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许琴芬 沈波 +1 位作者 荣菊芬 孙维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5%,例次感染率为15.23%,感染...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5%,例次感染率为15.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2.4%,革兰阳性菌占26.3%,真菌占11.3%,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47.86%;MRSA检出率为70.21%。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有直接关系。结论:重视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进 张岩松 +9 位作者 周志敏 吴德权 孙骏 张晓路 程超 姜晨 王诚 吴志峰 戴敏超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4-1686,1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融合技术与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术前CT、MRI、MRA等影像多模态融合,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15例颅底附近贴附5个MARK,分别在开骨瓣前... 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融合技术与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术前CT、MRI、MRA等影像多模态融合,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15例颅底附近贴附5个MARK,分别在开骨瓣前及切除病灶后检查是否发生移位,探讨术中持续导航的精确性;对后组颅神经进行全程电生理监测,保护相关颅神经。结果:神经导航具有良好的持续精确性,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定位准确,在综合的电生理监测下,手术全切除16例(76.2%);次全切3例(14.3%),大部分切除2例(9.5%),术后所有病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2个月,远期生活质量KPS评分80-100分,2例复发。结论:颅底肿瘤与颅底组织结构位置相对固定,术中脑移位不明显,对于导航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较小;术中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及时反馈肿瘤的切除深度,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的同时加快手术进程,避免脑重要结构的副损伤,两者的联合应用在颅底肿瘤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神经导航 电生理 颅底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进 张晓路 +6 位作者 张岩松 冯素银 黄维一 程超 焦建同 兰青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完整脑功能区胶质瘤60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组,观察组利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荧光导向技术,术中在不同...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完整脑功能区胶质瘤60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组,观察组利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荧光导向技术,术中在不同距离处和不同染色区域收集肿瘤标本,做相应病理分型和免疫组化分析,并比较两组肿瘤全切率和术后功能神经障碍情况,分析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实现功能技术融合和术中导航,术中荧光可见明显不同染色区域,两组胶质瘤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高级别胶质瘤全切率、术后功能神经障碍情况、术后前3个月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距离处肿瘤标本免疫组化分析各指标表达可见明显变化趋势,荧光染色区域与术后病理特征相符。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可提高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全切率,改善神经术后功能情况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胶质瘤 神经导航 荧光技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体外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姜志峰 冯素银 +2 位作者 李晓林 陆小伟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0-1244,1310,共6页
目的: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该载药纳米微球的各项特征,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纳米微球。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粒... 目的: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该载药纳米微球的各项特征,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纳米微球。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和体外对于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通过溶剂分散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1.8±0.2)nm,白藜芦醇纳米微球的最高载药量达到19.4%。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性。细胞与负载荧光素纳米微球共培养后发现,细胞可通过胞吞作用将纳米微球摄入。细胞实验表明,白藜芦醇纳米微球对U25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低浓度下白藜芦醇微球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游离白藜芦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白藜芦醇微球与游离白藜芦醇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相差不大。结论:采用mPEG-PCL为载体制备的白藜芦醇纳米微球具有缓释特性和抑制U251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纳米微球 U251细胞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源胶质瘤中microRNA-210表达差异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敬宁 赖年升 +3 位作者 张帅 成宜军 徐幸 蔺玉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3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B[弥漫... 目的: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3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Ⅳ级)]4个亚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的相关性。结果: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依次为D>C>A和B,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miR-210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星形胶质细胞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microRNA-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miR-27a下调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包庆泉 冯素银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miR-27a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慢病毒干扰质粒miRZip-27a anti-miR-27a mi-croRNA construct或慢病毒空质粒pGreenPuro Scramble Hairpin Control-Construct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 目的:探讨下调miR-27a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慢病毒干扰质粒miRZip-27a anti-miR-27a mi-croRNA construct或慢病毒空质粒pGreenPuro Scramble Hairpin Control-Construct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命名为Lt-I和Lt-NC。然后分别用慢病毒Lt-I和Lt-NC感染U87胶质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出稳定感染的U87胶质瘤细胞。通过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稳定感染的U87细胞和未感染的空白U87细胞miR-27a,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相对于未感染慢病毒的空白U87胶质瘤细胞,稳定感染Lt-I的U87胶质瘤细胞miR-27a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增殖减缓、侵袭能力降低,而感染Lt-NC组(阴性对照组)则未见此改变。结论:miR-27a的下调能有效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降低U87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miR-27a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俞雷 鲁晓杰 王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4-1456,共3页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的外科急症,每年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常急性起病,在截瘫等症状出现前未引起重视,等出现时已引起严重的脊髓损伤,要完全恢复较困难。本院收治1例...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的外科急症,每年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常急性起病,在截瘫等症状出现前未引起重视,等出现时已引起严重的脊髓损伤,要完全恢复较困难。本院收治1例自发性胸椎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硬膜外 血肿 自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