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一项单中心5年回顾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5 位作者 吴波 蔡小军 黄琴红 王大鹏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724例肺移植受者中,27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由2019年的54.2%降低至2023年的22.8%,呈逐年下降趋势(Z=30.98,P<0.001)。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3.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4位为鲍曼不动杆菌(37.1%)、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3.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3%、58%和1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6%),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67%。结论近5年肺移植受者的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4 位作者 邵君飞 黄琴红 吴波 胡春晓 陈静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81,共8页
目的 探讨肺移植受者(LTRs)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训练集(n=506)和验证集(n=218)。通过LASSO回归筛选独立... 目的 探讨肺移植受者(LTRs)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训练集(n=506)和验证集(n=218)。通过LASSO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度。结果 共506例LTRs, 201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7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最终筛选出年龄大、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双肺移植、手术时长>3 h、连续发热日数长、血常规异常次数多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日数长为肺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5%CI:0.70~0.78),验证集为0.71(95%CI:0.64~0.78)。Hosmer-Lemeshow测试结果显示,预测的医院感染概率和实际医院感染概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表明,模型在7%~71%的阈值概率值下具临床收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有效评估LTRs术后感染风险,模型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术后感染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受者 手术后感染 医院感染 nomogram预测模型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
3
作者 史灵芝 刘亚灵 +7 位作者 严浩吉 喻赠玮 侯森林 刘明昭 杨航 吴波 田东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肺移植(LTx)受者生存期方面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83例行LTx手术的受者资料,所有受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收集到的24个变量基于变量重要性(VIMP)进行筛选,利用随...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肺移植(LTx)受者生存期方面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83例行LTx手术的受者资料,所有受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收集到的24个变量基于变量重要性(VIMP)进行筛选,利用随机生存森林(RSF)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构建预后模型,使用综合曲线下面积(iAUC)和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t AUC)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各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VIMP筛选排名前15的变量用于建模并确定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为最重要的因素。与XGBoost模型相比,RSF模型在预测受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i AUC0.773比0.723)。在预测受者6个月生存期(tAUC6个月0.884比0.809,P=0.009)和1年生存期(tAUC1年0.896比0.825,P=0.013)方面,RSF模型也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基于两种算法的预测截断值,将LTx术后受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两种模型的生存分析结果均显示高风险组受者的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01)。结论 与XGBoost相比,基于RSF算法开发的机器学习预后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LTx受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随机生存森林 极端梯度提升树 生存期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史灵芝 黄桁 +9 位作者 刘明昭 杨航 吴波 赵晋 严浩吉 左玉洁 张馨月 刘霖曦 田东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66例气道狭窄患者,中位无气道狭窄时间为72(52,102)d,27%(18/66)发生中心气道狭窄,73%(48/66)发生远端气道狭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风险比(HR)1.037,95%可信区间(CI)1.005~1.070,P=0.024]和手术类型(HR 0.400,95%CI 0.177~0.903,P=0.027)均与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结局存在相关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受者死亡风险越高;接受双肺移植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单肺移植。在亚组分析中,3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HR 4.577,95%CI 1.439~14.555,P=0.010)和免疫抑制药(HR 0.079,95%CI0.022~0.287,P<0.001)与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均存在相关性;无3级PGD的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有3级PGD的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的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使用环孢素的患者。结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单肺移植手术方式、3级PGD和使用环孢素可能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气道并发症 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 急性排斥反应 体外膜肺氧合 氧合指数 机械通气 单肺移植 双肺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莹湘 蔡英华 +3 位作者 周海琴 万霞 王姗 赵庆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的16名肺移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7个亚主题,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行为态度、身心感知牵动...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的16名肺移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7个亚主题,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行为态度、身心感知牵动决策态度;主观规范,社会因素驱动决策信念;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感知左右决策意向。结论肺移植患者居家健康管理可通过强化行为决策心理体验的正向反馈、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下患者主动参与决策机制,以及探索构建肺移植患者居家健康管理社区扶助模式,改善其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康复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源分配评分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顾美蓉 刘民强 +5 位作者 戴韬寅 顾思佳 李小杉 许波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75例受者中,术后30、90、180、365 d内分别死亡62例、83例、95例和108例。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365 d死亡风险相关(均为P<0.05),但与术后365 d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无关(均为P>0.05)。