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 m^6A修饰及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洁 杨振坤 +1 位作者 陆培华 吴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7-453,共7页
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RNA内部序列中最常见的一种修饰方式,该过程依赖于书写器、擦除器、阅读器等三类分子的精准调控。m^6A修饰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胚胎发育迟缓等多种疾病相关,近年... 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RNA内部序列中最常见的一种修饰方式,该过程依赖于书写器、擦除器、阅读器等三类分子的精准调控。m^6A修饰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胚胎发育迟缓等多种疾病相关,近年来该领域成为表观转录组学中新的研究热点。文章详细阐述了m^6A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m^6A修饰参与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参与放化疗抵抗,讨论靶向m^6A治疗可能带来的临床干预措施,以期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修饰 RNA甲基化 肿瘤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的训练免疫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及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晨曦 陆培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免疫系统通常被分为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最近的研究表明,与以前认为只有适应性免疫存在免疫记忆的观点相反,先天免疫系统也有先天免疫记忆,称为“训练免疫”。先天免疫细胞的骨髓祖细胞和外周成熟细胞可以受到各种内源性或... 免疫系统通常被分为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最近的研究表明,与以前认为只有适应性免疫存在免疫记忆的观点相反,先天免疫系统也有先天免疫记忆,称为“训练免疫”。先天免疫细胞的骨髓祖细胞和外周成熟细胞可以受到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引发持续的、主要由表观遗传学介导的变化,从而增加先天免疫系统对再刺激的反应。中性粒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被诱导出训练免疫特性,并在组织平衡、再生和慢性炎症中发挥复杂作用。本文回顾了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枢和外周先天免疫记忆的机制,以及它们在多种疾病中的特点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免疫 先天免疫系统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功能与胃癌侵犯深度、分期及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润洁 刘超英 李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分期及淋巴结、血行转移的关系。方法 :根据TNM分期将229例胃癌患者分为Ⅰ期53例,Ⅱ期45例,Ⅲ期116例,Ⅳ期15例,其中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T1~4N0M0)73例,有转移者(N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分期及淋巴结、血行转移的关系。方法 :根据TNM分期将229例胃癌患者分为Ⅰ期53例,Ⅱ期45例,Ⅲ期116例,Ⅳ期15例,其中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T1~4N0M0)73例,有转移者(N1~3和/或M1)156例,按肿瘤侵犯深度分为早期胃癌组(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36例、进展期胃癌组(癌组织进入肌层及以下)193例,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术前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Ⅲ和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结果:胃癌患者与对照组比较,FIB升高,AT-Ⅲ增多,PLT增多(P<0.05或P<0.01)。胃癌分期越晚、侵犯深度越深,FIB水平越高,PLT计数越多(P<0.01)。胃癌无转移组PT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组FIB明显升高,PLT增多,与对照组及无转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或血行转移有关,术前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的进展和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凝血功能 血小板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用于PICC尖端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晓敏 张萍 +3 位作者 李丽 郭谨 俞晔 陆培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电图机法心电定位系统进行PICC尖端定位,观察组采用智能手机联合袖珍便携式心电采... 目的探讨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电图机法心电定位系统进行PICC尖端定位,观察组采用智能手机联合袖珍便携式心电采集盒法的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比较两组PICC置管到位率、心电图波形稳定性、定位耗时和成本、操作者满意度。结果两组PICC尖端到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波形稳定性、定位耗时、定位成本及护士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进型心电定位系统用于PICC尖端定位准确、安全可靠,便携快捷,智能经济,云数据可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定位系统 尖端定位 心电图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抗PD-1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梅杰 范宏宏 +2 位作者 施雨欣 杨雪晶 许隽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5-740,共6页
目的血尿酸水平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文中分析接受抗PD-1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治疗基线时,血尿酸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接... 目的血尿酸水平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文中分析接受抗PD-1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治疗基线时,血尿酸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免疫治疗的83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指数、KPS得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总生存期等,同时记录患者病理资料、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以及治疗前及治疗2个周期后血尿酸水平。分析基线尿酸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及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尿酸的变化。结果尿酸基线水平与性别、年龄、BMI指数、KPS得分等常见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尿酸基线水平与可测量病灶最大径总和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7)。高尿酸基线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总体生存情况显著优于低基线患者(P=0.047);此外,部分缓解患者在治疗2个周期后尿酸水平进一步升高(P=0.004)。结论治疗前尿酸基线水平可作为NSCLC免疫治疗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BA1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梅杰 许隽颖 +2 位作者 王惠宇 顾丁一 刘超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30-153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微管基因超家族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并探究新的功能性微管基因。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评估微管基因超家族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微管基因超家族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并探究新的功能性微管基因。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评估微管基因超家族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和预后价值。通过对乳腺癌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进行免疫组化(immunochemistry,IHC)染色验证微管蛋白α家族1c蛋白(tubulin alpha 1c,TUBA1C)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在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中进行了细胞增殖和凋亡分析,进而探究TUBA1C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对微管基因超家族的系统分析表明,TUBA1C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具有显著的预后价值。IHC分析表明,相比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组织中TUBA1C在蛋白水平上高表达(χ2=6.929,P=0.008),且TUBA1C高表达与较晚的临床分期(χ2=6.357,P=0.042)和较差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密切相关(P=0.021)。此外,单因素(P=0.032)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0.040)进一步证明了TUBA1C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在细胞学水平上,敲低TUBA1C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TUBA1C是乳腺癌中的潜在癌基因和预后分子标志物。此外,敲低TUBA1C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TUBA1C亦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A1C 乳腺癌 微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AM基因家族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
7
作者 梅杰 许隽颖 +2 位作者 顾丁一 王惠宇 刘超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81-1686,共6页
目的:探究蓬乱蛋白相关形态形成活化因子(dishevelled-associated activator of morphogenesis,DAAM)1和DAAM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购买胰腺癌组织芯片(HPanA120Su02),包含66例癌及54例癌旁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A... 目的:探究蓬乱蛋白相关形态形成活化因子(dishevelled-associated activator of morphogenesis,DAAM)1和DAAM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购买胰腺癌组织芯片(HPanA120Su02),包含66例癌及54例癌旁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AAM1、DAAM2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DAAM1、DAAM2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谱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rank检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DAAM1、DAAM2在癌与癌旁组织间表达的差异,二者的共表达关系,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及其与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DAAM1、DAAM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 <0.001),且胰腺癌组织中DAAM1与DAAM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 <0.001);DAAM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P=0.062)和患者生存状态(P=0.061)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 0.05),而DAAM2表达水平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TCGA数据库中,DAAM1及DAAM2与PDL1等多个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 <0.001)。结论:DAAM1、DAAM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与PDL1等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呈正相关,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避的关键调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AM1 DAAM2 胰腺癌 预后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