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鳞癌FGFR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晓蓉 宋国新 +1 位作者 周晋星 李红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845,共7页
目的:探讨肺鳞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 目的:探讨肺鳞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3年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肺鳞癌标本149例,制作石蜡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FGFR1、bFGF、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电话和门诊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①肿瘤细胞FGFR1阳性率为51.7%(77/149),其表达与吸烟史(P=0.019)、淋巴结转移(P<0.001)及分化程度(P<0.001)相关;bFGF阳性率为61.7%(92/149),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分期相关(P<0.05);PTEN阴性表达率为57.0%(85/149),其表达缺失仅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FGFR1表达与b FGF表达、PTEN表达缺失存在相关性(P<0.05)。②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细胞FGFR1、bFGF阳性与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呈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缺失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③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FGFR1表达情况是肺鳞癌患者R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肺鳞癌FGFR1阳性表达与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显著相关,且与bFGF表达及PTEN表达缺失显著相关,肿瘤细胞FGFR1阳性提示患者生存期较短,是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FGFR1 BFGF PTEN 组织芯片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张琪 赵华 张智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2例为绝经前女性,1例60岁。肿...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2例为绝经前女性,1例60岁。肿瘤2例位于子宫体,1例位于宫体下段。2例行息肉切除术,1例行子宫切除术。组织学表现为腺上皮呈不同程度增生,并伴有一定异型性,3例均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灶;肿瘤间质主要为增生的平滑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病例间质细胞均显示SMA和Desmin阳性,腺体显示ER和PR阳性。随访10~54个月,患者均无瘤健在。结论: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具有特征性组织结构:平滑肌纤维间质中出现具有细胞学异型性的复杂增生的腺体,需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鉴别。典型的病例临床过程良好,部分病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病变可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 子宫内膜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外Rosai-Dorfman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帅 刘冲 +3 位作者 张智弘 范钦和 赵华 李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结外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16例结外RDD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结外RDD中... 目的探讨结外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16例结外RDD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结外RDD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6.6岁。发病部位:鼻腔鼻窦4例、乳腺2例、腰部及前臂皮肤2例、骨2例,腮腺、肩部皮下、颞部软组织、眼球巩膜、颊黏膜、额部脑膜各1例。镜检:可见大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弥漫片状分布,低倍镜下呈典型的明暗相间结构,大组织细胞内可见伸入现象,部分病例间质内可见显著的纤维结缔组织反应及席纹状排列结构。免疫表型:组织细胞中S-100、CD68和CD163均阳性,CKpan、CK8/18、CD1a、Langerin、CD30和ALK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10%;背景淋巴浆细胞表达各自相应标志物:CD3、CD20、CD45、CD38和CD138均阳性。8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随访6~58个月,肿块切除后均未复发。结论结外RDD相对罕见,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部分病例具有非典型组织学形态,易误诊。熟悉并掌握其较为广谱的临床病理学谱系并结合S-100蛋白染色可将其与其它类似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伸入现象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Brenner肿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巍松 赵华 印永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肿瘤(Brenner tumor,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例卵巢B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例BT中16...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肿瘤(Brenner tumor,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例卵巢B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例BT中16例(66.7%)为良性BT,7例(29.2%)为交界性BT,1例(4.1%)为恶性BT。良性及交界性BT患者多为体检偶然发现或伴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恶性BT患者因腹部胀痛就诊。眼观:良性及交界性BT均表现为灰红色的囊实性肿块,切面灰黄色,略呈编织状、质地稍韧。恶性BT为灰红色囊肿,切面囊实性,呈多彩状,实性区灰黄色颗粒状,囊性区内含血性液体。镜检:良性BT为致密的纤维间质内见增生的移行上皮巢,细胞未见明显异型。交界性BT为囊肿壁及结节状区域均内衬多层移行样上皮,上皮细胞增生伴异型,无间质浸润。恶性BT为肿瘤组织呈乳头状、实性增生,细胞层次增多伴异型,核分裂易见,间质浸润;伴有良性或交界性BT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63、GATA3均阳性;CK20、PAX8、C-erbB-2均阴性。3例WT-1阳性。恶性BT中ER、PR均阳性,1例交界性BT中ER散在阳性、PR阴性;其他BT中ER、PR均阴性。恶性BT中Ki-67增殖指数为40%,交界性BT为10%~20%,良性BT<5%。结论卵巢BT临床罕见,有特定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大多与其他上皮和生殖细胞肿瘤混合存在。恶性BT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荟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帅 王嘉园 +2 位作者 赵华 程静 黄望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44-244,共1页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Polypoid Endometriosis,PE)以往又称息肉样子宫腺肌瘤、腺瘤型(旺炽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形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其大体以形成息肉状、结节状肿块为特征,有时在盆腔、腹膜、阴道多灶分布,镜...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Polypoid Endometriosis,PE)以往又称息肉样子宫腺肌瘤、腺瘤型(旺炽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形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其大体以形成息肉状、结节状肿块为特征,有时在盆腔、腹膜、阴道多灶分布,镜下腺体及间质增生活跃甚至伴有异型,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造成患者的过度治疗。现收集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2014年14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以加深对其的认识,避免误诊导致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瑶 化宏金 +6 位作者 潘敏鸿 李扬 李红霞 杨沁怡 丁颖 范钦和 李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泡状横纹肌肉瘤(sinonasal tract 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SNT-ARM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SNT-ARMS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F...