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精囊镜技术治疗顽固性血精 被引量:11
1
作者 宣枫 王强 +1 位作者 黄兴 周洪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血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对9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行精囊镜检查。年龄32~49岁,平均40.3岁。入院前症状持续12~26个月,经过>1年的保守治疗。术前行经直...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血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对9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行精囊镜检查。年龄32~49岁,平均40.3岁。入院前症状持续12~26个月,经过>1年的保守治疗。术前行经直肠超声和盆腔CT或MRI检查,排除前列腺、精囊肿瘤。采用StorzF6/7.5输尿管硬镜行精囊镜检查,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62min,平均39min。术后未出现发热、附睾炎及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5例在精囊镜检查后1个月,4例在检查后3个月内,血精完全消失。结论:采用精囊镜技术对一些久治不愈的血精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对精囊进行冲洗,并解除射精管梗阻,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血精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精 经尿道精囊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结石患者尿钙、磷、镁、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国荣 陈国千 周德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44-4044,共1页
尿结石是临床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无机离子如钙、磷、镁,有机阴离子如尿酸、胱氨酸、草酸等参与了尿结石的形成.因此体液中此类离子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本资料主要分析了尿结石患者体外碎石前后尿液中钙、磷、镁、尿酸浓... 尿结石是临床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无机离子如钙、磷、镁,有机阴离子如尿酸、胱氨酸、草酸等参与了尿结石的形成.因此体液中此类离子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变化。本资料主要分析了尿结石患者体外碎石前后尿液中钙、磷、镁、尿酸浓度的变化,用于评价体外碎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浓度 结石患者 临床意义 尿钙 泌尿系统疾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患者体质指数对24h尿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友干 阮钧 +3 位作者 周德琪 金柯 诸明 徐卓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24 h尿成分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代谢评估,根据BMI将其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0,n=37)、超重组(24≤BMI<27,n=52)、肥胖组(27...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24 h尿成分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代谢评估,根据BMI将其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0,n=37)、超重组(24≤BMI<27,n=52)、肥胖组(27≤BMI,n=30),生化分析系统检测24 h尿钠、钾、钙、磷、尿酸、血钠、血钾、血钙、血磷、血尿酸、尿pH及尿比重等指标,比较组间各指标及代谢异常率的差异性。结果:男性中肥胖、超重组的24 h尿钠、钙、磷、尿酸及血尿酸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尿pH明显低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超重组血磷高于正常组(P<0.05)。女性中肥胖组和超重组24 h尿钙、尿酸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和超重组尿p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24 h尿钠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高钠尿症、高钙尿症、高尿酸尿症及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高钠尿症、高钙尿症及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肥胖组的高钙尿症及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超重组(P<0.05)。结论:肥胖及超重对24 h尿成分及相关血生化、尿pH有一定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对结石病患者尤其是伴肥胖或超重者进行代谢评价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24h尿成分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岩 唐朝朋 +8 位作者 周文泉 高建平 张征宇 葛京平 黄伟 周水根 魏武 徐振宇 薛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微创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全身各部位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较好的反映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肾异位血管,术前了解患肾的血管对术中操作有较好的指导。文...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微创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全身各部位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较好的反映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肾异位血管,术前了解患肾的血管对术中操作有较好的指导。文中探讨术前行CTA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LR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院的98例肾细胞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8例,术前行肾血管CTA;对照组30例,术前未行CTA。分析行CTA检查的患者其肾动脉变异情况,统计2组患者手术肾蒂处理时间、锁扣夹使用数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肾25%存在肾动脉变异分支;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蒂处理时间分别为(25.1±13.7)min和(35.6±12.2)min、出血量分别为(27.5±14.9)ml和(36.8±17.2)ml,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间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行肾动脉CTA能了解肾动脉变异情况,可缩短后腹腔镜肾癌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中survivin和NF-κ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宣枫 徐卓群 夏钰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肾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NF-κB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26/40),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20.0%(2/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表达在中低分化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肾癌组织(P<0.05);在Ⅲ、Ⅳ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NF-κB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0,P<0.05)。结论:survivin、NF-κB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NF-κB有助于对肾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肾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SURVIVIN NF-Κ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表性膀胱癌63例二次电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施卫国 冯宁翰 丛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1-892,共2页
高危浅表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容易复发和进展的特点.笔者在2008年6月~2009年6月中对共计63例高危浅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在首次经尿道电切术后4-6周进行的二次电切进行了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膀胱癌 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7 位作者 穆会君 徐卓群 范钦和 张丽华 吴光斌 梁加贝 陈瑛 芮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7-1042,1060,共7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43例RCCC及43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RCCC中TGF-β1、MMP2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TGF-β1、MMP2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RCCC中TGF-β1与MMP2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GF-β1、MMP2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结论:TGF-β1、MMP2基因的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展,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二个有效的联合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