(1μg/m L)、C组(5μg/m L)、D组(10μg/m L)、E组(25μg/m L)、F组(50μg/m L)、G组(100μg/m L)。以A为对照组,其余组为实验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48 h及96 h不同HS浓度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24 h和48 h的AKP活性,Western Blot法定量24 h和48 h成骨标志蛋白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Runx-2蛋白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法计数14 d成骨细胞基质矿化结节量。结果 MTT检测示,硫酸乙酰肝素在48 h、96 h均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P活性检测示,24 h和48 h的E组和F组的AKP活性相比于A组明显增高(P<0.05),且F组的AKP活性最高。Collagen I和Runx-2蛋白表达检测显示,50μg/m L HS作用24 h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Runx-2和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均升高;100μg/m L HS作用24 h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Runx-2和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矿化结节染色示,B、C、D、E、F组均能促进矿化结节的生成,F组对成骨细胞基质矿化作用最强,B、C、D、E和F组相比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的矿化结节数量低于A组。结论 HS的成骨作用显著,且50μg/m L HS促进成骨细胞成熟分化的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矿化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受体介导下抑制胶原编码基因表达引发软骨成骨损伤机制
8
作者 冯武兵 姜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61,共8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软骨损伤的内在机制。方法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经典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处理斑马鱼幼鱼,用同样量的二甲基亚砜(0.01%)处理同胞幼鱼作为对照组。在第4、5和6天采集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软骨染色实验;采集6 d后的样本进行q...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软骨损伤的内在机制。方法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经典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处理斑马鱼幼鱼,用同样量的二甲基亚砜(0.01%)处理同胞幼鱼作为对照组。在第4、5和6天采集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软骨染色实验;采集6 d后的样本进行qRT-PCR分析;使用JASPAR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6个胶原编码基因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并构建由6个胶原编码基因组成的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将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和/或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PN)转染到细胞中,测量荧光素酶活性。结果PN 25μmol/L浓度对斑马鱼软骨造成明显损伤。随着PN处理浓度的增加,胶原蛋白编码基因相对mRNA水平显著降低。单次转染GR后,除col10a1a外,所有胶原编码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均降低;单次添加PN后,6个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均降低;当GR和PN同时添加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PN可引起明显的斑马鱼软骨发育损伤,胶原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降低是PN引起斑马鱼软骨损伤的原因,而PN通过GR抑制胶原编码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软骨 糖皮质激素受体 胶原蛋白编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