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泡状横纹肌肉瘤(sinonasal tract 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SNT-ARM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SNT-ARMS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FISH法检测FOXO1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临床送检为息肉样病变,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嫩。镜检:肿瘤由幼稚的小蓝圆细胞组成,呈巢状分布,瘤巢之间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间隔,局灶瘤巢中央的瘤细胞变性、脱落,形成特征性的腺泡状结构;部分病例肿瘤细胞呈弥漫实性片状分布。肿瘤细胞形态一致,核染色质粗,可见细小核仁,核分裂活跃;肿瘤胞质分化不明显,少数病例部分细胞含有丰富的透明状胞质。部分病例肿瘤内可见数量不等的花环状多核巨细胞及横纹肌母细胞分化。免疫表型:表达横纹肌免疫组化标志物desmin、Myogenin和(或)MyoD1,部分病例表达CKpan、CK-L、Syn、CD56、ALKp80,不表达CK5/6、CgA、NSE、NeuN、NF、S-100、CD99、CD34、CD20、CD3、Tdt等,Ki-67增殖指数为50%~80%。FISH法检测均显示FOXO1基因断裂重组。结论SNT-ARMS需与其它类型的小蓝圆细胞肿瘤进行鉴别,部分肿瘤表达上皮、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易误诊为低分化癌或神经内分泌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鼻腔鼻窦 神经内分泌 FOXO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免疫化学p16/Ki-67双染预测子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瘤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印永祥 赵华 +3 位作者 梁洁 张金秋 赵敏 王家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化学p16/Ki-67双染预测子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瘤变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行细胞学检查标本123例,其中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及以上病例(合计103例)...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化学p16/Ki-67双染预测子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瘤变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行细胞学检查标本123例,其中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及以上病例(合计103例)同时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且具有活检结果,2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双染检测p16/Ki-67结果。结果 20例液基细胞学NLIM的标本中p16/Ki-67双染结果均阴性,ASC-US病例中预测CIN2+的敏感性66.67%、特异性95.92%、阳性预测值50.00%、阴性预测值97.9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病例中预测CIN2+的敏感性91.67%、特异性95.00%、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95.0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病例中预测CIN2+的敏感性92.86%、特异性0、阳性预测值92.86%、阴性预测值0;ASC-US及以上病例预测CIN2+的敏感性89.66%、特异性94.28%、阳性预测值86.67%、阴性预测值95.65%。结论 HR-HPV阳性的ASC-US和LSIL病例中进行p16/Ki-67双染检测,可以明显提高CIN2+检出的预测值,细胞免疫化学p16/Ki-67双染有望成为HPV筛查的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p16/Ki-67双染 细胞免疫化学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IMP3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印永祥 赵华 +2 位作者 梁洁 赵敏 肖建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轻度PE、41例重度PE、6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etal grow...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轻度PE、41例重度PE、6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22例正常晚孕胎盘中IM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晚期对照组相比,PE组患者的IMP3表达明显减少(Z=-2.073,P<0.05),其中轻度PE组的IMP3表达降低(Z=-1.31,P>0.05),重度PE组中IMP3的表达明显减少(Z=-2.063,P<0.05)。与轻度PE组相比,重度PE组中IMP3表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3,P>0.05)。与早发PE组相比,晚发PE组的IMP3表达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8,P>0.05)。与正常妊娠晚期对照组相比,FGR组IMP3表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5,P>0.05);PE无FGR组IMP3表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P>0.05);PE合并FGR组IMP3表达明显降低(Z=-2.375,P<0.05)。结论滋养细胞中IMP3低表达可能是重度PE发病的原因之一,IMP3有可能成为预测PE合并FGR的标志物之一及治疗PE的重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 胎盘 免疫组织化学 I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染式全自动HE染色封片一体机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体会 被引量:12
9
作者 陆敏华 钱梦晔 +1 位作者 印永祥 张炜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2-593,共2页
随着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HE染色机以其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被各大医院病理科及实验室采用,并逐步取代传统手工染色。HE染色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的实验方法,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器操作,均存在众多影响因素,甚至会出现... 随着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HE染色机以其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被各大医院病理科及实验室采用,并逐步取代传统手工染色。HE染色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的实验方法,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器操作,均存在众多影响因素,甚至会出现不理想的染色结果,从而导致误判和误诊。根据染色机设计的不同,全自动HE染色机可分为滴染式和浸染式两种。滴染式HE染色机与传统的浸染式操作相比避免了标本与标本间、标本与试剂间的相互污染;同时保证染色效果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浸染式HE染色机因其仪器成本相对低及试剂开放的优点成为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染色机之一,本文就浸染式染色机在日常HE染色工作中的使用和保养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染式HE染色机 体会 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D3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印永祥 赵华 +3 位作者 王嘉园 陈道桢 高琼 张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D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 carcinomas,ID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FoxD3、HER-2、Ki-67、ER和PR在79例乳腺IDC组织中的表达,HER-2结果附加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 目的探讨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D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 carcinomas,ID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FoxD3、HER-2、Ki-67、ER和PR在79例乳腺IDC组织中的表达,HER-2结果附加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确诊。