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合并胸廓畸形长期生存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浩 毛文君 +2 位作者 刘峰 范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8-271,27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术,同期行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手术顺利,术后予抗炎、抗真菌预防治疗,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25 d出院,术后2年拆除胸部Nuss钢板,胸廓畸形得到纠正,术后接受长期随访,截止至投稿日,患者存活3年余,肺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满意。结论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是治疗终末期BOS合并胸廓畸形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矫治术 胸廓畸形 漏斗胸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纪勇 陈静瑜 +2 位作者 郑明峰 吴小波 叶书高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86例食管癌病人按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两组,EEN组94例,术后行EEN;肠外营养(PN)组92例,术后给予TP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 目的:观察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86例食管癌病人按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两组,EEN组94例,术后行EEN;肠外营养(PN)组92例,术后给予TP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病人术后第10天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而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PN组短(P<0.05)。住院费用、胃肠减压总量和胸腔引流液量,亦较PN组明显减少(P<0.05)。EEN组病人术后ALB、PA、TP水平高于PN组(P<0.05),而UN、Cr和白细胞总数均低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EN安全、有效、可行,较PN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清 华军 +2 位作者 杭晓声 毛永杰 王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51-453,共3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对于70岁及以上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毒副反应和治疗耐受性尤其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 背景与目的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对于70岁及以上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毒副反应和治疗耐受性尤其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70岁及以上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2例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GO组20例(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奥沙利铂65mg/m2,第1、8天)和GP组22例(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顺铂30mg/m2,第1~3天),28天为一周期,均治疗2周期以上。结果GO组CR1例,PR10例,SD7例,PD2例,有效率为55.0%;中位生存期为11.2月,1年生存率为45%。GP组PR9例,SD10例,PD3例,有效率为40.9%;中位生存期为11.8月,1年生存率为50%。两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毒副反应以白细胞降低和胃肠道反应为主,GP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O组(17.4%vs4.8%,20.7%vs3.6%,P均<0.05),GP组Ⅰ+Ⅱ度脱发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O组(43.5%vs10.7%,14.1%vs2.4%,P均<0.05)。结论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轻,治疗耐受性好,临床应用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顺铂 老年人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菇多糖联合化疗对食管癌大鼠TNF-α和IFN-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纪勇 陈静瑜 +2 位作者 郑明峰 吴小波 叶书高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观察茶树菇多糖联合化疗对食管癌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正常对照)组,模型(模型对照)组,化疗(用替加氟)组,联合(替加氟联合茶树菇多糖)组。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他组... 目的:观察茶树菇多糖联合化疗对食管癌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正常对照)组,模型(模型对照)组,化疗(用替加氟)组,联合(替加氟联合茶树菇多糖)组。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他组大鼠皮下注射甲基戊基亚硝胺5 mg/kg,诱发食管癌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治疗4周,记录大鼠的体重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食管组织的TNF-α和IFN-γ表达情况。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正常组大鼠体重呈逐步上升趋势,联合组大鼠体重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模型组和化疗组大鼠的体重变化不明显。联合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化疗组,但高于正常组(P<0.05);而联合组大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而低于正常组(P<0.05)。联合组大鼠的TNF-α阳性表达率低于模型组和化疗组,高于正常组;而IFN-γ阳性表达率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茶树菇多糖联合化疗可调节食管癌大鼠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水平和上调IFN-γ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多糖 食管癌 大鼠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肺上皮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国荣 王发龙 +5 位作者 陈文 陈静瑜 刘洁 王琼 赵琪 陈国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肺上皮细胞致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BEAS-2B人正常肺上皮细胞,观察1、10、100、1 000μg/L重组HMGB1蛋白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致炎细胞因... 目的:观察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肺上皮细胞致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BEAS-2B人正常肺上皮细胞,观察1、10、100、1 000μg/L重组HMGB1蛋白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含量的影响,及10 mg/L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抗体处理对HMGB1诱导致炎细胞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重组HMGB1诱导肺上皮细胞12 h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呈HMGB1剂量依赖性升高;100μg/L HMGB1分别诱导肺上皮细胞3、6、12和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IL-1β、IL-6含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升高,而TNF-α含量于诱导后6 h达峰值;TLR4抗体处理后TNF-α、IL-1β、IL-6释放均受到部分抑制(P<0.05或P<0.01)。结论:HMGB1对肺上皮细胞释放TNF-α、IL-1β和IL-6具有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胞膜TLR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夏维 严洁 +1 位作者 毛文君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6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65岁)肺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老年肺移植患者的存活情况,比较单肺和双肺移植的存活情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65岁)肺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老年肺移植患者的存活情况,比较单肺和双肺移植的存活情况;了解肺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对随访期内死亡的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肺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24例受者术后1、3、5、7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5.0%、62.5%、33.3%和12.5%,其中单肺移植患者相应为68.8%、50.0%、31.3%和12.5%,双肺移植患者相应为87.5%、87.5%、37.5%和12.5%。