结论 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相关,LAS与术后早期PGD、AKI的发生无关,但应关注综合因素对PGD、AKI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源分配评分 特发性肺纤维化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急性肾损伤 氧合指数 胆红素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百草枯中毒后肺移植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孟凡杰 张岩 +5 位作者 蔡宏飞 孟凡宇 王瑞 崔有斌 陈静瑜 李洋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后移植时机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百草枯中毒行双肺移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17岁青少年在摄入25%百草枯20~30 mL后...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后移植时机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百草枯中毒行双肺移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17岁青少年在摄入25%百草枯20~30 mL后出现恶心、呕吐、咳嗽伴全身乏力入院。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氧饱和情况无改善,肺部纤维化持续进展,遂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行序贯双侧肺移植。经术后康复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于术后50 d出院。结论百草枯中毒后的移植时机可选择在肝肾功能开始恢复时,围手术期主动、有针对性地预防潜在致病性细菌感染,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肺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百草枯中毒 肺纤维化 呼吸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感染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 支气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3 位作者 黄琴红 龚裕卿 吴波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以及2019年至2022年肺移植受者MDRO检出率。结果 医护人员总体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由2020年的64.9%上升至2022年的91.6%,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监测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从2020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9%,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肺移植受者MDRO检出率从2019年的66.7%降低至2022年的44.3%,呈逐年降低趋势(P<0.001)。结论 通过MDT模式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MDRO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有效降低了肺移植受者术后MDRO感染率和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值得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多重耐药菌 多学科综合诊疗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
9
作者 左玉洁 刘孟根 +10 位作者 万佳鑫 陈雨譞 胡文龙 张俊杰 毛宇杨 陈静 钟艾伶 史灵芝 吴波 巨春蓉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78,共5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管理、器官保存及手术技术等的改善,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改善气道狭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一般情况、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肺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吻合口并发症 缺血 坏死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手术切口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坚 邵景博 +3 位作者 陈员 卫栋 叶书高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肺移植手术技术对于受者的临床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决定了术中的视野暴露,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程。肺移植切口通常默认一期关闭,但对于肺移植术毕存在如供肺过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等高危因... 肺移植手术技术对于受者的临床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决定了术中的视野暴露,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程。肺移植切口通常默认一期关闭,但对于肺移植术毕存在如供肺过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等高危因素患者,不能一期关闭切口,此时延迟关胸是一种应对策略。肺移植手术切口的选择及是否延迟关闭,对于肺移植围手术期预后、受者远期生存质量、手术并发症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肺移植Clamshell切口、前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聚焦切口对肺移植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肺移植手术切口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手术入路 Clamshell切口 前外侧切口 后外侧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延迟关胸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受者肺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1
作者 梁佳龙 周锦涛 +2 位作者 陈静瑜 陈员 叶书高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中不同体外膜肺氧合(ECMO)转流方式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肺移植的CPFE患者,并将其分为静脉-静脉ECMO(VV-ECMO)组(30例)和静脉-动脉ECMO(VA-ECMO)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中不同体外膜肺氧合(ECMO)转流方式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肺移植的CPFE患者,并将其分为静脉-静脉ECMO(VV-ECMO)组(30例)和静脉-动脉ECMO(VA-ECMO)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相关指标。结果与VV-ECMO组比较,VA-ECMO组患者年龄较小,术前肺动脉压力较高,后外侧切口类型较少,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较高(均为P<0.05)。两组术后肺动脉压力均下降,且VA-ECMO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两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ECMO和VV-ECMO应用于CPFE患者肺移植术中均安全有效,转流方式对患者的短中期预后无显著影响,其中VA-ECMO更适用于术前肺动脉压较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气肿 体外膜肺氧合 静脉 动脉 肺动脉高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12
作者 熊敏 李小杉 +4 位作者 钱婷 满霖 杨航 陈静瑜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0-976,共7页
肺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肺移植术后并发症众多,其中,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感染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肺移植... 肺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肺移植术后并发症众多,其中,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感染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术后的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早期识别、提前预防、积极诊治,对降低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防治原则以及常见病毒的具体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肺移植术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呼吸道病毒 感染 巨细胞病毒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移植受者术后严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预后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宋志云 戴韬寅 +5 位作者 顾思佳 李小杉 黄睦容 唐诗笑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98,共8页