结果 FoxD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HER-2状态和激素状态无明显相关(P>0.05)。与淋巴结未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低表达FoxD3蛋白(P<0.05),HER-2和Ki-67表达明显增高。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相比,其他型乳腺癌FoxD3表达明显增加。FoxD3蛋白与Ki-67增殖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oxD3低表达可能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FoxD3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循环血趋化素水平与母亲血脂、肾功能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锦艳 赵军 +4 位作者 朱云龙 许耀辉 顾颖 陆敏华 杨安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母婴循环血中趋化素趋化素与母亲血脂、肾功能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63例及健康对照64例,检测母血和脐带血趋化素、母血脂、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母婴循环血中趋化素趋化素与母亲血脂、肾功能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63例及健康对照64例,检测母血和脐带血趋化素、母血脂、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结果:GDM组母血及脐血趋化素、母亲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脐血趋化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456,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β=0.221,P=0.012)、脐血趋化素(β=0.289,P=0.001)、母甘油三酯(β=0.348,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β=-0.279,P<0.001)、肌酐(β=0.260,P=0.001)与母血趋化素独立相关。结论:GDM母亲血趋化素与脐血趋化素相关;且脐血中较高浓度的趋化素预示着较大的新生儿出生体重;GDM孕母体内趋化素与血脂水平相关,且可望作为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肾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趋化素 新生儿体重 血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2-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涛 陆肖玮 +1 位作者 王嘉园 丁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7-910,共4页
目的:研究miR-342-3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联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8月乳腺癌手术患者组织标本共85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42-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 目的:研究miR-342-3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联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8月乳腺癌手术患者组织标本共85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42-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P53的表达。结果:miRNA-342-3p在Lumina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次之,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342-3p的表达与不同ER、Her-2及P53的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PR状态、不同年龄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与肿瘤大小、组织分级和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与癌旁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iR-342-3p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成为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342-3p 分子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原修复法对MRP2蛋白在正常足月胎盘中定位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印永祥 张岩 赵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胎盘 MRP2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修复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晓娟 赵华 詹惠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在无锡妇幼保健院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及液基薄层制片检查(TCT)的1 179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122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在TCT为正常、炎性改变、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低度病...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在无锡妇幼保健院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及液基薄层制片检查(TCT)的1 179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122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在TCT为正常、炎性改变、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低度病变(LSIL)、高度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中,对应的DNA倍体阳性率分别为3.7%、25.5%、81.0%、91.3%、100%。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DNA倍体分析ROC曲线下面积(0.879)大于TCT ROC曲线下面积(0.799),DNA倍体分析及TCT的敏感性分别为89.4%和68.4%,特异性分别为76.2%和85.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3.0%和6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和85.7%,其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联合TCT结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DNA倍体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 宫颈病变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中IDO1和p5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成 赵华 +4 位作者 陈道桢 张金秋 卢大儒 杭晨 印永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在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p53突变、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1例EOC中IDO1和p53蛋白的表达;肿瘤细...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在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p53突变、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1例EOC中IDO1和p53蛋白的表达;肿瘤细胞p53蛋白阳性百分数作为卵巢癌TP53突变的替代标志物。结果IDO1在EOC中阳性率为54.1%,p53突变在EOC中占77.5%。单因素分析显示,IDO1表达与EOC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腹膜转移无关,IDO1表达与EOC组织亚型、p53突变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IDO1表达与p53突变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DO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DO1表达与p53突变有关,IDO1和p53可能共同参与EO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性癌 IDO1 P53 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
16
作者 冯帅 王嘉园 +1 位作者 赵华 印永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5-826,共2页
患者,36岁,因侵蚀性葡萄胎治疗后3年、血清β-hCG升高9个月入院手术。患者2006年因侵蚀性葡萄胎在外院住院行清宫及静脉化疗3次。B超示:子宫肌层欠均,伴异常高回声。血清β-hCG:276.2mIU/mL。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