单肺与双肺移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51个月,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是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11/24)。术后长期随访中17例死亡,包括重症感染9例,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1例,急性排斥反应(AR)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S)4例,心力衰竭1例,肿瘤1例。结论单肺或双肺移植均是治疗老年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感染是老年受者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终末期肺病 老年 感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肺叶移植治疗成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高峰 赵凯 +15 位作者 李丰科 王跃斌 丁志丹 欧阳松云 刘峰辉 王勇 金峰 曹彬 吴进福 李军 黄明君 冯敏 常薇 常思远 刘刚 陈静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4-877,共4页
目前,肺移植是公认的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然而,供肺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肺移植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已提出并临床实践的对应策略有:边缘供肺肺移植、心死亡供体肺移植、体外肺灌注(EVLP)体外肺修复肺移植、解剖和... 目前,肺移植是公认的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然而,供肺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肺移植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已提出并临床实践的对应策略有:边缘供肺肺移植、心死亡供体肺移植、体外肺灌注(EVLP)体外肺修复肺移植、解剖和非解剖性肺减容肺移植、肺叶移植[2-3]。对于身材矮小或者有限制性肺疾病的小胸腔患者来说,肺叶移植已成为扩大其供肺来源的重要方式之一[2-8]。现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华中地区首例双侧肺叶移植治疗成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叶移植 支气管扩张 胸腔不匹配 支气管残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心脑死亡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海英 刘筱凌 +1 位作者 毛文君 陈静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9例供肺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供肺的评估及选择、供肺切取术的物品准备、供肺切取的配合等。结果 19例经评估7例因感染、氧合差弃用;12例供肺按照国际标准化程... 目的总结心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9例供肺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供肺的评估及选择、供肺切取术的物品准备、供肺切取的配合等。结果 19例经评估7例因感染、氧合差弃用;12例供肺按照国际标准化程序顺利获取转运至医院,完成10例双肺移植和2例右侧单肺移植,受者手术顺利。结论完善的术前用物准备、充分的术前供肺评估,熟练、准确的术中配合是供肺获取和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脑死亡 心脏死亡 供肺获取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烨铭 陈静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对肺移植术后肺癌却缺乏了解。我们通过对1例肺移植术后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肺移植术后肺癌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2007年5月我院为一例65... 背景与目的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对肺移植术后肺癌却缺乏了解。我们通过对1例肺移植术后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肺移植术后肺癌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2007年5月我院为一例65岁、术前诊断为两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男性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成功进行了右侧单肺移植,患者术后46d恢复良好出院。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骁悉)+类固醇激素。出院后患者定期随访。结果在移植术后13个月随访确诊为非移植侧左肺小细胞肺癌伴多发骨转移。患者给予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化疗4次症状有所缓解,患者在诊断肺癌后11个月死亡。结论肺移植术后肺癌严重影响移植患者远期存活,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PF、吸烟史及免疫抑制剂等为其危险因素,为改善预后,需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肿瘤 肺间质纤维化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肺灌注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文君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4-338,共5页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供肺短缺严重限制了肺移植的发展。离体肺灌注技术(EVLP)能再次评估和改善供肺肺功能,提高供肺的利用率,目前在欧美国家逐步开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总结了肺移植供肺选择标准、EVL...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供肺短缺严重限制了肺移植的发展。离体肺灌注技术(EVLP)能再次评估和改善供肺肺功能,提高供肺的利用率,目前在欧美国家逐步开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总结了肺移植供肺选择标准、EVLP适应证、EVLP的类型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同时介绍了无锡市人民医院EVLP初步经验,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肺灌注 肺移植 供肺 肺修复 供体获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烨铭 陈静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33-63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被认为是肺移植的相对禁忌症,但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此类非常规疾病也被纳入肺移植适应症。本文通过报道1例双肺移植成功治疗双侧肺癌男性患者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移植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2010年1... 背景与目的肺癌被认为是肺移植的相对禁忌症,但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此类非常规疾病也被纳入肺移植适应症。本文通过报道1例双肺移植成功治疗双侧肺癌男性患者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移植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组为1例42岁男性患者成功进行了序贯式双肺移植,该患者术前胸部CT及PET-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及团块样浸润阴影,纵隔淋巴结不肿大,其余部位未见转移。术后病理证实为粘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分期T4N0M0,IIIb期。结果患者术后予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抗细菌、真菌、病毒等一系列治疗,并于术后66天恢复良好出院并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肺功能良好,未见明显转移征象。结论对于某些合适的肺癌患者,肺移植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肿瘤 细支气管肺泡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移植供体标准及获取转运指南 被引量:32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肺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5 位作者 陈静瑜(执笔) 毛文君(执笔) 刘东(执笔) 赵晋(执笔) 丁浩(执笔) 马千里(执笔)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5-333,共9页