目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行肺移植手术的IPF患者的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正则化logistic回... 目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行肺移植手术的IPF患者的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正则化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4种方法,通过变量筛选、构建模型、模型调优流程构建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共筛选出16个关键特征用于建模。4种预后模型的AUC值均>0.7。DeLong检验和McNemar检验发现模型间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基于4种机器学习算法初步构建了肺移植术后3级PGD的预后模型。各模型整体预测性能相似,均可对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级PGD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机器学习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随机森林 LOGISTIC回归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闵群惠 周海琴 +3 位作者 吴春华 过晓伟 朱雪芬 陈静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调查肺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肺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SF-36量表,对217例肺移植术后门诊随访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肺移植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 目的调查肺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肺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SF-36量表,对217例肺移植术后门诊随访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肺移植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躯体方面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是否发生血液系统并发症和腹泻天数;心理方面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是否发生血液系统并发症和工作状态(均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术后生活质量受多因素的影响,应重点关注患者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好针对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生活质量 血液系统并发症 腹泻 照顾者 工作状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治疗双肺移植术后肺不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慧星 毛文君 +4 位作者 陈静瑜 郑明峰 叶书高 何毅军 刘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4-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移植术后并发肺叶不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实施肺移植术后并发肺不张两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囊性纤维化双肺移植后右中上肺重症感染并肺不张,1例为支气管扩张、两肺肺气肿双肺移植后右肺中下叶...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移植术后并发肺叶不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实施肺移植术后并发肺不张两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囊性纤维化双肺移植后右中上肺重症感染并肺不张,1例为支气管扩张、两肺肺气肿双肺移植后右肺中下叶肺不张。肺切除术前两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两例患者分别进行右移植肺中叶切除术和右移植肺中下叶切除术。结果两例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康复出院。结论肺移植术后因严重肺部感染、支气管狭窄导致肺叶不张时,行肺叶切除术、切除病变部位能有效地控制此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术后并发症 感染 肺叶不张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前支持过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毛文君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4期209-212,23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肺移植前支持过渡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终末期肺病患者5例,原发病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例,结核性毁损肺1例,淹溺致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肺移植前支持过渡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终末期肺病患者5例,原发病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例,结核性毁损肺1例,淹溺致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药物治疗和呼吸机无法纠正呼吸衰竭,紧急行ECMO,等待肺移植。5例患者均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根据体重、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ECMO流量。过渡期间能获得供体者行肺移植。结果经ECMO支持后,5例患者肺动脉压明显下降,氧合功能改善,其中例1、例2、例3成功过渡到肺移植,手术方式分别为双肺移植、右肺移植、右肺移植。例1、例2术后分别转流552 h和240 h,最终因严重并发症死亡;例3术后脱离ECMO,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已存活1年半。例4于ECMO转流205 h后脱离ECMO,脱离7 d后死于脑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伴颅内出血;例5于ECMO转流160 h,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在等待肺移植过程中,采用ECMO作为支持过渡措施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峰 陈国千 +5 位作者 吴国荣 肖华龙 胡志刚 叶书高 朱艳红 陈静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63-346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2R的浓度,将术后所测的各组结果分别与术前比较。结果:sIL-2R在肺移植术24h后血清水平均急剧升高,达(226.0±42.5)ng/L,1周后下降至(89.9±25.0)ng/L,与术前比仍偏高(P<0.01),sIL-2R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有高水平表达,与术前及感染时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肺移植受者血清sIL-2R的表达可以反映肺移植术后的免疫状态,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急性排斥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慧智 李小杉 +3 位作者 张慧敏 李静静 马舒玉 胡春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4-759,共6页
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但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错综复杂、患者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有效手段,在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破了以往一些禁忌证的限制,促进了肺移... 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但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错综复杂、患者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有效手段,在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破了以往一些禁忌证的限制,促进了肺移植事业的发展。本文对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的适应证、置管策略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ECMO) 肺移植 适应证 围手术期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桥接治疗 体外循环 辅助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春兰 于慧智 +2 位作者 王净 李小杉 胡春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7-362,共6页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移植受者术后PG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者、受者、手术等多方面。本文对肺移植术后发生PGD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扩大标准供者 活性氧簇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肺灌注 体外循环 输血相关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满霖 李小杉 +5 位作者 王文静 钱婷 熊敏 杨航 陈静瑜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感染检测,但存在耗时长、需预先假定病原体等问题。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由于具有病原体检出率高、对病原谱检测全面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领域的感染防控。本文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上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移植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供者来源性感染 感染防控 病原学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