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波 丁炎 +3 位作者 王爱花 周群燕 邬匡杰 程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40-284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KPLA)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并发KPLA患者,根据HbA_(1c)水平分成3组:A组31...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KPLA)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并发KPLA患者,根据HbA_(1c)水平分成3组:A组31例,HbA_(1c)水平控制好,HbA_(1c)≤7.0%;B组52例,HbA_(1c)水平控制较好,7.0%<HbA_(1c)≤9.0%;C组63例,HbA_(1c)水平控制差,HbA_(1c)>9.0%。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基本资料、基础疾病、症状和体征、穿刺引流术前影像学表现、并发症、脓肿转移、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住院时间较A组延长(P<0.05);C组患者年龄较A组和B组小、住院时间较A组和B组延长(P<0.05)。B组患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超声检查胆管系统积气、CT检查脓腔内积气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发生率较A组升高,C组患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超声检查胆管系统积气、CT检查脓腔内积气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膈下脓肿发生率较A组和B组升高(P<0.01)。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肝脓肿穿刺引流,C组患者1例因全身多发感染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恢复出院。结论糖尿病并发KPLA患者HbA_(1c)水平控制差者年龄偏小、住院时间较长,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超声检查胆管系统积气、CT检查脓腔内积气、胸膜增厚发生率高,胸腔积液和膈下脓肿发生率较高,重症者可发生死亡,临床治疗中应警惕此类患者,预防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德盛 顾澄宇 +2 位作者 蔡兵 王彤 吴鸣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期间8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腔镜组30例,开腹组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胆总管直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与开腹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08年8月期间8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腔镜组30例,开腹组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结石残余)等。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腹腔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术后胆漏、切口感染及结石残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0.05);但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长,且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恢复较快;开腹组住院费用较低,适应范围较腔镜组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戴敏 刘俊 +5 位作者 朱海燕 顾澄宇 陶汉川 乔谦 杨树东 蔡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4-951,共8页
目的探讨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肝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h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hc1蛋白表达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肝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h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hc1蛋白表达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以siRNA技术干扰Shc1的表达,采用MTT法和细胞划痕试验分别检测干扰Shc1对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33对样本中,肝癌组织中Shc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Shc1表达于肝癌细胞的胞质中。无肝硬化的患者Shc1阳性率(100%)高于伴肝硬化者(54.2%),术前Child-Pugh分级A级的患者Shc1阳性率(75.9%)高于B级或C级的患者(0%),术前血AFP阳性患者Shc1阳性率(79.2%)高于AFP阴性患者(33.3%),术后病理EdmondsonⅢ、Ⅳ级患者Shc1阳性率(84.2%)高于Ⅰ、Ⅱ级的患者(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Shc1表达后,随时间延长,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Shc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Shc1的阳性率与有无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术前AFP、病理Edmondson分级相关;干扰Shc1的表达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c1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Vue与Sonazoid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雨 袁琳 +3 位作者 丁炎 汤群锋 顾澄宇 周锋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SonoVue和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超声造影影像学资料,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灌注模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以及血管后期(Kupffer期)的超声造影增强特... 目的:探讨SonoVue和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超声造影影像学资料,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灌注模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以及血管后期(Kupffer期)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SonoVue和Sonazoid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33%、90.48%、83.33%、92.68%、78.95%和93.33%、95.24%、88.89%、95.24%、88.89%。SonoVue和Sonazoid超声造影的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3。两者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一致性中等,其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P=0.343)。结论:Sonazoid和SonoVue超声造影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Sonazoid的图像质量更高,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SONAZOID SONOVUE 肝脏局灶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