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双肺移植手术配合与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海英 秦佳楠 +4 位作者 陈静瑜 盛玲 董志强 周璃 戴宇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501,共5页
本文总结了世界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手术的手术配合与管理。对1例经呼吸机+ECMO辅助维持、其他器官功能基本正常的新冠肺炎患者行双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术,手术时间405 min,手术过程... 本文总结了世界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手术的手术配合与管理。对1例经呼吸机+ECMO辅助维持、其他器官功能基本正常的新冠肺炎患者行双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术,手术时间405 min,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室配合与管理要点包括:迅速成立手术室“新冠肺炎患者手术应急小组”;列出详细手术用品清单并备齐;将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手术室整建制转移到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改造肺移植负压手术间;制订并严格执行新冠肺炎患者手术的手术室感染防控指引、管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手术护理 手术配合 负压手术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潘红 黄琴红 +4 位作者 浦敏华 王俏英 王丽霞 王大鹏 陈静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78-80,共3页
对2例肺动脉高压、3例肺纤维化患者行肺移植手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左心衰竭,给予镇痛镇静、呼吸机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容量控制和预防感染等治疗并辅以肺康复护理。5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1-40(25.6±12.3)d,住院时间40... 对2例肺动脉高压、3例肺纤维化患者行肺移植手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左心衰竭,给予镇痛镇静、呼吸机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容量控制和预防感染等治疗并辅以肺康复护理。5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1-40(25.6±12.3)d,住院时间40-99(69.4±25.3)d,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提出肺康复护理要点,包括构建肺移植ICU专业小组、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上下肢运动、序贯式呼吸功能训练、营养支持等综合性肺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急性左心衰竭 肺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波 卫栋 +3 位作者 张稷 朱艳红 周敏 陈静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例双肺移植(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BLTx)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IPAH)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肺移植治疗IPAH的适应证、移植... 目的:通过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例双肺移植(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BLTx)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IPAH)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肺移植治疗IPAH的适应证、移植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2例IPAH受体,男女各1例,分别为17岁、16岁,术前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分别为110/70 mmHg,148/72 mmHg,WHO心功能评级Ⅳ级,在全麻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下行序贯式BLTx。结果:分别于术后16、13 h撤离ECMO,术后早期均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急性左心衰,经治疗分别于术后第33、12天撤离呼吸机,第93、32天康复出院。2例患者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BLTx是治疗IPAH的有效手段,适于内科最佳治疗仍进展的患者;由于近年肺移植技术的发展,建议IPAH患者在进展到难治性右心衰、多器官功能不全之前及早列入移植等待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身心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晓东 黄云娟 +5 位作者 朱亭立 朱雪芬 丁晔 陈静瑜 陈蓉 黄琴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改善其身心状态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肺移植受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等待供肺期间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和...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改善其身心状态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肺移植受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等待供肺期间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后分别测定其心理和生理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收缩压、脉率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的负性情绪,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受者 认知行为干预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抑郁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烨铭 陈静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33-63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被认为是肺移植的相对禁忌症,但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此类非常规疾病也被纳入肺移植适应症。本文通过报道1例双肺移植成功治疗双侧肺癌男性患者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移植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2010年1... 背景与目的肺癌被认为是肺移植的相对禁忌症,但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此类非常规疾病也被纳入肺移植适应症。本文通过报道1例双肺移植成功治疗双侧肺癌男性患者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移植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组为1例42岁男性患者成功进行了序贯式双肺移植,该患者术前胸部CT及PET-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及团块样浸润阴影,纵隔淋巴结不肿大,其余部位未见转移。术后病理证实为粘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分期T4N0M0,IIIb期。结果患者术后予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抗细菌、真菌、病毒等一系列治疗,并于术后66天恢复良好出院并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肺功能良好,未见明显转移征象。结论对于某些合适的肺癌患者,肺移植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肿瘤 细支气管肺泡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脏移植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小杉 钱共匋 +2 位作者 蔡永锋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9-413,共5页
肺脏移植数据是珍贵的疾病资源库,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可服务于临床诊疗决策,促进学科发展。在现行制度下,应围绕质控体系建设目标,制定数据报送规定和流程,明确考核指标,优化考核途径,通过打造科级、院级和全国层面的... 肺脏移植数据是珍贵的疾病资源库,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可服务于临床诊疗决策,促进学科发展。在现行制度下,应围绕质控体系建设目标,制定数据报送规定和流程,明确考核指标,优化考核途径,通过打造科级、院级和全国层面的三级质控架构,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脏移植 数据挖掘 质量控制 体系建设 三级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康复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邓淑坤 袁鹏 +2 位作者 吴波 范立 周仲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3-867,共5页
肺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LT)是终末期肺病患者最后的临床医疗方法。肺移植后依然存在诸如患者长期免疫抑制状态、有氧耐力差以及手术本身等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来得到改善。术后康复能减少肺移植手术带来的不利因... 肺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LT)是终末期肺病患者最后的临床医疗方法。肺移植后依然存在诸如患者长期免疫抑制状态、有氧耐力差以及手术本身等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来得到改善。术后康复能减少肺移植手术带来的不利因素,增强患者心肺耐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和预后,减少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就肺移植的定义、肺移植患者的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内容、术后康复目标、康复介入的时机、康复注意事项、康复治疗的内容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康复评定 临床医疗 免疫抑制状态 有氧耐力 康复训练 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航 卫栋 +6 位作者 张稷 周敏 刘东 范立 陈静瑜 毛文君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5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19例),总结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55例肺移植受者中,36例发生中心气道狭窄,发生率为23.2%,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53±13)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肺移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3级、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道真菌感染、冷缺血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是肺移植术后发生中心气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气道存在真菌感染及冷缺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肺移植术后中心气道狭窄。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密切监测,以改善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中心气道狭窄 危险因素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肺泡灌洗液 气道真菌感染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秀红 缪丽燕 +5 位作者 陈静瑜 杨航 董亮 耿先龙 朱建荣 吴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5-790,共6页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肺移植术后患者早期(3个月以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肺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某医院RICU肺移植术后时间<3个月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原...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肺移植术后患者早期(3个月以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肺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某医院RICU肺移植术后时间<3个月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原学数据,对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4例患者,分离感染病原菌349株,革兰阴性菌占91.12%,其中≥2种菌混合感染病例数占91.04%。前三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9.51%、16.05%、15.47%。标本主要来自痰(81.09%)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2.89%)。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2.91%,对其余药敏测试药物耐药率为56.31%~1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3.57%,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69.64%。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为1.85%~14.81%,未发现对多粘菌素B耐药的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8.70%~28.2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5.24%,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RICU肺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占比高。不同菌种耐药率存在差异,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检出率较高,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早期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班乐 张稷 +3 位作者 周敏 王红梅 毛文君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613,共7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肺移植术后可致死性并发症,与年龄、免疫抑制水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等密切相关。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利妥昔单抗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肺移植术后可致死性并发症,与年龄、免疫抑制水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等密切相关。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利妥昔单抗治疗、T细胞免疫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移植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肺移植术后PTLD也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就肺移植术后发生PTLD的危险因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做一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PTLD发生、发展的早期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LAD)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 免疫抑制 利妥昔单抗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