2015年我国供肺利用率仅约5%。从器官获取组织(OPO)进行供肺协调、初步评估和维护,到供肺获取直至最后经民航、高速公路、高铁转运完成肺移植,每一环节都相当艰难。许多初评合格的供肺,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而无法用于移植。因此,我们组... 2015年我国供肺利用率仅约5%。从器官获取组织(OPO)进行供肺协调、初步评估和维护,到供肺获取直至最后经民航、高速公路、高铁转运完成肺移植,每一环节都相当艰难。许多初评合格的供肺,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而无法用于移植。因此,我们组织专家制订我国肺移植供体标准及获取转运指南,从我国肺移植供肺捐献的分类、供肺选择标准、供肺维护策略、供肺获取流程、供肺转运流程等方面,总结我国肺移植的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肺移植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供肺维护 供肺获取 供肺转运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 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BCD)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肺尘埃沉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晋 毛文君 +3 位作者 陆荣国 陈员 蒋华驰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398,共4页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是世界上最严重且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肺灌洗技术及肺移植。当前的药物治疗主要起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有效清除肺部粉尘。肺灌洗技术能清除部分肺部粉尘,但是存在远期效果不佳以...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是世界上最严重且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肺灌洗技术及肺移植。当前的药物治疗主要起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有效清除肺部粉尘。肺灌洗技术能清除部分肺部粉尘,但是存在远期效果不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肺移植治疗尘肺病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医师和患者的肯定,但诸多因素限制了肺移植治疗尘肺病的发展。本文就尘肺病的概况、尘肺病的治疗、肺移植治疗尘肺病的问题与困境进行综述,以期给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尘埃沉着病 肺硅沉着病 终末期肺病 职业病 肺移植 肺灌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结扎同期双肺移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磊 叶书高 +2 位作者 郑明峰 纪勇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结扎同期双肺移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可行性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方法 2014年6月27日无锡市人民医院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同期行动...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结扎同期双肺移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可行性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方法 2014年6月27日无锡市人民医院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同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及序贯式双肺移植。严格按照流程行供肺切取,并采用本院配制的改良的低钾右旋糖酐液(LPD液)灌注保存供肺。手术过程要求操作精细到位。术中左肺冷缺血时间3.3 h,右肺冷缺血时间6.0 h。采用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患者术后36 h循环稳定、氧合良好后撤除ECMO,术后3 d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7 d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后缓解。术后14~22 d痰细菌培养阳性,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术后1年患者存活,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均明显改善,胸部CT显示双侧移植肺清晰、肺动脉总干直径缩小明显,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动脉导管闭合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对终末期右向左分流的艾森曼格综合征实施心脏畸形修补同期行同种异体双肺移植是可行的。良好的供肺切取和保护、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修补手术 艾森曼格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改善心脏死亡大鼠离体肺灌注后供肺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英伦 卫栋 +4 位作者 王梓涛 杨修成 刘明昭 戴振航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心脏死亡大鼠离体肺灌注(EVLP)后供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灌注组(A组)和改良灌注组(B组),每组10只。A组采用A灌注液(灌注液未添加IL-10)进行灌注,B组采用B灌注液(灌注液中添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心脏死亡大鼠离体肺灌注(EVLP)后供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灌注组(A组)和改良灌注组(B组),每组10只。A组采用A灌注液(灌注液未添加IL-10)进行灌注,B组采用B灌注液(灌注液中添加IL-10)进行灌注,建立大鼠心脏死亡供肺EVLP模型。比较两组供肺外观及供肺组织干重/湿重(D/W)比值、供肺功能和代谢状态、供肺形态学表现和供肺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灌注结束后,A组供肺全肺明显水肿,顺应性差,气道内涌出大量水肿液,而B组未见明显水肿,顺应性较好。与A组比较,B组肺组织D/W比值较高(P<0.05)。两组肺静脉血氧分压均在灌注2 h时达到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肺动脉压升高速度较慢,灌注结束时肺动脉压较低;且灌注液中乳酸水平下降(均为P<0.05)。A组肺泡结构大量破坏,细胞数量稀少,B组肺泡结构相对正常,未见明显细胞水肿。A组供肺细胞凋亡较多,B组供肺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现象。两组灌注4 h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IL-6水平均升高,IL-4均降低(均为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L-10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改善心脏死亡大鼠EVLP后供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肺灌注(EVLP) 肺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 肿瘤坏死因子 供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死亡供肺肺移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华驰 陈员 陈静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7,共6页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肺移植围手术期供肺保护策略对肺移植术后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完成的21例DCD供肺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原发病种包括肺间质纤维化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支气管扩张4...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肺移植围手术期供肺保护策略对肺移植术后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完成的21例DCD供肺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原发病种包括肺间质纤维化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支气管扩张4例,硅肺2例,肺结核毁损肺1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总结分析供肺术前维护策略及受者术后早期死亡原因.21例受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5例受者早期死亡(<30 d),原因包括2例肺部感染,1例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PGD),1例急性排斥反应(AR),1例肺栓塞.受者术后肺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1年存活率76.1%.心脏死亡供肺经有效维护供肺可扩展供肺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 供肺管理 肺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